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bin1985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保问题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并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这个时期的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能够取得更高的效果。初中语文教师将环保教育渗透到作文教学中,使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促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将环境保护付诸与實际生活中,以此达到提升学生科学素质与道德品质的目的。
  一、更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情感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良好的情感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写字情感,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应用合适的教学方案。随着环保问题愈演愈烈,教育工作者也应立足可持续发展,对语文作文教学进行深入探究,将环保教育渗透其中,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推动学生写的文章更有深度和内涵。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合理渗透环保等情感教育,可消除学生对作文学习的畏惧心理,并且可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自信心。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乐于学习作文,并主动学习作文的相关知识。在整式教学中,教师应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使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中表达并倾听他人的看法,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当教师设置某一话题作文时,教师不能直接向学生传输如何写一篇作文,而是应当学生对这一话题进行思考,应当学生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分析问题,以此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正式写作之前,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启发学生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真实情感进行文字表达。
  二、探索写作技巧,增强表达能力
  想要写出优秀的作文,需渗透充沛的情感,以及合适的写作技巧与写作方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教导学生更多的写作技巧,并以此强化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在不同主题、不同内容的作文中,也需运用不同的写作方法和情感表达方式。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涉猎更多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技巧,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学素养和专业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氛围的营造和增强学生情感,还应帮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技巧。学生运用自身的充沛情感,与扎实的表达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写作的基本格式、表达方式,使得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相应的情感渗透方法。例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设置人物描写,或者是议论文体,教师进而引导学生运用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有机整合在同一篇文章中,会使得文章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在围绕某一话题进行论述时,学生运用不同的论证方法,使得议题变得更加真实,能够增强文章的实用性。
  三、利用实践活动,丰富写作素材
  作文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可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素质教育要求在保证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同时,重视课外的实践活动,促使课内外教学的有机结合。课外获取环保知识的途径更为丰富,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也能丰富写作素材,譬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图书馆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将杂志报纸中有关环保问题的文章进行摘录;背诵优美的段落语句;在班级内,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播放关于环保问题的识谱,通过记录片、人物专访、环保问题分析等感受地球生态失衡对人类的深远影响,并感受社会爱心人士为环保做出的贡献和牺牲。另外,教师也可积极开展环保征文比赛、环保问题演讲、环保标语征集等多种文化活动,以此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师可为学生设置实践任务,组织学生就某一环保问题进行走访调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环境现状,了解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态度。在走访结束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资料进行分类整合,最终制成一本环保手册,以供学生进行阅读品鉴。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也是将环保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过程,学生参与这个活动,能够产生特别的思想情感与心得体会。此时,教师可趁机让学生进行作文写作,引导学生将实践活动融入其中,也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四、结合实际生活,增强情感体验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和生活积累,并将这些内容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动力。积累这些写作素材途径多样化,如阅读积累、生活积累等。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应善于培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做笔记的习惯。或者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开拓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通过阅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作者记叙事件时的思想波动过程。这种教学方式也是渗透环保教育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因此,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利用这种方式进行环保教育的渗透,可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方式多元化,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可应用不同的方式。譬如,教师可结合与环保相关的节日进行环保教育,世界森林日、植树节、世界湿地日等。教师应善于把握环保教育的时机,激发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指导学生在生活中仔细观察生活中存在的环保问题,使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穿插自己的想法,增强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让学生产生独特的情感。
  结语:总之,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教师可采用上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激发学生的表达意思,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者通联:江苏连云港市沙河中学。
其他文献
控制权配置是公司治理的关键内容,在股权分置改革阶段,控制权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配置并不十分完善,仍存在着内部人控制,大股东超强控制及监督权虚设等
南园街道位于福田区东南部,东至红岭南路,西接华强南路并沿滨河路至福田河,南临深圳河,与香港特别行政区隔河相望,北靠深南中路,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管辖东园、巴登、滨江、玉田、南
作为中国主要的出口型非木质木产品,中国松香产业的竞争优势是明显的。可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该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被逐步弱化,本文拟对中国松香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存在
对于高中阶段来说,究竟该如何推进整本书阅读?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阅读四步走”模式。让我们以《狼图腾》为例讲解操作过程。  第一步:总体设计。读之有序。  首先,由师生共同讨论,确定师生共读、班级共读的作品。  其次,根据作品字数和学生学情确定阅读时长,每周用两节课完成班级共读,第一节课阅读指定章节,第二节课按照老师要求完成章节赏析。  再次,教师做好阅读预设,哪些章节学生应该学习什么知
要想写出好文章,“妙手偶得”固然重要,对初中生来说,修改更重要。“文章不厌百回改”,究竟怎么改,才能让文章生色,又不增加孩子的负担呢?在实践中,我觉得“踩点训练”与“一文多改”相结合是一个有效的做法。“踩点训练”就是根据学生作文的主要问题,梳理出一个个训练点,有针对性的展开升格指导。“一文多改”就是根据训练点,反复修改一篇文章或文章中的某一部分。下面,我将以“人物描写”为例来讲一下自己的粗浅做法。
“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显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了阅读与写作的实践意义。两者都注重过程,一个渐变的过程。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促进课内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互动?笔者以为,随文取材,读写融合,使阅读和写作相互渗透,相得益彰,是一种富有实践意义的做
在这研究,到在 Queensland 预报的每月、季节的降雨的人工智能的应用程序,澳大利亚,被输入公认的气候索引,每月历史的降雨数据,和大气的温度进一个原型估计独立,动态,周期性,时间延期
期刊
在这研究,和平的十的摆动(PDO ) 和西方的和平的温暖的水池(WPWP ) 上的大西洋 Multidecadal 摆动(AMO ) 的影响被调查。我们的结果证明 WPWP 在多重时间规模与 PDO 和 AMO 被
2008年1月8日下午,主题为“梦想主场□品牌奇迹”的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会徽发布暨第一次赞助商征集大会于深圳圣廷苑酒店召开,当晚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会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