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老年患者的疼痛评佔工具界面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6406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老年人疼痛评估工具界面信息的可视化设计策略。从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疼痛群体迅速扩大和疼痛评估界面可视化不足,难以满足老年疼痛群体的矛盾入手,以疼痛评估工具界面的表现形式和信息设计之间的关联为基础,运用认知行为的基础理论对老年人的生理感知,认知理解和行为操作三方面进行研究。基于老年人在认知行为上存在着感知机能衰退,认知理解缓钝和行动操作老化的特点,得出疼痛评估工具界面信息设计在视觉层、结构层和交互层的可视化策略,即视觉元素重组以提升感知,结构布局简化以帮助理解,交互信息优化以改善操作,为疼痛老人营造更好的疼痛评估体验。
  关键词:可视化 信息设计 老年用户 疼痛评估
  中图分类号:TB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10-0028-03
  引言
  疼痛是引发老年人进入医疗系统最为普遍的原因。据调查,门诊中因慢性疼痛就诊的老年人占44%,在我国当前社会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的背景下,老年疼痛群体的数量日趋庞大。疼痛自我评估量表是帮助患者与医生沟通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医院之中。但是,国内疼痛评估界面现仍缺少对老年人的适老化研究,其可视性和易用性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老年人越来越高的认知和使用需求。本文通过分析老年人的认知行为特性,提出适用于老年人的疼痛评工具界面的信息可视化策略。
  一、疼痛评估的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的适老化研究
  疼痛是老年人常见的就医症状,约有25%-50%的老人均存在慢性疼痛,给老年人带来生理上损伤的同时也是一种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由于疼痛症状的复杂性和感受的主观性,对疼痛做出评估是诊断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医学上对疼痛进行评估的“金标准”是患者的自我评估。问诊中,患者主要通过使用疼痛评估的工具来进行自我评估。
  (一)疼痛评估的相关概念
  全面评估老年患者的疼痛要收集包括疼痛部位、强度、发作特点、发作方式、频率、持续时间、是否伴随症状、诱发原因和缓解方法的信息。医学上现有的评估量表分为单维疼痛评估量表和多维疼痛评估量表两类,评估的内容大致可以归纳为疼痛、行为、情绪三个方面,如表1。其中,疼痛项评估静态时疼痛所在的身体部位、强度、性质、持续状态以及发生频率;行为项评估疼痛对患者的睡眠情况、日常活动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程度;情绪项包括常见的疼痛时的心理状态。
  常见的自我评估形式有语言描述评估、视觉模拟评估、表情图示评估、问卷填写评估。界面中主要包含了文字(数字)信息、图形信息及颜色信息。例如国际上通用的视觉模拟评估量表VAS,要求患者在长度为100mm,并在两端分别标有“不痛”和“想象中最痛”的水平或垂直直線上标记其疼痛程度,简明疼痛问卷表BPI要求患者在身体图形中标注自己的疼痛位置及完成一系列问卷的填写,如图1所示。患者主要通过对界面中文字图形各部分信息的理解来完成对自我评估。
  (二)国内外疼痛评估的适老化研究
  国外对老年患者的疼痛评估比较全面,临床上发展了多种量表对各个层次的老年患者进行评估。例如开发了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如图2。由6个微笑、悲伤到痛苦的哭泣面部表情符号组成,没有特定的文化背景要求,易于使用,适合老年人群。此外,由欧洲疼痛联合会EFIC发起的疼痛管理网站Change Pain,向老年人提供疼痛评估测评,跨文化的疼痛评估工具包等易操作的信息服务,从网站下载数据来看得到了老年人的有效反馈。
  国内的评估工具多以直接翻译国外疼痛评估量表为主,笔者从网络上搜集各医院疼痛护理评估单整理后发现,国内的工具独立性较高,信息界面缺乏系统性的整合,缺少规范性。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其文字信息不宜阅读,界面色彩花哨,布局混乱,在理解和使用上都存在一定的阻碍,评估工具的使用体验较低。老年疼痛自我评估的不足会导致沟通效率的下降,进而带来重复性的检查和护理质量的妥协,浪费大量时间和医疗费用。疼痛评估工具的主要受众的老年患者,其界面信息应该面向老年群体,从其认知思维和行为习惯出发,打造以老年人为中心的评估信息界面。
  二、老年人认知思维与行为特点分析
  界面的信息设计与人的认知行为密不可分。从认知行为学的角度来说,认知是人类对信息采集、储存、使用,并转化为相应行为的一系列过程,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和受众特性。老年人的认知行为具有鲜明的老年化特点,主要表现在感知能力衰退、认知理解缓钝以及操作行为老化三大方面。
  (一)感知能力衰退
