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电切宫颈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oo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和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1月收治宫颈糜烂2~3度及肥大患者65例,年龄22~58岁,平均36岁,均无生育要求。盆腔检查正常,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1~2级),出、凝血时间正常,无霉菌及滴虫性阴道炎。
  方法:采用Olympus 9mm直径手术宫颈镜及Olympus ues-20型高频电源发生器。设置切割电极功率100~110w,电凝电极功率为40~50w,冲洗降温介质用5%葡萄糖液,于月经干净后3~5天治疗。取膀胱截石位,消毒暴露宫颈,将宫腔镜置入宫颈管内,窥视宫颈管内病变范围或息肉位置。以宫颈外口位中心,由内向外行宫颈锥切,切除深度及范围依宫颈肥大、糜烂程度而异,颈管内深度1~2cm,颈管外病变区域全部切除,再电熨至糜烂外侧2~3cm,至组织变白为止。如合并息肉,自其根部平行于正常宫颈管黏膜切除息肉。最后对创面行电凝止血。手术无需任何麻醉,手术时间5~30分钟,平均10分钟,术中一般出血5~10ml,出血最多的1例达50ml,部分病人出现阴道热胀痛,切除组织取3,6,9,12点送病检。术毕给予口服抗炎止血治疗,术后3个月禁止性生活、盆浴及外阴冲洗。术后1~4周为脱痂出血期,术后1、2、3、6、12个月随访。
  
  结 果
  
  术后平均出血10天左右,3例因脱痂期出血多就诊,无1例发生宫颈口粘连闭锁,1年随访无1例糜烂及息肉复发。65例中63例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慢性宫颈炎,2例轻~中度不典型增生。
  
  讨 论
  
  慢性宮颈炎是已婚女性常见病及多发病,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微波、激光、红外线辐射、重铬酸钾等,但当糜烂面深、组织增生明显时,上述方法疗效常不满意。手术宫颈锥切,虽然能彻底治愈糜烂,但出血量大,并发症多,多不采用。宫腔镜电切术利用高频电刀切割组织,切除组织送病检,虽然在组织切缘可见热效应痕迹,但不影响对病理检查结果的判断,能使诊断和治疗同时完成,其精确度高,盲切少,电切同时进行电凝,止血效果好,操作安全简便,在门诊非麻醉下进行,切除范围及深度容易把握(1次切除深度5mm),加上降温液冲洗,手术野烟雾少,清晰度高,病人花费低,痛苦少,已成为目前治疗重度慢性宫颈炎重要方法。
其他文献
将用户对产品评价数据视为用户基本行为和异常行为的组合,应用多变量自动回归方法进行用户基本行为的发现和异常行为的检测。将用户的评价值分布表示为累积分布,将评价值表示
1月27日,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顺利投运。至此,来自我国大西北的充沛电能,将经河西走廊,过关中,跨越2192千米,最终在中原腹地郑州落地,为帮助河南走出能源困境、
报纸
提高高中物理复习课的效率,要解决好复习课的定位、教法和学生实际等问题,使教学有的放矢,有针对性,有实效。
针对现有图像隐写分析中,特征维数较高,冗余较大,影响分类结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重特征选择降维的隐写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单维特征以及特征间互信息,定义互信息得分并删
用本实验室制备出的五个不同粒径梯度的纳米银(12、23、37、50、66 nm)作为研究对象,选择黑曲霉为霉菌的代表,运用平板稀释法评价这五种不同粒径纳米银对霉菌的抑菌性能。通
资料与方法  2000年4月~2006年5月收治乳腺癌术后切口延期愈合患者42例,其中感染引起者6例,脂肪液化引起者12例,皮下瘀血引起者18例,皮瓣坏死引起者6例。  临床表现:①切口感染:局部皮肤红、肿明显且伴有微痛,渗出液呈现黄色,渗液细菌培养(+)。②脂肪液化:多在术后5~7天发生,表现为皮下组织游离,按压切口皮下有较多的淡黄色渗液,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无异味,切口无红肿疼痛等炎症表现
目的:总结腹腔微创引流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经验。方法:对比早期开腹胰床切开引流术和腹腔微创引流术的临床应用疗效。结果:腹腔微创引流术简单易行,疗效迅速显著,治愈率高,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1月~2008年11月收治50例进展性脑梗死(SIP)患者,男32例,女18例;发病年龄47~76岁,平均61.5岁。症状加重时间为数小时至8天,3天内加重31例,3天后加重19例。对照组50例脑梗死患者中男33例,女17例;发病年龄46~79岁,平均62.6岁。  病例选择:50例SIP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证实为
1月15日,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成功地为一名女患者实施了国内首例全机器人不开胸心脏手术。目前,全球只有几家心脏中心能开展此项技术,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微创以及外科
针对二维熵图像分割方法存在计算时间长、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的二维熵图像分割方法。将模拟退火机制引入粒子群算法(PSO),根据初始种群的最优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