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卫平:最坏的结果是与病毒长期共存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复阳的新闻备受关注,许多人担心治愈出院的病人仍然有传染性,或者可能再次发病。
  不仅如此,假阴性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也提升了抗击新冠肺炎的难度,甚至有不少专家提醒,新冠病毒很可能无法在短期内被彻底消灭,人类要做好与这种病毒长期共存的准备。
  假阴性病例是怎么一回事?出院后再复阳的患者还会传染给身边的人吗?病毒真的无法被彻底消灭吗?
  带着这些疑问,《南风窗》记者专访了广东省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主任、国家传染病防控专家、“抗非”一等功臣蔡卫平。
  他工作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是治疗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收治了广州八成的患者,这里还是17年前抗击“非典”的主战场。

多因素引发假阴性病例


  南风窗:为什么会产生假阴性病例?
  蔡卫平:核酸假阴性病例其实是多因素造成的,核酸检测本来就不可能百分百的阳性。
  第一,最有可能导致误差的就是取样能否把握好,比如说,病人在鼻咽部、咽后壁有病毒,但是醫生在其他地方取样就会出现误差。取样很关键。
  第二,检测方法的问题,不同的试剂之间的标准也不太一样,结果也会有偏差。
  第三,疾病的不同阶段,病毒阳性部位也可能不一样。比如早期的时候,病毒可能局限在上呼吸道,这时候在上呼吸道取样,检测出阳性的可能性就更高;再过一段时间可能下呼吸道病毒多了,这时候你可能取痰,核酸检测阳性的概率就高一点。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的病人,可能是咽拭子阳性、肛拭子阴性,但是到了后期就会出现肛拭子阳性、伴随咽拭子阴性或者只有肛拭子阳性。
  南风窗:如何避免因取样或者检测而导致的误差呢?
  蔡卫平: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会对不同阶段病毒有可能躲在不同位置,尽可能地都取样检测,然后综合考虑。同时,为了避免各个实验室之间的误差,我们可以多个实验室用多种不同的检测试剂去测。此外,加强对医务人员取样的培训。

无症状感染患者会传染吗


  南风窗:广东一女子结束隔离10余天后,被诊断为无症状感染患者,现在全国无症状感染患者约为1000例,为什么无症状感染患者不纳入确诊病例?
  蔡卫平:无症状感染患者不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也有一定道理。因为此次新冠病毒感染的诊断名称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没症状也没有肺炎的影像学表现,自然也就不纳入肺炎确诊病例里。其实,如果将诊断名称改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这样涵盖的范围就广了,这些无症状感染患者就可以纳入进去了。
  如果改名,以后就要公布两种数据,一组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种是核酸阳性无肺炎的。在临床实践中,这些无症状感染患者也是需要隔离和报告,只是没有在确诊案例报告里。并且这些人有可能正在潜伏期阶段,正好无症状阶段,临床中,有一部分无症状感染患者后来发病转为确诊病例。
  南风窗:这种无症状感染患者在其他传染病中也会出现吗?
  蔡卫平:无症状感染患者也叫隐形感染,他们在任何一个传染病里都有可能出现,甚至有一些传染病出现无症状感染患者的比例达到80%,有症状的反而只有20%,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没法控制传染源,但是患者一般过一段时间就好了。所以,一段时间过后,再去给这些患者测试,发现他们大部分都有抗体。
  此次疫情中的无症状感染患者,我们事后通过核酸检测才测出来,但不能确定他们什么时候感染,有没有传染性。对于这部分患者,只要能够发现并严格按照病人管理,等他核酸阴转后再放出去,事后坚持随访,其实问题也不大。
  南风窗:这些患者既然没有症状,一般怎么发现?他们的传染性如何?
  蔡卫平:大部分无症状感染患者都是对重点人群,如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才发现的。事实上,如果其他人没事,这就说明这部分患者对其他人影响不大,传染性不强,反过来想,如果他们的传染性强,现在的新增发病例数应该不止目前的数量。

