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分课堂模式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讨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o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背景下,探讨如何将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相融合、如何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提高教学实效,是当下任课教师的重要任务。对分课堂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独特的流程设计对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有着非常好的实效。试图以药物动力学课程为例,将对分课堂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应用于课堂教学,基于对分课程模式,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旨在培养出能够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专业素质过硬、德育素质良好、富有人文关怀的当代药学人才。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对分课堂;药物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8-0006-02
   青年大学生是推动国家持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后备军,肩负着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升到新高度的历史使命。当代青年都在和平环境中成长,因此采用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锤炼他们的意志和品格,是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高校教育应该承担的重要任务之一。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可和积极落实。
   一、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育人”先“育德”,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校人才培养要为治国理政服务,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2]。课程思政是一种新型课程观,深入挖掘每门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门课程中,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思想价值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实施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落实立德树人,必须将立德树人的理念和要求融入整个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所有课程都应当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保持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德产生影响。
   随着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课程思政理念更深入人心,但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高校教师对课程思政重视度不够、实施方法不当把专业课变成思政课、忽略学生的体会和诉求等。面对当前高校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难题,寻求高效推进课程思政的方法对更好地开展育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分课堂是一种有效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模式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在多年教学实践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创立的基于大学生心理学原理教学改革新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把课堂时间分配一半给教师讲授,另一半时间分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3-4]。对分课堂理念清晰、简洁实用,创立、推行以来,在众多教学改革方法中脱颖而出,获得众多师生的高度认可。
   课程思政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主动参与、理解、实践投入和内化。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能被动听讲,少有加入,即使努力加入更多课程思政的内容,也很难避免生硬的说教,对于爱国情怀、科学精神、海洋强国意识等思政元素的传递,效果较差。思政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服务学生,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符合学生特点和教育规律的方式方法。对分课堂教学法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可显著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课程思政是目标,对分课堂是实现路径,在学生走向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求真的心态和精神,从责任与使命的角度去完成专业学习和技能提升,把成才与报国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对分课堂比传统灌输式课堂在开展课程思政中更具优势,为高校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基于对分课堂开展课程思政,更有利于教师准确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深入了解学生需求。讨论环节给了学生一个多方面能力展示的大舞台,在经过一周的准备时间后,大多数学生都可以有备而来地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些没有发言的学生,也会受到这些学生的影响,勾起通过充分准备来一展风采的欲望。学生讨论环节同时也是给教师一个全面了解学生的契机,教师能够更细致地了解到学生想要什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凝练出既符合大纲要求,又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话语体系。
   三、基于对分课堂的药物动力学课程思政的创新应用探索
   药物动力学是药学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对全面掌握药学领域各学科的知识起着重要的桥梁和补充作用,在整个药学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目前该课程大多还是实行传统的教学模式,笔者针对该门课程特点前期进行了一定的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探索,将对分课堂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应用于该门课程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本門课程进行教学大纲设计时,在全面掌握药动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平时多积累思政素材,有重点地精选一些教学内容,通过案例素材分析,合理整合课程理论和相关教育主题,在充分体现知识目标的同时,引导并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责使命感,提升学生的科学自信、文化自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药物动力学课程思政成效最大化。    本学期药物动力学课程每周1次,每次2节,在开展对分课堂具体操作时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当堂对分或隔堂对分。较简单的在短时间内易消化的内容选用当堂对分模式,第1节课由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对基本概念、重点、难点进行讲解,精简教学内容,不覆盖细节,缩短讲课学时,预留几道讨论题给学生,第2节课则交给学生,带着问题精读教材、独立思考、组内讨论,再留一部分时间组间讨论及全班讨论,最后留给老师总结和评价。对于不易理解的知识内容,采用隔堂对分模式更合适,先由老师进行系统讲解,最后精选几个富有思政元素的案例布置下去,到下次上课学生有1周的时间进行内化吸收,并通过查资料、相互讨论等方式主动学习这些案例,领悟案例背后的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哲学思维等,在下次的课堂中以PPT的形式分享给全班学生。这种学生的主动参与、理解、实践投入和内化所产生的效果远超过传统课堂教师的一味说教。
