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阶梯式课外阅读探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per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外阅读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师对引导及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就实际教学结果来看,阶梯式的课外阅读方式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较为有效。就如何在初中阶段进行阶梯式的语文课外阅读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阶梯式课外阅读;策略
   所谓阶梯式课外阅读主要指的是按步骤及计划循序渐进地阅读的一个过程,来有效提升初中阶段语文课外阅读的方式。一般来说,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生课外阅读方面没有进行及时的延伸及引导,导致学生对课外阅读涉及较少。所以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来促进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拓展,并利用阶梯式的方法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兴趣,进行感知阅读
   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其进行感知阅读是阶梯式课外阅读的第一步,相当于打地基的阶段。对于这个阶段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连最基本的兴趣都提不起来,那就无法进行后续的课外阅读了。就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来看,还有部分教师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其教学过程中主要就关键词及句型单独重点讲解,接着让学生整体进行阅读并分析其中心主旨,然后阅读教学就接近尾声了。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所以也无从提高其阅读水平[1]。
   比如,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文章主要通过对百草园自由、快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记叙,来表现儿童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自由、快乐生活的追求。这篇文章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吸引力的,教师可以通过对文章整体内容的讲解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体会。针对这篇文章中的童年趣事这个话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童年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然后教师可以适时引出鲁迅的其他优秀文章来推荐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这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从而有效实现学生利用兴趣感知阅读的作用。
   二、引导学生鉴赏,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
   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鉴赏是阶梯式课外阅读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透过表象文字来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以往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往往忽略了引导学生自己对文章大致内容进行理解,也可能会把自身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这导致学生没有真正学会如何对文章进行理解,在下次碰到类似阅读时仍然无从下手。由此可见,初中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来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情感。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背影》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鉴赏阅读上。《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其主要描述了父亲送“我”上火车的经过,文中有大量的细节描写,如父亲买橘子的神态和动作等,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不善言辞的父亲对“我”的无声的爱。在这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主要人物父親在买橘子时的神态、动作等细节加以揣摩,并引导他们发现字里行间所表现出的“我”对父亲的怀念之情。通过这一流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自主发现文章的中心主旨及阅读方式,这有助于学生找到文章的重点。然后,教师可以把朱自清的其他文章推荐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白水漈》《绿》等。这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其课外阅读水平。
   三、指导学生总结,培养学生阅读感受
   对所读文章进行总结与评论是阶梯式阅读的第三个阶段,也是整个阅读教学中的最高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运用发散性思维,从文章整体的思想及语言等方面进行总结和评价。另外,教师在这个阶段还可以引导学生记录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这一过程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对作者的中心主旨有进一步的理解,这对以后学生进行作文写作有很大的帮助[2]。学生对课外阅读进行总结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大致引导总结一些思路,如从某方面开始总结、需要总结哪几个方面等。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加练习,从中来找到适合自己的总结方式,这可以有效地为后续语文阅读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这种阶梯式的课外阅读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外文章的进一步了解,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整个阶梯式阅读能让初中生在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的同时学习到很多对后续学习有用的阅读及学习方法,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梅.初中语文阶梯式课外阅读实施途径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1):17-18.
   [2]吴彬姗.第二学段阶梯式阅读习惯的养成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6(6):18-19.
其他文献
摘要:上海市二期课改已有很多年了,不可否认的是,课改给教学改进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同时,在初中英语教学的改革中,英语课堂效率也随之有所提高。但是随着课堂效率的提高,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也一一显现,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语音教学。初中英语语音教学问题的暴露对于一线英语教师来说值得借鉴和思考。因此,围绕沪版初中牛津英语中语音教学的问题,提出一些反思和想法。   关键词:初中牛津英语;语音教学;问题;反思   一
摘要:现阶段,传统初中地理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教学需求,严重地阻碍了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更新发展。这就需要初中地理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演示方式。围绕初中地理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展开讨论,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具体的教学应用。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在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教师有效整合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地理教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学校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种情况下,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策略,以迎合其要求。而变式教学便是初中数学教师寻找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通过此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初中生数学学科的学习。基于此,就如何将变式教学运用到初中数学课堂当中进行了相关分析,以期为初中数学教师的数学提供一些建议,使其教学进展更顺利。  关键词:变式教学;初中数学;实践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
摘要:以初中美术课堂为基础,分别从“运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前导入”“加强师生互动,创新教学模式”“设计趣味游戏,创新课堂训练”几方面对如何进行教学创新展开讨论。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美术;创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如何做到在有效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成为推动初中美术教育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从初中美术当前的教学模式来看,教师
摘要:初中物理知识较为抽象,导致许多初中生将物理的学习当成一大难题,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较低,物理学科的教学效率难以提升。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出现在物理课堂中。微课是当前在物理学科中广受教师与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通过微课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具体化,将复杂的物理实验变得简洁,将初中物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微课;教
摘要:首先从内涵和特征两方面介绍了智慧教育。然后从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化、操作技术不到位、评价与反馈机制不完善这三个方面分析智慧教育背景下中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关键词:智慧教育;中学教学;教学质量   一、智慧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1.智慧教育的内涵   智慧教育是新时代背景下顺应产生的一种新事物,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全世界各行各业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教师应打破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局限和禁锢,重新定位教学主题。将书面表达能力作为重要的战略教学目标,对话题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引入趣味性和多样性元素的方式,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另外,还必须考虑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和学习规律,利用别开生面的方式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根据书面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辅导,以确保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和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步提升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对激发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集中、单一的现象很严重。   关键词:体育教学;兴趣单一;低水平重复;终身体育观;综合教育观;运动技能差异   一、体育項目“偏科”现象的原因   (一)体育新闻媒体的导向以及学校体育氛围的影响   由于受到场地器材及师资等因素的限制,一些学校确定了适合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