  感知由感觉和知觉组成,是人获取信息的第一步。老年人的感知机能的衰退主要由于各生理感官的衰老造成的信息接收入口的狭窄以及知觉的钝化,在视觉感知上主要表现为视力低下、视敏度下降、图形和色彩感知的钝化。视觉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视觉器官出现退行性变化导致视力的下降,绝大多数老年人眼睛出现眩光的概率远超年轻人,并且不同程度地患有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科疾病。由于视力的下降,视敏度随之降低,导致老年人对信息接受不敏感,对较小的图形文字等信息看不清楚,难以阅读密集型的信息内容。对于图形的感知钝化使得老年人难以判断和准确把握复杂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由于老年人视网膜的锥体细胞的退化导致其色彩的辨识性下降,在辨別邻近色方面出现了困难,尤其是老年人眼睛水晶体出现泛黄变化,使得老年人对短波长的色彩区辩能力更差。老年人感知能力衰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信息的获取,因此在界面信息的设计上要对文字、图形和颜色各元素重新组合,增强可视性和整体对比度来强化界面信息对感官的刺激。
  (二)认知理解缓钝
  人的认知主要在信息注意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记忆和理解。多数老年人都会出现大脑衰退的迹象,其认知理解能力下降主要体现在“注意分散”和“记忆退化”两大方面。注意力上,老年人的信息注意加工容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其抑制无关刺激影响的能力也在同步下降,在接触信息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无关信息的干扰因素,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分神。记忆力上,老年人存在“工作记忆”退化、“长期记忆”固化的特点。一方面,信息在短期内被老人感知后的记忆留存率低,内容范围小,并且对短期储存的信息再次应用的能力下降,表现为老年人经常“忘记刚刚做过的事情”;另一方面,人的所有活动都来自长期记忆所累积的经验之中,老年人“长期记忆”的固化,使得他们对新事物的理解多依赖于过去累积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难以转換视角接受新的信息,对新信息的理解接受速度缓慢。因此,信息设计的表现模型需要符合老年人的心智模型,简化布局结构来减少老年人的认知负荷,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三)操作行为老化
  行为与思维的关系密不可分,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人的思维习惯所产生的“动机”。老年人的行为受到生理上和思维上的限制。生理上,由于老年人骨骼肌肉的老化,一方面导致其行动力的下降和活动范围变小,无法在长时间内持续保持同一活动,容易出现手的握力不足、颤抖等现象;另一方面导致老年人操作的敏捷性降低,难以完成精度较高的操作任务。思维上,老年人的行为操作受到其认知思维的限制,和自身的心智模型密切相关。相较于在虚拟触屏的信息界面上进行点击、双击、缩放等陌生的交互行为,老年人更倾向于熟悉的传统信息界面中的交互动作,例如填涂、标记、勾选、点按等,也更偏爱实体的操作反馈。所以界面的交互信息要采用老年人常见的行为符号,功能性要更加明确,交互信息的大小、排列、反馈都应该考虑老年人的行为能力,减少高精度的行为操作,以帮助老年人顺利完成评估信息的填写。
  综上所述,通过对老年人认知行为的分析,能够发现老年人在感知机能、认知理解以及行为操作三方面的特征和对界面中信息设计的要求。在老年疼痛评估工具界面的信息可视化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限制性的因素,设计出可视、易读、好操作的可视化工具界面。
  三、面向老年患者的疼痛评估工具信息可视化设计策略
  通过对老年群体认知理解特点以及操作行为习惯的分析,分别从信息设计的视觉层、结构层和交互层提出视觉元素重组、结构布局简化以及交互信息优化三个疼痛评估工具界面设计的信息可视化策略。
  (一)视觉元素重组以提升感知
  老年人存在明显的感知机能衰退,因此界面的视觉元素需要重新调整和组合来充分适应老年人的感知水平。通过对文字、图形、颜色视觉元素在形态、大小、对比的调节,扩大信息界面的视觉刺激,从而提升老年用户对界面的内容进行有效感知和识別。1.文字上,应选择印刷清晰,易读性强的字体,张铭勋指出细明体(细末体)和中黑体有着优于宋体、楷体等其他字体的高辨识率,更适合老年人在内容上的阅读需求,黑体适合用在标题字,字号上最佳使用14-16pt的字级,考虑到医院灯光环境条件,应在此基础上适当放大字体以加强与背景色的对比,还要确保标题字号与内容字体号的大小区分,调整字间距防止文字信息密集或重叠。2.图形上,图形比文字更加容易理解,具有直观的达意性。疼痛评估中存在大量文字,可以适当选择能够图形化的文字进行图形化设计。例如在“情绪”一项,利用表情图形往往比文字信息能够起到更好的视觉感知效果。在图形的选择上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图形符号,应保证图形大小的完整性和边界的清晰性。3.色彩上,色彩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能够有效增强感知刺激。