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广泛有效的推行为小班化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契机。小班化教学有自己的一定优点,它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学生人数比较少,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促进了师生的互动,有利于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但是由于小班化教学中学生人数少了,课堂气氛可能不那么热烈,学生之间的竞争力不那么强。如果处理不好,新课程改革可能就难以实施。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课堂教学方法入手,研究并运用有效的、适合小班化英语教学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学生间有效的竞争和合作等,使得英语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小班化 英语课堂 兴趣
新课程改革,关注的是学生的个性,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学习的自信与创新等,而小班化教学恰好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下的第一产物。与大班化的教学相比,小班化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同时又促进了师生的互动。但是当前,我们多数教师已习惯于大班化教学,有了一套既现成又成熟的经验。现在面临小班教学,显然没有思想准备,因此基本上沿袭了大班教学的一套思想和方法,而且是传统的思想和方法。这与新课改精神和小班化教学不相适应,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在课堂上没有充分显露出来。尤其在小班化的英语教学中,由于人数少了,一个新观点提出,由于教师教学方法的老一套,使得响应者寥寥无几,场面冷冷清清,没几个来回就收场,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缺乏“活力,学生的兴趣、个性、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均得不到尽情发挥,更谈不上有课堂“激情”。针对这样的情况,从事小班化教育的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到小班化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法,从自身出发,想方设法设计各种有利于小班化课堂教学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从而使英语课堂 “活”起来。
如何让小班化英语课堂 “活”起来呢?下面谈谈笔者在英语教学中获得的一些经验。
一、采用各种有趣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激情 ”教学的基础。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实行小班化教学的学生,如果有少数学生对英语失去了兴趣,则会很容易影响到整个班级英语教学的成效,久而久之,势必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在小班化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显得很重要。而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那么,在小班化英语教学中又如何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1. 合理设计情景教学,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学要致用,学习英语也是如此。只有让学生自由开口说,就不难让课堂充满“闹”的激情。小班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各项有趣的情景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兴趣。因此为学生设计一个使用语言的模拟真实有趣情景是小班化英语教学所必须的。例如在上Book 3 Unit 2 Lesson 8 这一课时,有一个记者采访活动,笔者为了激发学生兴趣,锻炼“说”的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采访场景,让学生两人一组自由搭配(一个扮演主人公,另一个扮演记者,还让他或她拿着话筒),于是学生就在轻松的氛围中采用你一问我一答的形式,不但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调动了课堂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保持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 设计各种游戏活动,调动学生“忙”的激情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中思维的碰撞以及新信息的获取。小班教学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创造了条件。而各种游戏活动就是师生互动最直接的表现。初中学生均处于爱动的年龄,把各种游戏活动溶于知识的传授当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人教版Book 1 Lesson 68,在教学人体部位单词时,通过猜谜游戏初识词汇后,再让学生画自画像并作自我介绍,学生们边画边说,“This is my face...(这是我的脸)”,真正地实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学生“忙”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让他们快快乐乐地获取知识,轻轻松松地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
3. 授课方法多样性,让知识与趣味互融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激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因此教师恰当有趣的授课方法对诱发学生的潜在兴趣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教师的授课方法一直保持着新鲜的状态,学生的兴趣才会随之高涨。笔者在教一些难以记住的词汇时,就总是采用口诀的方式,让学生在有趣的口诀中掌握了一些难以记住的词。例如,在教形容词的比较级时,有几个形容词的比较级需要双写末尾辅音字母,然后再加er。可学生们记不住这几个单词,于是我就给他们一句话:“胖(fat)女孩与瘦(thin)男孩在又热(hot)又湿(wet)的房间里吃又大(big)又红(red)的苹果。”这样学生们就在大笑中把初中阶段的几个需要双写末尾辅音字母后加er 的形容词记住了。
4. 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探索创新是英语教學的生命线。”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没有问题的存在,教学就无法进行,什么样的问题决定什么样的思考和行为。小班化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质疑、探究、发现,激发求知欲,让学生在质疑、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如教学What’s the weather like? 教师用图片呈现三组词:sun—sunny, wind—windy, cloud—cloudy 后,提问“Can you make a rule out of the three words?”引发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寻找规律。学生发现规律后又呈现新词snowy, foggy, rainy,问 “Can you guess the Chinese meanings of them?” 促使学生运用自己总结到的构词规律来学习新的单词,体现了“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
