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馆回收报纸的背后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os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报》,1918年10月5日在北京创刊。创办者邵飘萍宣称,“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是即本报之所为作也。”五四运动期间,《京报》因声援学生运动,大力抨击安福系而遭查封。即便有读者翻开那发了黄的报章,也往往会被扑面而来的口诛笔伐的文章所吸引,却少有人注意偏居一隅的《京报》馆收买自己报纸的启事。笔者希望拾起这则鲜为人知的文本,探求收回《京报》背后的故事。
  1919年,五四学生运动爆发。5月6日出版的《京报》,不仅报道了巴黎和会外交进程,还关注了五四学生运动的最新动态。有别于往日的是,新闻版头条处出现了一则“本馆启事”,标题为《收买昨日本报》:“昨日(五月五日)所出版之本报,因阅者骤增,不及添印,致外埠尚未有寄出者。倘有人愿以昨天本报出卖,本馆当酬还原价。此启。”5月7日,《京报》继续发布启事《收买前日本报》:“前日(五月五日)所出版之本报,因阅者骤增,不及添印,致外埠尚未有寄出者。倘有人愿以昨天本报出卖,本馆当酬还原价,此启。”5月10日,第三次发布《本馆启事》:“购求五月五日所出版之本报,每份价洋一角,以十五份为限。本馆发行部启。”(当时《京报》售价为每月洋六角)
  《京报》馆以原价甚至高价收回已售出的5月5日报纸。这是《京报》自创刊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它为什么要收回这日的报纸?果真如启事所言由于阅者骤增、不及添印,还是另有隐情?
  5月5日《京报》的内容多为巴黎和会进程和学生运动的报道。新闻版头条为主笔邵飘萍撰写的评论《外交失败第一幕》,副标题是“群众之怒、政府之羞、东亚未来之危机、中国国交之不幸”。要闻部分《山东问题竟决定耶》、《东方德意志出现》、《三国会议与山东问题——日人之乐观态度》、《巴黎和会外交界之缓和——阿尔兰氏返国之真意》、《日人述其政府态度》、《日政府又发训电》是介绍巴黎和会、山东问题的情况及日本方面的态度。同时,《京报》还以《学生界大风潮》为大标题详细报道了五四学生运动,包括《各校全体游街会》、《曹润田家之火警》、《章仲和亦受重伤》等,并刊载了学生散发传单上的全部内容——《北京全体学界通告》。鉴于5日《京报》如此全面、及时报道了前一日爆发的五四运动和山东问题的最新态势,加之人们对这一重大事件的热切关注,“阅者骤然增多”是可以理解的。
  《京报》“不及添印”是否也是可能的呢?据邵飘萍的夫人汤修慧回忆:起初,《京报》社设在珠巢街,设备十分简陋,自己没有印刷工具,委托别人代印(汤修慧《“因报而生。为报而死”的一代报人邵飘萍》,载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1月《他们是怎样办报的》)。至1919年5月5日,《京报》创刊也不过七个月,设备等条件自然无法与1920年发展壮大后拥有自己的印刷厂和自行发行车队的《京报》相比。邵飘萍后来总结说,“办报的必得要办印刷所。要是不办印刷所,自己的报叫其他印刷所去印,因为不论哪个印刷所,差不多都包办几家报纸,所以报纸出版的时间则不免有误了。”(邵飘萍《中国新闻学不发达之原因及其事业之要点》,载上海书店1990年1月《新闻学名论集》)委托别人代印,到底不方便,报纸热卖,应是好事,却来不及加印,好事难成啊!
