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许寻

来源 :大众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xi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以后,是我跟王海在大学毕业后的第一次相遇。那天我们在一起喝酒,一起回忆在大学生活中琐碎的往事。
  这也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
  一年以后,他死在了市中心一家酒店宾馆的包间里。与他一同死亡的还有一个女人。
  在我们回忆的诸多荒唐事中,只有一件我仍旧记忆深刻。但是这并不是那次我和王海谈话的重点。那是2003年,离现在有6年的时间了。六年中,也包括毕业后的这四年,我到过青岛、北京、昆明、上海、南京、沈阳,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群,和许多人碰面、聊天。可是每当我有空闲的时候,总是想起2003年,那个全民战胜非典病毒的伟大的一年里,我的生活突然间就那样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我和一个叫做许寻的男人发生了一场生死较量。而最后,我成了失败者。我看到王若珊在我的生命中越走越远,最终完全消失。
  许寻好像是突然间出现在我生活中的。
  2003年一个初春的早上,那时我还在大学的二年级念书,我在床上一直赖到九点钟。九点钟的时候电话铃开始发疯地响。最后我受不了了,起床接了电话。随后我叫醒了还在睡的王海,我说,你电话。在王海接电话的时候,我撩开了窗帘。窗外正飘着零星的小雨,地面上湿漉漉的。我看到赵磊正从远处走过来,他的步伐很大,把路上的小坑中积满的污水踩飞很远。他是王海的诗友,我不知道在这个初春稍微有些寒意的早上,他来这么早干什么?我返身到卫生间,对自身进行清理。
  牙刷到一半的时候,我听到赵磊对王海说出了许寻这个名字。许寻是王若珊的男朋友。赵磊说,王海,这次来的是许寻,湘大的第一校园诗人,是王若珊出面请来的,他是王若珊的男朋友。我坚持把牙刷完,洗脸,出门。我出门的时候,王海和赵磊还在兴致勃勃地商讨着大计。他们策划在我们学校召开一个大型的文学交流会。
  王海、赵磊、我,原来都是一个学院的。可是王海中途倒戈,他在我们学院待了不到一个月,就转到人文学院去了。他说,在理工学院待一天两天还可以,长此以往,我的审美水平一定会大大降低的。他在人文学院找了很多女朋友。我对他说:“你迟早有一天会死在女人手里的。”他却对此不置一词。赵磊在得知了王海转院的壮举后,也一门心思想转到人文学院去。但是因为转院需要花一笔钱,所以赵磊没有实行计划。但是他常常去人文学院听课。他说他的脑袋正在遗忘理工科的公式,文学才是他的追求。这是他在我们寝室聊天的时候说的。
  他们俩都想成为文学家,常常在寝室里吟诗作对,大有惺惺相惜的意味。大一的时候他们都进入了学校的文学社,大二的时候都混成了部长,只不过一个正,一个副。
  王若珊就是我通过他们认识的。那天我跟王海还有赵磊一起去吃饭,都是文学社的一帮人,其中就有王若珊。王若珊那个时候是大一的新生,而大二的男生追大一的女生正合适。
  那次吃饭之后,我就打算追王若珊。我对王海说:“王海,这你得帮忙。”
  王海说:“没问题。”王海活得张扬,说起话来手舞足蹈的。他说:“兄弟,只要你看上了,我就会帮你搞定的。”
  我说:“她没男朋友吧。”
  王海说:“没有,肯定没有,从来没听她说过。”王海还许诺说下次吃饭只要有王若珊都叫上我。我非常感激地说:“兄弟,全靠你了。”其实日后我才知道王海肯定跟王若珊吃过无数次饭,但是他从来都没有叫过我。
  就在我满心期盼爱情到来的时候,许寻出现了。