5.合理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有成功的欲望。学生学习也一样。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英语课上就提不起激情。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必要。加上小班化人数少的优点为课堂活动开展提供了更多的时间空间。因此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英语对话表演、配音表演、自编话剧、班级焦点访谈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找到英语实践运用的好处,感受成功的心理,体会英语所带来的成功和喜悦,从而使得学生有创新的兴趣。例如,在学习Book 3 Unit8Merry Christmas(圣诞快乐) Lesson 30 中,在学生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后,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改编,采用对话及表演的形式展示所学内容。圣诞节对于学生来说是个有趣的话题,于是学生就在自创自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不但对话内容新颖,而且表演惟妙惟肖。通过这样的机会,学生们展示了自己的艺术细胞,在学中用,在用中学,极大满足了他们的表演欲望及成就感。
二、合作学习,相互竞争,有的放矢,诱发课堂活力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 )是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近年的初中小班化教学中应用越来越有成效。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完成指派的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只有小组取得了成功,个人才能成功。合作学习特别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另外,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互动、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从而真正推动每个学生进步,同时在合作中不断竞争,在自由发挥中不断提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绽放学习活力,从而调动课堂教学的竞争气氛。
1. 采用巧妙灵活的课内合作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
初中生有着属于他们年龄特点的生活、学习经历,对于他们所熟悉的人物、事物及环境,会表现出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合作学习”提供给每一位学生展示这种“冲动”的空间和气氛。在人数明显减少的小组中,他们没有包袱,没有压力,敢问敢说,特别是一些性格比较内向、胆子较小的“默默无闻”学生也变得大胆开朗起来。小班化的教学恰好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如人教版Book 1下册 Unit29 Shopping时,让部分学生扮成售货员,sell food, drink, fruit and so on. 接着再以五人为小组完成任务:为本组的一名学生的生日晚会购买物品,并比一比哪一组学生购买的物品搭配最棒。在这过程中要求运用Can I help you? How many do you want? How much are they ? How much is it? Twenty Yuan等句型,各小组在设计构思,编造对话中,人人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他們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样利用英语作为交流的媒体来完成任务,而不是关心自己所说的句子结构是否正确,解除了学习知识的焦虑心理,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学生人人参与的热情。
2.创造机会,提供课内外合作机会,吸引学生发言,张扬学生个性
采取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增加学生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合作中发现每个人的长处,互相启发、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自我风采。加上小班化人数少了,增加了学生合作参与课堂的机率。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利用教学中的各种细节,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围,让学生有敢于张扬的机会,这样,势必会大大调动课堂热情。教学中笔者经常会拿出四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Free talk ,把自主权交给学生,他们很重视这种机会。课余,他们早就积极主动地寻找Free talk的伙伴,找材料,编对话。他们会为编写对话时的分歧而吵得面红耳赤,更会为得到一段精彩、与众不同的对话而欢呼雀跃。慢慢地学生交流的句型由短到长、由简到繁,内容也一次比一次丰富、精彩。更有趣的是他们会在talk时配上各种动作,惟妙惟肖,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可以说Free talk是学生旧知识得以巩固、新知识得以呈现的最佳舞台,是学生个性得到张扬的大好机会。如此的场面,还怕调动不了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热烈气氛吗?
3.竞争融于合作,合作带动创新,创新用于实践
合作和竞争都是群体整合的重要手段,竞争能引起激情,使学生产生比赛情绪,以便更好地督促,形成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氛围;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激发创造兴趣,锻炼其意志和毅力;而合作,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竞争与合作是激励学生发展的两种机制,它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又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因此,我们应当鼓励学生竞争、协作,放手让他们在各种交流活动中不断创新,有了创新就能引发学生表现的欲望,每位学生就会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利用这个有利的阵地来展示自己的能力。例如,在作文练习中,笔者总是给不同的小组布置不同的话题,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每组中推荐出的最佳作文,小组互评,再利用各自不同的优点,让各小组共同合作,写出最佳作文,相互进行再一轮的竞争。通过这样的有效形式,学生们都积极投入了写作氛围,人人参与,共同合作,取长补短,互相竞争,不断创新,把所学的知识与同学们共享。
综上所述,研究并运用有效的、适合小班化英语教学的方法,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基于这样的理念,必须充分抓住小班化教学中的一些优势,采用有利于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不断创新实践,使小班化英语课堂教学锦上添花。在新课程改革的机遇与挑战面前,作为基础教育一线的英语教师,我们要进行课堂研究,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进一步朝着教学艺术化的高水平、高境界迈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李英,黄艳明. 新课程教学设计.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李俏.合作学习的研究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4]课程·教材·教法.2003.