  从创刊开始,邵飘萍就从各方面下手努力提高《京报》在北京报界的声誉和地位。那么,出现“报纸热卖、阅者骤增、不及添印”的状况该如何解决呢?《京报》馆首先确保了本埠读者对报纸的需求,将原打算寄往外埠的报纸售给本地骤增的读者,但另一方面又导致了“外埠尚有未寄出者”。随后,不知道哪位聪明人想出了再次收买《京报》的好主意。这样,本埠骤增的读者和外埠订户都可以看到《京报》关于五四运动的报道了,总体上读者数量增加,只是延迟了外埠订户看到报纸的时间。
  如此看来,“阅者骤增、不及添印一外埠有未寄出者一报馆收买《京报》”的叙述似乎符合事实。但如果从经济角度来看,这一说法难以让人信服。说到底,《京报》是一份民办报纸,作为一个经济实体,是需要盈利的,至少应该维持报馆的正常运营。有记载称:邵飘萍创办之初,因个人力薄,常为经费所困。(汤修慧《“因报而生,为报而死”的一代报人邵飘萍》)高价收买《京报》的这笔经济账并不划算。当时《京报》本埠售价标准为:“零售一份铜元三枚,每月银元六角,半年三元三角,全年六元。”6日、7日称按原价回收,10日要以“每份价洋一角”收买,价格相当高了。收回的报纸再按照既定售价寄往外埠,无形中增加了报馆的成本。当然,《京报》可能十分注重自己的声誉和信用,为了使外埠订户的利益损失最小化,而不吝惜这一银元多的经济代价。也许这一银元多对于《京报》馆来说不算什么,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京报》馆的负责态度,在今天称得上是诚信企业了。然而,我们的“诚信报纸”会不会存在不诚信的可能呢?——报馆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回收《京报》,而“阅者骤增不及添印,致外埠尚有未寄出者”都是冠冕堂皇的鬼话。我们当然不会否定这一种可能的存在。那么,隐匿在幌子之下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笔者目力所及,未能发现更多解答问题的材料,这倒给研究者留下了合理的想象空间。
  我与从事新闻报纸工作多年的朋友们聊起这件事,他们的观点居然出奇一致:当日《京报》报道内容一定存在某种问题。于是,我找来1919年5月5日的《晨报》作比较,发现5日《京报》关于五四事件的报道和其他要闻,与《晨报》报道没有事实上的差别。唯有邵飘萍撰写的头条评论《外交失败第一幕》措辞严厉、态度坚决,具有强烈的倾向性,与《晨报》的中性报道截然不同。从标题来看,该文毫不客气地否定了政府外交,称“外交失败”“政府之羞”,又言“如果签字,则国内将有弥天之风潮,此吾人在职务上不得不预告政府者”。文中形容政府外交“自困于绝地”,并宣称“山东问题万一果如东报所传之结果,吾人不能不问政府何以竟食坚持到底之前言”。这篇评论把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民族危亡、国民觉悟、五四学生运动等事件联成因果,措辞强硬,却不失说理,颇具感染力和号召力。而5日《晨报》舆论仍保持谨慎态度,仅称“濒于危候之山东问题”。对政府外交也未加指责。若回收《京报》是因为报道内容,那么问题极可能出在《外交失败第一幕》这篇评论上。该文观点、立场在五四爆发之际别有一番政治解读,极易触动北京政府的敏感神经。回收报纸或许是《京报》报人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后的自觉行为,更大程度上应是《京报》迫于外在政治压力不得已而为之。
  我们还可以作出进一步的假设:《京报》馆收买报纸事件完全是子虚乌有,制造这一事件完全是《京报》的自我炒作。五四运动爆发前后,《京报》创刊才七个月,尚属于起步阶段。作为具备丰富从业经验的资深记者,邵飘萍深谙宣传的巨大作用,并强调宣传的得法,可以扩大报纸的发行。他对制作广告也有独到的见解和出奇制胜的经验。比如:“故意弄错,使看报的人注意,来改正他的错处,于是大家群注目他的报纸;或者用刺激性强烈的题目或很危险的话引人注意;抑或新的新闻,就是仿佛是新闻,其实是诱人看广告,不过为是看之前不知是广告,既及看完后才知是广告”。(邵飘萍《中国新闻学不发达之原因及其事业之要点》)邵飘萍为了向外界广泛宣传《京报》,曾发行过《京报》纪念专刊,并在新报馆落成之际,拍照制成纪念明信片分送各方。简言之,邵飘萍非常清楚如何给《京报》做广告,如何让《京报》更具盛名。这样,只要他动动脑筋,费点心思,就能炮制出“收买《京报》事件”。5月10日《京报》启事说限定以原定价五倍价格收买十五份报纸。乍一看,颇有欲卖从速的意味。5月6日、7日“阅者骤增、不及添印”的表述暗示一报难求的热销局面。因“外埠尚有未寄出者”而不得不收买报纸,打造出《京报》良好的信用形象。更绝的是,《京报》不需要为此支付任何宣传费用,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廉价的广告了。
  《京报》馆收买报纸事件不论是因为“阅者骤增、不及添印”,还是迫于政治压力或自我炒作,我们都能从启事中透视《京报》社会影响扩大的趋势。囿于资料所限,笔者目前尚不能确定哪种解释是京报馆收买报纸的真正原因,愿就此求教于方家。而多元文本解读的意义在于为进一步发掘历史真相提供发散性思考,让孤寂的文本在历史中变得鲜活起来。
其他文献
《图说中国节》大乔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32.00元  这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说明和介绍,是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及民俗的不可多得的通俗读本。    《粉丝文化读本》陶冬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40.00元  粉丝不仅是一个文化群体,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政治意义的消费群体。可以说,不深入了解粉丝就无法理解当今世界的文化状况。 
