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网络下的生物教学浅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o120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它注重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强调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能够拓宽课本知识体系,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因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教学尤其是生物学科的教学中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
  多媒体网络是指由教师机、学生机、服务器和控制台联网而成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点对点、点对面的通讯,同时,这个系统还与教学资料中心,甚至Internet相连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可以向每台学生机传送信息之外,还可以通过教师机观察每一台学生机屏幕信息,以达到对教学的反馈和监控;学生可利用教师设计的软件自主学习,学习中的问题可通过网络向教师或学生提问,并进行网络对话。生物教学强调情境与协作,重视直观与操作,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带网络功能的多媒体计算机引入生物课堂,与以往的单机演播形式CAI相比,具有特殊的优越性。
  
  1. 丰富全面的资料信息
  
  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直观教学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在生物课堂,让学生接触尽量多的生物资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单机演播形式CAI中,是把大量的图片、动画、电影等材料整合在同一个课件中,而这个整合是一个耗费大量时间的过程,由于时间的限制,往往不能详尽录用资料。但使用多媒体网络之后,这一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观,我们只要使用超级链接,通过网线将这些资料从教学资料中传输过来,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从不同侧面接触教学内容,达到教学要求的同时,拓宽了知识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在以后的教学中,一旦需要同样的素材,仍旧可以通过网线从教学资料中心获取,可避免教师的重复劳作,降低备课强度。
  
  2. 开创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的空间
  
  学生的自主参与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单机演播多媒体课件中,重视“演”和“播”,学生的自觉参与程度不够。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学生可以利用教师准备好的课件,通过“人机对话”进行自主探索研究。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维的品质,又增强了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这一节时,我就制作了这样一个课件:在多媒体计算机上尝试“种”一株“植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用鼠标点取不同的“肥料”加在“植物”上,得到计算机显示的各种表现的“植株”。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教师的指导,终于“种”出了一株“健壮的植物”。就这样,在游戏中,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带着极大的兴趣去探索,掌握知识的本质。又如:在学习《花的结构》这一节时,我发现学生不容易掌握花的各个部位(如雄蕊、雌蕊、花瓣、萼片等)的相对位置。这时,我做了一个课件给学生完成这样一个练习:提供一些散乱摆放的花的部分,学生用鼠标点击,拖动各个部件到屏幕上一确定位置,位置正确则连接,同时给予表扬,错误则返回原处,并给予提示。经过多次尝试,学生能够轻松地掌握花的结构的知识。
  
  3. 提供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堂讲授与适当组织讨论相结合,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辩识,而且可以使他们在这种讨论中,更好地认识自我,促进其开拓思维的形成与发展。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更有效地组织讨论提供了便利条件。学生学习是获得知识经验的“学”与进行行为实践的“习”相结合的高级思维活动。因此,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应该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大家知道,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几乎一切都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连同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要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状态,不仅需要教师教学思想观念上的转变,而且需要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上的更新。就目前而言,最为困难的是如何解决教师与学生“一比多”的问题。计算机所特有的交互性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在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的教学活动中,计算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做出快速反应,对学生提供的答案能够做出逻辑判断并及时地向学生提出反馈信息。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组织、自我评价,促进教学过程的积极化。这种交互式的学习模式,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理想环境,同时也为优化教学过程、因材施教提供了可操作的教学模式,从而促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健康发展。
  
  4. 提供多重刺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知识的获得是多方面的,眼、耳、鼻、舌等器官都能把外界信息传递到大脑,经过理解分析、归纳综合而获得知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大约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大约能记忆25%,但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够接受知识的65%。
  多媒体CAI“图文并茂”的特点,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眼、耳、口、手和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而这些多感官的信息可以大大促进和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使他们的注意力足够持久,因而能达到在较短时间内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的目的。据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采用多媒体CAI这种教学方式,成功率比普通教学方法提高38%,而培训时间却减少了31%。
  生物世界本是多姿多彩的。在传统的生物教学方式中,许多生命现象、生理活动是无法通过语言、黑板、挂图讲清楚,往往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来解释。学生学习时缺乏感性认识,因而感到枯燥无味,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多媒体CAI应用于生物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事物的形、声、色等的变化来获取知识,认识其内在规律,而不是通过抽象的信息获取知识。栩栩如生的植物形象、近乎逼真的动物叫声、立体动态的人体器官,把学生引入一个具有丰富的色彩、直观的形象、千变万化奥妙无穷的生命世界中去,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高效轻松的复习方式
  
  生物的许多内容都是需要反复理解和记忆的,学生可以通过终端与网络中心连接,将课堂上讲解的多媒体课件再次从教学资料中心的服务器读取,对不理解的环节可以反复观看,并且可以观看其他教师的教学内容,这不仅大幅度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网络下的生物课堂教学是目前正在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我们去尝试和总结。相信在生物学教学中,只要在正确的科学方法指导下,有意识地使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将在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品质,促进其开拓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教材既是知识的载体,也是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获得发展的媒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生物科学日新月异,教育心理学理论不断推陈出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日趋现代化,课程设置正从生物学科内小综合向综合理科不断发展,初中阶段正在探讨实施综合性活动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程体系普遍推广,而现阶段高中设置综合理科课程的条件还不成熟。因此,高中生物教材现代化,以适应教学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程设置的现代化问题
新课程改革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改革。在生物教学中,怎样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此,我谈谈自己的点滴尝试。  在十多年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我发觉现阶段的初中学生想象力丰富,对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但自我控制的能力不强,注意力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可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能专心一致,大有不弄清楚不肯罢休的势头。因此,我抓住现代中学生的这一特
螺旋滚筒的装煤能力是滚筒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为了评价滚筒的完善性,必须计算其装煤能力。但目前有关专著中所提供的装煤能力算式各不相同,给使用带来不便,本文对这些计算式
本文基于IMS网络,对下一代移动网络的演进进行讨论.
作为园林景观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园林铺装主要是通过对园路和广场等进行不同形式的印象组合,使其贯穿游人游览过程的始终,在营造空间的整体形象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人们常把观察称为智力的门户。观察是发展学生记忆能力、想像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生观察能力的强弱对学生其他智力的开发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观察能力是指运用感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它是学生认识自然、获取信息必不可少的一种智能活动。观察在生命科学研究上具有重大作用,许多生命
本文主要论述了智能建筑中电气设备系统的主要内容、设备及构成,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安装技术要求.
可靠稳定的资金是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而学费是独立学院的主要经费来源.目前,独立学院学生欠费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这和学生家庭、个人以及学校有着重要的联系.学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电气设计是建筑工程重要的内容之一.传统建筑电气设计只包括供电和照明,而今天一般将其设计的内容形容为强电和弱电.目前,有关建筑电气设计的标准,但仍没有引起专业人员的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