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与“质”的浅析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977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在其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创造并积累了越来越完整的科学思维规律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些规律和方法处处体现着哲学的思想,“质”与“量”就是其中之一.
  事物是“量”与“质”的统一体.“质”就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量”和“质”一样也是事物所固有的一种规定性,它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量变质变规律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认识和分析社会发展形式所必须遵从的.量变是一种“渐变”,它保持事物本质上的稳定;质变是一种“突变”,即量变超出原有的度,使旧质消灭,产生新质.如氧气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若是改变温度和压强且达到一定的程度,氧气就会变成淡蓝色液体.
  数学本身就是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高度结合的科学.逻辑思维是一种量的积累,抽象使它超出一定的度,最终发生质的变化,产生出新的知识.
  世界是运动变化的,数学家处理“量”和“质”就更多地着眼于量变和质变.函数反映了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变量(自变量)变化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产生跳越、间断,从而连续函数出现了间断点.函数的极值点就是变化的临界点.如定积分理论的建立,是从特殊的矩形面积出发,用若干小矩形近似代替曲边梯形,尔后采用取极限的方法,使之在量的基础上发生质的变化,并将其定义成曲边梯形的面积,进一步抽象成定积分的概念.
其他文献
解一类特殊数列(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对应项相乘构成的数列)求和问题的一般方法是错位相减法.实践证明,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除了错位相减法外,裂项相消法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好方法.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常规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自主探究的精神.  一、问题的来源  下面是笔者与学生的一段对话.  学生:老师,错位相减法太复杂了,而且我经常会出错,我发现用裂项
什么是名句呢?就是那些被广为传颂意蕴丰富的句子。可以是唐诗宋词中耳熟能详的,也可以是名人名言,还可以是诸子百家文集上的名句名篇。如果能把那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古诗词名句
【案例再现】  课间操不仅能反映学生的精神风貌,同时更是体现学校形象的一面镜子,当然更能体现一个班级的班容班貌。对本班的课间操笔者是不满意的,因为始终有少数学生姿势很不规范,不愿伸手弯腰,跳跃运动甚至都不愿意动一下。班上有一个学生,在做课间操时极不认真,不仅动作不规范,而且还与周围的同学说说笑笑,被来检查的学生会干部点了几次名。为此笔者生气了,把他叫到办公室进行教育。  笔者说:“你为什么做操老是
“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揭示的是一种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这是事物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大千世界的客观自然.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老子以辩证思维方式总结出的一条自然规律.我们的自然科学里也有着与之对应的著名定则,例如化学的有勒沙特列原则,物理学上的楞次定律,生物学上的“抗药性问题”,等等,都在讲述着同一个事实:当一个事物的状态发生改变的时候,总有一种外力来阻止这种改变的产生.其实,在
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文昌校区是培养体育类专业考生特色基地,每届都能为高校输送近30名本科生,得到社会、家长、各级领导、学生、同行的广泛认可,获一致好评。在教学过程中,本人感到体育类专业考生的思想教育非常重要,且思想教育问题不被广大训练者重视。为改变此现状,特写此文,希望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要谈此问题,必须搞清体育类专业、思想教育两个概念。体育类专业是指普通高校体育类专业(社会体育、体育教育和休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