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计算思维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r——以Excel中if函数教学为例

来源 :教育信息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a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中学生是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的、具备了一定信息技术技能的“数字土著”,如何使“数字土著”成为“数字公民”,这是信息技术教师在这个时代面临的全新挑战.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确立了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探讨了“计算思维”在四个素养中的地位,指出中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了中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并以Excel中if函数的教学内容为例将该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使用文本话语分析法和作品分析法评价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最终验证该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自主学习指的是学习者把握自己学习的能力,而不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在自主阅读课堂上基于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适时地为学生搭建支架,巧妙地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具体而言,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可采用“自主提问,激活阅读动机”“自主发现,完成信息结构化”“深究语言,表述思维成果”“创设环境,实现迁移创新”等策略.
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活动应当紧紧围绕主题意义的探究来设计,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分析浙江省2021年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评审观摩课的相关课例可以得出,主题意义引领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有三大核心关注:创设语境,结合语篇主线或“出口任务”引出主题的读前活动;依托语篇,借助问题链和思维工具探究主题意义的读中活动;运用语言,在迁移创新中深化主题意义的读后活动.
名班主任工作室是一个社群概念,在共同愿景引领下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其实质是一种区域大校本的研修范式.名班主任工作室可根据一线教师的真实“刚需”,运用“客户思维”开发研修内容,兼顾实践性与前瞻性的核心主题,并通过“常规微创新”项目赋能,促进成员全面参与,实现学员提质成长的转变.
教学视导是教研部门落实教学常规要求,推动学校教学工作规范、有序、有效开展,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研员和教师面对面切磋交流,达成高效沟通,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区域教学质量的均衡、优质和可持续发展.从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的实践来看,区域教学视导可采用综合或常规视导、主题或专项视导、跟踪或跟进视导、随机或灵活性视导等模式.
随着智能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思维逐渐成为当前信息技术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文章从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角度出发,通过不插电的计算机科学课程尝试构建基于5E的教学模型,并将该模式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思维来分析解决问题,增强逻辑思维和学习创新能力.实践证明,以不插电计算机科学课程为载体,以5E教学模式为手段,所构架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的效果,该模式的实践研究为培养计算思维的教学提供参考.
访谈者:陈校长,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本次专访.据了解,您在音乐学科可视化教学方面有一定研究.您能谈谈什么是可视化教学吗?为什么在音乐学科采用可视化教学的方式?
期刊
信息技术课堂是培养中小学生计算思维的主阵地.目前我国培养中小学生计算思维的策略仍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并没有形成可以广泛推广的模式.文章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和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从计算思维的五个维度考虑,构建了基于计算思维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型,并设计了基于该模型的课堂教学案例.通过实践验证,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参考.
当前,信息技术相关平台资源丰富多元,带动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科学精准辅助高效教学,形成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合作共赢的教育生态值得持续探究.文章以华阳“小学语文生态辅助教学系统”应用为例,具体论述信息技术辅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构建基于实时反馈的“教-学-评”生态课堂,阐明识字、阅读、写作等功能一体的辅助系统在课堂实践中的应用,通过“教-学-评”持续跟踪,促进语文课堂教学优化,提升学生素养,构建持续向好的生态课堂.
“温暖、高标准和适度控制”的班级治理理念,集中体现了教育的智慧和思维的灵动.温暖是教育者应有的态度,它要求教育者爱护、尊重每一个学生.高标准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要求.适度控制不是对学生的硬控制,而是软控制,是采取学生易于和乐于接受的方法去调控和制约学生.
随着教育信息化2.0的推进,互联网科技融入课堂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革.文章基于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规律、个性化学习理论,将信息科技融入数学课堂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革.文章运用合适速算系统“教”与“学”的实践样态,设计“小学数学合适速算系统”,着眼于培养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通过对实践效果的对比分析,认为合适速算系统能有效提升小学生运算能力,为发展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