阅读性最好的颜色是蓝底白字,较好的还有白底黑字,标题区可使用一致的背景底色,强化底色与目标信息间的明度对比,拉开与内容区的色相對比,构建良好的视觉分区。应避免如“蓝”、“绿”、“紫”这类的邻近色组合,以免产生辨识上的困难。以国外Change pain网站的疼痛日记卡片为例,它是帮助老年患者在家中记录自己的疼痛情况的评估工具,如图3。界面上使用非衬线字体,文字的识別性更强,标题栏的字体进行了加粗。使用了简洁明了,边界清晰的表情图形结合对应的文字来可视化“疼痛程度”这一抽象概念,更加直观易懂。颜色上同时运用了冷暖对比和纯度对比,来划分标题导航和内容区域。相较于普通的黑白疼痛评估工具界面来说,该界面综合组合了文字、图形、颜色等视觉元素,达到了良好的对比,信息内容和区域一目了然,对老年人而言有着良好的整体感知性。
  (二)结构布局简化以帮助理解
  简单清晰的结构布局能够帮助用户对信息的分类有清晰的认识,帮助其快速建立对信息理解的先后顺序。老年人的认知理解能力固化,在疼痛等身体不适的情况下,注意力更容易分散,其工作记忆时间也更短。通过并列的信息结构,清晰的界面布局以及简化的视觉范式能够降低“工作记忆”的负担和认知压力,减少无关信息的干扰,帮助老年人集中于理解信息内容。1.使用简单的并列式信息结构。疼痛评估涉及到症状,活动和情感三方面的评估,相较于递进式的结构来说,并列式的信息结构更简单,信息层级宽而浅,能使得各个模块间能够相对独立,降低了对“工作记忆”的要求,避免了因信息过载而导致的认知负荷;2.保证界面布局的清晰和一致。信息排布注意水平对齐和左对齐的原则,符合老年人从左往右的阅读习惯,确保形成连贯的线型视觉流向;核心信息应被放置在界面中心偏上的视域内,适当拉开对比,保持重要信息对老年用户注意的持续吸引。3.简化整体视觉范式。简化视觉元素,去掉不相关的视觉信息,避免花哨的视觉效果抢夺老年人的注意资源,采用老年人熟悉的图形符号更能引发其共鸣。以I care guide为例,它是Live well实验室和保洁公司合作而设计的一本80页的医疗护理手册指南,该指南采用了并列的信息结构,以标签化来展示信息,便于快速搜寻信息,如图4。整体界面的视觉元素统一,没有华而不实的视觉信息干扰,单个界面中的重要信息区域明确,使用颜色构建了清晰有序的视觉浏览层级,起到了有效引导用户理解的作用。
  (三)交互信息优化以改善操作
  老年人的操作行为受到生理机能层和思维习惯的限制,在痛评估工具的界面中,需要对交互信息进行优化来增强整个界面的可用性和易用性。通过强化交互信息的可视性、优化交互区域的排列和布局以及提供有力的交互反馈来改善操作上的体验,帮助老年人顺利完成评估信息的输出。1.可视性上,要明确操作信息的功能性以区別于内容信息,例如勾选方框应添加内阴影,外化“空心”的概念以表示其该信息的可操作性,还可以适当结合提示文字,对操作行为进行说明。2.排列布局上,放大单个操作控件的大小,合理扩宽多个操作符号同时排布时的间距,防止老年人因手抖而产生的误触误填行为,减轻交互时的压力。整体来看,界面上的操作区域可以放置在靠下或者偏两边的位置,并且留足和界边距离,以防动作时对信息内容的遮挡,还可以减少老年人悬腕悬肘的交互动作所带来的不适感。3.反馈效果上,使用较粗的笔芯进行勾选能够从视觉上增强评估反馈,甚至可以考虑在工具界面中加入轻量化的物理硬件。例如Health Journal for Pain卡片式疼痛评估工具,其界面就嵌入了实体按钮,统一排列在界面右侧,方便用户操作,在引导老年用户行为并给予直观清晰的物理反馈。
  小结
  信息设计最重要目的是让复杂难懂的信息能清晰、快速、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好的信息设计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表现,还应该从用户的认知行为考虑,确保该信息能够被用户识别、以理解和易于使用。在老年疼痛评估工具界面中,老年人的认知理解和界面信息设计的视觉效果、信息结构以及交互操作密切相关。从老年人的感知、理解、行为三个层次展开,产出视觉层、结构层、交互层三方面的可视化设计策略,真正做到面向老年患者的疼痛评估信息设计为其评估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其他文献
设计管理,是指对于设计的管理,还是对于管理的设计?  哈根先生根据他个人的经历,包括学习、工作和教学三方面都非常丰富的实践,郑重指出,当今的设计再也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创意”、“艺术”、“美学”、“外观”等等,这些仅仅限于表层的东西。  想当年,违背父亲意愿,而选择设计这行,先入学世界知名设计大学德国福尔茨海姆,又先后去法国和英国分别游学兼工作两年,就是抱着“借设计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坚信设计
期刊
2019年4月19日,2019年第五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启动新闻发布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301报告厅举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方晓风教授、东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张书鸿教授、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杜守帅副院长、江南大学周林老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朝阳副教授,天津大学赵伟老师,北京理工大学王涛老师、李美寒老师、北京工业大学李明老师、北京工业大学刘宇老师以及五十余家新
