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资源的合理配置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ktime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设施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开展教学的基础条件,也是改善教学质量的前提。由于广大农村地区经济不够发达,中小学校的体育设施资源种类不全,体育器材陈旧落后,不仅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还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本文主要对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资源如何合理配置进行重点试论,同时提出一些有效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合理配置
  体育设施资源作为展开体育锻炼的主要物质条件,也是衡量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但是在当前的中小学教育阶段,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和基本器材配备并不完善,而且达标率还不高,严重影响体育教学的顺利实施。为此,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和体育教师需解决体育设施资源问题,通过合理配置,组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
  一、国家教育资金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投入
  现阶段,我国在教育方面投入的资金所占比例不大,下拨至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用款也相对较少,导致这些地区的体育设施资源配备不完善,很多运动项目因没有器材而无法顺利开展。所以,国家教育部门需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经费的投入,积极向体育设施资源方面倾斜,帮助学校购买一些基本的体育器材。如购买常用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拍、排球和足球等,修建操场、篮球场等,为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也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同时,各地农村中小学校在获得国家教育用款支持后,应将适当的经费用在体育教育与设施资源上,以满足基本的教育教学为基础,适当增加对体育设施资源的支持,通过完善教学设施创设良好的运动氛围和体育环境。另外,各级地方政府需联合中小学校采用多样化的筹资手段,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主动拓展多个融资渠道,获取社会各界的帮助。如组织当地企业捐款、寻求基金会援助等,运用多种融资方式,争取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用来建设和完善体育设施资源。
  二、维护与管理好现有的体育设施资源
  中小学新课程教学标准中明确指出,体育器材和场地是强化素质教育,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物质保证。农村中小学校由于体育设施资源较少,学校更应维护与管理好现有的体育器材和场地,尽量做到物有所用、物有所值,并积极响应新课标的要求,按照国家制定的政策将体育教学器械与设置配备齐全,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运动场地和器材。虽然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的办学条件有所差异,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如果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体育教育配备目录可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所以在现有的体育设施资源条件下,就要充分管理和维护好这些体育器材与场地,尽量延长使用寿命。在平时的使用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爱护体育设施,使用后要将器械放回原位,做好清洁整理工作,不影响下次使用。另一方面,农村中小学校应想办法通过各种渠道摆脱资金短缺的困境,除争取教育拨款外,还要争取利用民间资金的投入完善体育场地和器材,为学生参与训练提供硬件设施。
  三、充分利用农村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农村地区的优势在于自然资源丰富。在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学场地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室、操场和校园,教师还可带领学生到野外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多样化的体育训练和运动项目,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如越野、游戏、爬山、滑雪、溜冰和游泳等,不过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不能在危险区域进行体育活动。同时,农村中小学校可开发一些闲置的空地,将这些空地整平当作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用地。在体育器材方面,教师可让学生使用瓦块、石头等练习投掷项目;利用板凳、桌椅、柳条、竹竿等练习跳跃项目或开展体育游戏。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即使在体育设施资源不完善的情况下,农村中小学生同样能够锻炼身体,参加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只要转变视角,开动脑筋,齐心协力,教师就可以开发出更多有训练意义的体育项目。
  四、教师和学生一起自制体育器材
  农村地区中小学因体育教学器材不完善,导致部分体育项目无法正常开展。不过教师可和学生一起积极自制体育器材,利用适当的材料和器具,如日用品、废旧物品替代体育器材,不仅经济实惠,还有利于开展创造性和新颖性的体育教学。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自制体育器材有以下几种。1.自制毽子。农村很多家庭都养鸡,学生可使用鸡毛、针线等制作毽子,制作工序十分简单,能够随身携带,只要拥有一块空地即可锻炼。可以一人玩或多人玩,可在体育课堂上或课下玩,在玩耍中锻炼身体。2.自制沙包,制作沙包比较容易,只需使用一块布缝好之后装入一些沙子、玉米、小麦或大米等。中小学体育教师可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在制作过程中不仅可锻炼他们的手工操作技能,还可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沙包的玩法很多,可瞄准掷沙包、踢沙包,还可使用沙包传递射门等。3.自制铁环,铁丝作为农村家庭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只要进行稍微加工就能制成铁环。滾铁环是中小学学生比较青睐的一项运动项目,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还可以锻炼其心理素质。
  五、加强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的开发利用
  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转换思维方式和思维视角,加强对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体育器材和设备的多种功能,灵活使用,实现一物多用的教学目标。比如,操场就具有多样化功能,学校可建设基本的篮球架开展篮球教学,也可当作羽毛球、拔河、跳绳、跳远和跑步等的训练场地;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当作投射门,或者作为穿越的障碍物等;使用跳绳可进行斗智拉绳或做绳操;使用实心球可当作标志物、障碍物、负重物练习投掷,也可以当作保龄球等。只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能够转变思维方式与角度,就能通过常用的体育器材开发多个新功能,充分发挥其价值和作用,以此丰富学生的体育锻炼形式和内容,并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理论知识。
  同时,农村中小学校应对体育场地和器材进行合理布局,这对于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积极意义。合理布局体育场地和器材要做到多个班级同时进行体验活动,使各个运动项目在进行的过程中不对其他活动者产生影响,而且不能影响其他班级正常的课堂教学。所以,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需努力钻研,尽量满足学生对体育训练场地和项目的要求。
  六、总结
  总之,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针对有限的体育设施资源应做到充分、合理地使用,学校应积极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完善设施,并借助农村地区丰富的资源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运动项目和训练形式,全面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郭敏刚.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审视与路径探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2]孟祥杰.浅谈影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J].才智,2015(14):31.
  [3]王玉波.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设施的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3(6):29-30.
  [4]康文波.刍议新时期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智富时代,2015(5):272.
其他文献
摘 要:当下,通过中学课程改革,学生已经成为课堂的主人。“3+6”教学模式以导学案为核心,分为六个教学步骤,每个教学步骤环环相扣,逐步引领学生掌握新知。其中,课堂展示环节至关重要。只有重视和及时解决课堂展示环节存在的问题,才能增强课程改革的实效,使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关键词:课堂展示;课程改革;导学案编写  最近几年以来,我校进行的“3+6”教学模式改革正在逐步推进。在新模式下,教学分为课前、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