  得知许寻出现的消息后,我在细雨中走了很久。我始终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只是围着女生公寓绕圈子。我知道王若珊住在4舍203室。可是最终并没有勇气走上楼去问她,王若珊,你的男朋友是不是一个叫做许寻的家伙。事实上,我跟王若珊的见面仅限于那次吃饭。我甚至不知道她的记忆里是否有我这么一个人。我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王海身上,我希望他能在王若珊面前旁敲侧击,至少让王若珊的头脑中存留有我的一个影像,应该在提起我的名字的时候,她会说,哦,就是他啊。
  中午的时候,我返回寝室。赵磊已经走了。王海戴着耳机,敲着键盘。我在他的旁边晃悠了一会儿,他却木然的没有反应。我忍不住一把扯下他的耳机。
  我说:“刚才赵磊说王若珊有男朋友了。”王海瞪着我看了几秒钟,从我手里拿走耳机,说:“你急什么啊,把我吓了一大跳,就是有男朋友,也可以追啊,再说了,赵磊这个人喜欢乱点鸳鸯谱,说的不一定是真的。”
  我说:“那你得帮我打听清楚了。”
  王海说:“你就坐等美人吧。”他重新戴上了耳机。我的心稍微放轻松了一点。
  几年以后,我偶遇王海的时候问他,他当时到底有没有想过要帮我追到王若珊。王海喝了一杯啤酒,说:“我可以向毛主席保证,我一开始绝对是想帮忙的。”
  大概过了两天,王海告诉我,王若珊确实有一个叫做许寻的男朋友,不过并不是赵磊说的那样,许寻并不是一个流浪的校园诗人,也不是N大的,而是在黑龙江的一所学校。王海说:“可能是长春工业大学,学建筑工程的。”王海安慰我说:“没关系,有男朋友怎么了?结婚还能离婚呢?再说了,他们相隔这么远,产生了冲突很难得到马上解决,这个时候你趁虚而入,一定可以搞定的。”我说:“但愿如此吧。”
  第一次梦见许寻是在四月。那个时候学校所有的鲜花全都开放了。在每一个阳光出来的日子,很多男男女女都会出现在草地上,他们陶醉地躺在草地上,聊天,或者打牌,或者看书。我幻想在某个午后把王若珊约出来。可是我最终并没有勇气去实现这个幻想。尽管我从二月份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就打定主意要追王若珊,但是直到四月花开满地,我仍然没有向王若珊靠近一点点。王海并没有像承诺的那样,给我制造机会让我们再次见面。在接近两个月中,只有赵磊帮我写了一首现代情诗,然后我用电子邮件匿名发到了王若珊的邮箱。但是王若珊对此置之不理。赵磊还帮我写了两首,但是我很快就对这种方法失去兴趣。后来赵磊替我写的两首诗我都扔到了垃圾桶里。
  我发现在我追王若珊的路上,赵磊其实比王海对我的支持更多。我跟他并不住在一个宿舍。但是他每次碰到我,就给我出主意。有的时候在路上碰到了,他都会很急切地问我:“回了吗?”我的答案无一例外的都是“没回”。其实,把他替我写的后两首情诗扔掉,我一直是心存歉意的。后来我才知道这些文字根本没闲着。
  仍然回到我梦见许寻这件事情上来。
  那天上午下了课之后,我看见时间还早,就到教学楼门前草地的躺椅上躺了一会儿。毫无疑问我睡着了,在四月暖暖的阳光中,我梦见了许寻。一开始我并没有梦见他,我只是梦见了王若珊。那也是我第一次梦见王若珊。王若珊站在不远处的一棵高大的枫树下面,她穿着粉红的衬衫,发白的休闲裤。我正打算叫她的时候,看到了许寻。许寻背着一个包,他穿着厚厚的羽绒衣,在阳光下跺着脚,似乎很冷。他们两个在银杏树下旁若无人地拥抱在一起。很快,我就发现许寻向我走来。他冲我比划着。我看不清他的脸,尽管他离我越来越近。当他离我足够近,以至于我能用手够着他的时候,我醒来了。这个小园子里还是很多人,四月的花芬芳无限,只是没有王若珊和许寻的影子。
  这个梦让我明白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从二月到四月,我的爱情始终没有进展呢?
