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县长致力发展果菜产业

来源 :中国果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f8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思涛同志自2004年12月任中共澄迈县委副书记,澄迈县政府县长以来,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勇于开拓,大胆创新,使澄迈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在果菜产业发展方面,他立足县情,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和实践,闯出一条行之有效并切合澄迈实际的果菜产业发展之路,谱写了澄迈果菜产业发展新篇章,为澄迈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0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26.38亿元,同比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4138元,同比增长12.5%。特别是冬季瓜菜产业不断扩大,2006年跨2007年全县冬季瓜菜种植面积达16.5万亩,总产量38.5万吨,其中岛外销售量35万吨,产值达8.65亿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1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1.4%。近几年来澄迈县先后荣获“中国果菜十强县”,“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中国果菜无公害科技示范县”、“中国澄迈福橙之乡”等殊荣,“澄迈福橙”被评为“中国最具特色农产品奖”,被中国农产品流通协会指定为国宴水果和被中国国家女子举重队指定为特供水果。
  
  一、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加快果莱产业化进程
  
  澄迈县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毗邻省会海口市,辖10个镇,1个华侨农场,境内有6个国营农场和2个省直属农(林)场,全县土地总面积2072平方公里,其中,拥有耕地总量72.8万亩,总人口5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70%以上。澄迈县土地肥沃,属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特别是果菜生产得天独厚,为把果菜产业做大做强,他立足资源优势,围绕“精、高、优”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推进生产标准化、基地化,规模化建设,大力调整区域品种结构,使全县果菜生产结构趋向合理并形成两大特色的果菜农业功能区。一是中部沿江综合瓜菜农业区。本区位于南渡江沿岸两侧,以冲积平原为主,包括瑞溪、永发两镇及金江南部地区,土地面积81.64万亩,主要种植瓜菜,有椒类、瓜类,茄类、豆类等品种,种植面积达10.28万亩,占全冬季瓜菜总种植面积62%,建有连片生产基地20多个,其中5000亩以上的5个,1000亩以上的21个。二是北部沿路特色水果农业功能区,本区位于海榆西线两侧,包括福山、桥头两镇及金江北部地区,土地面积51.63万亩,土壤以红壤土为主,土层深厚肥沃,主要种植香蕉、杨桃、福橙、无籽蜜桃、荔枝、毛叶枣、番石榴等热带名优水果,面积9.1万亩,占全县水果种植面积的82.2%。其中3000亩以上成片基地6个。瓜果菜区域布局的调整,有效地促进了全县农业的产业化建设,目前全县形成了沿海、北部,中部和南部各具特色的四大经济区域和香蕉,冬季瓜菜、杨桃和荔枝,橡胶和胡椒、海水捕捞养殖等五大产业带,建起10大农业生产基地,即粮食基地40万亩,甘蔗基地4万南,瓜菜基地18万亩,名优水果基地12万亩,水产养殖基地6万亩,江蒿养殖基地0.5万亩,商品牛、猪基地35万头,咖啡0.8万亩,优质林木基地78万亩,其他热作基地24万亩。此外,还建起一批生态农业,立体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基地。
  
  二、构建质量标准体系,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
  
   为了适应消费市场的需要,增强果菜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他积极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把发展无公害果菜作为主攻方向,从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严把果菜生产的质量安全关,让人民吃上“放心果莱”。一是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建立和完善了县镇两级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网络,把全县“10大田洋”列为重点监测对象,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向“菜篮子”基地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生活垃圾等有害物质。同时加大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使全县38家工业企业废水废气污染物排放全部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二是积极创办无公害瓜果菜生产基地,在全县10大洋建立了16.1万亩的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基地。同时制定《澄迈县无公害果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落实责任制和负责追究制,实行谁投资,谁管理,谁收益,指导瓜菜生产经营者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和加工,科学合理地使用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和灌溉用水,加强瓜菜的病虫害的检疫、防疫和防治工作,三是加强对瓜果菜产品检测。拨款购置了12台瓜果菜农药超标检测仪器,并从农业,农技、热作等单位抽调青年干部组成检测队伍,每年在瓜果菜交易期间在永发、美亭、福山、金安等批发市场设检测站,对上市的瓜果菜进行严格监测,把好市场准入关。近两年共抽样检测瓜果菜960车次,确保出岛瓜菜均达到安全质量要求,四是建立农产品认可和产品标识制度,我县对出岛的瓜果菜统一标明,海南澄迈’字样,打上无公害标志及我县“金澄”商标,做到包装规范化,统一化,标准化,树立起我县无公害品牌。目前。全县已有26个瓜果菜品种被国家农业部评为无公害产品。
  
