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忠德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h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肖群忠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著有《孝与中国文化》《中国道德智慧十五讲》等。
  今天我们谈忠德。
  几年前,凤凰卫视中文台的“一虎一夕谈”节目有一期围绕“中学语文课本中应不应该删除诸葛亮的‘出师表’?”进行辩论,主张删除的人认为“出师表”是在宣扬愚忠,而不主张删除的人认为,这种忠诚精神抛弃其具体的历史内容,正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体现。这种辩论恰好体现出双方对“忠”作为政治道德的狭义和普遍性社会内涵的不同认识和解读。
  “忠”作为一种传统的要求和德性,在历史上主要有两层涵义:一是狭义上的,即尽心竭力为君主服务奉献;二是泛义上的,即为人处世的道德要求与德性。学习传统道德中的忠德,应该从上述两个方面对其做全面的理解。
  一、为臣之忠:奉君竭力
  孔子虽主张忠君,但他对君臣双方均提出了道德要求,这便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孟子则进一步认为,臣对君的态度完全取决于君对臣的态度。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离娄下》)甚至晏子主张“君者择臣而使之,臣虽贱亦得择君而事之”(《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因为臣有择君的自由,所以并不存在“忠臣不事二主”的观念,自然更不会要求臣忠于昏暴之君。总之,原始儒家所主张的君臣关系带有一定的自由度和人格平等色彩。
  但在战国中期以后,养士成风、重用外才,朝秦暮楚的政客比比皆是,这就需要用忠来规范君臣关系,培养臣对君的忠诚。正是在上述历史背景下,忠偏向于忠君,与此同时,忠的地位也被不断提高。与此相应,出现了“忠臣”一词。如《战国策》《秦策一》载张仪说秦王曰:“臣闻之,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不审亦当死。”可见,在战国时期的实际政治活动中,“忠”是对臣下的单方面的绝对要求,它要求臣下对君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切都以君主的利益、愿望为中心,绝对恭顺,而君主却可以为所欲为。对于君主的任何要求,臣下只能是绝对服从。在忠的对象上,社稷、公家之事退居于次要地位,以至几近于无,臣下对君主的“忠”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荀子及其学生韩非强化了这种臣忠的观念。荀子说:“无君以制臣,无上以制下,天下害生纵欲。”(《荀子·富国》)因此,他强调臣下对君主要“忠”“顺”“以礼待君,忠顺而不懈”(《荀子·君道》)韩非提出了“三顺”之说:“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韩非子·忠孝》)这个“三顺”之说,为汉代董仲舒的“三纲”说提供了理论基础。
  当然,在历史上对此也不是没有反思的人。明清之际,一些进步的思想家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为了阻止“忠”的盲目化、愚昧化,在认可“忠”之本身道德价值的同时,曾对“忠”的内涵加以改造和重新诠释。他们并不否认忠君的必要性,但明确指出,所“忠”之君必须是为人所拥戴的“君”。顾炎武和王夫之还提出了应区分“国”与“天下”以及“一君之私”和“天下大公”的政治观念。他们的鼓吹和宣传,在当时的思想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对抑制“忠”之伦理的绝对化和极端性,以及对“忠”之原始意义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近代思想家如谭嗣同、严复、梁启超等,主张应把“忠君”和“忠国”分离开来,将“忠”更多地同“国”联系在一起,强调个人对国家尽“忠”是一种天职。梁启超进一步指出,对国家的“忠”不仅是人民的义务,国君更有对国“尽忠”的责任。
  清代王夫之在天子与天下的关系上,提出了“一姓之私”与“天下大公”的区别。“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读通鉴论》)“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所以天子不可将天下视为一姓私有之天下,而应将天下视为天下生民公有之天下;天子治理天下,不可贪求一姓之私利,而应循从生民之公义,“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黄书·宰制》)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也提到了“天下为主君客”的民本公义思想。他认为君主强迫天下人为自己服务,君主标榜的“大公”,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认为封建法制是祸乱的渊薮,要求废除封建君主的“一家之法”而建立“天下之法”。君主应该“为天下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忠,作为古代臣子道德,在历史后期的政治实践中,虽然出现了一些愚忠现象,但在政治活动中要求下级尊重上级并竭力奉献,推动事业发展,这种下级对上级的道德态度和伦理行为仍然是正确的、可贵的。如果缺乏这种德性,任何政治管理活动都无法进行。
  二、为民之忠:报国兴群
  孙中山先生曾说:“我们现在说到忠于君,固然是不可为;说忠于国是可不可呢?忠于事又是可不可呢?我们做一件事,总要始终不渝,做到成功,如果做不成功,就是把生命去牺牲,亦所不惜,这便是忠。”(《孙中山全集》卷9《三民主义·民族主义》)
  忠,不仅是从事政治管理的职业人处理上下关系的伦理义务,也是我们每个普通人对国家、对社群、对团体的伦理责任。