出院后病人会否再次发病


  南风窗:如何看待出院病人检测中有14%存在复阳的问题?这是否意味着,治愈后出院的病人依旧会有传染性或再次发病的可能?
  蔡卫平:从临床的特征来看,广东全省的随访病人,没有一个复阳病人的肺部情况是加重的,从我们医院的随访数据来看,与出院时的CT相比,42%的出院患者肺部吸收好转,还有42%的人没变化,也就是说没加重,但吸收慢一点,剩下的人就是完全好了,肺部已经干干净净了。对于复阳问题,现在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如果将诊断名称改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这样涵盖的范围就广了,这些无症状感染患者就可以纳入进去了。

  第一,有没有活病毒,如果有活病毒,肯定是会传染的。恢复期的这些人,我估计即便他们体内仍有病毒,也是很低的量,不一定能培养出活病毒。
  第二,如果培养不出活的病毒,就要看是否能扩出一个完整病毒的基因,如果它能扩出全基因序列,那就说明它应该还是一个完整的病毒,只是我们不知道它有没有活性。
  第三,它根本就扩不出一个完整的病毒基因,就和我们猜测的一样,只是恢复期排出的残留片段,如果所有的复阳患者排泄物里都不能找到完整的病毒,那应该是安全的。目前,疾控中心对出院病人的104个密切接触者的检测来看,也没有发现这些人被感染。
  南风窗:目前患者身上的病毒抗体能持续多长时间?
  蔡卫平:目前没有足够多的时间让我们去观察。就算按武汉最早的病人来算,也就大概2个月的时间,抗体具体能维持多长时间还需要时间观察。   南风窗:有没有可能,这两个月抗体就消失了的?
  蔡卫平:按照其他传染病的规律,对于那些可以自限的传染病,如比较常见的,麻疹、水痘等,患者恢复健康后产生的抗体能抑制住病毒,这种抗体一般可以维持终身,所以我们很少听说有人会感染两次水痘。有些是不能自限的传染病,感染后就会变成慢性传染病,如艾滋病,身体的免疫系统都没法把它清除掉。如果是急性传染病,基本好了之后都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维持的时间长的会是终身,短的话也会维持半年以上的抗体。
  这次病毒的抗体能维持多久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很少有抗体在半年之内会消失的。
  南风窗:在复工复产的时候,有些企业会给员工做抗体检测,如果员工检测出抗体阴性,是不是就是安全的?
  蔡卫平:对企业来说,广泛查员工抗体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企业查员工抗体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病毒传播,为了隔离员工。抗体检测可以用于诊断,但不能用于确定是否需要隔离,人只要感染了就会有抗体,但他体内有没有病毒,有没有传染性,和体内有没有抗体,没关系。
  员工有没有带有病毒是需要经过核酸检测,虽然不是百分之百准确,但用抗体检测来判断他是否有活的病毒,是百分之百不准确的。
  如果只是查出来IgG抗体阳性,只能表示曾经感染过现在没事了。如果查出IgG、IgM同时阳性,有三种可能,可能是近期感染过,也可能是感染过刚好的恢复期(比如我们现在的随访病人),也有可能还带有病毒。
  即便是抗体阴性也有可能是感染状态,可能是在潜伏期,也可能是在早期。那些刚感染的患者,抗体也可能是阴性的,哪怕是在刚发烧的时候,他的抗体可能还是阴性的。感染几天以后IgM抗体才会转阳。
  南风窗:复阳病例里,病毒载量如何?
  蔡卫平:我们现在做的核酸检测,实际上是一个定性检测,不是定量的检测。它只是对病毒强弱程度的一个大概预判,对病毒载量的判断并不是很准。从复阳案例的鉴定来看,他们的结果接近阴和阳之间的值会比较多,我们叫灰区,就相当于黑和白之间的一个灰色地带,通俗地理解,核酸阳性和阴之间应该还有一个可疑阳性,复阳患者的病毒载量大部分应该属于这个区域。

