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教学设计 追寻课堂效益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ll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设计应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应体现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来展开. 追寻课堂效益,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都要给力. 我们追寻的课堂效益,是教育学生学会思维,善于思考,进而形成思想.
  【关键词】 给力;教学设计;新授; 练习;总结;课堂效益
  严育洪老师在《课堂坐标:教学设计的走向》一书中说:教学也是一段旅程,在教学的“旅程”中,不同的教学设计就可能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情”. 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设计应体现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来展开. 追寻课堂效益,是教师最需要思考和实践的,因此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给力.
  一、新授环节要给力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提出“为学习设计教学”. 教师精心设计,学生学得轻松,课堂效益自然就高.
  案例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单位”一课. 教者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即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迁移到对面积单位的认识中来. 在导出对面积单位的需要后,教师提出设想:面积单位会和什么有关?
  学生思考得出:可能与长度单位有关.
  大家一起来回顾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分米和米.
  师:1厘米、1分米、1米,如果画出来是什么样子的?
  生:一条一条的线段.
  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画出各自的实际长度.
  师:面积单位会是什么样子的?
  生:一块一块的;一面一面的;一格一格的.
  师: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板书:正方形.
  师:生活中听说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师:到底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是什么东西?
  师: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有多大?
  对应着黑板上1厘米的线段,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教师把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白纸贴在黑板上. ……
  “任何学科的教学设计都要重视从生活中引出问题,注意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联系,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沟通. ”在教学设计时,正是基于教者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准确把握才能如此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练习环节要给力
  老师们一般都比较重视新授环节的设计,其实,练习部分巧妙地引导,不仅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练习题的引导到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2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一课练习环节,第49页“想想做做”.
  第3题:用直尺把右边的两点连成一条线段. 追问:连接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
  第4题:下面有三个点,连接每两点画一条线段. 再追问:画成的是什么图形?
  第5题:四个点,连接每两点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出几条?
  教者把这三题进行了整合和引导. 连接两点可以画一条线段,学生很容易得出这一结论.
  第4题:教师先问什么叫“每两点”,学生交流后,老师说:为叙述方便,我们可以给三个点标上序号,分别为①,②,③号点,先说说,再连. 因为有了抓手,学生很明确地说出:①和②、②和③、①和③连. 第5题:老师提出:假如加一个④号点,“每两点”还有哪些?连接每两点画出一条线段. 因提醒到位,所以绝大部分学生都画出了6条线段. 师再问:在连点的时候,怎样不重复且不遗漏呢?讨论得出:按点的顺序连.
  新课程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都是源于教材,尊重教材,而在完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又融入了很多个人的思考. 而且无论我们的课堂怎么改,无论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只要是上课,我们就不能忽略教师的作用,及时地介入、精当地讲解、巧妙地引导仍然是我们教师必须锤炼的基本功.
  三、总结环节要给力
  教学设计应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的、个性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精彩的课堂总结总能让学生意犹未尽,留给学生自我探索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下面这一案例,教者设计时就很注意首尾呼应.
  案例3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单位”一课总结环节.
  出示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
  黑板面的面积大约是2( ).
  橡皮面的面积大约是2( ).
  学生很容易填出黑板面的面积大约是2(平方米),橡皮面的面积大约是2(平方分米).
  教师并未就此收手,而是抛出发散的问题:2( ),“2”后面还可以怎样填?
  学生纷纷打开思维的大门,把学过的有关单位的知识回忆起来,还可以填2千米、2元、2吨、2厘米……教师及时总结拓展:“2”后面填上不同的单位,表示不同的数量关系,以后我们还可以在“2”后面填更多的单位.
  学生的发展应当是在自己原有基础上的一种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与学生以后的成长或终身学习有着共同的外延,其效果应在学生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显现.
  综上所述,我认为追寻课堂效益,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每一个环节都要给力. 正如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指出: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 我们追寻的课堂效益,是教育学生学会思维,善于思考,进而形成思想.
其他文献
李渔对于词本体论具有理论自觉意识,然而对其词学本体论进行深入分析之后,发现他理论上虽然着力于词曲之间的辨析,但并不属于纯粹的本体论,其间融入词曲交融、文体通观之倾向。其
目的探讨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24h内凝血因子的变化,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YSMEX CA-1500型自动血凝分析仪,对20份血浆样品分别于融化后0、6、12、24h测定凝血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结果采用兰索拉唑为主的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
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其主动投身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能意识到自己在该活动中的位置,从而增强其数学学习的内驱力;第二,课堂提问有助于课堂上更好地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第三,课堂提问能起到信息反馈的作用,教师可据此来诊断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情况,进而灵活调整教学活动;第四,
以科技超前应对金融危机应遵循的原则:科技应对与其他方法应对金融危机相结合;政府主导与鼓励其他方面共同参与协调应对;既能满足当期又能适应长期应对需要;有利于确保科技与
目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T2DM)与单用西医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对7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40例单用西医治疗做交叉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
大部分老师不屑于数学的阅读,对于数学,人们更多重视的还是数式的演绎和变换,认为学习数学只要能解题就行. 殊不知数学阅读是学生主动获取数学信息,汲取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发展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  一、数学阅读的现状  (一)调查问卷情况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阶段。产业培育战略规划包括:培育方向、培育模式、培育途径、培育布局、培育机制、培育评价、培育管理。产业培育工程内容
目的了解非结核分支杆菌(NTM)肺病对一线抗痨药物的耐药情况,探讨NTM肺病反复发作的原因。方法在本研究所2003-2008年间876例分支杆菌培养阳性的病例中,经鉴定确诊为NTM肺病
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居民口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总体上呈现较快增长态势,粮食结构性(品种、区域)矛盾加剧,粮食产需缺口和供求平衡难度将进一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