  公而忘私,这是忠最初的含义。“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天下为公”才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它弘扬大义为先的精神,不以私利而弃义,不以私利损害公利。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等箴言之所以为历代所崇尚珍视,就在于它们体现了人们对忠这种核心价值的珍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正是忠这种传统道德鼓舞人们为祖国的兴旺发达而艰苦奋斗、矢志不渝。张骞为了国家和民族出使西域13年,历尽千辛万苦,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为促进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作出了贡献。霍去病征西、苏武牧羊、昭君出塞这些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都是为了汉朝的国家富强、社会稳定与民族团结。诸葛亮鞠躬尽瘁、花木兰从军、岳飞精忠报国,都是为了国家与朝廷而尽忠。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幅员辽阔的国家,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文天祥浩气长存,都是忠于国家和民族的忠臣和英雄。宋朝爱国诗人陆游,临死也念念不忘国家统一之事,临终做《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些彪炳千秋的动人故事都是对儒家德行的践行,是我国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可贵的精神财富。
  反观今日,诸多裸官将大量资产转移国外,有的商人包括明星偷税漏税,有的员工工作懈怠、随意跳槽,有的文人数典忘祖、有辱斯文,与上述之爱国兴群精神相悖。今天弘扬儒家之忠德,其要义之一就是要我们每一个人自觉为国出力、爱国报国。同时,也要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社群社区、团体职场,为它们的兴旺发达尽心竭力,做一个忠于祖国、忠于民族、忠于人民的现代公民。
  三、为人之忠:做人敬事
  忠,也是为人的基本品德,它可以体现在做人与做事两个方面。
  做人上,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态度上的忠诚、忠信;二是行为上的尽己、利人。
  从文字意义上看,忠和现代意义上的“衷心”是相同的,都是指衣服包裹下的位于人体正中的心,也就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由衷的真实情感。“二程”(程颢和程颐)有言:“忠者,无妄之谓也。”陆九渊也说:“忠者何?不欺之谓也。”所以忠者,诚实也,“忠诚者实”。
  忠信是忠诚的外在表现。忠是对己而言,信是对人而言。在思想态度上要诚实对待人、言而有信,在行为上要尽己利人。南宋理学家朱熹解忠为“尽己之谓忠”,尽己所存,一毫不留,无一不尽是忠。这种尽己是“为人谋”,进而做到利他人,为人效力,救人之危,成人之美。不仅尽己利人,还要一心,即一心一意。这种一心既包含真心诚意的意思,更包括全心全意,竭尽全力为人谋的特点,如还有所保留而不是全心全意,那还不是忠。如清代戴震在所著《原善》卷下所言:“竭所能之谓忠。”用现代汉语说,忠就是一种奉献利人精神,其极致则是献身精神。
  忠不仅表现在做人方面,也体现在做事方面,为人谋而忠心耿耿,总是要通过做事体现出来,即执事以敬。
  汉许慎《说文解字》以“敬”解“忠”。孔子把为国立功、恭敬职事视为“忠”,并用《诗经》中的诗句阐释“忠”。说道:“《诗》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忠也。”其大意是:承顺天命永不违背,就会获得莫大的福禄。显然,孔子在这里是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当作了“忠”的内涵。
  “执事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其作为一种临事执业的态度、精神、行为规范,包含如下几层含义:
  第一,执事主一专一,宋儒陈淳在其著《北溪字义·敬》中说:“程子谓‘主一之谓敬,无适之谓一’。”可见,敬,首先是指对某种职业和事业要一心一意,全心全意去做,不可三心二意、见异思迁。
  第二,敬有对待事情严肃认真的意思。西周金文中,王或者诸侯在册封官职之后,经常告诫被封者“敬夙夜勿废朕命”,显然是要求被授职的人严肃认真地对待君主的任命。现代学者冯友兰也说:“粗浅一点说,敬即是上海话的‘当心’。我们当心去做,把那一件事当成一件事去做,认真做,即是‘执事敬’。”
  第三,敬还有勤勉努力的意思。《周礼》郑注:“敬,不懈于位也。”说的就是努力。“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朱子语)
  在中国古代,敬业是一广泛的社会道德。如在政治领域,敬业、不懈于职,不仅是对臣下道德的要求,对于皇帝也如是,作为皇帝,要以敬慎态度对待王事,要主一专心,不懈怠玩忽于佛道、游猎等等,要勤奋、谨慎地处理政事。在经济领域,更要有尊重职业对象的意识,生意不成仁义在,遵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公平交易、童叟无欺的经营道德规范等。在文化、生活领域,尤其是在师德与医德方面,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敬业的优良传统。如师德上的诲人不倦、躬亲实践、言传身教等,医德上的以医达仁、救死扶伤、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等。
  总而言之,忠德是儒家所倡导的中国传统道德的最重要的道德之一,其一心一意、竭力奉献、忠诚待人、忠诚做事的核心价值并不会因时代的变化而失去价值。在当代社会,我们在家庭等私人生活领域应该大力提倡儒家之孝德,而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大力提倡儒家之忠德,实现现代化的创造性超越,成为我们兴国立人、民族复兴的巨大精神动力。
  责任编辑/杨艳利
其他文献
