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曲协奏 改出作文精彩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h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对于作文批改很多教师总觉得自己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无奈。真所谓 “作文批改糊涂账,改与不改一个样”。其实对于这点,叶圣陶先生就曾直言不讳地说过:“我当过多年的语文老师,改过无数的作文,得到一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既然如此,那我们何不换种方式,让自己走出这份无奈!这几年的教学中,对于作文批改我喜欢分三步来进行:学生互批——教师赏批——学生自批。在这三曲的和谐共奏中,习作的有效值得到了提升。
  
  一、前奏曲——生互批,悟写作之道
  
  我在作文教学中,把作文批改的权利首先交给学生,让学生们自主互助,交流互批。交流时,我不固定互改对象,而是随意把习作发给学生,发到谁就改谁,有时小组互换,有时让学生自由选择,有必要的时候,还组织全体同学来批改几本习作。交流的学生不必讲究写作水平的层次。其实写作好的学生改写作差的学生的作文,在帮助后者的同时,对自身也是一种提高,反之,写作差的学生可以在批改中学习好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一般说,修改作文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文章的内容,一是文章的形式。魏书生要求他的学生从十个方面对作文进行批改并写出评语,依次是:①格式是否正确;②卷面是否整洁;③错别字几个;④有几处病句;⑤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⑥看文章的中心是否明确;⑦看文章的选材;⑧看文章的结构;⑨看表达方式;⑩看语言是否简练、流畅、深刻等。(魏书生《语文教学》)这对我们指导学生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借鉴魏老师的这几点批改要求,根据不同年段向学生提出不同的批改要求。 比如,二年级刚开始学写日记,我对学生提出的批改要求就是其中的第①、②、③点,并让学生尝试着从这几点去写评语。“日记开头的格式要居中!”“你的字写得真漂亮!”“圈出来的错别字请你订正好。”……这些都是来自于二年级学生的批语。虽然语言稚嫩,但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准确地记住了写日记的基本要求。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可以根据课标对年段的写作要求来提高学生批改的要求,比如到了三年级,可以要求学生再加上④、⑤两点来进行批改……
  这样,学生在互动批改中对写作的要求铭记在心,自然而然地也就悟出写作之道,提高了写作能力。
  
  二、共响曲——师赏批,推波助澜
  
  教师的批改应该对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何“推”?“推”的关键是学会“赏”。我在批改时总是带着欣赏的目光去看学生的习作,根据学生不同的写作水平去审视学生的作文。批改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或面批,或笔批,关键是对学生多点激励与启发。
  1.面批
  叶圣陶先生指出:“给学生改作文,最有效的办法是面批。”每次习作我都会抽一部分学生进行面批,面批有利于引导和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班一位小朋友曾写了这样一则日记:
  今天我和妈妈去书店,我看了一会书,后来买了一本书回家了。
  课标对第一学段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面批时,我首先肯定了他的优点:
  老师读了你的日记,知道了你星期日去看书,还买了一本书。你真是个爱读书的孩子。但老师还想知道:书店里的书多不多?
  我这一问,他立即兴奋地说:“书可多了,都一排一排地放着。”
  “那书店里看书的都有些什么人呢?”我紧接着问。他想了一会就说:“有爸爸妈妈,有小孩,有年老的爷爷奶奶。”
  “最后你买了本什么书?”
  “《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想到买这本书呢?”
  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想知道更多的知识。”
  “哇,你真是个好学的孩子!”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了他。“你想想,你把刚才说的这些内容,也写到日记里,别人读了,就更明白了,不是吗?”
  接着,他当着我的面,把那篇日记重新说了一遍,我随机引导他用上我们积累过的词语(整齐、津津有味)和学过的句式(有……有……还有……),于是他很高兴地进行了修改:
  今天我和妈妈去了书店。书店里的书可多了,都一排排整齐地排列着。来看书的人也很多,有爷爷奶奶,有爸爸妈妈,还有很多跟我差不多的小孩。我选了一本《脑筋急转弯》,坐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要回家了,妈妈答应给我买一本书,我在书架上看到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就拿在了手上,我想这本书肯定能告诉我很多知识。
  在这面批过程中,我没有直截了当指出学生文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而是通过提问循循善诱,给学生留有积极思维的余地。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那样:“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千百年劳动的现成大厦,而是促使他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筑。”孩子在这次批改中也很受启发,在以后的日记中他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2.笔批
  教师的“赏”,就是只作“批改”而不“修改”。我在笔批时绝不越俎代庖,对学生习作中的错字、用错的标点符号、语句不通等现象,我只是指点迷津、谆谆诱导,而把修改的机会留给学生。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叶圣陶语)。
  笔批中,关键是评语。评语我多是从褒奖和激励的角度去写。对于刚步入写作之门的二年级学生,我在写评语时,总会拿上“放大镜”去看,哪怕是一个词或一句话用得好,我都会写上一句激励性的话。有个小朋友在写一次接力赛时,给文章取了个题目“加油,小伙伴”,我就在眉批上写上:“多好的题目,老师一读这题,就已经感受到了比赛的紧张和激烈。”有个小朋友写一次跳绳比赛:只听见绳子打在地上发出“吧吧”的声响。我用红笔在“吧吧”一词上打了个大大的红星,随即写上“精彩”。对于学生作文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尽量从“建议”的角度出发。“如果把这个词换成‘××××’效果会更好,你不妨读一读!”“把二、三两句话调换一下读起来就更通顺了。”我想学生肯定能从这些语言中有所知、有所悟。
  当然在批改学生习作时,我也很注意其他小朋友对这位学生的评价语,对于评价较为得当的我也会及时表扬。
  在整个教师赏批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评判者,告别了往日的辛劳,我成为了一个欣赏者,引领着学生在习作园地里玩味语言文字进而发展语言。
  
