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机械专业工程实训课程改革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c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工科背景下,针对高等农业院校机械专业的工程实训课程进行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和考核评价方法的深入讨论和探索,为农业院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工科  机械专业  农业院校  工程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240-0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农业时指出,要统筹抓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本科教育要推进“四个回归”,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新工科建设就是在新的技术、产业和经济背景下工程教学的重大变革。高等农业院校机械专业就是要培养适合于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的专门机械人才。为提高培养质量,更好的符合互联网农业、农业大数据、农业物联网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要求,应加强学生工程基础知识与农艺、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知识融合能力的培养。实训课程是工科专业必不可少的教学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关键之一。所以如何结合农业院校实际,开展工程实训课程以适应多学科交叉、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创新工作。
  1.新工科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新工科建设,要通过新理念、新知识、新模式来实现具有竞争力的多元化人才培养需求。新工科的特色应包括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国际化;新工科需要树立新的理念,构建新的课程和评价体系,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的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新的时期,学生学习和生活都在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方式在不断变化也更灵活,新工科教育需要为学生提供能够强化个人能力与素质的平台,同时又能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最终成为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创新型工程人才。
  2.高等农业院校实训课程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以新的理念陆续成立工程实训中心,但传统观念认为的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难以满足随市场和社会需要随时变化的需求,同时也没有结合自身高校实际,而且高校实训教师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并且不能与时俱进,所以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为了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工程实训课程应独立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和管理机制。而农业院校长期以来,受其学科发展制约,工程实训课程普遍存在投入不足、方法陈旧、难有特色等问题,所以更急需找到工程实训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自己特色的专业工程人才。
  3.高等农业院校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探索
  3.1构建课程新体系
  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实训课程体系应突破传统实践教学的束缚,构建分层次、分阶段、多元化的针对培养综合型人才的课程模块。课程要既能满足课内基础性实践教学,又能满足专业实践实习教学,同时以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和大创项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基础模块应直接针对理论知识点,加强学生的理论深入学习;实践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注重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创新模块应以学生兴趣为引导,让学生自主学起来,让教学活起来,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知识创造能力。将实训课程模块化,即优化了学时和内容,又便于结合本学校及专业特色,真正能将工程实训的实践和创新性与社会和产业需要相融合,实现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集于一体的全面培养。
  3.2优化和丰富人才培养模式
  新工科人才培养需要以多元化和开放性为主导,结合校内、企业,甚至国际联合来建立工程实训平台。首先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在校内依托国家级、省级、校院级实训中心和基地,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校内实训共享平台。特别是高等农业院校机械专业校内实训平台的建立,这样既整合了资源,在有限投入情况下有效完成相关工程大类专业的实训教学又能突出自己学校专业特色。其次是要丰富教学平台内容,结合现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构建虚实结合并且内容可不断扩展的工程实训平台。随着以上这些先进技术的引入,工实训课程将一定程度突破地域和教师的限制,利用“微课”、“慕课”等先进“线上”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获取知识的新通道;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也将会随着5G时代的到来更多被运用到先进制造中。然后,深化校企合作或协同建立实践基地等,推动校外实训平台的建立。最后,工程实训教学将不再是某个或某几个老师来完成的过程,提高自身教师的素质是一方面,更多的是要实现知识的动态融合。所以突破传统“授课”观念,按照高校学科和专业特色,以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建立知识结构互补、年龄结构合理、教育背景交叉的工程实训教学团队也是一项必要的措施。教师也不再局限于自身高校内部,聘用企业优秀的工程师或国外优秀教师作为兼职教师,即可在校内,也可在校外参与工程实训教学,这将有效提升教师团队的实践能力。
  3.3革新考核评价方法
  新课程体系下,应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成果为导向并能随时调整不断改进的评价方法。新工科是为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多元化人才,所以考核评价方法也应是多维度的学生綜合能力的评价。既可以是“线下”周期性的成果评定,把创新创业成果记入考核成绩;也可以是“线上”互动式的问答,甚至线上随机题库答题测试等。最后根据学生产出导向的评价结果和培养目标完成度,从多方面持续改进不断完善。
  结束语
  在新工科背景下,针对高等农业院校机械类专业工程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措施进行探索,结合专业特色,通过构建分层次、分阶段、多元化的课程模块、实施多元化和开放性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产出成果为导向的评价方法,更有利于工程实训课程实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艳红. 关于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9(14):126-128.
  [2]王海舰,袁嘉惠,等.“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学科交叉融合机制研究与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2):7-8.
其他文献
【摘要】“生本教育”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强调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本文阐述在《管理理论与方法》课程中生本应用教育的具体做法,包括三点:学员为主体,教员为主导,合作为形式。  【关键词】生本教育 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227-02  “生本教育”是我国当代知名的教育专家,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心胸外科护生实习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05-2019.03在我科进行临床实习的62名护生,按照电脑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带教模式,比较两种教学方式之间的教学效果。结果:通过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带教后,实验组的出科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心胸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浙江传媒学院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研究,介绍了文艺类院校数学建模教育的困难和对策,对同类院校如何开展数学建模教育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数学建模 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233-01  数学建模作为一门知识覆盖面广,应用性强的课程,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重视。几乎所有的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236-01  在我校领导的人文教育、自主学习教学理念引领下,本学年下学期开学初始,基础医学部两位主任经过反复探讨,发起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活动。由布置任务、研究课改思路,到各教研室推选优秀老师参与活动,两位主任不厌其烦的点拨、参与活动教师的演练,并对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最终于年底迎来了张老师的课程教学改革公
期刊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需要教师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关于如何加强项目管理教学的实践效果,以及改革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现阶段管理课程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根据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工程项目 管理课程 思政教学 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本文对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途径进行探索,分别从专业教学知识体系的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入手,选取真实工程案例、模拟实际工作过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建立了完备的虚拟实验教学平台,为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 工业机器人 虚拟仿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摘要】园林树木学作为园林专业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涉及教学内容较多,对学生学习而言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本文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园林树木学课程现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以应用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园林树木学 教学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229-01  一、传
期刊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做到“立德树人”必须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追求高质量。怀特海智慧教育理念中的:有活力的教育;教人以“善”、取得成功、价值选择;大学的使命与教师的职责等观点对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使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立德树人 智慧教育 活力教育 怀特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雅思教学需要兼顾提升语言能力与达到考试要求的雙重目标。基于此目标,本文将展开对CI课程的内容分析,项目引进CI课程的原因分析,以及相应的教学研究分析。  【关键词】高职 中外合作办学 雅思 CI课程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239-02  作为国际化、开放性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外合作办学
期刊
【摘要】在新时期的影响下,对贫困县教育的重视越来越迫切。为贫困县教育创造良好环境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今,由于缺乏完善的教学设施,教学环境,教学硬件和农村教学场所,学校无法让学生进行丰富的足球活动,极大地制约了体育足球教学的发展,对培养学生足球运动能力极为不利,阻碍了足球课外活动的开展。因此,如何在贫困县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是当务之急,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贫困县校园足球 制约因素 改善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