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经验的班主任大多认为:高中三年,最难当的是高二的班主任。高一的学生初来乍到,还比较守纪律,高三的学生集中精力应付高考,唯有高二的学生叛逆性最强,纪律性最差,最让班主任伤脑筋。所以,很少有教师主动愿意做高二的班主任。但也正因为这项工作具有挑战性,上学期我主动要求担任高二级一个差班的班主任。在总结过去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我采取了以下几项主要措施,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在纪律、卫生方面,每周我班都得到“文明班级”称号,各项评分一学期下来与重点班并列第一名;在学习方面,我班的成绩在全部普通班中总体成绩也是名列第一。
一、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总结这几年的班主任经历,我深深地感悟到,在我们这样一种寄宿学校,生源普遍比较差的条件下,要想管好一个班,确实不易。最有效的方法要数给家长打电话。因为我们的学生大多来自离校教远的雷州、徐闻,家访比较困难,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主要靠打电话。一般的老师大都是在学生有出现什么问题,犯什么错误的时候才想到给家长打电话。我却不是这样。我在开学初,就给班上大多数学生家长都打过一次电话,尤其是那些以往调皮的学生,一个都不能漏掉。这样做,一方面使家长感受到你对他子女的关心,对班主任产生好感,从而让家长配合你对他子女的教育,成为我们学校教育工作的坚强后盾。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知道你较重视与他家长的联系。学生一般比较重视家长对他的看法,所以在行为上一般较为守规矩。第一次通电话一般都是讲“你小孩在学校表现较好,以后我们多加联系”诸如此类的话。
当然,那些调皮学生并不是单靠一次电话就能搞定的,他们的违纪行为还可能会循环反复地出现。一般给调皮学生的家长要多打几次电话。比较适宜打电话的时机一个要数他们有些许进步的时候,另外一个是他们的违纪行为有日趋严重的时候。但要注意即使是后者,也不要尽情数落学生的不是,而要以表扬为主,投家长所好,也是投学生所好。因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喜欢听表扬的话。美国心理学家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的地方。”我们的学生其实最讨厌老师向家长告状,你如果动不动就向他家长告状,他就越对你反感,越跟你对着干。这也许是青少年的一种叛逆心理吧。你越在他家长面前多讲他的好话,他越感激你。当学生对老师有了感动和感激之情时,他才愿意配合你,才可能有所转变。
二、 师生共同制定良好的班规
开学初第一周,我就首先组织学生制定班规。但是,全班那么多人,该如何具体制定班规呢?我的做法是,让班长主持班委会,班干部逐条讨论制定班规,制定好初稿后,在全班宣读,并集体讨论和表决通过。如果有哪些规定大多数人反对,那么就取消,反之则保留下来。最后的定稿交由我来审阅,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则成为正式的班规。让学生积极参与制定班规,更能够结合学生实际,解放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民主的氛围,意识到作为班级主人的责任和义务,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会明显提高。
班规条文的制定力求做到细致、严谨和实用,奖惩最好能各占一半左右,尽量多奖分,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我在班规中加了这样一条:一周下来,如果没有违纪行为且没有请假(防止请假过多)的同学,德育分另加2分。因为我班的德育量化考核分与每月的奖励挂钩,同学们都比较重视,违纪行为也较少。
三、 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培养学生自觉性与积极性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我设置了许多奖项,并写进了班规之中。在纪律方面,针对学校每月每周的班风评比,我把每位学生的德育量化考核分与奖励挂钩,每月奖励德育量化考核分排名前五名的学生,并给其家长打电话予以表扬。通常获得此奖项的同学都是些能严格遵守纪律,又能积极为班级做好事的学生。为了扩大奖励面,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我又设置了最佳团体奖两名。把全班同学分为10组,每组5人,按每月来算,看每一组的同学加起来的量化考核总分排名,前两名为最佳团体奖,这两组的同学都得到奖励。这样,为了使本组成为最佳团体,每组的同学能相互监督,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为了鼓励和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我又专门设置了一个纪律进步奖,即这个月与前一个月对比,在纪律方面有显著进步的三位同学得奖。这样,对于转化后进生来说,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以上的这些措施,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班的迟到、旷课等违纪行为较为少见,在班风评比中,每月都名列前茅,甚至超过重点班,拿过第一名。
在提高学习成绩方面,我也设立了不少奖项,每次考试奖励前五名的学生,还设立单科和进步奖。另外,为了调动班干部管理班级的积极性,我又设立了优秀班干奖,在期末评选出优秀班干。
这些奖项的设立,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为了各自的目标去奋力拼搏,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同学们学习、纪律和卫生各方面都很自觉。