  三、回旋曲——生自批,更上一层楼
  
  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利首先应属于作者本人。”《语文课程标准》重视作文修改,特别关注学生习作的动态过程,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自改互改中掌握作文技巧,提高作文水平。因此在经过同学和老师至少两次的批改后,就进入作文批改的第三步:让学生对自己的习作再作一次批改。这里的“批改”应包括两方面:首先是“批”,我要求学生针对老师和同学的批语写写自己的感受,批划出自己这次习作中最成功的描写和最失败的地方等等。其次是“改”,让学生思考老师和同学的批语,然后对自己的习作再进行一次修改。这样,最后的自批就会推动学生的习作更上一层楼。
  在这样的“三步曲”后,学生不知不觉地就在自己的作文中走了几个来回,同时还欣赏到了别人家的花香!学生在批改中感受了成功,收获了快乐,激发了兴趣,连教师也分享到了学生的快乐。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邱隘实验小学315101)
其他文献
体育作业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更是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锻炼的重要组成之一。本文就高中阶段体育作业的现状入手,从提高学生体育作业的认知;激发
克服恐惧情绪,是人类可持续生存的重要一环.人类往往以技术的方式去面对死亡及其恐惧,但技术对死亡及其恐惧的求解与巫术一样,最终可能也只是一个幻觉.技术虽然能给我们一个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文体裁以叙事类作品(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以及童话童谣、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儿歌散文、科普小品等为主。教学时,教师要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
内容提要 作为人类的一种特定发展方式和生活样式,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从生态系统的角度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相互影响、相互受影响”的世界观,并以此对人类对自然单向度索取的“不可持续”的模式提出了挑战,要求政策选择和制定的方法要把生态系统中的自然生态存在与人类行为的相互影响通过定性或者定量的方式进行评价,建构一种新的更为综合和协调的政策分析理论框架。    一  我国政府
他用天才和努力,开启了流行音乐伟大的时代时代大幕已落,但荣耀从不曾散去。巨星的传奇优秀的声线不稀罕,优秀的唱功不稀罕,优秀的节奏乐感不稀罕,优秀的创造力不稀罕,优秀的
目的:分析门诊患者对夜间门诊的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更好推行夜间门诊提供依据。方法:用自行设计的夜间门诊需求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回收1877份,回
一、微生物杀虫剂的效用微生物杀虫剂,是一类利用微生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来灭杀或控制植物虫害的药剂。因此,与化学农药如敌百虫、敌敌畏、乐果等相比,其优点是:1.无残留、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