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前美术教育游戏化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_y1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具有活泼爱玩的天性,游戏化教学模式可以为幼儿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幼儿在游戏和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潜移默化的掌握教学知识。学前美术教育对幼儿的动手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幼儿由于美术功底薄弱,因此在学习的初期往往很难掌握绘画基本技巧。游戏化教学模式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文章首先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进行了介绍,随后结合幼儿自身的一些特点,就如何在学前美术教育中运用游戏化教学模式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学前美术;游戏化;基本特点;教学应用
  一、 引言
  对于刚刚接触系统性教学的幼儿来说,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帮助幼儿掌握学前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幼儿主动获取学习经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游戏化教学模式很好地迎合了幼儿的特点和学习诉求,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然,作为幼儿教师,也要深刻理解游戏化教学的深刻内涵,避免只注重游戏表象,而忽略了实际的教育价值,这样才能保证游戏化教学应用优势得到体现。
  二、 游戏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1) 主动性:教师要想提高游戏化教学的成效,首先要保证游戏内容得到幼儿的喜爱,并且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在探索和享受游戏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掌握知识。因此,主动性是教师在运用游戏化教学时必须要考虑的特点之一,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定期进行游戏形式的更新,让幼儿始终对游戏活动保持兴趣,提高游戏化教学的成果。
  (2) 社会性:幼儿的社会经验有限,游戏化教学也需要依照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设计,保证游戏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如果教师片面地以成人的眼光来设计游戏,虽然能够保证游戏形式多样,但是由于幼儿缺乏对游戏的理解,一方面是不能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另一方面也很难通过游戏活动领悟到其中的教育意义,游戏化教学的价值也就得不到体现。
  (3) 具体性:游戏化教学与纯粹的游戏活动相比,具有较强的组织性,要求教师提前根据教学内容,准备游戏道具、教学素材,并且制定具体、可行的游戏计划,以确保课堂游戏活动得到顺利开展,并且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地总结提高。因此,游戏化教学中应当包含具体的情节、活动和动作。
  三、 学前美术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1) 游戏化教学在绘画实践中的应用:以往学前美术教学中,教师为了使幼儿尽快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往往采用示范教学的模式,手把手地教给幼儿如何握笔、如何绘画,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幼儿创新创造思维的发挥,并且容易让幼儿对绘画产生厌学情绪。如果能够在绘画教学中应用游戏化教学模式,则可以让幼儿以一种轻松、自由的心态参与到课堂中,不仅提高了绘画学习效率,而且也逐步培养起了幼儿绘画的兴趣。绘画教学中所采用的游戏形式,也需要教师提前根据教学内容准备和制定,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游戏化教学效果。
  例如,在一节水墨画基础练习课上,要求学生能够用画笔画出横平竖直的直线。由于画笔的笔尖柔软,许多学生在刚开始练习时很难把握好力度,因此画出的线条弯弯曲曲。如果教师一味的要求学生进行重复的画线练习,会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逐渐褪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围棋、象棋的棋盘,让学生根据图片模仿画一个棋盘,这样学生在绘画时,就能够尽量地保证线条笔直。在所有学生画完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画的棋盘,与其他同学进行一次象棋、五子棋游戏,既可以使课堂教学富有乐趣,又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游戏化教学在手工实践中的应用:手工实践也是学前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对这些丰富的实践活动具有较高的兴趣,并且手工实践本身和游戏活动具有较高的联系性,这也为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弱,游戏化教学可以将幼儿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展现出来,创造出具有创意的手工作品。从成人的审美观来看,幼儿的这些手工作品可能并不美观,但却是幼儿创作灵感的体现,因此教师在游戏化教学结束后,也需要给予幼儿以鼓励,激发幼儿参与手工创作的自信心。
  例如,某次手工实践课上,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教师分发的素材自己手工制作“一棵树”。教师布置完任务后,向学生分发一根木棒、画纸、彩笔、胶水等材料,让学生自主完成手工制作。学生在拿到这些材料后,用木棒作为树干,在画纸上用彩笔画出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树叶,用剪刀裁剪下来粘贴到“树干”上,制作出了一棵棵“树木”。完成创作后,教师还可以从学生作品中挑选几个,并邀请创作者到讲台上讲一讲个人的创作思路。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学生鼓励。