  先前我一直没有去想这个问题。这个梦后,我突然发现,我与王若珊中间,不管怎样,都有一个叫做许寻的男人夹在中间。我在心理上就无法逾越这个男人。
  我对王海说:“我一定要找到许寻。”我说这话的时候,王海正眯缝着眼睛趴在床上。
其他文献
我十二岁那年常常听同村的毛哥哥、二楞子津津乐道他们进城拾大麦的趣事,也就产生了跟毛哥哥他们一起进城去拾一次大麦的念头。可要想拾成大麦还得先凑足渡河钱。我们村虽然离县城不到十里路,可进城必须渡过那条射阳河。射阳河很宽,那时河上没有一座桥,过河的唯一通道就是县城脚下的那个阜南渡口。当时渡河钱是二分,这一去一回就是四分。那时四分钱可以买两根油炸鬼。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的计划,我便从十二岁过生日的那一天起便立
期刊
三十年风雨兼程,三十年春华秋实。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特别是2002年区划调整后,六合区人防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市人防办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人防十二字方针。按照“战时能力强,平时作为大”的要求,以“准军事化”建设为抓手,加强目标管理,人防工作实现了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  探索防空防灾一体化新路。面对新的
期刊
如今,我们生活的地方不再硝烟弥漫,但是防空洞的存在依然告示着战争也许在明天,或是后天就会爆发。战争是世界发展的天敌,战争是毁灭的钟声,是万劫不复的地狱。对于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对人防的确切含义是模糊的。其实,人防是人民防空的简称。人民防空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尽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绝大多数国家并没有因此而麻痹。他们深知城市防
期刊
现代化的钢筋水泥和霓虹闪闪,正洪水猛兽一般吞噬着以田园牧歌、鸡鸣犬吠为表征的农耕文明。于是,现代人不无惊愕地发现,在城市繁华的表象下,往往是一派荒草萋萋。怀乡遂成为当前一种时髦的情感和流行的主题。在此背景下,韩少功《山南水北》的问世,作为新千年以来一次少有的文学事件和文化事件而引人注目。  逃离城市的巨大漩涡,韩少功在八溪峒筑巢而居,拥抱土地,亲近五谷,让久违的田园之气注入文字,让身影活跃于书斋和
期刊
1    2009年5月2日早晨,睁开眼睛,窗外就一直下雨,而且雨越来越大。9点多了,我顶把雨伞冲进迷茫的雨水中,乘公交车去火车站,奔赴采访地。  我要采访的对象,他叫王家玉,一位普通的农民,一个朴素的老人,一名远近闻名的慈善家。他被人们誉为“中华孤儿之父”、“中国农民慈善家”、“孤残儿童教育家”、2002年被评为安徽省精神文明人物、入选上海“2004年度真情人物”、2007年被评为阜阳市十大公益
期刊
首漂长江新三峡,虽然过去几年了,但每每和“铁友”回忆起那次峡谷搏击,总会感慨万千……  2003年6月的一天,“独臂铁人”白万浬兴奋地告诉我,为纪念毛主席畅游长江37周年,以及三峡大坝建成,张大千的侄孙、“畅游长江第一人”张勉,发起了“首漂长江新三峡”活动,你有没有兴趣去挑战一下?  去游览三峡那令世界关注的雄伟奇观,而且还能在三峡里徒手漂游一番,当然求之不得。“安全问题如何啊?”我满脸疑惑。“三
期刊
他任人武部政委7年,足迹遍布机关、学校、企业,讲授国防教育课126堂——    “同志们,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就我国周边形势共同学习……”讲台上,南京市六合区人武部政委漆海峰正娓娓讲解;课堂内,华能南京热电厂200多名企业干部骨干正在认真地倾听、做笔记。这是10月中旬的一个周末,漆海峰任人武部政委以来,讲授的第126堂国防教育课。    志在筑起“心中长城”    漆海峰素来酷爱国防和军事知识,由于
期刊
几天来,总是想起陶愚川教授。  陶愚川的大半生孤独、寂寞,像幽灵一样悄悄活在角落里。然而,他是红火过的,记得是1985年前后,先是从山东的《大众日报》开始,然后是全国,出现过不少关于陶愚川的报道。于是他一下子成了名人,而且似乎是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那些报道的标题大都带有“丹心报国”之类的字样。可是,无论记者们怎样妙笔生花,也无论媒体怎样追踪,陶愚川依然是默默无语,好像这一切都与他无关,报纸上看
期刊
南朝·宋,诗人鲍照写过一首乐府诗《苦热行》,其中有这样两句:“含沙射流影,吹蛊痛行晖”(见《文选》卷二十八“乐府”下)。这里说的“吹蛊”又名“飞蛊”,相传是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李善注引顾野王的话说:“江南数郡,有畜蛊者,主人行之以杀人,行食饮中,人不觉也,其家绝灭者,则飞游妄走,中之则毖。”据说这种人工养育的毒虫煞是厉害,它不仅能钻到人的肚子里去,搅得人五体不安,甚至精神错乱;还能让人得一种“惑以
期刊
女性占人类的二分之一,对于女性的态度,也就是对于人类二分之一人口的态度,这不是一个小问题。它足以见出一个人的文化教养及文明程度,也足以见出一部文学作品的进步性与现代性。《红楼梦》的伟大之处,我认为首先就在于曹雪芹对待女性的态度,较之“古典四大名著”中的其他三部,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红颜祸水”、“最毒妇人心”等负面评价是《三国演义》、《水浒传》乃至《西游记》对待女人的基本态度,“不好色”则是其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