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铜樽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bb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形成,经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大约经历了15个世纪。在商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冶铸业的发展在当时达到先进水平。在当时的亚洲大陆,商周的青铜冶铸技术,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春秋晚期是铁器时代的初期,但铁器时代到来并没有立即导致青铜工业的衰退,相反,由于战国时期生产技术的变革,促使青铜器的铸造技术亦出现新的特点。尤其到战国晚期,高水平的青铜铸造业由于冶铁工业的突飞猛进而被历史赋予新的使命,在某些领域中仍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汉代,青铜铸造工艺仍然展现出美丽的余晖,在我国青铜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体现出独特的设计思想和特征,并对当今设计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汉代青铜器很多都是素纹,大部分还是铸造的,也有一些花纹、铭文是用錾子雕刻的。比如汉代的镏金杯子、奁、盒、碗等用具上的花纹,多是雕刻的。汉代以后至唐代的铜器,铸造的花纹很多,其中有打料的铜、金、银器,并且也有了大、小焊的技术。
  西汉中期至东汉早期是汉代青铜器最发达的时期,也是汉代青铜器新风格最终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最多見的青铜用器是鼎、壶、钫、樽、熨斗、带钩、铜镜等。
  樽,古代酒器,用于盛酒,旧误称为奁。初见战国时期,盛行于汉晋。樽也是青铜器之中的重要器物之一,同样为古代王公贵族所拥有,展现的是至尊气象,是主人尊贵地位的象征。樽多以动物形态为造型,战国时期的樽多呈长筒形,两侧有双耳,下承三犀为足;汉樽形体亦作圆筒形,其壁较短,瓶底之下,有三个兽蹄足,外壁有铺首衔环一对,有象、犀、牛、羊、豕、狗、怪兽等樽形,寓意生活富裕。樽或作共名,或作专名。铜器铭文常将“樽”“彝”二字连用,这时樽是礼器共名。也有将器形称为樽的,来盛酒或温酒。宋代才把一种盛酒器专称为樽,樽形似有少数方樽,盛行于商代和西周, “樽”也写作尊。“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些耳熟能详的佳句中,人、月和樽的关系竟是如此亲密。
  镇原县博物馆馆藏的这件汉代铜樽,就是此时典型遗作。樽高13.5厘米,口径18.8厘米,腹径19厘米,底径18.6厘米。敞口,直腹,樽圆筒形,腹部铸对称铺首衔环,平底,三兽状立足。铜樽造型华丽庄重,工艺精致、做工精细,铜质优良,反映了汉代铜器的精湛技艺,为研究汉代青铜礼器、酒器提供了实物见证。
其他文献
文章介绍一种经济、实用和高效的动态平衡方法,用于消除机械的振动,提高机械运行精度和使用寿命。
[摘要]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个体基于一定的道德标准因自己言行受到他人或社会群体负性评价而产生的痛苦心理体验,其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耻感的形成也遵循知、情、意、行的思想品德形成规律,通过对耻感形成的心理机制的分析,深化对耻感的认知,探索耻感培育路径,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引导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做到知耻明辱。  [关键词]耻感;心理机制;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B842.1 [文献标识码]A [文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东菱迪芙对神经功能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常规治疗与联合东菱迪芙治疗,对比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
本文分两种情形研究方程(1.1):(ⅰ)p(t)≡0,(ⅱ)p(t)有界。对情形(ⅰ)建立了零解的全局渐近稳定性准则,对情形(ⅱ)得到了解的有界性结果。我们的结果改进和推广了一些最近的
<正> 近年来,神经网络理论和应用在欧洲、美国、日本及我国引起人们巨大热情。美国的DAROA计划、法国的“尤里卡”计划、德国的“欧洲防御”计划与苏联的“高科技发展”计划
为了有效地预防车辆事故发生,本文分析总结了构成车辆事故事件发展的因果顺序,提出运用故障树图法找出构成车辆事故的诸多事件,通过逻辑计算、重要度分析等步骤,找到产生车辆
本文得到了二阶非线性方程非振动解的若干渐近性质的判别准则。
本文用子集(子群)及包含映射(包含同态)的序列的等价类给出Fuzzy子集(Fuzzy子群)的等价定义,用使一个序列的框图交换的一簇映射(同态映射)给出Fuzzy子集(Fuzzy子群)的映射(同
本文首先引入E_q~*-群的定义,讨论了E_q~*-群的若干刻划性质,给出了阶为n的群恒为E_q~*-群的充要条件。
目的:明确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护理经验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005年我院所收治的4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皮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前后,由于精神因素、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