[5]陈琳,王蔷,程晓堂.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陈旭远.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小班化 英语课堂 兴趣
新课程改革,关注的是学生的个性,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学习的自信与创新等,而小班化教学恰好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下的第一产物。与大班化的教学相比,小班化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同时又促进了师生的互动。但是当前,我们多数教师已习惯于大班化教学,有了一套既现成又成熟的经验。现在面临小班教学,显然没有思想准备,因此基本上沿袭了大班教学的一套思想和方法,而且是传统的思想和方法。这与新课改精神和小班化教学不相适应,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在课堂上没有充分显露出来。尤其在小班化的英语教学中,由于人数少了,一个新观点提出,由于教师教学方法的老一套,使得响应者寥寥无几,场面冷冷清清,没几个来回就收场,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缺乏“活力,学生的兴趣、个性、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均得不到尽情发挥,更谈不上有课堂“激情”。针对这样的情况,从事小班化教育的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到小班化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法,从自身出发,想方设法设计各种有利于小班化课堂教学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从而使英语课堂 “活”起来。
如何让小班化英语课堂 “活”起来呢?下面谈谈笔者在英语教学中获得的一些经验。
一、采用各种有趣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激情 ”教学的基础。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实行小班化教学的学生,如果有少数学生对英语失去了兴趣,则会很容易影响到整个班级英语教学的成效,久而久之,势必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在小班化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显得很重要。而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那么,在小班化英语教学中又如何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1. 合理设计情景教学,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学要致用,学习英语也是如此。只有让学生自由开口说,就不难让课堂充满“闹”的激情。小班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各项有趣的情景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兴趣。因此为学生设计一个使用语言的模拟真实有趣情景是小班化英语教学所必须的。例如在上Book 3 Unit 2 Lesson 8 这一课时,有一个记者采访活动,笔者为了激发学生兴趣,锻炼“说”的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采访场景,让学生两人一组自由搭配(一个扮演主人公,另一个扮演记者,还让他或她拿着话筒),于是学生就在轻松的氛围中采用你一问我一答的形式,不但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调动了课堂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保持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 设计各种游戏活动,调动学生“忙”的激情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中思维的碰撞以及新信息的获取。小班教学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创造了条件。而各种游戏活动就是师生互动最直接的表现。初中学生均处于爱动的年龄,把各种游戏活动溶于知识的传授当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人教版Book 1 Lesson 68,在教学人体部位单词时,通过猜谜游戏初识词汇后,再让学生画自画像并作自我介绍,学生们边画边说,“This is my face...(这是我的脸)”,真正地实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学生“忙”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让他们快快乐乐地获取知识,轻轻松松地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
3. 授课方法多样性,让知识与趣味互融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激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因此教师恰当有趣的授课方法对诱发学生的潜在兴趣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教师的授课方法一直保持着新鲜的状态,学生的兴趣才会随之高涨。笔者在教一些难以记住的词汇时,就总是采用口诀的方式,让学生在有趣的口诀中掌握了一些难以记住的词。例如,在教形容词的比较级时,有几个形容词的比较级需要双写末尾辅音字母,然后再加er。可学生们记不住这几个单词,于是我就给他们一句话:“胖(fat)女孩与瘦(thin)男孩在又热(hot)又湿(wet)的房间里吃又大(big)又红(red)的苹果。”这样学生们就在大笑中把初中阶段的几个需要双写末尾辅音字母后加er 的形容词记住了。
4. 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探索创新是英语教學的生命线。”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没有问题的存在,教学就无法进行,什么样的问题决定什么样的思考和行为。小班化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质疑、探究、发现,激发求知欲,让学生在质疑、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如教学What’s the weather like? 教师用图片呈现三组词:sun—sunny, wind—windy, cloud—cloudy 后,提问“Can you make a rule out of the three words?”引发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寻找规律。学生发现规律后又呈现新词snowy, foggy, rainy,问 “Can you guess the Chinese meanings of them?” 促使学生运用自己总结到的构词规律来学习新的单词,体现了“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
