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jun1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学科是初三年级才接触到的一门新的学科,然而,面对新的学科,学生根本没有接触新鲜事物的激动,有的却是增加一门学科的逆来顺受。学生被排满的课程充斥着,被堆积如山的作业充斥着,几乎没有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对化学毫无兴趣可言。面对学生的现状,我们深感问题的严重,于是绞尽脑汁去寻找在课内课外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化学 学习兴趣 敲门砖 粘合剂助推器
  《论语》中有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托尔斯泰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想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势在必行的。那么,面对学生对化学的逆来顺受,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肤浅的尝试。
  一、精彩的启蒙课是开启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钥匙
  启蒙教育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关键时期,如果开好了化学启蒙教育的第一课,我们在以后的化学教学中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化学启蒙课“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时,我从化学魔术世界入手,演示了“会变色的水”和“白纸显字”两个魔术。学生看得很专注,眼睛里充满了好奇,从学生的唏嘘声中,我听到了学生对谜底的期盼,也就在这时,我趁势告诉他们,真正的谜底就在化学中。接着,我告诉他们,化学是一个充满着神奇的领域,只有学好化学,才能揭开生活神秘的面纱。
  就这样,一把启蒙的钥匙打开了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殿堂的大门。
  二、精心的导入语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敲门砖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堂课导入语的好坏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精心设计的导入语,会让学生的那双眼睛像被磁铁吸住了一样,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视线。一般说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通常运用的导入法有故事开头法、图片导入法、诗词导入法、时事热点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开门见山导入法等。
  比如,在讲授二氧化碳性质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给学生讲了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屠狗洞”的传说:“据说山脚下有一个山洞,人们把它叫做‘屠狗洞’,因为一旦有狗进入洞的深处时,狗便四肢无力,直至躺下死掉,而一同进去的人却安然无恙。你们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正当学生面面相觑之时,我说,“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揭开真相。”于是,学生兴趣顿生,在想揭开谜底的好奇中,一节课精彩的化学课又开始了。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粘合剂
  以前听说过“爱屋及乌”这个词语,总觉得它是在贬斥某些人的盲目崇拜。可是,细细想来,如果一个学生对这个教师都不感兴趣,怎么会喜欢他教的学科呢?古语说得好,“亲其师而信其道。”为此,我觉得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粘合剂。
  教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和学生做平等关系的朋友。不然,学生只会对你敬而远之。近几年来,学生给我取了一些绰号,有叫我“老板”的,有叫我“大师兄”的,我觉得这些称呼也没有恶意,也就高兴地答应着。没想到这样一来,学生还很喜欢我,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就自然有了。
  四、幽默的语言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
  美国心理学家特鲁·赫伯说过:“幽默是一种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有普遍意义的传递艺术。” “幽默”是教师智慧的体现,是化解课堂突发事件的灵丹,也催化了学生学习兴趣的速度。大多数的调查问卷都显示:学生欢迎幽默的教师。
  如实验室制氧气的步骤一般可用“查、装、定、点、收、离、熄”七个字概括,于是我在课堂上就诙谐地对学生说:“茶庄定点收利息。”这样诙谐的语言增强了学生的记忆效果,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五、直观的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沃土
  化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直观的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主要载体,同时也培植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沃土。
  教师的演示实验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演示实验将枯燥的讲解变成直观的操作。由于在实验中会有声、色、光、味、热等多种多样的现象发生,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通过眼看、耳听、鼻闻、手摸,从而切身感受实验的真实性。这样一来,学生在观看实验的过程中,就会不自觉地调动多种感官,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感知。另外,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通过示范强调正确的操作,并教给学生一些实验中的技能技巧。
  学生的分组实验更是举足轻重。熟练的技能技巧是通过不断练习才有的,如果学生永远只是临渊羡鱼,而不退而结网,那么即便是看一百遍、一千遍也永远学不会。于是,分组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分组实验中,很多学生对于教师事先强调的实验注意事项不加重视,可是一旦操作起来,总是眼高手低,拿什么东西都觉得别扭。于是,教师还需要在分组实验前再做示范,甚至有必要时还需手把手地指导他们。
  格物才能真正致知,实验这片沃土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小组分工合作的协调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素养,当然,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六、先进的媒体是培养兴趣的源泉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三尺讲台”的教学形式已在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将是先进的网络媒体教学。以前,学生的知识除了自己亲身经历的,就是书本上读到的,教师讲到的。可如今,先进的网络媒体教育拓宽了“井底之蛙”的视野,为学生学习化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兴趣源泉。“不知道”找“百度”就行了。