  三、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建立适应市场体制和科技推广应用机制,把科技推广应用与经济实体示范点结合起来,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千家万户,推进果菜产业发展,这是杨思涛抓果菜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近几年来,他结合澄迈实际。狠抓科普基地建设,并获得成功,有力地促进果菜产业的发展。一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群众科普网络,出台了《澄迈县科技推广体系工作方案》,成立了推广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农业区域布局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需要,把全县现有县,镇、村三级农业科技人员分为5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2个镇,实行分片包干、联系到村,设点示范、动态示范,动态巡查、协调整合的措施,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家。同时建立农业科技110热线电话,由专人24小时值班,热情为农民提供服务。目前,全县在乡镇一级技术推广站有了6个,创办科普协会18个,分会157个,建立科技示范村316个,科普小组832个,发展科技示范户3148户,形成了以县为中心,乡镇为纽带,村为基础,示范户为领头雁的四级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及群众科普网络,这些科技,科普推广网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各个环节,开展技物结合的配套服务,成为科技普及推广应用的主力军,全县果菜生产普遍应用了地膜覆盖、高垄深畦,营养器育苗、荔枝龙眼控梢调花、香蕉套袋、无核荔枝、无籽蜜柚高产栽培等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并引进了无核黄皮、杭州葫芦瓜、日本小南瓜、佛手瓜、台湾蜜枣、莲雾等品种86个,极大地推动果菜生产的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二是举办好瓜果菜示范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他积极扶持县热作公司办好水果示范场,该场先后引进澳洲坚果、马来西亚杨桃、美国油梨、无核黄皮、澄迈福橙、无籽蜜柚等25个名特优稀热带水果,种植面积达28000亩,井在生产经营上做到规划科学化、 防护林方格化、园林道路网状化,灌溉系统自流化,生产管理标准化,因而大部分水果引种成功。同时加强琼台农业合作,引进台商企业25家,创办农业示范生产基地28个,面积达6000多亩,并创办无公害瓜菜、莲雾、香蕉、荔枝、龙眼等优良品种示范基地16个,面积达2.8万亩,极大地促进澄迈县瓜果菜生产名优品牌的发展。全县有美亭青皮冬瓜、金安黄皮小尖椒,永发泡椒、山口小南瓜,福山五爪椒等35个品种被评为海南省优质农副产品,三是努力办好农产品推介会。为了扩大特色农产品的宣传力度,他不仅积极组织镇及有关部门。农业企业参加“海交会”和永发农资展销会,还在北京、海口等城市举办“澄迈福橙”,“无籽蜜柚”,“白莲鹅”等具有澄迈特色的农产品推介会,努力打造澄迈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近年来,澄迈福橙、无籽蜜柚,白莲鹅等已形成澄迈县富有特色的农产品,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精品。其中澄迈福橙荣获“中国最具特色农产品奖”,被正式选定为国宴果品和中国女子举重队指定果品。
  