  (3) 游戏化教学在美术欣赏中的应用:美术欣赏实践教学,亦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的模式,考虑到教学对象是理解能力较差的幼儿,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具有良性引导作用。应适时采用一系列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例如,引入与画家、艺术有关的中外佳片入课堂,让这些著名画作与真实历史、真实人物生活故事联系在一起。通过影片、纪录片等图文并茂、栩栩如生的叙述方式,使学生更加深刻了解这些艺术家的创作动机与表现内容。除此之外,还应当打破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带幼儿到美术馆、博物馆去,参观各类艺术展览,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艺术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博大精深,使他们进入到美术世界中,成为欣赏的主体和中心,提升其审美情操和自信心。
  四、 结语
  游戏化的美术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教授法,有助于激发教学对象的美术兴趣和提高美术技能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将幼儿教育理念体现于高校教学中,与时俱进地将游戏化的学前教育理论思想与实际教学情况相结合,将游戏化情境融入传统的美术教学,这对于高校学前专业的美术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钱志英.游戏使美术课堂回归本真——浅谈幼儿水粉画教学中的几个“巧”[J].基础教育论坛,2014(22):40-42.
  [2] 周奕.“粉”墨登场的“新角儿”——美术活动生活化、游戏化背景下小班幼儿水粉画教学初探[J].新课程:上,2013(8):140-141.
  [3] 张世萍.让孩子回归本真質朴的游戏世界——基于幼儿生活视野的艺术主题背景下区角游戏例谈[J].幼儿教学研究,2014(12):17-19.
  作者简介:曾俊萍,湖北省孝感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公文学的学科地位初步确立,学科体系基本形成,公文学的研究百花齐放,欣欣向荣.但是,对公文的定义,诸家表述各异,至今还没有一个为大家共同接受的、比较完满的科学定
俗话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拥有好标题的文章能使编辑、读者过目难忘,留下深刻印象。回顾自己的写作实践,我亦深有体会:孜孜以求地做一个好标题,确实是提高稿件质量和命中率的有效途
目的:记录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IFF)患者的术后和术后6个月的X线影像学信息,通过术后及术后半年TAD值的变化程度,反应术中股骨矩的复位对股骨粗隆间骨
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生发展所需要的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关爱,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物理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具体实例谈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与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新课改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实行,立德树人越来越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追求全面发展也是社会发展对学生的进一步要求。对于物理学科来说,核心素养既包括学生在物理学科
本研究通过三体株的自交以及作父、母本与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1杂交确定三体额外染色体雌雄配子的传递率.结果表明,在我们鉴定出的5个三体中,Ftr—3不能通过雌配子传递,其它
摘要:在高中阶段,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对初中一年化学学习的一种加深,所以对高中化学课程进行改革,进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对于整个化学课堂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物质结构与性质”是化学课堂中的一个重要模块,学习好这个模块的内容对于理解和学习其他的化学内容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该如何提高该模块的课堂效率,进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该模块的知识,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摘要:在美术课堂上引导学生欣赏反映自然美、形象美、社会美和思想美的艺术作品,通过诠释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得学生形成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在心灵上达到共鸣,真正领悟美的东西,使得学生审美鉴别和审美评价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审美能力;欣赏情趣;发现;培养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美术课作为小学阶段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备受关注。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美术
如果把音乐比作是开启人类智慧的一把钥匙,那么,器乐又是开启音乐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器乐教学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将在潜心借鉴相
红薯是一种高产作物.又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过去人们都把它作为主粮来食用.近几年来,人们开始把红薯加工成精细食品或工业产品,为红薯的综合利用和加工增值开辟了多种途径。
摘要:美术作为提高学生艺术能力、审美水平的重要学科,在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尤其在文化需求日益迫切的今天,小学美术教育成为能力培养的奠基时期,为了促进美术教学的发展,我们应改变以往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利用创新思维,紧贴时代脉搏,用创新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思维;水拓画;措施  小学美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