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电磁材料的新型电磁隐身机制——电磁隐身斗篷

来源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zhilin123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磁隐身是指通过缩减目标的散射截面来降低目标的可探测性。电磁隐身可大大提高武器装备的突防能力和生存率,在现代战争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06年,英国物理学家Pendry等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磁隐身机制——电磁隐身斗篷(Electromagnetic invisibility cloaks),它突破了传统隐身技术的设计思路,使得“完全隐身”成为可能,引起了国际电磁学和光学界的广泛兴趣。首先介绍了电磁隐身斗篷的机理和研究进展,然后基于变换光学理论(Transformation optics)研究了任意形状隐
其他文献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上海海洋大学水上运动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研究,展现了上海海洋大学水上运动发展的不平凡历程。研究认为,上海海洋大学水上运动的光辉历史是学校发展的
应用地统计学对云南省呈贡县蔬菜生产基地2个典型区域(湖滨区和平坝区)3种微量元素(Pb、Cu和Zn)含量和土壤理化参数(CEC、<0.01mm粘粒和有机质含量)进行了空间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Pb、Cu和Zn含量在湖滨区低于平坝区,湖滨区Pb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达到88.7%;(2)Pb、Cu和Zn含量在不同方向上呈带状各向异性,方向都为WS-NE和SE-NW;(3)Pb、Cu和Zn含量表现出
车门防撞梁是提高轿车侧碰撞安全性的关键部件,安全性高的轿车都采用超高强度钢板制造防撞梁,但超高强度钢板成形困难。本文使用Pam-Stamp 2G软件对材料为DP600超高强度钢的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世界科技革命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也受到了各方的普遍关注。不久前,教育部在答复政协提案《关于全面开展中小学生人工智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