  四、加强产地市场建设,拓宽果菜运销渠道
  
  果菜产业发展了,必须切实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问题,为此,他十分重视加强市场建设和流通体系建设,一是认真抓好产地批发市场建设。近年来,澄迈县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企业、集体、个人多方投入,积极推进产地批发市场建设,一方面是通过农综贷款,引资,鼓励企业投入资金6500多万元,分别在永发、美亭、福山、金江、金安、长安等农产品主产区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特别是永发果菜批发市场和福山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服务功能较为完善,已形成县农产品流通、价格形成和信息发布中心,另一方面是通过引资,鼓励企业投资3800多万元,在美亭、永发、金安、福山、大拉,金江等地建设13座农产品保鲜冷藏库,在全县形成多元化的市场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既有效解决农产品冷藏加工问题,又确保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积极开拓省外市场。目前,已在全国18个省市和地区建立了瓜果菜运销网点,并不断向北方和西南地区城市扩展。去年12月,在中国(海口)冬季农副产品交易会上,我县先后同18个省市的26名瓜菜运销客商签订果瓜菜购销合同,总产量达28万吨,总金额8.6亿元。三是积极发展各类农业合作组织。先后成立了澄迈县果菜运销协会、澄迈县热带水果协会。澄迈福橙产销协会、澄迈县鱼鸭混养协会,澄迈县绿岛果莱产销合作社,福山香蕉合作社、新华达白莲鹅产销合作社等11家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共拥有会员和社员2573人。这些涉农专业合作组织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对内以服务会员为宗旨,对外以应对抵御风险和谋取行业最大利益为目的,通过发放种苗、技术指导、签订合同、产品购销等方式,切实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工作,从根本上帮助农民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问题。澄迈县果菜运销协会成立于2000年10月,会员从2000年的98人发展到目前的368人,该协会成立后,先后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21个省市设立冬季瓜菜销售点160个,并同北京的石门市场,杭州的三里亭果菜批发市场等10家果菜批发市场建立友好关系,以“市场+基地”的方式,签订长期购销合同,在本县和周边市县设立果菜收购点360个。几年来,协会一手连着农户,一手连着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年帮助农民外销果菜200多万吨,占全县果菜总产量的80%以上,成为澄迈县果菜产销的主力军。四是积极推行代理制。据统计,目前我县从事农副产品经营的有3万多人,其中搞果菜代理有3000多人。这些代理商中有较强经济实力的有1000多个,他们从发放种子、签订合同,技术指导到收购运销,活跃在全县村镇田头,为澄迈县的农业生产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了壮大运销队伍,加强运销工作,他还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帮助运销户贷款200多万元,购买大型货车20多辆。目前,全县共有100多家运销专业户和运销企业参与果菜运销,从而在全县形成了千军万马搞运销的新局面。
  
