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堉壬和他的藏书票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yzhc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藏书家谢其章曾说,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内藏书票收藏热起来之后,“内地的文人如梦初醒,翻箱倒柜,把我们羞涩的书票历史抖落了一遍又一遍,数来数去不过宋春舫、叶灵凤、施蛰存、李桦、唐英伟几个人几枚票”。这话说得虽然刻薄,倒也属实。从目前可考证的二十世纪一十年代关祖章使用藏书票开始,民国期间真正把藏书票贴在自己书上、物尽原用的中国人应该不过百,跟几个世纪海量使用的欧美人相比确实羞涩。但这不到一百号人撑起的中国二十世纪藏书票使用史,却也在一个极狭小的领域见证了西方图书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这不到一百人,还可以细分成三类:一是叶灵凤、宋春舫、施蛰存、伍连德等,本为名士,藏书票是其丰富生平的别样点缀;二是李桦、唐英伟、赖少其、张在民等追随鲁迅的中国第一代革命版画家,藏书票是他们版画创作之余的闲暇小品。从身份上说,他们首先不是藏书票的使用者,而是制作者。在上述两类之外,还有第三类,他们多为知识分子,却在浩瀚而残缺的民国人物谱上身影倏忽。只是到最近一二十年,因为曾使用过藏书票而被重新发现。这些人中,除了个别名家被人们反复研究之外,其他人的生平,大多已经湮没在历史当中。而石堉壬就属于这一类。


  石堉壬的这款藏书票长八厘米,宽六厘米,构图简洁。在套印着蓝色的长方形纹饰之内,从上往下分别是“EX LIBRIS”,主体“石堉壬藏书记”,和石堉壬姓名的英文简称“Y. J. CHE”。票主显然清楚拉丁语“EXLIBRIS”的原义,“EX”和“LIBRIS”是两个词,故非常严谨地在中间空了一格,并非如大多数藏书票那样连写在一起。
  贴着石堉壬藏书票的书,我见过两本。一本是一九四四年上海古今出版社的《蠹鱼篇》,另一本是一九四三年日本丹青书房出版的《台湾演剧的现状》。
  《蠹鱼篇》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上海《古今》杂志上书话文章的结集单行本,号称聚拢了周作人、周越然、黄裳等“八大家”。“蠹鱼篇”三字为吴湖帆题写,一九四三年初版,贴有石堉壬藏书票的那本是隔年二版印刷。
  石堉壬所藏《蠹鱼篇》流传至今,品相已显破旧。藏书票按惯例贴在封里页上,在藏书票四周,还有另一个人的钢笔题记:
  石兄堉壬一九四八年受云大社会系的聘请,与李慰祖兄同来昆任教,由慰祖兄之介得与相识,承借以此册。解放初期石君参加某年政工工作,积劳病故,这小册子便留在手边,无由归还。

叙徵识


  李慰祖是石堉壬的本科同学,后文还会提到。“叙徵”是昆明哪位先生,我却一时查不出来。鉴于石堉壬的个人资料非常匮乏,这几十个字的题记不仅表达了对书友的挽怀之情,也向我们提供了关于石堉壬非常重要的生平信息。
  另一本贴着石堉壬藏书票的《臺湾演剧的现状》为日本人滨田秀三郎所编,包括竹内治的《台湾演剧志》和中山侑的《青年演剧运动》两部分内容。日本殖民时期的台湾戏剧文化,主要以皇民化运动施行下体现日本教化的“改良剧”和“国民演剧”为主,也包括少量在夹缝中生长,用闽南语演绎传统皮影戏、布袋戏的所谓“新剧”。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台湾演剧“现状”,就是日本政权对台湾民俗的严格控制,及控制之下世相的扭曲和艰难。
