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三维闪电监测网资料和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对2017年4月5日发生在贵州中部一次多单体冰雹天气过程雷达回波演变与闪电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在高空槽和低空切变线配合的有利天气背景下,对流单体相继在贵州西部生成并向东移动发展,造成下游大范围冰雹灾害.(2)冰雹云单体移动发展过程中表现不同的增长特性,偏北路径冰雹云单体属于“跃增型”增长,偏南路径冰雹云单体属于“递增型”增长.“递增型”雹云单体具有较长的孕育时间,其产生的冰雹直径及密度高于“跃增型”冰雹云单体.(3)地闪频次5 min变化在降雹之前出现“跃增”现象并伴随地闪峰值,地闪频次峰值时间提前于降雹时间平均为7.3 min.“跃增型”冰雹云单体与“递增型”冰雹云单体平均正闪比和负闪比相当,但“跃增型”冰雹云单体云闪比率(Z)远高于“递增型”单体,在闪电发生空间分布上没有差异性,均沿脉冲单体移动方向呈带状分布.(4)闪电发生空间分布与雹云回波移动位置基本一致,闪电逐时分布标识出冰雹云的发展移动方向,对冰雹云移动发展具有指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