  五、强化政府服务职能,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为了营造果菜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他坚持做到:一是改进工作方式。密切政府同运销户的联系。县委县政府建立了绿色通道监督机制,将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及领导电话制成联系卡,发放各运销户手中,做到有事及时联系及时解决。去年11月,县委,县政府授予上海果品有限公司经理王学明,广东东莞润丰国际蔬菜交易中心董事长陈锦球,杭州三里亭市场经理章金生、北京新发地市场总经理杨洪凯等10位为澄迈县荣誉市民称号,加强与省内外,县内外等批发市场联系。二是主动出击找高端市场,帮助农民提高瓜菜销售的保障度和利润率,去年县政府和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东莞润丰国际蔬菜交易中心签订15万亩供港澳无公害瓜菜基地合同,实现澄迈瓜菜直销港澳市场的突破。三是加大财政扶持,解决产销中的资金问题。在去年“蕉癌”失实报道的第四天,县政府就拿出26万元作为防治、储运,平息经费,在今年的“冰雪低温”灾害期间,由于瓜菜的收购,运销成本增加,县政府又在第一时间从县财政借200万元给县果菜运销协会,并组织县农信社给各运销大户贷款30万元,解决农产品运销中的资金周转问题。还把各涉农行业组织的工作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每个组织3.6万元)。四是在各协会、合作社中搭建信用贷款平台,切实解决我县涉农行业组织各会员社员的资金紧缺问题。近年来,澄迈县政府不仅与国开行搭建中小企业贷款平台,而且帮助县果菜运销协会,福橙协会、鱼鸭混养协会等搭建信用贷款平台,切实有效地解决了涉农运销协会和农民在产销中的资金困难,五是加强市场管理,维护正常运销秩序。每年在瓜菜运销期间,县有关职能部门联合执法,采取措施规范市场管理,禁止各种乱收费,打击强买强卖、短斤缺两、欺行霸市的不法行为和破坏运销工作的犯罪活动,努力为瓜菜运销创造良好环境,为此,广大运销户称赞说:“澄迈不但瓜菜数量多、质量优,而且社会治安好,政府服务工作好,我们在澄迈收购运销瓜菜安全可靠、满意放心”。
其他文献
1、西瓜枯病    1.1 危害症状:发病初期叶片从后向前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尤为明显但早晚可恢复,3~6天后,整株叶片枯萎下垂,不能复原。茎蔓基部绮缩,有的病部出现褐色病斑或琥珀色胶状物,病根变褐色腐烂,茎基部纵裂病茎纵切面上维管束变褐。  1.2 防治措施  1.2.1 种子消毒50~60℃的温水对成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30~40分钟,也可用40%甲醛配成150倍液浸种
期刊
由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CIFST)主办的“第十四届世界食品科技大会”于2008年10月19日~23日在中国上海召开。来自74个国家和地区的2120名业界代表参加了此次全球食品科技界最重要的综合性盛会,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食品科技大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承担的“苦瓜中降血糖成分的分离提取及苦瓜降血糖产品的开发’项目在本届大会上获中
期刊
榨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芥菜种的茎用变种。浙江省宁波市种植榨菜具有悠久的历史,榨菜已成为宁波市传统优势农业产业之一。传统的栽培方式在9月底播种,有的年份由于气温偏高,导致榨菜病毒病发病较重,瘤状茎空心、变长等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榨菜瘤状茎的产量和质量。为此本课题以“甬榨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榨菜不同播种期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文报道该项研究结果。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期刊
冬日的海口,暖阳高照,瓜果飘香,客商云集,2008年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经过3天繁忙交易,于12月14日在海口市会展中心圆满落幕。“海交会”组委会用“规模宏大、洽谈订货、成果丰硕’三个词评价本次农产品交易会。据统计,本届冬季农产品交易会签订单444万吨,成交金额123亿元,出口订单7.7亿美元。  本届“海交会”订单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订单实在,体现“洽谈订货”主题。突出合同订单,
期刊
1998年我们从中国果树所引进了早熟葡萄品种87-1,进行了保护地栽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品种特性和保护地主要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一、品种特性    87-1葡萄在枣庄市6月底7月初成熟,是目前我市最早熟的品种,果穗较大,平均穗重480g,果穗圆锥形,果粒着生较紧密,圆形,紫黑色,单粒重6~8g,有果粉,皮中等厚,耐运输,含可溶性固形物16%,品质上等,具有浓郁的香味,采前不裂果,
期刊
孢菇在生物分类学上隶属于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俗称洋蘑菇,简称蘑菇。双孢菇质地细嫩,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含高蛋白质,低脂肪,无污染,为绿色食品,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普及、产量最大的菇种之一。2796双孢菇是国内目前较为先进的高产、优质、高效食用菌品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其需求不断增加,目前在市场上售价4~6元/kg,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一、菇棚建造    跨度8m,长56m,脊
期刊
1、绿盲蝽    1.1 为害特点:以若虫和成虫刺吸枣树的幼芽、嫩叶、花蕾及幼果,被害叶芽先呈现失绿斑点,随着叶片的伸展,小点逐渐变为不规则的孔洞,俗称“破叶疯”、“破天窗”,花蕾受害后,停止发育,枯死脱落,幼果受害后,出现黑色坏死斑或小疱,严重影响枣的产量。    1.2 发生规律:在我县1年发生5代,以卵在杂草病残体及浅层土壤中越冬,翌年3月~4月份,平均气温10℃以上,相对湿度达70%左右时
期刊
无公害葡萄套袋栽培技术  赵振艳    葡萄果穗套袋技术,已经在我县东城区、练集镇、固墙镇红提、黑提、美人指等高档果品的生产中广泛应用。套袋可以减少果实受农药、尘埃的污染、病虫害侵害和避免鸟害,有防止裂果、口灼和机械摩擦的作用,果实着色好,果粉保存完整,能有效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是生产优质绿色果实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现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要点,以供大家参考。    一、套袋
期刊
黄秋葵营养价值高,其嫩果中含有由果胶及多糖组成的粘性物质,使黄秋葵有一种特殊风味,口感爽滑,一般可炒食,做汤或腌渍、罐藏等,黄秋葵花果期长,花大而艳丽,花有黄色、白色、紫色,因此台湾等地也作观赏植物栽培。老熟种子晒干后磨成粉,煮成饮料,风味与咖啡相似,可作咖啡代用品,花、种子、根均可入药,对恶疮、痈疗有疗效。    一、生物学特性    黄秋葵根系发达,分布于50-60cm深的土层,茎直立,高1-
期刊
摘要:本文综述了莲雾的种质资源、营养成分分析,引种,品种选育、生物学特性、生理,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贮藏保鲜及采后生理等方面的研完,提出了莲雾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  关键词:莲雾;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莲雾(Syzygium samarangense Merr.etPerry.),又名金山蒲桃、洋蒲桃、辈雾、琏雾、爪哇蒲桃、水蒲桃等,是桃金娘科蒲桃屑热带常绿乔木果树,原产马来半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