  大概,我们不能过度解释,把每一本贴着藏书票的石堉壬藏书都判定成是围绕其学术研究主轴的核心阅读书目,但恐怕也只有按照这个中心线作一些猜测,才最不会跑偏,进而最大可能地触摸到石堉壬的阅读旨趣所在。从上面两本书及书中信息或可推断:石堉壬喜欢读书、爱买书,对民俗戏剧比较感兴趣,应该懂日文;传闻其曾在云南大学社会学系任教,英年早逝。


  关于石堉壬,我还找到一些零星的资料。
  中国第一代留法民俗学家杨堃在文章《我国民俗学运动史略》中提到过石堉壬。他在介绍他指导的几位一九四一年毕业的本科生的学位论文时写道:
  这些论文的水准大致全可满意,并有几本特别精彩。譬如李慰祖的《四大门》(狐狸、黄鼠狼、刺猬、长虫)、陈封雄的《死亡礼俗》(前八家村)、石堉壬的《性生活》(前八家村)、虞权的《住宅设备与家庭生活》(前八家村),这四种专刊报告在中国民俗学界及社会学界尚未曾有过。
  这段印在一九四八年《民俗学研究集刊》上的话,坐实了石堉壬是杨堃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任教时带过的学生,而且还是其中比较得意的弟子。石堉壬的毕业论文《一个农村的性生活》,据说是围绕北京郊外前八家村的一场婚礼展开的。中国的社会学,真正开化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吴文藻、杨堃等留洋博士归国之后,石堉壬一九四一年就在杨堃的指导下完成性社会学方向的论文,不可不谓开国人风气之先。
  燕京大学的图书资料,除散失之外,均已移入北大图书馆保存。不过非常可惜,这篇我特别想看到全文的论文,没有找到。我在国家图书馆也没能找到它,有人专程为它去云南大学寻觅,亦无所获。
  此外,中法汉学研究所一九四四年编印的学报期刊《汉学》第一辑,刊登了一篇长文《本所工作概况》,对中法汉学研究所成立三年来的机构设置、工作情况、学术活动等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这篇文章的作者署名“石堉壬”。
  中法汉学研究所成立于一九四一年,主办单位是法国驻华使馆。这一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关闭了美国人办的燕京大学,大批燕大教师面临再就业。具有法国留学背景的杨堃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转到中法汉学研究所,担任当时研究所唯一一个具体研究项目的“民俗组”的负责人。同年,石堉壬也从燕大毕业,他有没有和老师一起到中法汉学研究所工作,仅凭上述材料还看不出来。但三年之后的一九四四年,石堉壬成为研究所的一员,并且承担了撰写所内全局工作概述的任务。
  通过对研究所当时工作概况的了解,我们可以大致推测出石堉壬的工作环境和状态。此时,中法汉学研究所下辖民俗组、语言历史组和通检组三个学术研究小组。民俗组依然是实力最雄厚的大组,主要工作包括五祀研究、中国各省风土全志编纂、民俗学分类表编制,以及年画、神祃、历史照片等资料的搜集等。研究所除定期举办学术讲演、资料成果展陈之外,还办了法文研究班,教中国人用法语治学。   石堉壬的名字,在一九四七年七月十一日的《华北日报》上又出现了一次。自一九四七年七月四日始,《华北日报》开辟了“俗文学”专栏,胡适亲提栏目名称,每周五出一期,占半个版面。“俗文学”第二期登载了孙楷第、傅惜华等四个人的四篇文章,其中也包括石堉壬的《书评:〈西南采风录〉》。
  石堉壬评论的《西南采风录》是西南联大学生刘兆吉一九四六年编写的专门记录湖南、贵州、云南三省民族小调的诗歌集,被联大师生誉为“现代诗三百”。对此书推介之后,石堉壬也毫不避讳地提出了四点批评意见,其中仍可见他对性社会学问题的关注:
  刘君于书中总结内谓尚有多首粗俗乏味及词意近于淫纵者,因恐有伤大雅,予以删除。愚意此类歌谣,亦有其价值,尤能代表民间之真实生活,在两性问题内占极重要位置,应予保留,望迟后刊行,公诸同好。


