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如何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kkk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中入编的古诗词行文优美,感情丰沛。因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各个学段的目标要求中都注重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既要基于对诗词本身的充分理解,又要利于对诗词的审美欣赏,从而架起一座由“解诗”到“赏诗”的桥梁。
  【关键词】情感体验;古诗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069-01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可通过诵读,想象诗词描绘的景物,体味诗句背后的情感,感悟物象隐喻的哲理和志向;通过扩充、转换、咀嚼等理解手段,抓关键词进行细读品味;通过适量、适度、适时的语言积累,让古诗词真正融会于心。
  一、诵读,感受音韵之美
  1.诵读想象。
  山水风景类的古诗词都会选择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山水等作为描写的对象,整首诗形象生动,最大的特点是“诗中有画”“诗画合一”,浑然一体。因此,教学此类古诗词,应以诵读想象作为重点。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选取水天相接“无穷碧”的“莲叶”与“映日”衬托下的“荷花”作为描写对象,在鲜明对比中表现六月西湖如画美景。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在感受诗句的巧妙选景(碧叶、红花)和景物色彩的鲜明对比(一“碧”一“红”)上,落在“诵读诗句,整体想象如诗如画的美景”上。至于诗人杨万里复杂的送别隐喻,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则无须了解,更不必过度渲染和深析。
  2.诵读体味。
  故事叙事类的古诗词一般都是通过典型的细节描写、传神的动作刻画和“异常的行为”来再现孩童的天真童趣、诗人的豪放潇洒、文人墨客的悲喜之情。因此,教学此类古诗词,应以整体品读体味诗句中这三块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应将教学重点落在“西辞”“下扬州”“碧空尽”“天际流”这组“送别词语”上,通过诵读体味诗人当时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使人神往、低回遐想的艺术效果。
  3.诵读感悟。
  言志哲理类的古诗词主要通过具体的“物象”隐喻人生哲理和诗人的人生志向。因此,教学此类古诗词,应在整体诵读的基础上,把理解诗中具体“物象”的隐喻作为教学重点。如《石灰吟》一诗,应将教学重点落在借石灰自喻上,落在诗人通过借喻来表现人生志向上。通过整体诵读,学生感悟到诗句表面上是赞美石灰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的美德,实际上是诗人借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这样的教学与高年段学生的学情是相吻合的。
  二、理解,赏析意境之美
  1.扩充。
  对于诗句中浓缩语义的单音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扩展成双音词或多音词来解释,使词义更加具体准确,便于理解。如《望天门山》一诗,可将“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回”扩展为现代汉语的“拦腰劈开”和“回旋澎湃”之意。再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品味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
  2.转换。
  相比于现代汉语,古诗词中有不少词的意思或用法已经发生变化,影响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词义转换才能准确品味。如《嫦娥》一诗,“云母屏风烛影深”的“深”按现代汉语来理解是深沉的意思,但学生无法将其与烛影联系起来进行解读。这时,教师必须联系古汉语,揭示“深”还有暗淡的意思。这样一转换,学生就容易理解詩人借“云母屏风烛影深”来描述嫦娥思念人间而彻夜难眠的冷清情境。
  3.咀嚼。
  古诗词中有不少富有哲理、意蕴深长或形象传神的关键词,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多角度细心咀嚼。如《渔歌子》一词,“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归”,古今义都有“回家”的意思,但诗人为什么不想回家呢?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为因为有“西塞山前白鹭飞”的美景做伴,也可理解为因为“桃花流水鳜鱼肥”,正是捕捉鳜鱼的好时节,还可以延伸为因为诗人的淡泊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对“归”的反复咀嚼,可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品味诗句,从而准确感悟、体验全诗的内在情感。
  三、积累,储蓄语言之美
  “背诵”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一以贯之的要求,其目的就是为了“积累”。因此,当学生已有一定的古诗词积累量时,应该要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不应停留在纯粹的记诵层面。“会背”只是基础,“融会于心”才是更高的境界。也就是说,古诗词的积累,不单单要积累语言,更要积累思想,积累文化,如此积累才是对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