摘 要:经过百年探索,我国的学生社团已经能够发挥为学生敞开新的自主发展空间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可让它主动承担更高境界的教育使命—在这一空间中着力培育一种自主活动方式或学生社团的“自组织”机制,从而更充分地敞现学生的生命力。  关 键 词:敞现活力;学生社团;教育使命;社团运行策略  作者简介:李伟胜,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  我国的学生社团是随着20世纪初新学兴起而出现的。就其起源
我院(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4年,1999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为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担负着为首都信息产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  所谓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我们看来,不但要求专业知识扎实、技能精准熟练,更要求思想品德优秀。就像一位企业负责人说的:“一个高职毕业生进入企业,如果职业技能不过关,对接岗位时间不会超过三个月;如果职业道德不合格,对接岗位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教育需要爱以及师爱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无需赘言,固然现实中有缺乏师爱的学生,但鲜有教师承认自己不爱学生。一组调查数据显示:90%的教师认为自己热爱学生,而90%的学生认为老师不爱自己。[1]学生感受不到爱,即使教师自我感到对学生之爱的深刻和博大,恐怕也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由此,有必要对师爱的有效性加以分析和思考。  一、影响师爱效果的因素分析  教师不爱学生,学生自然感受不到爱。笔者所关注的是,在教师
迷人的江汉平原上有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她坐落于蛇山之巅,距今已1700多年,凡领略过她风采的人皆叹为观止、流连忘返,她就是唐代诗人崔颢笔下的黄鹤楼。你若登上这座楼,凭栏远眺,将看到万里长江与龟蛇二山遥相呼应,感受那奔流不息的长江和汉水不断荡涤着内心,直到它变得开阔和明朗。闭上双眼,脑海中会浮现出水天相接的一抹绿,是代表大自然无穷无尽生命力的一片绿海。  绿色被象征为生命的保护色,而教育的对象是人,
:程局长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多年来,德育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教育问题之一,但大多停留在“德育为先”的口号上,真正做的还是“智育为首”。作为教育局长,您是如何看待当前德育实效性这一问题的呢?  程晓晖:我们谈到思想教育工作时,总离不开“加强”和“改进”。显然,青少年思想教育还没有“加强”到应有的程度,还没有“改进”到完善的地步。一句话,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未到位。检讨现行的德育工作,的确存在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繁衍的智慧结晶,是一个地方群体的处世哲学和文化氛围的具体表现,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干窑镇历史悠久,史称“千窑之镇”。早在唐朝就已从事砖瓦业生产,明清时期窑业兴盛,是嘉善乃至江南一带砖瓦业的发祥地,经历百余年的“窑墩”依然矗立。伴随窑业发展和变迁的乡土文化洒落民间落地生根,形成了绚丽缤纷的“窑文化” “窑业文化”和“窑民文化”。近年来,嘉善县干窑中学将地方文化
在长江之滨黄鹤楼下,一所以武汉城市命名的高中南面蛇山而立,几间青瓦白墙的平房与高楼比肩,显得与众不同。这里走出了三位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代表——董必武、陈潭秋、李汉俊,也是在这里他们造就了一大批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建校之初,董必武先生提出“朴诚勇毅”的校训,一直以来,被武汉中学的继承者们遵循和发扬。武汉中学从自身“培养革命者”的历史背景特定校情和学校教育“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出发,逐步形成
近日,以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作基础,由著名词作家陈涛作词,国家一级作曲家刘青谱曲的新时代主旋律歌曲《世纪的约定》,在成都举行了首发仪式。四川省教育厅已将此歌编入四川省使用的2015年(春季)音乐教材小学五年级(下)、初中二年级(八年级下)乡土单元,以及2015年(秋季)音乐教材小学三年级(上)和初中一年级(七年级上)乡土单元。这首歌紧扣时代脉搏,紧贴少儿心理,生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
:黄局长,您好。杭州市下城区自2008年成为全国首个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以来,探索出具有区域特色的“高位均衡 轻负高质”的下城模式。请您介绍下这一模式的具体内涵。  黄伟: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两大主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下城模式中的“高位均衡”,是指着力打造优质的、特色的、多样的教育,不断提升教育的效益、效能,努力实现高水平的教育公平。具体来讲可以概括为“三更”,即“更
但凡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听者最直观的印象是“好听”“有味”。那么,如何才能让思想品德课教得“有滋有味”,学生听起来“有劲”呢?笔者认为,有育人价值引领、有活动生成、有主体发展的思想品德课才是好听、有味的课。  一、把握课程标准有“思品味”  每一门课程教学都应当体现学科的特性,有学科的味道。《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