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者”恼羞成怒背后的心理分析及教师的化解之道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ianki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横冲直撞的小袋鼠”中描述的场景,我曾在各种不同的场合耳闻目睹,并且亲身经历。
  我家女儿四岁的时候,有一次和两岁半的小表弟在楼下玩耍。小表弟一两年难得来一回,小姐姐抓住机会,努力扮演着照顾者的角色。在拉着小表弟跨过路肩去草地上玩的时候,小姐姐步子迈得有点儿大,把小表弟拉倒了。两边的家长赶紧跑过去抱起哇哇大哭的小表弟,小姐姐被晾在一边神色尴尬,略有些手足无措。
  安抚好小表弟,妻子拉着女儿的手温和地说了她两句,说“弟弟还小,要轻一点,慢一点”。那边的家长赶紧过来打圆场:“没事没事,也没有受伤,她也不是故意的。”话音刚落,女儿就爆发了,放声大哭,仿佛她才是受害者,并且对妻子又抓又踢。所有人都过去安慰她,连小表弟也停止了抽泣,满眼好奇地盯着这个奇怪的小姐姐。
  在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件中,我们可以将其中的主人公称为“过失者”:他们因为自己并非有意的某种处置不当而导致消极后果,如损坏物品、干扰或伤害他人。根据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七岁以前的儿童处在他律道德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都是道德实在论者,往往根据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而不是动机,对行动者进行“好坏”的判断。七岁以后的儿童和成人认为失范行为(不道德的)比无心的过失行为更值得谴责和惩罚,而幼儿则恰恰相反。
  我们也都注意到,在种种过失后果发生之后,过失者本人的状态是紧张不安的,即便没有其他人在场,仅仅是两个孩子之间的互动也不例外。这种不安,一方面是他们自己不知道如何去处理所导致的后果,另一方面则是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对自身行为的道德判断。那么,幼儿这种内在的紧张不安,为何会像“小袋鼠”案例中那样(实际上日常生活中也每每如此),演变成一种外在的“恼羞成怒”的攻击表现呢?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们运用道德标准、习俗和规范来衡量和制约自身的行为,是个体人格系统中“超我”的表现,而超我的现实执行机制,就是俗话说的“良心”。儿童的超我判断其有过失行为,良心则要求其作出补偿。
  良心遵循“公正”原則,它要求过失者恢复所损害的事态。在无法复原的情况下,肇事者需要付出一定程度上是等价的赔偿。在复原和赔偿都不可操作的情况下,它要求“以牙还牙”,即过失者也遭受同样的损失,如此,“良心上便过得去”。现实生活和文艺作品中的自我惩罚,乃至放逐,大抵都源于此。
  在上述案例中,男孩显然无法复原和赔偿,于是内在的“超我”便愈显严厉,自我惩罚的机制启动,紧张不安便进一步演变成惶恐焦虑;而成人的围观和老师的善意“批评”,再次加重了由超我来执行的惩罚机制。内在积压的心理能量需要宣泄的途径,情绪积累到崩溃边缘,会自发地在身边寻找可替代之物,于是,我们就看到这些躁动不安的肇事者一边攻击他人,一边哭诉“都是你,都怪你”。
  内在的恼羞演变成外在的怒火,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儿童解决心理冲突的两个机制:一是否定,不认为自己有错,是一种缓兵之计的自我欺骗;二是寻找“替罪羊”,在那些幼儿认为“易于欺负”的对象身上转移心理能量。这时候,和颜悦色的教师、怯怯的实习生以及百依百顺的爷爷奶奶,便常常成为幼儿化解焦虑的“替罪羊”,而不会是威严的班主任。
  然而否定也好,替罪羊也罢,在弗洛伊德看来,在释放心理能量、化解焦虑的作用上,都只能起到眼下的暂时效果。超我没有得到满意的判决,良心便依然不安。案例中,肇事者后来见到他的“替罪羊”时的反应,以及教师在讲完故事之后该幼儿的表现,便可以证明这一点。
  治标不治本、自我欺骗式的心理冲突解决方式的不断重复,便是神经症乃至人格分裂的一大根源。当前行为折射的是久远的、毫不相干的过往经历,因此该行为便看上去奇怪荒诞、不可理喻,其实是因为过往经历中积累的心理能量并未得到真正的宣泄。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以及后来的精神分析治疗方案中,绘画、象征性游戏和角色代入的创作活动,是积极有效转化积压心理能量的途径。找到儿童心理冲突的源头,以象征性的方式投射角色行为和体验,便能够使个体积极地正视问题和冲突,而不是回避和否认。正是基于此,案例中的男孩学着故事里的小袋鼠那样向他的“受害者”道歉,仿佛是找到了一个好的台阶和借口,又仿佛他想象着自己就是那只小袋鼠。于是,问题和冲突得到正视,公正原则得以体现,而良心也得到了安抚。
  由此看来,对幼儿进行化解式的激励性评价,需要的是教师智慧的问题解决策略和对幼儿情绪的共情能力。
其他文献
课题教研活动时间到了,我悄悄地进入备课室,准备听听近期研究的情况。只听小A老师低声说:“希望组长千万不要叫我发言,我真不知说些什么好,而且人多,我就更不敢说话了。”旁边的小B老师也点头附和:“千万不要先叫我,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听到这两位课题组青年教师的“秘密对话”,我的心不由“咯噔”一下。活动开始后,组长请大家反馈指导幼儿实验的策略,我抬头一看,只见一片漆黑的头顶,教师们都低下了头不说话。  我
