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胜于特质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780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数人坚信,人的某些特质会决定他的行为。虽然人在不同的情境下行为也会不同,但是我们倾向于用某些特质对人进行分类,并根据这些特质做出判断,就像自信总是“好的”,而惟命是从就是“不好的”,进而基于这些指标去评估一个人。经理人常常在招聘中依此做出判断,包括评价在岗员工的时候。当然,有些经理人的确相信情境比个人特质更能决定行为,他情愿随随便便就把人招进来,然后根据其长处为他建立适宜的组织环境。但是,大多数组织在选拔员工的时候,还是会更强调个人的特质,在招聘中尤其如此。
  在招聘中惟“个人特质”是从,存在两个问题:第一,组织环境是强情境,会显著影响员工的行为;第二,人的适应性很强,个人的某些品质会跟随组织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在相对弱的情境中,个人特质对行为的影响很强;在相对强的情境中,其影响很弱。组织环境是强情境,其特点是:第一,组织有规章制度,这些制度规定了组织允许的行为,对不当行为亦有罚则;第二,组织中还存在一些非正式原则,也能规范行为。由于存在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组织规则,每个组织成员的个人特质对行为的影响就被减小到最小程度。与此相反,像野餐、聚会之类的非正式活动场合就是弱情境,可以想见,在这些场合中,个人特质当会显著预测其行为。
  个人特质通常是长期稳定的,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个人特质会被其参与的组织改变。此外,人们往往会加入多个组织,例如社团组织、宗教团体、联谊会、健身俱乐部、政党,以及雇主。这些组织容纳了不同类型的成员,他们也会适应不同组织的情境。所以,个人特质并非一成不变,人们会根据不同的情境调整其行为。
  既然个人特质不能很好预测未来雇员的行为,那么经理人怎么办呢?答案是,鉴往知来!对个人未来行为的最佳预测指标是其过去的行为。因此,在面试时,应当了解其过去的经历,尤其是与目标岗位工作相关的经历。可以这样提问:“您以前做过哪些工作是足以展现您的创造力的?”或者“在前一个工作岗位上,有哪些工作是您非常想实现,但最终没有完成的?为什么没有完成?”要问“您是如何处理的?”而不要问“您会如何处理?”
其他文献
当数据完全渗透到人们生活之中,大数据带来的挑战就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很多方面我们都可以观察到大数据时代的不同。面向大数据机遇和挑战的应对策略是进行长期部署和短期规划,一步一步走。从长期来看,大数据的影响是深刻的。但眼下对企业而言,应对大数据的第一步是构建BA能力  近年来,“大数据”这一概念迅速流行,在业界和学界得到高度关注。事实上,“大数据”并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时代演化的产物。当信息技术
期刊
第一次见面,我们会留意对方的言谈举止,包括体貌特征、服饰搭配、握手的力度、手势姿态、说话的语调等等,然后把这个人归入到我们内心中早就准备好的类别里。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明白,第一印象并不够准确。  我们看重第一印象,本质上是因为我们凡事都爱找捷径。当遇到陌生人的时候,我们希望对他们进行类型化和脸谱化,以便我们快速地处
期刊
北宋初年有一位十分聪明的文人陶谷,博通经史,文章过人。从五代后晋开始,陶谷就在朝中掌管文字,历仕后汉、后周,到宋代依然在翰林院当老资格学士。宋人称其“自五代至国初,文翰为一时之冠”,然而他却在赵匡胤那里碰了钉子。  北宋建立后,陶谷仗着自己对赵匡胤当上皇帝有功,希望能够挪挪位子,当宰辅大臣。按说,陶谷想当宰辅,不算过分。论他的能力和资历,都能排在赵匡胤的其他宰辅前面。后晋时,陶谷的文辞就是一流的,
期刊
近期在给一个总裁班授课时,我在学员中做了一个调查,问这些来自某行业的企业高管们两个小问题:一是所在企业有无品牌管理部门或专人;二是如果有的话,是独立的部门还是归属于哪个部门。得到的结果是,76%的企业已有品牌管理部门、小组或专人,其中12%的企业设有独立的品牌管理部门。有趣的是,在那些没有专门设立品牌管理部门的企业,品牌管理人员(小组或专人)的归属部门则是五花八门,除了市场部外,还有销售部、法律事
期刊
技术流程用于定义系统需求,以将需求转换成有效的产品、必要时允许产品进行一致的再生产、使用产品来提供所要求服务、持续提供这些服务并且在产品退役时处置产品。  技术流程定义促使组织和项目功能收益最优化并降低由技术决策和行动带来风险的活动。这些活动能使产品和服务具有适时性和可用性、成本效益及功能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可生产性、适用性以及采办和供应组织所需的其他品质。这些活动亦能使产品和服务能够符合社会的
期刊
《贞观政要》是史书。读史书,如何理解是一大难题。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同情之理解”,不失为可取的方法之一。他说:“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藉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
期刊
贞观君臣中,有一个很特殊的人物,名封伦,字德彝。隋朝时,他就已经进入高层,在揣测隋文帝夫妇的心理上,他展示出自己过人的小聪明。隋朝大臣杨素本来很自负,谁都看不起,唯独对封德彝另眼相加,称“揣摩之才,非吾所及”。降唐以后,封德彝在唐朝建立过程中立有功绩,唐高祖时就担任吏部尚书,升中书令,太宗即位后,封德彝改任尚书仆射。  封德彝是从吏部干出来的,在人力资源上应该是内行。太宗为了倚重他,专门把他叫来,
期刊
中国是创新的沃土?恐怕国际上大多数人不会认同这一观点,因为中国经常与山寨、缺乏言论自由、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填鸭式教育和国营领域过于傲慢等负面形象联系在一起。或多或少地出于上述原因,外界通常认为中国缺乏创新成功的基础。  但这一观点过于简单和肤浅。不妨让我们在这些所谓的原因中撷取两条展开深入研究。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确实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但这并不能阻碍创新的步伐。在过去十年里,源自中国的创新案例不胜枚举
期刊
在过去经济环境相对平稳的时候,商业转型可谓是千载难逢的,只有突破性新技术、惊天丑闻或成本剧变等罕见的事件才会引发根本性的变革。但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各行各业的挑战陡增,商业环境急剧波动、不确定性持续增加,变化已经成为商业运营的一部分。为了在波涛汹涌的商海中保持正确的航行方向,公司必须为持续转型做好准备,并根据商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战略。  然而,很少有企业具备这项关键能力。尽管不少公司都曾试图转
期刊
九年前,某著名品牌咨询公司对中国品牌建设情况做过一个调查,其中一项内容为“高管们是如何理解企业的品牌意义的”。结果发现,前三项内容指向声誉、可靠质量和文化建设。三年之后,对于这个问题,调查结果发生了明显变化。对顾客承诺和关系跃居首位,而可靠质量滑落到第五位。对品牌意义的理解直接影响品牌行动的逻辑。三年间的变化折射了中国品牌建设的进步。  的确,学界对“何为品牌”有很多看法,也存在时间上的认识演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