   在课程思政过程中,选择好的药物研发案例,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药物动力学与新药研发时可适当结合我国原研药物的案例。例如,甘露寡糖二酸(GV-971),由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药企联合研发,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从海藻中提取的全球首个治疗阿尔茨海默症通过临床3期试验的新药。再比如埃克替尼,是我国首个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治疗肺癌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丁列明博士团队花了10年时间研发该药,成功打破了小分子靶向药物被国外垄断的局面,代表着我国药物创新质的突破,开启一个中国式的抗肿瘤药物自主研发的新浪潮。在教学过程中多运用这样的案例,激发学生的民族荣誉感与爱国主义精神,鼓励学生勤学多思、志在创新。
   在讲药动学应用于中药现代化时,可结合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哲学思维,结合现代网络药理学阐明中药治疗疾病的科学内涵,为探索中药现代化做出有益的尝试。事实上,真正起作用的物质不一定是原本存在于中药中的某化合物,也有可能是其在人体内经过代谢转化后产生的新化学物质,通过药动学研究能够找到真正起作用的化学物质,阐明这些活性成分在人体内代谢、分布以及吸收全过程所发生的化学变化,为中药开发新药、实现中药现代化打下基础。同时结合爱国情怀,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瑰宝,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专业文化知识,为推进中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的力量,激发广大学生的科学自信、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四、结语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育教学从理念到模式的全面更新,对药学专业大学生来说,课程思政改革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的国情和医疗现状,进行职业规划,毕业后能更好地服务人民,报效国家,将医药事业发扬光大。对分课堂与课程思政的結合,既能保证专业课老师课堂教学的主导性,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对于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有天然的优势,能有效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改革,有助于培养出能够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专业素质过硬、德育素质良好、富有人文关怀的当代药学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3]张学新.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4]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编辑 郑晓燕
其他文献
[摘 要] 全面推进和开展课程思政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构建融入课程思政的高职日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是这一系统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对完善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考核评价体系包括多维度、过程性的考核评价方式,思政、知识、技能有机结合的考核评价量化指标,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主体。通过以上体系的构建,能够促进高职日语专业课程思政
期刊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业财一体化将是会计变革发展的一大趋势。会计实训教学在新时代和新变革下面临着巨大挑战,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将项目教学法运用于德宏职业学院会计专业财务会计实训课程中,通过对此教学方法的设计实施运用,为今后提高会计实训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项目教学法;财务会计实训;运用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 在城市轨道交通类人才培养的需求基础上,结合教育部关于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课程为例,通过重新定位课程育人目标、改革教学设计和课程标准、挖掘课程思政教育元素、开发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立“双评估”教学评价标准等一系列举措进行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并提出了课程思政融入城市轨道交通类课程的方式与方法,以期为轨道类其他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 键
期刊
[摘 要] 以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为例,借鉴德国双元制的教学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了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基于工作過程的课程改革方法与路径。  [关 键 词] 双元制;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改革;机电一体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5-0094-02   德国“双元制
期刊
[摘 要] 以安徽省合肥市家庭托育服务需求以及合肥现有托育场所作为重点调研对象,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合肥市托育服务供需现状进行研究。提出托育机构的研究建议,细化相关政策的执行,加大对公办托育中心的投入,规范民营托育/早教机构的管理,创造条件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扩大和发展托育服务,推动乡村、城镇、省市的托育机构整体得到发展。  [关 键 词] 托育服务;0~3岁
期刊
[摘 要] “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探究,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精心准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做好线上教学资源的收集、录制,保证线上资源的丰富多样,引“生”入胜。课堂教学中,把握教学节奏,对课前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 键 词] 高职数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创新发展,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健康、和谐发展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愿景。开展“幸福校园”建设,增强师生幸福感,是弥补当前高职院校不足之处、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办学水平的有效路径。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愿景,构建了“幸福校园”建设框架,探索出“幸福校园”建设的有效路径,并提出了反思与展望。  [关 键 词
期刊
[摘 要] 职业院校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缺乏协同育人理论,实施路径牵强,思政育人效果大打折扣。以平台课程质量管理体系与认证为例,构建“思政素材丰富、融入方式递进、考核评价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递进式;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5-0146-02   全国高
期刊
[摘 要] 通过对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利主义教育思想理论的研究,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区域经济特点,根据自身优势,探索出本科职业教育发展方向。该校采取创新开设“育人三分钟”教学环节,强化学生思想教育,优化师资结构,扩大双师队伍,加强校企合作等措施深入发掘学生潜力,使学生掌握生利技巧,并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得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关 键 词] 本科职业教育;生利主义;“育人三
期刊
[摘 要] “PUA”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无处不在,它是人际交往认知不良的具体体现,如不能加以正确引导,将会让大学生陷入“围城”这一困境从而产生心理障碍。结合学生具体案例,针对学生因友情“PUA”而形成的自卑、自我怀疑等心理,深层次分析其中原因,通过给予积极关注、形成家校共育、挖掘学生优点、普及心理知识等方式帮助学生走出“PUA”阴影,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获得健康的友情。  [关 键 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