当晴雯在表哥家的破炕上像饮甘露样饮下那碗不像茶的茶,面临生离死别的贾宝玉眼前会不会像电影“闪回”一样,一个一个呈现那些美妙的“茶镜头”?《红楼梦》擅长写“茶文章”,不久,在贾府忽喇喇似大厦倾之际,喝过枫露茶、女儿茶,曾在栊翠庵品过梅花水泡茶的怡红公子,如何面对那碗绳床瓦灶、连粥都喝不上的人生苦茶?  袭人成准姨娘后越发自我尊重,为免人闲话,一两年不住宝玉外间值夜班,宝玉夜晚一应茶水呼唤都由睡卧警醒
如今,口述史、民族志、互主体性、女性视角等已经成为人文社会科学中倍受青睐的议题或研究手段,人类学作为文化批评的作用也日益引起其他学科专家的重视。在这类新潮作品中,《尼萨》和《重访尼萨》是十分有趣而又具启发意义的两本。  《尼萨——一个昆人妇女的生活与诉说》(Nisa:The Life and Words of a!KungWoman,New York:Vintage,1981/1983,后文简称《
梁晓声编写《保尔·柯察金》那阵子,曾与我谈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那段激励了几代人的名言: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而已。人的生命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梁晓声认为,“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说法是不确切不实际的。因为“出类
李白(701—762)是诗仙,也是酒仙。酒不仅是李白生活的组成,还是其生命的组成:“常时饮酒逐风景,壮心遂与功名疏”(《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其一),“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将进酒》)。李白又有“醉圣”之称。《开元天宝遗事·天宝下》说:“李白嗜酒,不拘小节。然沉酣中所撰文章,未尝错误;而与不醉之人相对议事,皆不出太白所见。时人号为‘醉圣”’。  李白
在红学发展史研究领域,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的宋广波是一位格外勤奋的学者。他的目光集中在“新红学”的开山祖师胡适身上,前些年编著印行了《胡适红学年谱》、《胡适红学研究资料全编》和《胡适与红学》等书,颇受同行赞誉。不久前,他又推出了《胡适批红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再次引起学界的关注。承蒙作者惠赠一部,拜读几过,觉得其学术价值是相当独特的。  《胡适批红集》(gJ,’F引文仅注页码)影
作为中国古代最大、最重要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自问世起,就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早期《四库全书》研究多受民族主义思潮影响,着重阐发其对古籍的篡改、禁毁及其反映的清代国家权力对文化领域的强力干预。  近年来,随着《四库》系列丛书的影印出版、四库学研讨会的多次召开、四库研究机构的建立以及大量研究专著、论文的面世,“四库学”已成为古文献学科中一个富有活力的新兴分支。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张升教授在其博士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汪学群研究员的新著《明代遗民思想研究》2012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研究》,下引该书只注页码)。这部除导言外,内分六章,计六十余万字的专著,是作者继《中国儒学史·清代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之后,在清代学术思想史领域内的又一新作。  《研究》分析了孙奇逢、李颙、陈确、黄宗羲、张履祥、朱之瑜、陆世仪、吕留良、王夫之、方以智、顾炎武、费密、张尔岐
经过约二十年的惨淡经营,亚裔美国文学研究在台湾逐渐形成一个小有规模的学术社群,人数不能算多,研究能量却相当充沛,在亚裔美国研究的国际学术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最近由梁志英(Russell Leong)、唐.中西(Don T. Nakanishi)及单德兴所主编的《全球属性,在地声音:〈亚美学刊〉四十年精选集》中译本在台北出版,多少印证了台湾学者在亚裔美国研究方面所受到的重视。这套书分上、下二册出版,
孙中山说过:“思想、信仰、力量”。他认为,思想、 信仰、力量之间,有一种逻辑上的关系——思想的深刻化,便产生信仰;信仰的具体化,便产生力量。这种关系显示出:思想存在的目的,便是为了获致力量。类似见解,西方的笛卡尔也说过,“我思故我在。”(思想,决定他的存在与否)只是孙中山是革命家;对思想的要求,除了知,还要行。笛卡尔是知识人,能够到达知的地步,也就满足。  我主张思想家要知行合一,不过我对于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