期刊
《岭南锦“袖”》是为儿童而设想的一系列独具风情的家具设计。最久镬耳屋、最美满洲窗、最善广府情,都是广东人的深刻记忆。能在日常生活中重温情怀,从小习以文化耳濡目染,是一种缅怀与思考。设计方案的设想空间为儿童房,因而选取书房家具作为设计主体,分別为:书桌、书椅、屏风黑板、落地灯。适用人群定位:6-10岁适龄儿童。此年龄段儿童的性格特征为“三易两感”(即易冲动、易外露、易受影响,道德感、审美感)。由于思
期刊
全球3D设计、3D数字样机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解决方案、3D体验解决方案领导者达索系统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2019达索系统3D体验高峰论坛。来自国内外知名企业高管、行业领袖、政府领导及新闻媒体等近1200人出席了此次论坛。达索系统董事会副主席兼首席执行官Bernard CHARLES先生围绕全球工业复兴的话题进行了精彩发言。来自汽车与交通运输、航空航天与国防、工业设备、高科技、船舶与海洋
期刊
2019年7月5日,首届红旗设计挑战赛迎来最终决赛,与此同时,红旗品牌正式发布新高尚美学。邀请了各行业百佘位嘉宾及媒体到场,并就新高尚美学开展圆桌论坛。圆桌论坛上,行业大咖及艺术大师等嘉宾围绕新高尚美学的涵义与为这个时代所带来的改变进行了探讨。  体验城市性格畅想未来生活红旗设计挑战赛开启新高尚美学探索之路  2019年红旗新高尚美学发布会暨红旗设计挑战赛总决赛,在北京观唐艺术中心拉开帷幕。诞生半
期刊
设计说明:数字艺术作品《晨起》的设计理念:神经科学用模拟意识发生的机制,用电刺激或磁刺激促使意识的被动运动,艺术却能创造生动的意识内容,从而促进意识主动运动。这种主动运动更有效地促进了神经重塑,复原意识活动。  设计内容:收集日常生活声音,设计剪辑做成能充满情景想象的日常生活剧,配以简单而生动有趣的画面,创作出节奏明快的动画。具体表现为用早晨、春天和孩童的声音与抽象意象来呈现生命的初起,引发患者的
期刊
关键词:艺术设计 开放式 教学模式 摄影课  引言  基于高等教育深化改革、高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如何加强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如何适应社会多样化发展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趋势?开放式教学无疑不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摄影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教师需要不断树立创新意识,改进教学方法,革新教学理念,以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培育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设计人才。  一、开放式教学的
期刊
摘要:博物馆文创是参观的延续和深化,融娱乐体验与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博物馆文创形式越来越受欢迎。为了进一步拓展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创新形式,以南京博物院经典藏品《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为原型,进行“竹林七贤”主题互动日历设计研究。该设计将动手拼装游戏和线上互动APP相结合,探索了博物馆文化、教育和游戏相融合的文创设计方法。结论是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价值增值在于体验性环节的设计,将游戏化、互动性因素注入文创设
期刊
关键词:翻转课堂 微课 电脑绘图 高职  引言  网络和新媒体技术大大改变了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不断涌现。“微课”和“翻转课堂”就是新时代下应运而生的新型教学事物,作为新兴的教学改革手段和方法,目前被国内外教育界广泛关注探讨和实践运用。  一、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概念  微课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形式上,以微视频为主,也
期刊
摘要:将薄膜太阳能技术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引领人们低碳生活,转变人们对能源消耗的模式,使人们生活更绿色、低碳、健康。通过查阅文献、分析、论证等研究方法,对现代绿色公共设施的设计趋势进行了研究。文章以开发设计薄膜太阳能公共座椅为例,从分析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优势与劣势,深入分析国内外的实际应用案例,设计出了一款既满足需求,又绿色环保、多元化的薄膜太阳能公共座椅。薄膜太阳能应用在公共设施类产品的可行性高及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