5.合理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有成功的欲望。学生学习也一样。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英语课上就提不起激情。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必要。加上小班化人数少的优点为课堂活动开展提供了更多的时间空间。因此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英语对话表演、配音表演、自编话剧、班级焦点访谈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找到英语实践运用的好处,感受成功的心理,体会英语所带来的成功和喜悦,从而使得学生有创新的兴趣。例如,在学习Book 3 Unit8Merry Christmas(圣诞快乐) Lesson 30 中,在学生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后,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改编,采用对话及表演的形式展示所学内容。圣诞节对于学生来说是个有趣的话题,于是学生就在自创自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不但对话内容新颖,而且表演惟妙惟肖。通过这样的机会,学生们展示了自己的艺术细胞,在学中用,在用中学,极大满足了他们的表演欲望及成就感。
二、合作学习,相互竞争,有的放矢,诱发课堂活力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 )是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近年的初中小班化教学中应用越来越有成效。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完成指派的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只有小组取得了成功,个人才能成功。合作学习特别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另外,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互动、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从而真正推动每个学生进步,同时在合作中不断竞争,在自由发挥中不断提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绽放学习活力,从而调动课堂教学的竞争气氛。
1. 采用巧妙灵活的课内合作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
初中生有着属于他们年龄特点的生活、学习经历,对于他们所熟悉的人物、事物及环境,会表现出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合作学习”提供给每一位学生展示这种“冲动”的空间和气氛。在人数明显减少的小组中,他们没有包袱,没有压力,敢问敢说,特别是一些性格比较内向、胆子较小的“默默无闻”学生也变得大胆开朗起来。小班化的教学恰好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如人教版Book 1下册 Unit29 Shopping时,让部分学生扮成售货员,sell food, drink, fruit and so on. 接着再以五人为小组完成任务:为本组的一名学生的生日晚会购买物品,并比一比哪一组学生购买的物品搭配最棒。在这过程中要求运用Can I help you? How many do you want? How much are they ? How much is it? Twenty Yuan等句型,各小组在设计构思,编造对话中,人人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参与,他們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样利用英语作为交流的媒体来完成任务,而不是关心自己所说的句子结构是否正确,解除了学习知识的焦虑心理,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学生人人参与的热情。
2.创造机会,提供课内外合作机会,吸引学生发言,张扬学生个性
采取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增加学生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合作中发现每个人的长处,互相启发、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自我风采。加上小班化人数少了,增加了学生合作参与课堂的机率。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利用教学中的各种细节,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围,让学生有敢于张扬的机会,这样,势必会大大调动课堂热情。教学中笔者经常会拿出四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Free talk ,把自主权交给学生,他们很重视这种机会。课余,他们早就积极主动地寻找Free talk的伙伴,找材料,编对话。他们会为编写对话时的分歧而吵得面红耳赤,更会为得到一段精彩、与众不同的对话而欢呼雀跃。慢慢地学生交流的句型由短到长、由简到繁,内容也一次比一次丰富、精彩。更有趣的是他们会在talk时配上各种动作,惟妙惟肖,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可以说Free talk是学生旧知识得以巩固、新知识得以呈现的最佳舞台,是学生个性得到张扬的大好机会。如此的场面,还怕调动不了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热烈气氛吗?
3.竞争融于合作,合作带动创新,创新用于实践
合作和竞争都是群体整合的重要手段,竞争能引起激情,使学生产生比赛情绪,以便更好地督促,形成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氛围;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激发创造兴趣,锻炼其意志和毅力;而合作,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竞争与合作是激励学生发展的两种机制,它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又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因此,我们应当鼓励学生竞争、协作,放手让他们在各种交流活动中不断创新,有了创新就能引发学生表现的欲望,每位学生就会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利用这个有利的阵地来展示自己的能力。例如,在作文练习中,笔者总是给不同的小组布置不同的话题,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每组中推荐出的最佳作文,小组互评,再利用各自不同的优点,让各小组共同合作,写出最佳作文,相互进行再一轮的竞争。通过这样的有效形式,学生们都积极投入了写作氛围,人人参与,共同合作,取长补短,互相竞争,不断创新,把所学的知识与同学们共享。
综上所述,研究并运用有效的、适合小班化英语教学的方法,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基于这样的理念,必须充分抓住小班化教学中的一些优势,采用有利于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不断创新实践,使小班化英语课堂教学锦上添花。在新课程改革的机遇与挑战面前,作为基础教育一线的英语教师,我们要进行课堂研究,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进一步朝着教学艺术化的高水平、高境界迈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李英,黄艳明. 新课程教学设计.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李俏.合作学习的研究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4]课程·教材·教法.2003.
[5]陈琳,王蔷,程晓堂.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陈旭远.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