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来源 :阅读与鉴赏(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7458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3分)
  (1)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2)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根据要求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每空1分,共4分)
  (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一词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一文中写居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6分)
  近日,记者从市环保局获xī(),市环保局、市教育局根据环境噪音污染管理法规定,将治理学校噪音污染,还学校周边居民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为了加强对学校噪音的保护,市环保局将对学校周边环境监dū()检查,对未经许可使用的高音喇叭或音量超过国家标准的,市环保局将依据有关防治法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将处以罚款。
  (1)给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2分)
  污() 予()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获xī() 监dū()
  (3)画线句用错一处词语,请指出并改正。(2分)
  错词: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2007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未来两周内卫星将建立起距月球200千米的环月轨道,对月球开展科学探测。在预计为一年的工作中,前往月球“探亲”的“嫦娥一号”要完成四大任务:获取月球全表面三维图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和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探测月壤特性;探测4万千米至40万千米间地月空间环境。“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航太战线所取得的成绩可以载入中国伟大复兴的史册。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话的内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是一位记者,将要代表报社前去采访参加研制卫星的科学家,请你拟写一段祝贺词。(50字以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2分)
  (1)故天将降大于是人也 任:_________________ (2)入则无法家士 拂:___________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他们具有怎样的共同特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生活中有许多关于成功的背后须付出无数艰辛的名言,请写出其中的一条。(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人说现在国家安定了,人民生活富裕了,因此孟子的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就没有意义了。请你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11分)
  
  炊具与人体健康
  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材料制成的炊具进入千家万户。据科学研究结果证明,有一些炊具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质,如果选择和使用不当,这些有毒物质随食物进入人体,会损害人的健康,因此应引起注意。
  ②铁锅是常用的炊具,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引起化学反应。用铁锅炒菜时要急火快炒少加水,以减少维生素的损失,炒菜时溶解出来的少量铁元素,可被人体吸收利用,对健康有益。但铁锅易生锈,不宜盛食物过夜,用铁锅盛油容易氧化变质。
  ③铝锅轻巧耐用,不生锈,但不宜烧煮酸性或碱性食物,否则铝会大量溶出,长期食铝过多,会加速人体衰老,对健康不利。
  ④砂锅适用于炖肉、煲汤及煎中药,但砂锅的瓷釉中含有少量铅,煮酸性食物时容易溶解出来,有害健康,故最好选用内壁白色的砂锅。新买回的砂锅可先用4%的食醋水浸泡煮沸,这样可去掉有害物质。
  ⑤铜锅外表华丽,传热快,特别是铜火锅颇受人们喜爱。用铜锅烹煮食物时溶解出来的少量铜元素,对人体有利。但铜锅易生铜绿,故不宜存放食物。
  ⑥搪瓷锅能耐酸碱腐蚀,化学性能稳定,是比较理想的炊具,但劣质搪瓷,可检出有害金属铅和镉,故在选购时应加以注意。
  ⑦不锈钢锅美观大方,轻便耐用,耐腐蚀不生锈,颇受人们青睐。不锈钢锅是由铁铬合金渗入镍、钼、钛、镉、锰等微量金属元素制成,这些微量金属元素对人体有害,因此使用时应注意,不要长时间盛放盐、酱油、醋等,因这些食物中的电解质与不锈钢长期接触会发生电化反应,使有害物质被溶解出来。不要用苏打、漂白粉等强碱洗涤,这些物质都是强电解质,同样会与不锈钢发生电化反应。不能煮中药,因为中药含有多种生物碱,在加热过程中与不锈钢发生化学反应,影响中药的效果,甚至会产生有毒的化合物。
  ⑧总之,炊具品种繁多,各有利弊。一般认为,尽量少用铝锅,煮饭宜用不锈钢锅、搪瓷锅,炒菜宜用铁锅、铜锅,煲汤炖肉宜用砂锅,这样,对你的日常生活保健有一定的好处。
  10.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答:
  11.第①段中“据科学研究结果证明”一句话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答:
  12.本文主要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请你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答:
  13.小明的妈妈为了省事,直接拿煮奶用的不锈钢锅熬中药,小明制止了她。结合文中介绍的知识,请你帮助小明给妈妈解释一下原因。(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13分)
  争气
  ①亲戚家的一个孩子,到我家来玩,他想喝饮料了,就跑去摸一罐在手上,走的时候,还要摸一罐带着,根本不管你允不允许高不高兴。如果他要在我的电脑上玩游戏,一玩几个小时,还一边玩一边哼歌,一边还猛烈地击打着键盘。
  ②这个孩子显然是受到了太多的宠爱,被宠成这个样子的。小时候特别受宠的人,大多都是不知道看别人的脸色的。我这一生活到现在,搜遍大脑里的沟沟回回,也找不出一丝一毫的被人宠爱的记忆。小时候,特别呵护我的外婆常常这样跟我说:“你长大了一定要争气啊!”呵护不等于宠爱。被呵护的往往是弱者,是不受人宠的。“争气”是什么意思呢?我的理解是别人越是拿你不当回事,你越是要活得像个样子,最终证明别人看你看错了,并给你以必要的尊重。
  ③对,争气就是争尊重,而不是争宠。得不到宠爱的人,如果去争宠,那就会把工夫全往错误的地方使,结果往往是宠没争到,反倒把自己弄得面目全非,甚至是面目丑陋,更加招人笑话和讨厌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争宠的人,是把受宠的人作为模仿对象的——为了模仿受宠的人,他们不惜歪曲自己、委屈自己、作贱自己。而争气,则是将社会、历史上受人敬重爱戴的人作为楷模,暗暗地发愤,努力地向他们看齐。这样他就要挖掘自己的潜力,他就要培植自己的优势,就要努力地活得像那些楷模一样受人敬重和爱戴。一个人真这样去争,去活,他就不会轻易被茫茫人海所淹没。
  ④所以在学校读书时,我是特别用功,几乎每个学期都能得一张奖状回来。争气争到现在,凭着自己的努力,过上了一种让不少人羡慕的生活。望着我笑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我得到别人的笑脸是越来越容易了。我知道,我已经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尊重。尊重,跟受宠是绝对不一样的。受尊重的人生,是有尊严的人生,是人格独立精神挺拔的人生。
  14.文章开头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5.作者是怎样理解“争气”的?(2分)
  答:
  16.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③段的主要内容。(3分)
  答:
  17.“将社会、历史上受人敬重爱戴的人作为楷模”,你认为谁可以作为你的楷模?请说出你的理由。(3分)
  答:   
  18.作为一名学生,你认为怎样做才算是“争气”?(3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3题。(14分)
  ①父亲喜欢树,喜欢栽树,父亲常说:“这世上,没别的啥都行,要是没了树,你看会是个啥世道?”
  ②“五九六九,沿河插柳。”父亲在房前屋后,荒坡闲地,水塘田埂,什么柳树、杨树、榆树、刺槐、枣树……都种。父亲总是说,树是个不甚花力气侍弄就能获利颇丰的“宝”。
  ③父亲种得最多最好的是桑树,至今老宅子里还有几株苍郁茂盛的桑树。后来,我在外面上学时,读《诗经·小雅·小弁》,看到“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这样的语句时,就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些苍郁的桑树,想起父亲。
  ④树一栽下,以后的日子就靠它自己生长了。乡下的树跟乡下的人一样,虽不金贵,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人们的浑然无知中悄然长大,不经意的时候已蔚然长成大树,白杨挺拔坚韧,桑葚苍郁蓬勃,垂柳婀娜多姿,枣树相依相守。
  ⑤看到院子里苹果、桃树、梨树花正盛开,树都苍翠,我忍不住赞叹:“这些树是多么的美呀!”
  ⑥父亲就笑起来,说:“这世上只有丑的人,没有丑的树——你看这院子里哪棵树是丑的呢?”
  ⑦桃树开花了,羞羞答答的,像第一次上妆的女孩。花落了,几个小青果突现出来,慢慢地大了熟了,熟得饱满透明,白如软玉,嘴上一点点红,雍容丰腴,咬一口,汁液就随嘴角流下来。
  ⑧核桃树种在院子中央,长势很好,一年比一年粗壮,高大的树冠伸过了屋顶,密密的枝叶便阴凉了半个家。白天,一家人随便在地上铺块凉席,围成一圈露天就餐。我的父亲母亲一面吃饭,一面讨论农事,不时地传出笑语欢声来,自有一番农家惬意。
  ⑨那时缺柴火,别人家伐树连树根一块刨了去,父亲却总是留着,说:“人给地留一口,地给人挣一斗。留下养土呢,说不定来年抽棵细芽,十年后又是一棵大树。”
  ⑩如今,父亲老了,他不再是我童年记忆里那棵挺拔伟岸的大树,但在儿女的心中,父亲永远是一棵树,这棵树支撑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1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父亲一生劳苦,只有一样祈求——期望自己的儿女长成一棵树,一棵能开花结果的树。
  19.结合选文内容,给文章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2分)
  答:
  20.父亲喜欢树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
  21.文章第④段中说:“乡下的树跟乡下的人一样。”试分析“乡下的树”和“乡下的人”具有什么共同特点?(3分)
  答:
  22.试简要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桃树开花了,羞羞答答的,像第一次上妆的女孩。
  答:
  23.谈谈你对“父亲一生劳苦,只有一样祈求——期望自己的儿女长成一棵树,一棵能开花结果的树”一句话的理解。(3分)
  答:
  
  四、作文(5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找准一个目标,人生就好像有了罗盘的指引,一切行为都有了方向。