  很長一段时期,我对石堉壬生平的探寻就止步于此了。石堉壬的专长为社会学、民俗学,很可能懂日语,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即去世。这也意味着,他应该只活到三十几岁,非常可惜。
  后来我找到了几年前天津《中老年时报》上的一篇报道《父亲万卷藏书悉数捐云南大学图书馆》,文中石堉壬的儿子石震苍接受采访时说:
  从记事起,就知道父亲酷爱读书。有一次到云南去看他,一进门就看到了满屋的书,还有堆到房顶的大书箱。父亲每晚都要读书,他这一辈子都没离开过书,调到人民大学任教后,父亲也坚持读书、藏书。他还专门出了记录自己藏书历程的《藏书记》。父亲一九五二年去世,母亲将全部书籍都捐给他生前工作过的地方—云南大学图书馆。
  因为对藏书票实在瘾大,虽然没有任何采访经验,我还是设法联系到了年过八旬的石震苍先生。
  但石震苍对父亲所知仍非常有限,他刚出生时石堉壬在云南任教,一九五一年石堉壬从云南大学调至人民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后半年即去世。可以说,父子二人从未真正在一起生活过。
  石堉壬一九一三年出生于河北滦县。其父石廷栋,早年为滦县福音堂牧师,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任滦县汇文中学校长,石堉壬也曾在此中学代课教英文。“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入关,作为教会学校的汇文中学被迫停课,石廷栋转任滦县新民教育馆馆长。这是一间创办于一九○五年,作为维新变法产物的地方教育机构,在清末京东地区颇具声望。之后,石廷栋还担任过北京汇文小学的副校长等职。
  石堉壬通英、法、日、意文,却一辈子没出过国门,这也意味着他关于藏书票的知识是在国内习得。《中老年时报》记载石堉壬“专门出了记录自己藏书经历的《藏书记》”,现亦无踪迹,但我相信这部书稿是曾经存在的,因为“藏书记”这个相对特殊的称呼也出现在他的藏书票上。
  好在他还留有一款藏书票,让我们可以经由这张小纸片,纪念他。
其他文献
一  一八二六年一月二十九日,歌德对爱克曼谈到诗人的创作。他说,对于诗人来说:  要是他只能表达他自己的那一点主观情绪,他还算不上什么;但是一旦能掌握住世界而且能把它表达出来,他就是一个诗人了。此后他就有写不尽的材料,而且能写出经常是新鲜的东西。至于主观诗人,却很快就把他的内心生活的那一点材料用完,而且终于陷入习套作风了。  人们老是谈要学习古人,但是这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只是说,要面向现实世界,设
期刊
有关图书馆,有关个人,也算是一段悲欢史,该从何处说起呢—这样的开头,大有“不道别来愁几许,相逢更忍从头诉”的意味,但其实当然是恩多于怨,乐多于愁。比如自己的第二本书的书名,经常会被人念成“我们夜里在图书馆谈恋爱”,但私心却不以为忤,只觉错得有趣,错得妙哉。倘若有可能,还真恨不能……  当然不是在图书馆里谈恋爱。而是和图书馆先生本人“谈恋爱”。一  妈妈还记得我第一次去深圳市立图书馆时惊讶万分的样子
期刊
邺城  《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写曹操讨袁熙、袁尚后返回冀州,造铜雀台于漳河之上。至第五十六回铜雀台筑成,便有大宴文武一幕。毛宗岗评曰:“曹操之有铜台,犹董卓之有郿坞也。”其实不能如此相提并论。铜雀台建在冀州邺城(在今河北临漳),是都城宫苑的一部分,而郿坞则是董卓建于自己封邑的私邸,虽规模宏大(史称“与长安城相埒”),却未以枢廷之用。当然,建铜雀台时曹操还是丞相,未晋魏公魏王,名义上邺城亦未作都城