最坏的结果是长期共存


  南风窗:新冠病毒是否会长期存在?
  蔡卫平:最坏的结果就是长期共存,如果长期共存就说明病毒能适应自然界活下来,特别是它能跨季度地活下来,比如说夏天它也能隐藏活下来,到了冬天才出来致病,就好像流感一样。其实,这一类型的病毒以前也很常见的,真正自己灭掉的病毒好像只有非典。
  在没有有效的疫苗之前,我们很难把一个在自然界形成的、长期流行的病毒消灭掉,从这次病毒的聪明程度来看,我觉得它能够长期活下来是大概率的事情,也就是未来长期共存的可能性大,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南风窗:近期公布的两例尸体解剖结果,这对接下来肺炎治疗会有哪些帮助?
  蔡卫平:我们一直觉得病人肺部的渗出物不是很多,这次解剖发现,肺部上会有很多黏液,如果经常用呼吸机去吹,就会使黏液变干,结成痂,堵塞呼吸通道。所以接下来的治疗里,即使听不见有分泌物的时候,也要考虑用一些湿化、化痰的东西尽可能让分泌物排出来,避免堵塞。
  其次,在临床中看到患者的肾和心脏都有受损的症状,这次解剖显示,病毒是可以直接损伤肾脏和其他脏器,这也解释了我们之前的顾虑,这些器官损伤不是治疗导致的,而可能是并发症,需要我们从开始治療时就要保护好它们。
最有效的经验是在病人管理方面,从医疗角度,那些病情不重的人,一般会出现过几天才加重的现象,此时监测病人病情恶化,就显得尤为关键。

  尸体解剖能解决了以前我们只能猜的问题,但患者在不同时期身体表现不同,不同年龄的人的症状改变也会不一样,此次尸解都是中后期的病人,不能代表所有患者的情况,能解释的问题有限,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氧疗”非常重要