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小社会,班主任工作是细致而繁琐的。有时做了工作还可能沒有成效,甚至费力不讨好,但如果我们掌握了一些治班的窍门和技巧,那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将会事半功倍,得心应手。
一、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总结这几年的班主任经历,我深深地感悟到,在我们这样一种寄宿学校,生源普遍比较差的条件下,要想管好一个班,确实不易。最有效的方法要数给家长打电话。因为我们的学生大多来自离校教远的雷州、徐闻,家访比较困难,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主要靠打电话。一般的老师大都是在学生有出现什么问题,犯什么错误的时候才想到给家长打电话。我却不是这样。我在开学初,就给班上大多数学生家长都打过一次电话,尤其是那些以往调皮的学生,一个都不能漏掉。这样做,一方面使家长感受到你对他子女的关心,对班主任产生好感,从而让家长配合你对他子女的教育,成为我们学校教育工作的坚强后盾。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知道你较重视与他家长的联系。学生一般比较重视家长对他的看法,所以在行为上一般较为守规矩。第一次通电话一般都是讲“你小孩在学校表现较好,以后我们多加联系”诸如此类的话。
当然,那些调皮学生并不是单靠一次电话就能搞定的,他们的违纪行为还可能会循环反复地出现。一般给调皮学生的家长要多打几次电话。比较适宜打电话的时机一个要数他们有些许进步的时候,另外一个是他们的违纪行为有日趋严重的时候。但要注意即使是后者,也不要尽情数落学生的不是,而要以表扬为主,投家长所好,也是投学生所好。因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喜欢听表扬的话。美国心理学家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的地方。”我们的学生其实最讨厌老师向家长告状,你如果动不动就向他家长告状,他就越对你反感,越跟你对着干。这也许是青少年的一种叛逆心理吧。你越在他家长面前多讲他的好话,他越感激你。当学生对老师有了感动和感激之情时,他才愿意配合你,才可能有所转变。
二、 师生共同制定良好的班规
开学初第一周,我就首先组织学生制定班规。但是,全班那么多人,该如何具体制定班规呢?我的做法是,让班长主持班委会,班干部逐条讨论制定班规,制定好初稿后,在全班宣读,并集体讨论和表决通过。如果有哪些规定大多数人反对,那么就取消,反之则保留下来。最后的定稿交由我来审阅,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则成为正式的班规。让学生积极参与制定班规,更能够结合学生实际,解放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民主的氛围,意识到作为班级主人的责任和义务,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会明显提高。
班规条文的制定力求做到细致、严谨和实用,奖惩最好能各占一半左右,尽量多奖分,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我在班规中加了这样一条:一周下来,如果没有违纪行为且没有请假(防止请假过多)的同学,德育分另加2分。因为我班的德育量化考核分与每月的奖励挂钩,同学们都比较重视,违纪行为也较少。
三、 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培养学生自觉性与积极性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我设置了许多奖项,并写进了班规之中。在纪律方面,针对学校每月每周的班风评比,我把每位学生的德育量化考核分与奖励挂钩,每月奖励德育量化考核分排名前五名的学生,并给其家长打电话予以表扬。通常获得此奖项的同学都是些能严格遵守纪律,又能积极为班级做好事的学生。为了扩大奖励面,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我又设置了最佳团体奖两名。把全班同学分为10组,每组5人,按每月来算,看每一组的同学加起来的量化考核总分排名,前两名为最佳团体奖,这两组的同学都得到奖励。这样,为了使本组成为最佳团体,每组的同学能相互监督,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为了鼓励和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我又专门设置了一个纪律进步奖,即这个月与前一个月对比,在纪律方面有显著进步的三位同学得奖。这样,对于转化后进生来说,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以上的这些措施,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班的迟到、旷课等违纪行为较为少见,在班风评比中,每月都名列前茅,甚至超过重点班,拿过第一名。
在提高学习成绩方面,我也设立了不少奖项,每次考试奖励前五名的学生,还设立单科和进步奖。另外,为了调动班干部管理班级的积极性,我又设立了优秀班干奖,在期末评选出优秀班干。
这些奖项的设立,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为了各自的目标去奋力拼搏,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同学们学习、纪律和卫生各方面都很自觉。
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小社会,班主任工作是细致而繁琐的。有时做了工作还可能沒有成效,甚至费力不讨好,但如果我们掌握了一些治班的窍门和技巧,那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将会事半功倍,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