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好校长带一批好教师,就能办一所好学校。”我认为:作为一校之长,不仅要对自己严要求高标准,率先垂范,更要着力于给广大教职工创设一个民主、愉悦而又充满竞争、向上的优良环境,还应注重调节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以求得最佳管理效能。这就是校长管理艺术。校长管理艺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工作的成败。本文就如何优化管理艺术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以“严”字管理人,形成执行制度化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偌大的一个校集体,要是没有规章制度加以规范和制约,学校就必然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因此,我校先后逐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具体实施中以“严”字当头,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方。实行制度管理人的运行机制:一是结合学校实际,在行政管理、德育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强化岗位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坚持“德育为主、教学为主、全面并进”的管理原则,采取“抓师德、抓常规、抓教风”的三抓管理措施,形成量化评估的管理方法,建立以德、勤、能、绩四个方面对教职工工作做出科学、准确、客观评价的激励机制。根据岗位和职责的不同,分解为各个单项和相应分值,每学期采取个人自评、教研组联评、学校总评的方法。二是建立健全的教代会制度,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学校领导除定期向教代会报告外,还经常与教代会代表沟通议事,全方位地调动教职工参与学校制度的制定,特别是有关计划的制定、人事安排、大笔经费开支、教师福利等问题都经教代会审议,使教师树立主人翁意识。三是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检查落实,使学校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形成一个严密、连续的动态管理。如考勤制度,我校坚持做到:上下班有签到,迟到和外出有记载,行政巡课、出勤情况每周公布,每月统计,奖勤罚懒,从而使学校管理走上制度化的轨道。
二、以“情”字凝聚人,实行操作公开化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如何通过感情的涓涓细流拨动教师的心弦,滋润教师的心田呢?我认为:学校不仅要实行制度管理,还要辅之以情感管理,事事从“情”字出发、从“爱”字人手,以真挚的情感和爱心去关心人、尊重人,使学校领导和教师能心灵沟通和感情融洽,从而产生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想学校之所想,急学校之所急,干学校之所需。在制定和实施制度的过程中,要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遇到问题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校长要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以情动人。对教师做到:政治上信任和依靠;工作上培养和提高;业务上支持和尊重;生活上关心和爱护。这样便能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圈,教职工生活在这个圈里就会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工作起来有干劲。学校各项工作的操作应公开化,因为没有教职工的知情权,就没有他们的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因此;一方面应及时向教职工反馈、通报学校工作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使他们树立起主人翁意识,产生更大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在管理操作上,凡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及学校重大决策,如涉及教师的职称、考核、评优评先等应坚持公开化,提高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做到真正的公开、公正、公开。
三、以“德”字感召人,立足工作实在化
校长的为人处世、工作作风、言行举止,在教师的心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表率作用。因此,校长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学校的工作中,不图名、不为利,两袖清风讲奉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充分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一方面,工作要务“实”不务“虚”,说过的话要雷厉风行坚决做到;要办的事,要真抓实干坚决办好。如学校所定的工作计划,一经通过,只要不出意外特殊情况,就要不折不扣地按时实施,这样才能取信于教师,学校领导在教师的心目中才有威信。有言道:“实”字值千金。事实确实如此。校长抓实、做实,才能引导教师求真务实。如有一个学校的校长在学期初的教师会上宣布,本学期只要大家扎实工作,成绩上去了,学校评比进人全区的前三名,学校将组织全体教师到著名风景区——黄山去旅游。全体教师信心十足,团结拼搏,成绩上去了,获得全区第二名,但是学校由于经费短缺无法兑现诺言。教师们当面不说,背地里都骂校长是骗子、混蛋,从此学校工作一蹶不振。另一方面,在学校工作中,校长还得以“勤”字为先,要事事带头,处处抢先。如在前几年我校还未做化粪池厕所时,学校的厕所卫生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一个月左右就要组织教师掏洗一次,常常是校长带头,共产党员带头,教师们紧跟随后。这样,领导的身体力行、以身垂范,要比任何的说教更有感召力,它在每位老师身上产生巨大的内驱力,使他们毫不懈怠,努力工作。
四、以“创”字塑造人,促进创新观念深刻化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课堂与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要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教师创新观念深刻化。一是要强化教师的发现意识,养成平时工作细心观察、善于发现的习惯。二是遇事要善于从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三是要敢于向权威挑战,不迷信于现成答案。这样在以“创”字塑造起来的教师们的教育下,我们的学生便能茁壮成长,成为新一代的创造者和建设者,从而确保我们的国家永远兴旺发达。