  七、科学的记忆方法是培养学生兴趣的灵丹
  在化学学习中,有很多需要强记的知识,对此学生感到很枯燥。而科学的记忆方法就是培养学生记忆兴趣的灵丹。
  如在记忆金属活动顺序时,我将“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采用谐音记忆法,谐音为:“加个那美丽的新铁锡铅统共一百斤。”这样学生记起来就轻松多了。
  八、旧知过关的成就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助推器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任务繁重,学生还没来得及消化昨天的旧知识,而今天的新知识已经接踵而至了。久而久之,学生不懂的东西越堆越多,学习起来就越来越吃力, 最终完全没了兴致。所以我认为,即便是开始进度慢点,也不能让学生囫囵吞枣。我主张旧知要过关,只有学生知识过关,不拉旧账,学习才会有成就感,才能助推兴趣的培养。在教学尝试中,我觉得这个方法是最行之有效的。我们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日日清”“周周清”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关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任教师。因此,我认为,不管采取何种方法,只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产生自觉学习和积极学习的内动力,实现由“强制性接受”到“主动性参与”的转变,那么,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就逐渐培养起来了。
  参考文献:
  [1]邓博昆.浅议化学课的兴趣法教学.
  [2]叶兆平.浅谈高中化学学习兴趣培养.保山师专学报.
  [3]韩新民.谈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4]刘知新.中学化学教材教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责编
  高伟)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介绍了防渗处理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施工条件要求、施工技术以及品质检验。
针对某型空间行波管的结构设计,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计算了收集极的传热特性,并对收集极传热特性中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收集极与绝缘陶瓷材料的导热率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车内噪声研究的发展和现状,通过从结构传播噪声和空气传播噪声两方面入手,测量、分析车内噪声的主要噪声源。针对不同噪声源采取了各项减振降噪措施,为车内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的调动是教师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完成的任务。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有利于教师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思想政治教学顺利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而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也会使学习更加轻松和愉悦,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的教学知识。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学生如果能够对某一个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最大限度地调
2014年IAA汉诺威车展已经进行到第4天,参观者络绎不绝,整车上欧洲7大豪强争奇斗艳,当然零部件企业也不会错过这一商用车的饕餮盛宴,在塞夫SAF车桥展台的3大新品吸引了不少观
【摘 要】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阅读教学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目标,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阅读教学要取得效果,必须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阅读观念。本文从培养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三个方面对阅读教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阅读教学 阅读兴趣 阅读方法 阅读习惯    学习语文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而语文阅读又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与
研制了基于高速采集卡的行波管电源在线智能监控系统。系统中实现了行波管各路高压电源的信号取样,隔离,转换处理;实现了多路信号的实时波形显示和数值显示;通过中断处理,实现了突
【摘 要】利用音乐辅助中学语文教学,以乐传情,使学生得到文学美学与音乐美学的双重熏陶,可以收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深化学生对语文的理解、陶冶情操、营造学习氛围等效果,尤其是它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起到的积极作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具有显著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 音乐 学习兴趣 学习氛围 素质教育    贝多芬认为:音乐应从男人心中烧出火来,从女人眼中带出泪来。此语道出了音乐与激情融为一
【摘 要】在新课改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空前的突出,笔者在文中详细而深入地论述了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尊重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问题。  【关键词】主体性 阅读教学 新课改    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贯穿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更多的提倡学生的主体性。传统的阅读教学只注重“作家——作品”的知性化模式,现代的阅读理论把重心转向了“作品——读者”,认为阅读活动是由
二甲基亚砜(DMSO)的溶剂残余含量是衡量PAN原丝产品性能的关键指标,是PAN原丝表面及内部形成缺陷的主要成因,其残余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PAN原丝成品的产量和质量.实验表明:采用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