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清代文人绘画拾零

来源 :红楼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清代文人绘画是《红楼梦》传播、接受与艺术再造的载体,是《红楼梦》文化中最具文人气息的一类,反映了清代文人对《红楼梦》中故事、人物的理解和不同喜好,是了解特定时代《红楼梦》在文人中传播与审美的重要研究对象.
其他文献
2021年3月27日,适逢胡适《红楼梦考证》初稿诞生一百周年,京中红学界于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出版座谈会,热议商务印书馆于同年1月推出的宋广波编校之《胡适论红楼梦》一书.出席座谈会的有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张俊、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吕启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熙中、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段启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张书才.与会者还有红楼梦研究所副所长、《红楼梦学刊》主编孙伟科,北京曹学会秘书长位灵芝,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曹立波,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段江丽,《红楼梦学刊》编审张云,《红楼梦学刊》副主编
期刊
民国时期的红楼戏改编由上海的新剧拉开序幕,虽然剧本绝大多数都未能传世,所幸有《申报》所刊戏剧广告可以一窥其上演情况.本文将第一部新剧红楼戏出现到春柳、新民、民鸣三大主力剧团的红楼戏演出告一段落、即1913年到1915年6月作为其萌芽期,梳理早期红楼戏的上演脉络.这一时期的红楼戏几乎全为新剧作品,呈现出避开长篇小说《红楼梦》主轴、偏好撷取戏剧冲突强烈且相对较为独立的支线情节的改编倾向.参与编演的剧人多为知识分子,显露了剧作家的初步自觉及舞台意识,在创造新剧红楼戏的同时,也推动了之后京剧红楼戏的诞生.
《读红楼梦随笔》一书署名为“清佚名氏撰”,有观点认为此书后为洪秋蕃抄袭而成《红楼梦抉隐》.陈毓罴、胡文彬等先生都曾关注此书的作者问题,基本上解决了这一学界公案,但仍存在可补之处.综合运用方志、清人笔记等材料,可以进一步考证洪锡绶的仕宦经历,部分史实也可以为《读红楼梦随笔》乃是洪锡绶所作提供新证.此外,部分资料还可借以考论《红楼梦抉隐》署名“武林洪秋蕃”的问题:洪锡绶之字乃是“秋帆”,“秋蕃”或为洪锡缓后起别号.
民国时期,张笑侠的名字在红学与戏曲研究界经常出现,但目前专业文献对其生平事迹等纪录不详,学界对其丰富的著述尚缺乏详细了解和深入研究.本文通过钩沉零散而关联的文献资料,初步辨明与梳理张笑侠其人其著,为相关专业研究和史料编写提供一些参考.
俞平伯“《红楼梦》的传统性”论述早于西方互文性理论,却与之不谋而合.首先,俞氏的“传统性”揭示出《红楼梦》的几种互文手法,包括引用、改写、文化传统借用以及对前代作品的评论.其次,俞氏的“传统性”体现“建构互文性”的本质,强调作者在创作中的地位,认为《红楼梦》是可读性文本而非可写性文本.俞平伯的“传统性”无形中契合了西方现代文艺理论,也是其“以文学和哲学眼光研究《红楼梦》”方法的一个实践.
这本书的基础是李晶的博士学位论文,在书稿修改完毕即将出版之际,作为她的博士研究生导师,自然有一些话要说.rn李晶本科是山东大学外语系,在北京师范大学读硕士时专业则是中国现代文学,但她似乎与《红楼梦》有一种割舍不掉的情缘,尤其对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红楼梦》始终抱有极大的兴趣.在读博士研究生前她就对杨、戴英译本《红楼梦》进行了研究,因此她考上了博士研究生,在选择博士学位论文题目的时候,自然而然就选择了杨、戴英译本《红楼梦》研究.
期刊
在大多数脂本中,小红在姓名、出身、年龄、形象方面都存在矛盾,而《郑振铎藏残本红楼梦》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些矛盾.但该本的处理同样存在问题.对比之下,我们认为,郑藏本并非作者初稿,其中应掺杂了后改之笔.
《红楼梦》中大量的暮夜书写是儒家暮夜观念与古代小说“夜化”创作艺术的延续与升华,它凝聚了鲜明的儒家伦理道德意识,并凸显了叙事上的戏剧化建构,而且还吸收了暮夜诗词中营造诗境与描摹心理的书写程式,从而形成了兼具伦理性、戏剧性与诗性等多维度与多层次的暮夜书写形态,蕴含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是解读《红楼梦》深层寓意的独特视角.
“桥”表“桥梁”义已见于战国中后期,尤其是秦文献中.“桥”作为秦的官方用词,随着秦统一天下后“书同文”政策的推行及田律、徭律等各种律令的颁行,使用频率大幅增加.最后,因“桥”在表“桥梁”义上汉承秦制,加之律令、字书等的官方文书地位,也促使“桥”最终取代了“梁”.
《红楼梦》问世以来,其传播形式的多样化是传播史上的一大奇观,数字传播技术在当下的快速发展,使这部伟大的文学名著传播样式更加多元,甚至还造成因渠道过剩,众声喧哗,忽视原著内容的“负消费”现象.而事实上,寻求优质内容与传播技术的完美结合,才是信息传播的最佳生态.最近,三联中读用一个精品课程的体量与阵容向社会推送《永远的》,就是传统的文学经典与现代数字传播有机融合的新尝试.该节目秉承内容为王的传播理念,注重听觉传播的特殊效果及受众定位等策略,短期内收获了可观的学习量与受众评论,值得学界与业界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