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文学革命与文学传统——对若干历史现象的回顾和再认识

来源 :文学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Wind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在我国历史上空前深刻而彻底的文化革命运动,作为这个运动的重要内容的文学革命,即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也是一场空前深刻而彻底的文学革命运动。"五四"文学革命的发难者和先驱者们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时候,
其他文献
傅璇琮,陈华昌在《文史哲》1989年第4期发表了《唐代诗画艺术的交融》一文,文章认为,唐代绘画在题材上发生了突变,山水画与花鸟画得到大的发展,分别成为独立的画种。山水画的迅速成长,得力于诗人的提倡、褒扬,唐代诗人们写作了大量题咏山水画的诗篇。更主要的是,唐代山水诗的高度成就对山水画的繁荣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唐代山水诗已达到"神似"阶段,善于通过景物描写表现主观情意,创造出富于个性特色的丰富多采的意境,这就启发了画家们以诗人的眼光观察自然,力求融情入景,注意简练含蓄,留有余地,触发欣赏者的想象力。同样,花鸟
陈允吉先生的专著《唐音佛教辨思录》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陈允吉先生是耕耘在古典文学教学和研究园地的中年学者,从事佛学对文学影响的研究已十年有余。佛学对文学的影响是一个很有潜力的研究领域,但需要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并需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少人望而却步,而陈允吉先生十余年如一日,在点滴的积累中,终于成果卓然。该书收集了陈允吉先生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力作十四篇,这些论文集中讨论了佛学对唐代几位大家及其创作的影响,在这些论文中旧学
编辑同志:近好!作为我国最高水平的严肃的古典文学研究刊物,贵刊在国、内外都是受到敬重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贵刊在出版发行方面却遇到了许多困难。这当然不能不引起文学史研究界同行的极大关注。编委会、编辑部和文学史研究界同行为了解决贵刊所遇到的困难,想了许多办法,出了不少的主意。在这种情况下,我相信一句人们常说的话:"事到着忙处,自有下场处。"许多办法和主意,我以为都是可行的。不
唐圭璋先生所辑《全金元词》,是继《全宋词》之后的又一部断代词学总集,此书自一九七九年出版以来,为研究金元词的发展史,研究词律及词曲之演变,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料,对词学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考订、校勘和标点方面,此书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本文拟从五个方面列举一些疏漏和失误,意在为进一步校订此书提供参考。不当之处,亟盼编者及广大读者指教。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党风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河北省中心智库的党风廉政建设专业智库,为非编制智库研究机构,其前身社会治理与党风廉政建设研究中心成立于2015年9月,2018年3月改为现名。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法治河北建设研究中心是河北省中心智库的法治专业智库,成立于2018年3月。该中心主要围绕河北省法治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和法治评估,运用法治理论研究最新成果,为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法治思想支撑和行动方案选择,为全面推进法治河北建设提供前沿性、体系化的智力支撑,为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思路。
长城文化安全研究中心是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于2016年3月批准成立的河北省首批新型智库。依托于河北师范大学,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原则,以服务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为宗旨,以政策研究咨询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国家、河北省在文化及意识形态建设与国内外舆情领域中出现的重要敏感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攻关,履行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等资政职能,为河北科学发展提供战略谋划、前瞻研判、资政启智、政策评估服务,并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决策咨询建议。
最近十年间,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进展。十年前,当文学科学随着整个国家历史的转折而开始新的起步时,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境况还是十分困窘的。直到1978年前,全国还没有一个专门从事近代文学研究和教学的机构,没有一个专门的刊物,没有出过一本专门的论文集,甚至没有一支队伍:除了可数的几位学者孜孜矻矻在这块荒地上耕耘外,
现存《元刊杂剧三十种》版子断烂,错漏严重,字迹多漫漶不清。中华书局出版徐沁君先生新校本,校勘精当,便于阅读,厥功伟矣。然亦不免于千虑一失,如张国宾撰《薛仁贵衣锦还乡》第一折正末唱[醉扶归]:"薛仁贵箭发无偏曲,手段不寻俗;张士贵拽硬射规却不大故。薛仁贵那箭把金钱眼里吉丁的牢关住;张士贵拽满了弦鸣箭出,那箭离垛子有三十步。"徐校云:"‘规’字左旁略模糊,覆本(中国书店影印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文科大学覆刻《覆元椠古今杂剧三十种》)作‘頛’。
秦观的《月江楼》佚诗,《淮海集》无见,仅横州、藤县两县志载,文字全同,《藤县志》仅倒了一字,题作《江月楼》。两县志均言之凿凿,认为系秦观在该县所作,此诗作于何地?确应一辨,据我考证,此诗当系秦观编管横州时所作,理由有三:一、"仙翁看月三百秋"句,指的是董京事。据《横州志》载,晋董京避居横州登高岭时,秋夜泛舟江中,见一仙人乘槎而来。后州人据此在登高岭建浮槎馆以纪念。秦观当时就住在此馆,此传说定有所闻、所感,并与董京可谓知音。二、"江波日去月不流"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