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学生自我矫正潜能的策略研究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engli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发现错误,并采取措施矫正,是很多教师都在思索的问题.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对释放 学生自我矫正潜能有正确的认识,并注重学生自我矫正潜能的释放.
其他文献
“科学知识的生产”这一观念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产生和兴起而显现出来的。与传统的默顿科学社会学不同,科学知识社会学在研究方法上关注微观的科学实践层面
[摘要]曲线运动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学生的一大难题,运用等效法分析物体做曲线运动的规律,尋找类似的简单问题,从而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进而有效解决复杂的曲线运动问题。  [关键词]曲线运动;等效法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9)35-0056-02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科学方法是物理学科素养的重要内容,是连接能力与知识的桥
[摘 要]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是相互依赖、互为补充的教育整体。恰当有效的惩戒蕴藏着无穷的教育魅力,惩戒教育必须以告知为前提,以申辩为基础,以适时适地为原则。与此同时,还要形成家校联盟,这样才能确保惩戒教育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中小学生;惩戒教育;家校联盟;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7-0075-0
【摘 要】本文分析学困生学习数学概念时所表现出来的问题,阐述针对薄弱学校学困生开展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借助情境讲授数学概念,化抽象为具体;引导学生制作概念图,有效建立概念体系;重视深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  【关键词】薄弱学校 学困生 数学概念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B-0136-02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
[摘 要]立足初中生物教学,改变封闭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联想、想象、发散思维及逆向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创新思维;生物学科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3-0090-02  生物学科同其他理科一样,授课中忌讳釆用“耳提面命式”和“灌输式
“叮铃铃……”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我从寒风刺骨的室外快步走进二(1)班,并顺手关上了教室的门。开课不到一分钟,“咯吱”一声,门打开了,轻弹到墙面,接着传来“咣铛”的金属掷地声,一个生了锈的门吸(一种门页打开后吸住定位的装置)掉到了地上。学生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教室门口,只见一个脑袋滚圆、皮肤黝黑、身穿棕色羽绒服的小男孩正低着头,怯生生地站在教室门口。  “老师,唐果弄坏了教室的门吸!”坐在教室前
《报刊文摘》第2216期头版头条刊登一位同志的文章,名为“谨防党委、政府换届中的届末现象”。换届就是换干部、调整干部、调动干部,我们是五年换一次届,如果有“届末现象”,那么五年中,到第四年这个现象就要出现,所谓“届末现象”主要表现在:有些干部不安心工作了,认为自己已无升迁希望、心灰意冷,于是就不好好工作了;有的想抓住这个机遇,赶快跑门子、托人情、四处活动,买官、跑官、想官位更上一层楼。概括起来大概
[摘 要]数学活动课的开展,意在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到的综合知识通过活动的强化方式加以巩固和拓展,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现代教育注重理论与活动实践的联系,重点是培养具有社会实践能力的人,体现教育的价值。而数学活动课作为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充分地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更能展现数学课堂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效性。因此,數学活动课的开展与日常的课堂教学是紧密关联、相互促进、相
为什么取名“寻路语文课堂”?其言外之意是我们的语文教学经历了曲折,走过了弯路,甚至误入了歧途,而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还走在寻找理想语文课堂的路上。那么,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什么问题?理想的语文课堂是什么样子?它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回归语文的本源,静心研究语文教育教学的规律。  一、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症结  (一)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缺失  《义务教育
【摘 要】本文分析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应该为英语老师的职业成长创造和完善相关的必要条件,高职英语教师则需要注重自身发展,拓展行业、专业知识,提升职业素质,积极向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高职英语 英语教师 专业化发展 现状 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128-03  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注始于20世纪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