  以《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为例,教师应先以诗为本,让学生反复诵读诗句,想一想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替换诗中的“绿”。此时,学生可能会回答“到、过、入、满”等,教师再回归原句,激发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用‘绿’?”经过讨论,学生很快就明白“绿”是江南春天的象征,不仅表明“绿色”,还有“吹绿了”的意思,将春风拟人化,更增添了动态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内化这句诗的内涵,教师可以继续发问:“春风,从你的脚边开始,一直吹到哪里?”“视线再放远一些,再远一些……你能用诵读来表达你脑海中的感觉吗?能把这富有色彩感和感染力的描绘记在脑海中吗?”如此,诗句便深深烙印在学生的记忆里。接着,教师可设计主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加深积累。以一幅月下思乡的画面展开情境感受活动,提示“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美好的感情。现在,让我们把视线从江南抽离,投向各地,从不同诗人的视角感受思乡之情,请慢慢读,边读边欣赏”,伴随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诗句的联想呈现,留给学生这样的问题:“这些诗人都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思乡诗句的,与诗中的这句一样吗?”在学生细细思考的过程中,教师继续给出与这四句诗句相对应的画面或语境描述,让学生“送诗句回家”。在这样的语文实践中,诗句悄然进入学生“语库”,任其随心调遣运用。此类拓展记诵练习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自主的空间,使积累效率提高,也让学生收获“厚积薄发”的成就感。
  总之,文以载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古诗词不仅体现诗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智慧结晶,而小学生的内心世界有着强烈的想象和真挚的感情,清新、柔软的心充满了生命感知的触角,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引导和帮助学生体验古诗词之美,让学生明辨是非,或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及思乡惜友之情,或阐事明理,教给学生为人处世之道,在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为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和三观的确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柴晓燕.浅析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18(8).
其他文献
德育不是单纯的说教,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去渗透,更需要广大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去探究渗透教育。下面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情况,从汽修专业的课堂教学为着眼点,探索汽修专业课堂教
低信噪比小目标检测是当前的研究热点,能量积累是其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两种常用的序列图像能量累加算法:一种是针对帧问运动速度较小的多帧累加;一种是针对帧间运动速度较大的
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为了降低运动估计算法的计算量和搜索点数,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场预测的六边形块运动估计搜索算法(PMVHEXBS)。这种算法结合“足够好就停止搜索”的思想和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课程普遍被认为教师难教、学生难做的一门课程。本文针对目前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使实验内容和手段既能覆盖书本知识又能涉及主流技术的发
经济报道让“人”唱主角是相对于长期以来经济报道的见物不见人倾向而言的。传统经济报道重点关注经济活动的对象——物,因而只见机器不见人,这种没有血肉、没有喜怒哀乐的经
我怎么在这儿?这次是去考察二战时期驼峰航线失事的一架运输机。我们到的那一段高黎贡山,有两座山峰在3400米以上.又湿又冷,但不算高。没想到来自平原的人员仍有出现高原反应
重点介绍了用双路对消抑制弹射式干扰的原理及结果.从理论上分析了双路对消的工作原理,并用模拟原始数据生成和成像处理技术对双路对消作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双路对消很
本文介绍了Web系统应用的特点、Web系统测试的必要性和测试内容,并针对Web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使用工具,对Web系统测试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摘 要】英语为中职院教学工作中基础学科之一,合理采用科学教学方式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对英语知识掌握程度,并可显著提高学生语言沟通技能及社交能力。体验式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通过体验方式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理解程度,近年来在各类学科教学中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笔者即对体验式教學内涵及其应用价值进行简要概述,分析体验式教学基本流程,并介绍其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供
传统的基于载机运动传感器的SAR运动补偿对传感器测量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基于回波数据的Map- Drift(MD)自聚焦效果对成像场景存在一定的依赖性。本文针对UWB SAR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结合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粗补偿和改进重叠MD精补偿的机载SAR运动补偿方法。利用GPS的三维位置信息补偿回波时移误差,利用三维速度信息补偿回波相位误差,然后再利用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