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称不宜滥用

来源 :中国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j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简称是为了省事。比如"中国共产党"简称"中共","化学肥料"简称"化肥",既省事,又人人都明白。但如果用简称让人看了或听了不明白,就属于滥用了。记得我在一教育委员会某办公室门口,看到钉在墙上的标示牌:"特训处",初是惊讶,继是困惑,再一打听,"特训处"乃是"特殊教育培训处"之简称。"特"并非"军、警、宪、特"之"特",是"特殊教育"之"特"。"特殊教育"者,乃是对盲、哑、弱智儿童的教育。还有前些年出现的"五四三办公室"("五讲"、"四美"、"三热爱"办公室),近些年出现的"打拐办"(打击拐卖妇女儿童办公室),"一八办"(十八项生物资源开发工程办公室),均有滥用简称的毛病。我的看法是:凡语义不明的简称,应该用全称。
其他文献
<正> 先秦汉语中由"不过"构成的句子(下称"不过句")主要有两种情况:A."过"为动词,表示超过,"过"与它后面的成分构成动宾关系。如:"匏竹利制;大不踰宫,细不过羽。"(《国语·周下》)B."不过"为复音副词,用在动词或名词性谓语之前充当修饰成分,表示限止的语义。如:"[子我]谓之曰:‘我尽逐陈氏而立女,若何?’对曰:‘我远于陈氏矣,且其违者不过数人,何尽逐焉?’"(《左传·哀公十四年》)本文不讨论A类"不过句",而只讨论作为复音副词的B类。
<正> 目前电视广告为推销商品常把成语中的某字换成一个同音别字,如止咳药广告将"刻不容缓"换成"咬不容缓",电蚊香片广告将"默默无闻"换成"默默无蚊",自行车广告将"其乐无穷"换成"骑乐无穷"。这种做法对语文水平有限、鉴别文字真伪能力不强的读者,尤其是少年儿童,无疑会产生误导作用。语文学界和公众已经并正在进行口诛笔伐,此不赘。这里要说的是
<正> 《〈尔雅〉分卷与分类的再认识》在《中国语文》今年第5期发表后,蒙李荣先生指出张揖是曹魏太和间人,而不是北魏太和间人。这是我的疏忽和浅陋所致。其实《魏书·江式传》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我以前主编《传统语言学词典》和《古代汉语》(高教出版社,1992)时,都曾依此写明"三国魏时人"。这次我未再检寻《江式传》和旧作,却依《中文大辞典》和《中国人名大辞典》,遂成大错。在此,我除向李荣先生致谢外,还要向编者和读者致歉,并望大家以我为鉴:作学问一点也马虎不得。又,曹魏代汉,造的舆论是"周公反
<正> 动词是表示动作、活动、变化等的词。汉语里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情貌、时间、数量,恐怕与印欧语动词的时(tense)、体(aspect)、态(voice)在形式和意义的表现上都有所不同。比如,汉语大多不以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示动词的"体",而更多以某些助词或词语附加在动词之后或之前来表示。汉语里动词的"体",有学者叫做"相",有学者又称为"态",我们采取一般的说法,称做"体"或"体貌"。动作体貌的讨论主要是探讨、分析一个动作处于动作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某种情貌及其具
<正> 南开大学现代语言学高级研讨班于1996年7月15日至8月3日举办。这是经国家教委批准的首次语言学高级研讨班,目的是促进海内外的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学术交流。在这短短的三周内,研讨班邀请的六位海外学者分期分批地来到南开,为大家带来了海外语言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中国语言学报》(JCL)主编、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教授及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王士元讲授了"中国语言学的历史观"和"词汇扩散理论",美国俄亥俄州立
<正> 《佛学大辞典》,近人丁福保编著。该书的最大特色是全面,共收辞目三万余条,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各种专门名词、术语、典故、典籍、专著、名僧、史迹等等,"蔚然为东西大小乘元气浩涆之一切经总注也","于是乎大藏续藏万数千卷中怪怪奇奇之名物象数,大备于一书之中,而蔚然萃为群经之秀矣"。至今仍不失为一部关于佛教文化的极为详备便用的工具书。但是,通过爬梳佛典,我们仍发现失收某些重要的佛教语词。兹举以下三例为说明依据。众会(诸会)《佛学大辞典》收有此词,释之为:诸众之会合也。并引《幻士仁贤经
<正> 动词"进"和"入"的主要意义是表示"从外向内运动",与"出"相对(下文简称为表示"内行")。在这个意义上二者是趋向动词,存在历时替换关系。现代汉语口语中只用"进","入"已消失。本文讨论"进"的来源及其对"入"的历时替换过程,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问题。一
<正> 本文讨论的新词语指的是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台湾地区出现并逐渐普遍使用的新词语。这里讨论以下两种新词语构成方式。一、加后缀式例如:"飚车+族"。"飚车",高速违规开车。今日台湾地区特殊景观之一。"X十族"构成的新语词有的语义结构比较复杂(细线以上例),有的则比较简单(细线以下例)。例如:
<正> 有些出版物把算账、还账的"账"印成帐篷的"帐"。例如,《光明日报》1996年11月14日第4版上有"亲兄弟,明算帐",《咬文嚼字》1997年第1期第48页上有"结帐",《北京晚报》1997年1月17日第2版有一篇文章题目是《死帐何时了》,文章中有"死帐、赖帐、结帐、欠帐"等词,一共用了28个"帐"。上面说的这些个"帐"都应该作"账"。这种误用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有必要进行研究。"帐"的历史很悠久。《说文·巾部》:"帐,张也。从巾长声。"段玉裁注:
<正> 《人民日报》1996年12月2日头版头条的新闻报道共有三则,打头用的格式都是:本报伊斯兰堡12月1日电记者徐平、王南报道:……"报道"后面用冒号,接排第一段,其下的若干段另起行排。这种排法有个问题,就是"报道"本是囊括整则报道的,而"冒号"却只涵盖了第一自然段。为明晰计,第一自然段似乎也应该另起行排;为节省版面计,仍然接排,但"报道"后的冒号似乎应该去掉;改用空格。——既然"记者"前面已用了空格,"报道"后面何不也用一个空格呢?《人民日报》这条新闻的主标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