主题墙老师们都很熟悉,可是您了解主题板吗?为了更好地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解决主题墙内容、位置相对固定,难以灵活地与幼儿互动的劣势,我们设计了可以根据幼儿学习需要进行自由移动、组合、调整的主题板。在实践中,我们尝试和幼儿一起,根据活动的需要和进度灵活使用主题板,主题板成为计划与总结板、兴趣与问题板、照片墙、互动板……教师通过分析和解读主题板上的内容,挖掘其对幼儿发展的价值,进一步清晰幼儿的需求和兴趣
以往,幼儿园的家长委员会多以幼儿园为主导,家长基本上是被动参与,很难真正地融入到幼儿园的管理当中来。幼儿园的家长工作也基本上是园长定好后通知家长委员会,由家长委员会来执行。  如何能适应新时代,升级“家长委员会”,让更多家长能主动参与园所、班级的管理,家园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使家园互信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我园在近几年的实践中尝试构建“家长教师协会”,代替过去的“家长委员会”,促进家园共育,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亦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年的全国两会备受瞩目。三月的北京寒气未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于3月4日在北京召开。3月9日晚上,延续去年的网络连线方式,围绕“幼儿教师待遇”“文化育人”等今年两会的热点问题,我们线上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焱。  让中央文件真正成为“福音”  刘焱委员今年提交的《实事求是尽快解决幼儿教师待遇偏低问题》的提案媒
内容摘要:自学导航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文案。自学导航的核心价值在于“引导”。具体来说,教师设计和运用自学导航的目标就是着眼于学习目标的提示和学习方法的引领。自学导航的运用,凸显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理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力提升。  关键词:清晰目标 方法引领 学力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
雪花片是一种小巧玲珑、颜色鲜艳、轻便易塑形的建构材料。在我刚工作时,雪花片是幼儿园较少的几种玩具中最普遍的一种,我们叫它“桌面玩具”,孩子们早晨来园和课间休息时最喜欢玩它。然而,三十年后的今天,幼儿园各种各样先进的玩具充斥在孩子们的生活中,雪花片这个不起眼的“桌面玩具”已然远离孩子们的视野。“课程游戏化”实施过程中,我们搜索各种低结构的材料,猛然发现,曾经让我们记忆深刻的小小雪花片不正是一种非常好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四个关注:即儿童发展的整体性、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品质。在新观念引领下,我们剖析现状,寻找教育的生长点,尝试变“研究怎样教”为“研究怎样学”;变“注重指导”为“注重观察”;变追求“新、奇、特”的教学内容为“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变“教师单打独斗”为“社会资源整合”,以培养完整儿童。工作中我们实现了以下改变。  
摘 要:小学语文绘本游戏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孩子对绘本内容的理解,也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绘本阅读的乐趣,但当前的绘本游戏教学存在挺多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从关注兴趣,打破游戏预设;仔细推敲,挖掘游戏元素;游戏贯穿,突破重难点;多样绘本,多种游戏形式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兴趣;游戏元素;绘本游戏教学  目前,绘本教学在小学语文中越来越受到孩子们的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伴随着绘本的学习热潮,绘本游
某幼儿园园长发现中班的豆豆经常吃病号餐,就关心地问豆豆妈“最近孩子身体怎么了”。豆豆妈很不好意思地说,自家豆豆吃饭有一个问题——不吃黑木耳,所以每次遇到幼儿园午餐里有黑木耳,就要求定病号餐。园长大为惊讶,问家长为何不和老师沟通,对豆豆进行个性化对待。豆豆妈无奈地说,从小班到中班已经和老师进行了无数次的沟通,老师虽然嘴上答应,但是每次吃黑木耳总要“教育”豆豆不要挑食,总想让孩子吃一点,最终孩子逆反,
在一天的工作中最让我发怵的就是过渡环节,因为这个时候,我既要关注活动室内等待的孩子;又要关注盥洗室内还未如厕的孩子;还要关注是否出现突发事件,经常手忙脚乱。于是我通常会对孩子们各种催促,表面上看我和孩子们似乎各司其职都很忙碌,实则无论是老师还是幼儿都处于被动状态。  过渡环节的“惊喜发现”  每当看到孩子们在盥洗时间漫不经心地聊着天、喝着水,我总是一边看时间,一边忍不住唠唠叨叨地催促。一天,正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