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字回生”现象探究及解决策略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ryfei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写字教学不可轻视,尤其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更为重要。生字回生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很多,大致有:
  一、识字教学形式单一,学生识字难有兴趣
  许多教师认为低年级识字量大,课时紧张,往往怕影响教学进度,生字教学过程简单化,形式单一,课堂教学氛围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自然难有识字兴趣。
  二、忽视学习方法的传授,识字教学高耗低能
  有的教师识字教学的形式多样,但缺少对生字认真的分析,不能应用正确的方法,而造成了高耗低效的结果。
  三、轻视课后巩固再现,遗忘现象严重
  受教学进度影响,教师不重视生字的再现,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渐渐地就会出现“生字回生”的现象。特别是在语言环境贫乏的农村小学,识字教学效果更是差强人意。
  那么,如何有效地解决“生字回生”问题?我认为防止“生字回生”应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真正做到处处把好关,识字教学的质量自然能提高。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识字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跟学生多沟通,并多使用表扬、鼓励的武器,“要学会‘哄’孩子”,“要准备一百顶高帽给学生戴,要真心实意地给他们戴。”(特级教师高林生语)。一教师教一年级上册《比尾巴》第一课时,用自制的卡通生字卡片让学生相互识字,并让学生领读,“认养”卡片,教师辅以及时表扬、鼓励的语言,在临下课前将读得正确的卡片,赠与学生保管,以便下一节课再正确领读。当节课上,学生识字兴趣盎然,连胆小怕事的学生都高举得到的生字卡片,笑容满面,情绪高涨。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气氛中,学习积极性很高,识字效果很好。
  二、激发课堂生字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天性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如教学《小熊住山洞》一文,一位教师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小朋友们,老师带你们去美丽的大森林里看一看,好不好?(播放课件)你们看,这就是大森林,这里有高高的松树,绿茸茸的小草,还有叽叽喳喳的小鸟,蹦蹦跳跳的小鹿,他们都生活在这里。昨天,老师和小熊家打了招呼,说要领着小朋友们去他家做客呢!你们想认识他吗?那就赶紧打开书本,和课文对对话吧。这个情境的创设,不仅拉近了学生与大自然、动物之间的距离,还激发了学生与小熊一家交流的欲望。
  三、注重课堂识字方法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运用科学高效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教学,会给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有效地防止生字回生。如設计喜闻乐见的游戏识字法,或采用先进的字理识字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创新性的识字活动,或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唤醒、鼓舞学生识字的内在需求。如著名的儿童教育家斯霞老师,在教“蚯蚓”这两个字时,她对孩子们说:“蚯蚓它是虫子,所以这两个字你们看有什么偏旁?(虫字旁)蚯蚓是生活在土里的,所以,‘蚯’的右边是一个‘土丘’的‘丘’字。蚯蚓它是没有脚的,所以‘土丘’的‘丘’字不能写成“兵”,加两点。蚯蚓的身体是弯弯曲曲的,它行走起来的时候,一会儿身体是弓着的,一会儿身体是直着的,所以你们看‘蚯蚓’的‘蚓’字,它的右边是一张弓加一条线。”
  四、加强生字教学的巩固拓展
  第一,重视生字的复现。
  教师对每个生字在全书的分布情况了然于胸后,自己的教学就更具有针对性,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一年级下册一共有八篇识字课,分别安排在每组的开头。这八篇识字课大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易于朗读;内容均贴近每一组的专题,便于整合。研读每一个单元,你会惊喜地发现识字课与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不但主题统一,更重要的是突出了识字的连续性,识字课中的生字、词语会在本单元的课文中多次复现,这样编排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防止生字回生。
  如《识字6》中第一组量词“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和本单元24课《画家乡》的第二自然段内容接近,其中“海、沙滩、帆、船”这些生字在这个自然段中多次复现。还有第四组量词“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也在本单元的25课《快乐的节日》中得到复现。以《识字6》中的量词为源头,本单元的课文中也安排了许多量词,如“一口井、一块石碑、一艘船、一片树林、一座公园”等。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上识字课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单元整合识字,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把本单元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多次复现在学生眼前,如学习完《画家乡》后,教师可着重指导第二自然段,让学生读一读、找一找《识字6》中出现的生字,这样既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又能提高学生们的读书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抓牢基本汉字
  教材编写者在一年级上学期安排了100个基本汉字的书写,要求不仅会认,还要会写。不要小瞧这100个字,这是把好识字关的关键,只要让学生掌握了这一百个字的正确读音及书写,并辅以偏旁教学,再学习合体字的时候就很容易了。比如“日”加“月”就是“明”,“月”加“月”就是“朋”。
  第三,巧用汉字演变
  “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这是上世纪50年代,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对女儿说的一句话。然而,每天都在使用汉字的中国人,似乎不太注意这一古老语言背后的文化渊源。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是中国文化的魂,我们没有理由不去传承。在一年级上学期,当学生第一次接触象形字的时候,就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知道了“山、水、火、鸟”等字的由来,而教师解释的内容越多、越形象,就越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记忆。“苗”是课后要求书写的字,它是会意字,《说文解字》中说:草生于田者。《识字6》中还有“舰、艘、船”等带有舟字旁的字,为了让学生明白偏旁表义的功能,再次利用课件为学生再现“舟”的创造过程:篆体的“舟”从一叶扁舟中飘然而出,又摇身一变,成为方方正正的方块字。
  总之,低年级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语文教学上想出一些措施,拿出一些办法,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防止生字回生现象。
  (责编韦淑红)
其他文献
2319底抽巷巷道顶板破碎,分析2319底抽巷的顶板破碎主要是由于高地应力、岩体强度较弱、支护体失效等原因造成的,有针对性地采用注浆锚索对其进行补强支护,取得了良好的支护
必须承认的是,学分收费制确实“看上去很美”。那么,如何才能保证这项政策最终能落到实处,不在执行途中发生“变异”呢?  我国的高等教育,近年来做了不少局部改革尝试,除按学分收费改革外,还有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高校自主招生、研究生学制改革等等,但都无一例外地从“初衷很好”,到“被质疑”再到“最终变异”,原因就在于没有探索建立起能让这些措施生长的基本大学管理制度。  学分收费改革要想真正落实,需要解决三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应激性溃疡中表达的变化及中药组方应激宁对其变化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水浸-束缚应激(WRS)4 h,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黏膜组织bcl-2和
目的 从新生大鼠的脊髓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并观察其增殖和分化能力。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结合间接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结果 分离的细胞生长旺盛,单克隆化生成的细胞团,Brd
针对气体旋进旋涡流量计在湿气计量中测量精度低,无法判别管道内是否含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串时间长度变化率的湿气状态识别及气相流量测量精度补偿方法。通过湿气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