  南风窗:在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时,之前战胜SARS的哪些做法为当下的战“疫”提供了借鉴?
  蔡卫平:最有效的经验是在病人管理方面,从医疗角度,那些病情不重的人,一般会出现过几天才加重的现象,此时监测病人病情恶化,就显得尤为关键。非典的经验就是,不能仅仅靠设备监控或者病人主诉,也不能担心被感染而在病房外面眺望,等着病人按灯呼叫才去看,而是要频繁地实地监护。我们要求医生或护士必须在病房里巡查,每天上下午都有医生在巡查,护士巡查更频繁,一旦发现病人有缺氧征兆就立即处理,更早地介入氧疗。通过这种方式,及时发现那些病情转重的患者。
  同时,有了非典治疗的经验,一些极端的做法就不会用了,比如现在临床对激素的使用就比较谨慎。此外,此类病毒没有特效药,现在用的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干扰素、利巴韦林等药物,也是参照非典当时使用的药物。
  还有一个经验就是,这次治疗团队不再是临时组建,而是成建制团队,此次广东支援武汉医疗队都包含感染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的医生和护士,一般医疗队都是137人,相对完整的治疗团队。我们这里也是实行一个科室管理一个病区,宁愿放弃原来的业务,也要确保团队完整,确保团队的默契协作。
  南风窗:氧疗对治疗的作用如何?
  蔡卫平:这次是更加积极的氧疗,特别是患者发生炎症风暴时,往往很难辨别该用抑制免疫,还是该用增强免疫手段,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炎症风暴的其中一个原因,与患者缺氧有关,当他体内各个脏器氧气不够的时候,就会出现有一个应急反应,这个时候氧疗就变成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
  非典的时候是患者缺氧时才补,补到刚刚好,避免患者产生依赖,而现在只要发现缺氧症状就介入氧疗。国家的标准是病人氧饱和度要达到93%以上,我们的标准是95%以上,比国家标准还要高。
其他文献
2019年沃尔玛营收5240亿美元,超过世界排名13位的西班牙的财政收入  随着美国大选的临近,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海外企业的打压逐步升级。美国大选期间打中国牌并不罕见,但这次不同以往。外界很容易看出特朗普政府在打压手段上“不讲底线”,但同样不容忽视的是,整个国际营商环境正在进入剧变时代。换句话说,随着经济全球化动能的减弱,国际营商环境的黄金时代也在走向终结。这个大背景,与特朗普的“不讲底线”是有关联
李少威常务副主编  大约10年前去柬埔寨的乡村,见到当地的村民。他们极度贫困,家徒三壁—为了凉快,房子都只修三面墙。电力间歇性供应,多数时候没有,也就没有电器,没有手机。  当地华人告诉我,他们对贫困并不自觉,因为对外界一无所知,人们其实是幸福的。幸福是一种内心的平静,这也是中国传统中向往的状态之一,“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自成世界,名曰桃花源。  内心平静何以可能?没有敌人。没有外部的敌人,不被
評《南风窗》2020年第5期封面报道《风雪武汉》  目前,“全国上下一盘棋”的防控疫情工作已经进入了关键阶段。尽管每日确诊人数在不断下降,但形势依然紧张,并不能过度乐观地认为拐点已至。从春节前开始的这场“战疫”,已经令大量国人身心俱疲,但我们并没有放弃希望。病毒越是凶狠,我们就越是不畏艰辛;国家已经动员了大量人力、物力来支持湖北前线的防疫工作,更多配套防控举措也在不断发布与落实中,我们有信心也有决
在准备采访曹跃进副部长的起初,我的采访提纲中列满了残奥会筹办费用来源、举办残奥会在经济账面上是否会面临亏损一类的问题。但采访前的闲谈中,曹副部长讲述的一个故事,让我找到了采访提纲中所有问题的答案。  何军权,一位缺失双臂的游泳运动员,在遇到有人落水于水库之际,他毫不犹豫地跳水救人,用特有的“海豚式”泳姿挽回了一条即将逝去的生命。    2008年9月6日,千万个“何军权”即将迎来专属于他们的盛典—
雷墨 資深主笔  5月30日,特朗普在推特上放出一颗重磅“炸弹”:将从6月10日起,对所有墨西哥输美商品加征5%的关税,直到非法移民问题不再通过墨西哥进入美国。他还说,关税还可能逐步提高,直到非法移民问题得到解决,届时将取消关税。  稍有国际常识的人第一反应会是:说好的美墨加贸易协议呢?这份协议虽然还没有获得议会通过,但已经白纸黑字地签署了啊。贸易协议的核心原则不就是避免单方面施加关税吗?此外,以
雷墨资深主笔  2016年美国大选结束后,我在与同行聊到美国的政党政治时说,看来共和党率先实现了转型,民主党还处于迷茫期。如果2020年民主党不能拿下白宫,这个政党将消沉很长时间。  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的判断不够严谨。特朗普爆冷胜选,充其量只能说明共和党率先迈出了转型的步伐,转型成功与否却未可知。事实上,比民主党先一步求变的共和党,正在滑向转型的误区。  1980年代里根政府时期以来,共和、民主
5月24日,布基纳法索与台湾地区“断交”。两天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恢复与布基纳法索的外交关系。台外事部门负责人吴钊燮被迫口头辞职,蔡英文也恼羞成怒地攻击大陆对台实施“外交打压”。但从冈比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简称圣普)到巴拿马,再到5月相继与台湾“断交”的多米尼加、布基纳法索,台湾地区所遭遇的“雪崩式断交”,不是几句叫骂所能挽回的。  中国外长王毅在年初访问非洲时说:“希望所有非洲国家都能一个不
做好经济增长下调的准备  王大贤(国家外汇管理局山西省分局高级经济师)    近期,不论是宏观经济数据,还是微观产业反应,几乎都在显示我国产能过剩加剧。前不久公布的6月份PMI指数出现了连续3个月的下跌,唯有库存上升。库存水平的提高说明,需求正在萎缩,产能过剩严重。以钢铁为例,5月末,全国26个主要钢材市场库存量是2008年上半年的5.5倍;4月份开始,国内汽车销量连续3个月环比下滑,库存增长到6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遭恐怖袭击的世贸中心大楼  一石激起千层浪。  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办公室主任基伦·斯金纳在2019年4月29日智库“新美国”召开的论坛上语出惊人,她将中美竞争定性为“文明冲突”,是“西方文明第一次与非高加索文明的竞争”。  斯金纳的发言在太平洋两岸掀起了一股批判的洪流。“文明冲突”理论,虽然能够部分地描述中美之间无关意识形态的激烈博弈,但它的破坏性远远大于建设性:首
持久博弈背景下美国对外科技打击的策略辨析—日本半导体产业与华为的案例比较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任星欣,余嘉俊  本文节选自《当代亚太》2021年第3期  当前,中美之间围绕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持久博弈的明确趋势。在这一趋势之下,不仅需要具体分析美国当下的种种举措,更需要在战略层面深入研究美国的长期策略选择。  第一,就美国打击日本半导体产业案例而言,现有的三类观点—贸易争端、以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