总之,一个学校办学水平:校长素质+教师干劲,这种说法一点不假。领导管理艺术是校长的最高素质之一,也是一名优秀校长的必备素养,而此艺术最关键、最根本也是最中心的问题,就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爱校、爱岗、敬业、精业,这就是办好学校的关键所在。
一、以“严”字管理人,形成执行制度化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偌大的一个校集体,要是没有规章制度加以规范和制约,学校就必然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因此,我校先后逐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具体实施中以“严”字当头,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方。实行制度管理人的运行机制:一是结合学校实际,在行政管理、德育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强化岗位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坚持“德育为主、教学为主、全面并进”的管理原则,采取“抓师德、抓常规、抓教风”的三抓管理措施,形成量化评估的管理方法,建立以德、勤、能、绩四个方面对教职工工作做出科学、准确、客观评价的激励机制。根据岗位和职责的不同,分解为各个单项和相应分值,每学期采取个人自评、教研组联评、学校总评的方法。二是建立健全的教代会制度,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学校领导除定期向教代会报告外,还经常与教代会代表沟通议事,全方位地调动教职工参与学校制度的制定,特别是有关计划的制定、人事安排、大笔经费开支、教师福利等问题都经教代会审议,使教师树立主人翁意识。三是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检查落实,使学校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形成一个严密、连续的动态管理。如考勤制度,我校坚持做到:上下班有签到,迟到和外出有记载,行政巡课、出勤情况每周公布,每月统计,奖勤罚懒,从而使学校管理走上制度化的轨道。
二、以“情”字凝聚人,实行操作公开化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如何通过感情的涓涓细流拨动教师的心弦,滋润教师的心田呢?我认为:学校不仅要实行制度管理,还要辅之以情感管理,事事从“情”字出发、从“爱”字人手,以真挚的情感和爱心去关心人、尊重人,使学校领导和教师能心灵沟通和感情融洽,从而产生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想学校之所想,急学校之所急,干学校之所需。在制定和实施制度的过程中,要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遇到问题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校长要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以情动人。对教师做到:政治上信任和依靠;工作上培养和提高;业务上支持和尊重;生活上关心和爱护。这样便能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圈,教职工生活在这个圈里就会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工作起来有干劲。学校各项工作的操作应公开化,因为没有教职工的知情权,就没有他们的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因此;一方面应及时向教职工反馈、通报学校工作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使他们树立起主人翁意识,产生更大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在管理操作上,凡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及学校重大决策,如涉及教师的职称、考核、评优评先等应坚持公开化,提高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做到真正的公开、公正、公开。
三、以“德”字感召人,立足工作实在化
校长的为人处世、工作作风、言行举止,在教师的心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表率作用。因此,校长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学校的工作中,不图名、不为利,两袖清风讲奉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充分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一方面,工作要务“实”不务“虚”,说过的话要雷厉风行坚决做到;要办的事,要真抓实干坚决办好。如学校所定的工作计划,一经通过,只要不出意外特殊情况,就要不折不扣地按时实施,这样才能取信于教师,学校领导在教师的心目中才有威信。有言道:“实”字值千金。事实确实如此。校长抓实、做实,才能引导教师求真务实。如有一个学校的校长在学期初的教师会上宣布,本学期只要大家扎实工作,成绩上去了,学校评比进人全区的前三名,学校将组织全体教师到著名风景区——黄山去旅游。全体教师信心十足,团结拼搏,成绩上去了,获得全区第二名,但是学校由于经费短缺无法兑现诺言。教师们当面不说,背地里都骂校长是骗子、混蛋,从此学校工作一蹶不振。另一方面,在学校工作中,校长还得以“勤”字为先,要事事带头,处处抢先。如在前几年我校还未做化粪池厕所时,学校的厕所卫生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一个月左右就要组织教师掏洗一次,常常是校长带头,共产党员带头,教师们紧跟随后。这样,领导的身体力行、以身垂范,要比任何的说教更有感召力,它在每位老师身上产生巨大的内驱力,使他们毫不懈怠,努力工作。
四、以“创”字塑造人,促进创新观念深刻化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课堂与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要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教师创新观念深刻化。一是要强化教师的发现意识,养成平时工作细心观察、善于发现的习惯。二是遇事要善于从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三是要敢于向权威挑战,不迷信于现成答案。这样在以“创”字塑造起来的教师们的教育下,我们的学生便能茁壮成长,成为新一代的创造者和建设者,从而确保我们的国家永远兴旺发达。
总之,一个学校办学水平:校长素质+教师干劲,这种说法一点不假。领导管理艺术是校长的最高素质之一,也是一名优秀校长的必备素养,而此艺术最关键、最根本也是最中心的问题,就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爱校、爱岗、敬业、精业,这就是办好学校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