  请你以“目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所写内容要紧扣话题。(3)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①正当我们在为地球的温室效应而苦恼的时候,科学界却有一个全新的观念:抵达地球的阳光在近几十年间变弱了,也就是说,地球渐渐变暗了。  ②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科学家断言,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将会以每10年减少2%~4%的速度递减。现在科学研究表明,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数量越来越少,结果导致地球一天天变暗。在过去的40多年里,全球阳光量减少了10%。地球变暗的程度各个地区是不一样的。在以色列工作的英国科学
期刊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着重号的字的注音及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揪葛(gé)债券(juàn)亲昵(nì) 侃侃(kǎn)而谈  B.静谧(mì)饶赎(shù) 蹉(cuō)跎良莠(xiù)不齐  C.炽(zhi)热栖(xī)息 磨挲(suō)拈(zhān)轻怕重  D.匀称(chèn) 造诣(yì) 湮(yān)没危言耸(sǒng)听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期刊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个丰收的季节,人们常用“天高气爽”来形容秋季特有的美丽。其实当你真正走进秋天,融入自然,你会深切地感受到秋季的天空、大地甚至连同空气都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美。   丘特切夫的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初秋一段奇异的时节所具有的“短暂”而“明丽”的美。全诗共三小节,第一小节描写的是初秋那段奇异的时节的天空,白天好似“水晶的凝结”,夜晚的天空则是“透明”的,从诗句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一种澄澈
期刊
查良铮/译  初秋有一段奇异的时节,  它虽然短暂,却非常明丽——  整个白天好似水晶的凝结,  而夜晚的天空是透明的……    在矫健的镰刀游过的地方,  谷穗落了,现在是空旷无垠——  只有在悠闲的田垄的残梗上  还有蛛网的游丝耀人眼睛。    空气沉静了,不再听见鸟歌,  但离冬天的风暴还很遥远——  在休憩的土地上,流动着  一片温暖而纯净的蔚蓝……     作者简介  费奥尔多·伊万诺维
期刊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4分)  (1)造诣()精深 (2)逞()强施威   (3)证据确záo()(4)接zhǒng()而至  2.修改下面的病句。(3分)   (1)一个真正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安静的环境,也会保持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改:   (2)对于包括“艾滋病”患者在内的各类疾病患者,我们一定要伸出援助
期刊
真题回放:  《现代汉语辞典》:【留心】注意。  有人曾经说过:处处留心皆学问。  鲁迅先生在谈到创作时说过这样的意思:要留心身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竺可桢《唐宋诗中的物候》:唐宋诗人热爱大自然,善于领会鸟语花香的暗示,他们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是杜鹃、布谷……  阅读上面的材料,以“学会留心”为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体裁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得出现自己
期刊
文章写作不能忽视“第二层面”。注重“第二层面”,才可能写得深刻,从而突破肤浅的瓶颈。  就记叙文而言,“深刻”就是作文有充沛、丰富的思想,不至于停留在一个层面上。这就是说文章还有另一个层面。比如下面这篇文章——    最开心的一回  汪 娜  宽阔的马路向两边延伸,只见路口一处下水道的盖儿敞开着,黑色的圆洞溢出一股难闻的气味,往来的行人都避而远之,有两个孩子却绕着洞口转来转去。  “一定很深,你看
期刊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一)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3分)  每一次,都在徘徊 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 望。不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我看见,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追zhú 的年轻,歌声多嘹亮。我终于遨翔,用心níng( )望不害怕,哪
期刊
“文章以意为主”,“意犹帅也”。这就是说,主题是文章的统帅、灵魂。它是决定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同时文章的选材、布局、详略以及语言的运用等,又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来确定。而考场作文大都要求立意自定,可见立好意对写好作文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能否巧找角度、找准角度,以独特的眼光审视作文命题者提供的题目和材料,确立出一个准确、有新意的主题,是我们面对相对自由、广阔的作文空间时整体素质的最集中体现
期刊
原文  怀想天空  江苏一考生  经常听人说农民工这不好,那不行,仿佛低素质成了农民工的代名词。“三人成虎”的力量是可怕的。不知从何时起,对农民工的歧视成了我心中的“定理”。可是,有一件事,却让这个“定理”彻底地毁灭了。   那是一个星期一的早晨。按照惯例,我们要去参加升旗“形式”。说它为“形式”,是因为现在许多的中学生已经不愿意在此时唱国歌,甚至不会唱了。“形式”如往常一样按照步骤进行着,只不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