积极体育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品质培养的实验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anjun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小学生的素质发展代表着国家今后的综合国力和发展水平,因此我们要重视小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定对培养小学生的心理品质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为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了目前小学生体育教育的现状,并对积极体育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品质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积极;体育教育;小学生;心理品质
  小学时期是培养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这个时期逐渐发展完善。随着时代的调整发展,心理问题制约着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小学生作为心理健康的弱势群体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所以教育工作者们要把握好这个黄金时期,不仅要注重对小学生进行课本知识教育,还要对小学生进行积极的体育教育,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 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现状
  根据相关的学者的调查研究,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小学体育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大多数小学一周只有一到兩节体育课,而这仅有的两节体育课在期末考试期间经常以学业繁忙为理由,被其他文化课学科占用。导致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速度,力量和耐力都大幅度下降,阻碍了小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多数小学生表明体育课上的运动量小,老师多数情况下并不会组织学生活动,而是客观地集合点名后让学生们自由活动,这种质量低的体育教育降低了小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无法起到培养心理品质的作用。
  体育教师是进行积极体育教育的关键,体育课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体育教育者是否能够在课堂上做出合理的体育活动决策。但是,许多小学不注重体育教育者的专业素养,聘请体育老师时对其学历要求不高,甚至来应聘的人中部分非体育教师专业出身,其专业素养并不能满足体育教育工作的需要。其中的大多数没有一套自己的体育教育理论和方法,只会依据落后的传统教学方法教授学生,也导致了小学生对体育课兴致不高,小学体育教育效果不佳。
  二、 积极体育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
  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观念不仅影响了教师,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对体育课的看法,使小学生对体育的重要性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积极的体育教育方式高度重视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从根本上意识到了体育课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积极的体育教育不以衡量小学生的分数为标准,而更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心理品质。这种教育方式将小学生的爱好和特长放到第一位,并以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
  积极体育教育在提高小学生身体质量的同时,还让小学生的脑力活动得到了充分的开发。我们倡导小学生全方面发展,就不能忽略对小学生在体育方面的教育。积极的体育教育要求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运用智慧参加各种趣味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提高了大脑的运作能力。积极的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运动,还更加注重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需要考虑怎样才能使自己获得更好的成绩,怎样才能使团队配合的更加默契,这种积极的体育教育,让小学生在无形中就养成了热爱思考的习惯,提高了小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
  积极的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体育课上进行体育活动时,每个学生都想获得更好的成绩,因此都争先恐后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体育作业,这种人人都争做第一的氛围,加强了小学生的竞争意识。不仅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时,也能逆流而上,勇攀第一。同时也加深了小学生之间的友谊,增强了团队意识。体育课堂上许多活动都是需要多个学生共同参与才能完成,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活动,小学生就必须互相帮助,默契配合,这一过程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让小学生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培养了小学生正确的交友观念。
  积极的体育教育让小学生的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提高了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好的身体是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前提,有了健康的身体,小学生才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未来才可以高质量地进行工作。积极的体育教育可以培养性格,放松心情。室外的体育教学活动,可以放松高速运转的大脑,缓解长时间学习文化知识带来的疲劳。积极的体育教学是轻松而愉悦的,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让许多学生喜欢上了体育课,可以让性格内向的同学慢慢变得勇敢自信,能融入到学生当中,改变小学生的性格。
  三、 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可以有效培养人们乐观心态的心理学分支,对人们养成积极认知以及积极行动都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积极体育教育在培养小学生心理品质方面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小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一个方向明确的积极体育教育,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小学体育教育当中,教师要意识到积极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二) 建议
  学校阶层应转变传统落后的观念,认识到体育教育对小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每周增设多节体育课程,重视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培育,多听取各方人员的有利意见,群策群力,共同改变以往体育教育被冷落的局面,将其与其他学科同等对待。同时还积极地采取校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因为校内的体育课远远不能满足小学生需要运动量,学生离校后,学校要号召家长监督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在学习之余如果家中有条件,学校建议给学生报个体育补习班,这种做法不但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而且可以对一些不愿意进行锻炼的同学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董佼.积极体育教学对小学生心理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2]张万里.激励式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青少年体育,2018(5):103-104.
  [3]王芳.小学体育教育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J].体育风尚,2018(6):152.
  [4]王志刚.简析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J].体育风尚,2018(6):250.
  [5]陈永加.快乐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7):151+153.
  [6]唐韵.积极体育教学对女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乐商的中介作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李维路,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中央路小学。
其他文献
碳源和氮源对马铃薯微型薯形成的影响(简报)@唐巍@欧阳藩@郭仲琛¥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碳源和氮源对马铃薯微型薯形成的影响(简报)*唐
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
采用双层培养法,不仅成倍提高了小麦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而且使愈伤组织分化绿苗的能力有所提高,其绿苗分化率比固体培养提高12.8%。 The double culture method not only doubled
摘 要: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教学状况还需改进,对教学方法的创新路径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始终秉持着探究性、实践性、主体性原则,以跟随住时代的发展脚步,使得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教学方法的创新路径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创新路径  一、
2月21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碳素及合金钢盘条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被调查产品为碳素及合金钢盘条,包括特定热轧碳素钢和合金钢制品,卷状,横截面圆形直径小于
党的十四大把“信息引导”纳入政府的职能范畴,在我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不仅说明我们党对信息工作的重视,而 The 14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 has included
世界五大智囊机构兰德公司这是一家美国的智囊团,建于1904年1月。现在它的专业研究人员已发展到500多人,同时在各大学研究机构中聘请了700多人作顾问。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1969年,美国总统约
摘 要:核心素养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核心素养培养和教学变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小学生的体育特长培养策略也要作出调整,我们要立足小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学习兴趣,适当作出引导,但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依然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教师要将对学生的特长培养作为推动其全面发展的动力,做好教学改革工作,实现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教育;特长培养;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既能帮助学生强身健体,还能够促使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为此,本文就如何提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了自身的几点看法,旨在借助体育教学帮助学生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为学生今后学习及生活奠基。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体育;有效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初中体育课堂早已摒弃了传统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努力朝着具备现代化教学理念的多元教
摘 要:新课程的改革深化为高中体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体育课程核心素养养成逐渐成为教育领域越来越关注的焦点。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根据新课程的标准进行革新,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学重点。本文阐述了在新课改下高中体育班内选项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与应用效果。  关键词:高中体育;选项;核心素养  传统的体育中采用的一般是按照教学的内容来安排教师的常规模式,每一位学生所接受的教学内容大致上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