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nwu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对象,学校作为教育展开的主要途径,需要担负起爱国主义教育的职能,将爱国教育全面渗透于学科教育中。语文学科具有明显优势,教师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课文内容,将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语文教学活动中,以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关键词:小学语文;爱国情怀;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材是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也是展开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要求教师充分地合理、分析与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教学中借助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教育篇目,选取鲜活的爱国素材给予学生真真切切的情感体验,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如下所示:
  一、利用文本主题,激励少年爱国图强
  每一篇课文都有其鲜明的主题,既能反映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又能体现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因此,为了能够深入解读爱国主义题材文章的情感内涵,诠释主题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值得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学习和感悟。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本质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通过对这些主题文章的教学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悟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情感的熏陶。例如:五年级《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师将爱国主义情怀全面融入整个文本解读过程中,第一段运用八句排比一气呵成,阐述了强国富民之责任在中华少年。第二段利用语言表达中国的前程一片光明;少年中国的发展充满无穷无尽的潜能……;第三自然段直抒胸臆,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少年的祝福,感知中国少年与国家共命运的关联。然后,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烈赞颂和无限向往,通过点拨引领,既要让学生明白中国少年的成长承担着祖国繁荣昌盛的重任,少年强才能中国强。
  二、加强感情朗读,产生情感共鸣
  朗读,既是理解、感受的过程,又是对理解、感受的表达。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与教师的逐步引导中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读出课文的感情。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好方法,也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好手段。例如:在进行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时,通过默读朗读,整体感知课文情感;细读深解,朗读第五自然段,想象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画面,激起學生内心的“恨”;通过圆明园建筑和景观的美仑美奂,一方面,激发学生对圆明园的“爱”以及自豪之情;另一方面抒发内心对英法联军和满清政府的“恨”与“怨”。通过不断地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深入品悟,不断调整,在“恨”与“爱”循环往复的情感体验中,理解蕴含的思想感情,每位学生的心中都对圆明园的毁灭充满遗憾和惋惜,实现爱国主义教育隐性效果。
  三、实行群文阅读,感受忧国忧民情怀
  在教学爱国主义主题的课文时,实行“1+X”群文阅读教学模式,通过搜集与整合多篇存在逻辑关联的文章来展开教学活动,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在同主题的爱国文章的熏陶感染下,可以巩固学生的爱国认知,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感。例如:以《古诗三首》中的《示儿》和《题临安邸》教学为例。第一步,搜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后与《题临安邸》整合起来,知人论诗,异中求同,意在铺垫史实背景,把握诗歌忧国忧民的情感基调。第二步,横纵对比。由“王师南望又一年”期盼王师收复失地时间之久,思考“最终北宋的遗民是否盼来了南宋的王师?”引出课内古诗《示儿》,通过时间上的纵向对比“但悲不见九州同”,体悟到北宋遗民苦等数十年仍未盼来王师收复失地。再通过《题临安邸》空间上的横向比较“暖风熏得游人醉,西湖歌舞几时休?”进一步讽刺北宋遗民深处水深火热之时,南宋权贵的不作为。反观陆游,至死仍心系国土统一。第三步,对照参读,感悟诗情。从表面上来看,三首古诗情感各异,但通过深层地挖掘探究却能发现诗的内在精神是一致的。将三首古诗对比参读,最终将诗中的情感相互交融,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诗人们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实施这种整合资源,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无疑会对促进学生感悟诗歌意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感发挥重要作用。
  四、进行阅读延伸,铭记屈辱历史
  学生在学习爱国主义题材的课文时,应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来阅读文章,并进行新旧知识间的迁移,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这就需要课前教师做好相关课外阅读指导,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需要,给予学生阅读指导。例如:学习《圆明园的毁灭》后,布置“阅读链接”《七子之歌(节选)》中的两首诗和《和平宣言(节选)》课外阅读任务,加深学生对圆明园“毁灭”的理解。通过阅读拓展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发展了学生意志,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切实收获课堂阅读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效果。
  结论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所需,情感所要。语文教师要勇于担当,深入解读爱国题材的课文内容,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带领学生共同感悟课文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学生信念的确定,强化学生的责任担当。
  参考文献
  [1]刘玉玲.浅析小学语文教育对爱国主义的弘扬[J].教育艺术,2021(09):1.
  [2]石钊.浅析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试题与研究,2021(22):113-114.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校园安全问题越发突出,校内外欺凌、儿童走失、拐卖儿童、儿童溺水等事件频发。其次由于中、小学生无法将手机带入课堂,而且手机的成本较高,所以难以追踪学生的真实情况。随着国内GPS定位的急速增长,本文就NB-IOT技术的发展及电子校徽在智慧校园应用的发展历程与国内外现状进行真实合理的阐述,同时简述NB-IOT技术在电子校徽定位方向的必要性与具体应用。  关键词:GP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至关重要。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期刊
摘要:阅读在语文中占有的比例是很大的,阅读教学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但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师使用阅读教学的方式还不够科学,没有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旨和文章结构。因此本文探讨了批注式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使用策略,为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做出努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批注式阅读;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教师要转变阅读教学的观念,更加重视阅读教学,不再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被应用到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初中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在新课程改革教育背景下,数学教师通过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有效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增强数学课堂的互动性、灵活性、和谐性,有效打破传统教学活动的局限,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全面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本文基于初中数学课程特点,针对合作探究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全国多数省份已采用新教材,启动新高考,四川因种种原因依然实行文理分科,历史学科使用模块式旧教材。但教材不过是我们在教学中遵循核心导向,完成根本任务的工具,而且这个工具是广泛而灵动的。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完全没有必要拘泥于某一版本,在利用旧教材的同时,完全可以有机利用统编教材的部分内容。高中历史新旧教材如何结合使用?我有以下四点心得,与同仁们交流,请大家批评指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方案的下发落实,素质教育成为了各阶段教育活动中的关键词。在高职院校进行钢琴教学期间,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发展,本文深入探索了岭南音乐嵌入高职钢琴教学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并以此为契机来丰富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钢琴学习的兴趣,优化高职院校的文化弘扬及传播工作,全面凸显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并使现代化教育理念及教育要求能够很好地在实践教学中得到融
期刊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中职英语学科已经进行了多轮课程改革,中职英语教师要明确新的课程标准对英语词汇教学的目标与要求,明确英语词汇教学对中职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平时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培养与训练。中职英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掌握恰当的词汇学习策略及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帮助他们完成从对英语词汇的机械记忆到理解运用的深层转换。  关键词:中职英语;词汇教学;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正处于接受知识、增长知识的关键时期,同样是养成行为习惯、塑造思想品德重要阶段,其道德品行都是在环境、人物以及事件的潜移默化下而生成的。作为小学班主任,承担着守护每一位学生茁壮成长的重要任务,必须要意识到德育教育的巨大作用与实际价值,为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营造良好环境。本文从小学班主任视角出发,对如何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进行了初步分析与研究,希望有些许借鉴意义。  关
期刊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强化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建立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对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师德师风的内在涵义讲起,分析当前我国小学教师队伍中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新时代背景之下,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师德师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师德师风概述  所谓师德,指的是老师的职业道德。师德
期刊
摘要:在經济不断发展、技术不断进步的当前,建立合理的教育体系并且对其进行创新,已经是现时教育发展重要目标之一。在全新形势下,高校的继续教育工作需要及时随着社会、企业的需求变化,积极主动地对教育理念、模式、内容进行创新,保证继续教育能够适应实际市场需求,促使继续教育能够实现持续发展。因此新形势下,高校继续教育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保证能够真正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并且不断地进行创新,完善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