期刊
明朝嘉靖隆庆之际的内阁首辅(首相)徐阶,秉政以后,拨乱反正,被当时人誉为杨廷和再世,天下翕然想望风采。如此身居高位的政治人物,大多性格复杂,具有两面性。张廷玉奉敕编纂的《明史》为他立传,一方面说他“善容止,性颖敏,有权略,而阴重不泄”;另一方面说他“立朝有相度,保全善类,嘉隆之政多所匡救,间有委蛇,亦不失大节”。何谓权略?何谓阴重?何谓虚与委蛇?何谓不失大节?请听在下娓娓道来,剖析政治与政治家不为
期刊
一九五○年,康托洛维茨(Ernst Hartwing Kantorowicz,1895-1963)申请普林斯顿的职位,自述已完成《国王的两个身体》书稿。三年后,时任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主任的约瑟夫·斯特雷耶写信给普大出版社,极力推荐这部书稿。出版社选定两位审稿人,斯特雷耶之外,还有中世纪史家盖恩斯·波斯特。然而,康托洛维茨迟迟未交最终的定稿。他向出版社表示,还需要再加一章,那就是最后关于但丁的部分。
期刊
二○一六年十二月,明四家之一唐寅的《王文恪出山图》(以下简称《出山图》)亮相于苏州市博物馆等多家文博单位联合举办的“烟云四合—清代苏州顾氏的收藏”特展上。有关这幅画的来龙去脉在《过云楼日记》《过云楼家书》中均有反映,是过云楼第一代主人顾文彬与无锡秦缃业交易的产物,其经过颇为曲折有趣。  顾文彬(1811-1889),字蔚如,号子山,晚号艮盦,苏州人,道光年间进士出身,是过云楼与怡园第一代主人,清代
期刊
说起日本近代最伟大的女性小说家,又怎么能绕得过樋口一叶呢?这位生于一八七二年,因结核病去世于一八九六年的天才作家,虽然只活了短短的二十四年,卻给我们留下了《青梅竹马》《浊流》《大年夜》等一批佳作。她的作品与她的生命经历紧密相连,了解她的人生,方能更好地理解她的小说。  早年,樋口一叶接受过比较完整的基础教育,那时候她的家境还算宽裕,父亲也愿意供养她。之后她进入“荻舍”,师从中岛歌子学习日本古典诗歌
期刊
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先王通乎幽明之故而制为祭祀之礼。  —明嘉靖《淳安县志》  卷七《坛庙》  祭祀礼仪,是任何宗教体系都必然具备的要素。儒教礼仪主导的祭祀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国家礼乐教化体系的重要内容,而江南市镇民众的祭祀生活尤为丰富多彩且绵延至今,在经历现代化、都市化的深刻转型之后,仍极其鲜活地呈现着中国民间信仰与儒教祠祀体系的基本形式,折射出“传统与现代”“边缘与中心”“地方与国家”等多
期刊
被四月号詹湛《我们需要纸还是纸需要我们》的文章标题所吸引,文章探讨的纸质书和电子书的取舍问题,我自己也一直在思考。  近两年,国内的出版行业纷纷布局电子书领域,好像不管能否盈利,至少不能在最初就放过这块市场;当然,也有作家一口拒绝将自己的书电子化。当我看到有些电子书整套才售二十元人民币时,就能够理解他们的心情了。但不得不说,一些新书纸质版和电子版的同时发售,的确给读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我一直觉得
期刊
解谜,因其契合读者大众的心理,可能是最受欢迎的一种情节套路,至于影视、文字的叙事皆然。提出好的谜题,应如顶尖导游以最得宜的口吻招呼:诸君请往这里看。倘若游人读者面对着古迹典籍,皆走马观花、熟视无睹,那么先人的文化遗产可真正是被辜负了。  《北京的隐秘角落》作者陆波原是律界前辈,老北京人。在人生与事业鼎盛之际,戛然割舍下手创十余年的律师事务所不做,专向北京城内外隐秘处去寻那些故址与故事,做古都历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