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经典剖析
【经典例题】
今年4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回到福建祭祖,请你以福建学子的身份写一段真切自然,简洁得体的欢迎词。(不得出现与考生真实身份有关的人名、市县名及山水地理名等信息;不超过60字)(4分)
参考答案:示例:尊敬的连战先生:我们福建学子热烈欢迎您回乡祭祖,愿您的“寻根之旅”顺利、圆满和愉快,期盼您和家人常回家看看。(意思答对即可)
【考点透视】
这道试题的“亮点”在于既落实了“高考大纲”对语言“准确、鲜明、连贯、得体”的考查要求,又引导考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中的语言交际实践结合起来。由于这样的试题体现了“新课程”的思想,所以,后来的不少高考试卷纷纷出现类似的“生活语境”交际应用试题。如:2007年的全国卷1第19题采访作家之子的开场白;2008年全国卷2第18题撰写欢迎作家到学校作报告的欢迎词,辽宁卷第18题修改给老师的“祝寿贺词”,等等。而2009年高考广东卷第23题要求考生写“致谢词”实际也是这类试题的衍生,只是书面语色彩更浓一些。
【析题有得】
回答这类题目与回答其他语文题目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是要审清题意,明确要求;不同的地方则是要遵守它独有的一些“潜规则”。
第一,要看清要求。答题时,既要分析题目的“明示”的要求,按照要求答题,又要注意把握题目的“隐性”规则,从题目表述中读出包含的“人际关系”及其“细则”。比如,上述例题明确的要求仅有一句话:“请你以福建学子的身份写一段真切自然,简洁得体的欢迎词。”这句话包含的具体要求有:一是写作身份是福建学子;二是体裁要求是“欢迎词”;三是欢迎对象是“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四是内容要求是真切自然、简洁得体。
第二,把握语言交际对象之间的身份关系。上述例题中“福建学子”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包含的意义是答题者的身份及其与被欢迎者的“人际关系”。我们所写的欢迎词就要符合这样的身份和关系。否则,就可能会导致“语言不得体”的错误。
第三,使用符合语境的称谓、词汇和句式。“欢迎词”的体裁要求有符合双方身份的“称谓”,所用的词语和句式要能表达“欢迎”的热情,并做到通顺、连贯和得体。
第四,答题思路清晰,内容要点完整。不论多么简短的表达都要讲究条理。讲究条理不仅是表达层次的要求,也是使内容完整的形式保障。对于欢迎词的内容而言,一般地,首先要有得体的称谓;其次要表达“欢迎”之情;再次要根据具体语境决定是否要表达祝福和期盼的意义。
第五,语汇体现语言情境的情感氛围。欢迎词是在欢迎场合对受欢迎者所说的话,所用语言能营造热烈的气氛,表达真挚的情意,要具有现场感。如,使用恰当的人称代词(例句在中使用第二人称代词“您”)。根据需要,可适当使用具有典雅之风的词汇,如“尊敬的”、“阁下”“荣幸”“祝福”“期盼”等。
【经典例题】
今年4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回到福建祭祖,请你以福建学子的身份写一段真切自然,简洁得体的欢迎词。(不得出现与考生真实身份有关的人名、市县名及山水地理名等信息;不超过60字)(4分)
参考答案:示例:尊敬的连战先生:我们福建学子热烈欢迎您回乡祭祖,愿您的“寻根之旅”顺利、圆满和愉快,期盼您和家人常回家看看。(意思答对即可)
【考点透视】
这道试题的“亮点”在于既落实了“高考大纲”对语言“准确、鲜明、连贯、得体”的考查要求,又引导考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中的语言交际实践结合起来。由于这样的试题体现了“新课程”的思想,所以,后来的不少高考试卷纷纷出现类似的“生活语境”交际应用试题。如:2007年的全国卷1第19题采访作家之子的开场白;2008年全国卷2第18题撰写欢迎作家到学校作报告的欢迎词,辽宁卷第18题修改给老师的“祝寿贺词”,等等。而2009年高考广东卷第23题要求考生写“致谢词”实际也是这类试题的衍生,只是书面语色彩更浓一些。
【析题有得】
回答这类题目与回答其他语文题目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是要审清题意,明确要求;不同的地方则是要遵守它独有的一些“潜规则”。
第一,要看清要求。答题时,既要分析题目的“明示”的要求,按照要求答题,又要注意把握题目的“隐性”规则,从题目表述中读出包含的“人际关系”及其“细则”。比如,上述例题明确的要求仅有一句话:“请你以福建学子的身份写一段真切自然,简洁得体的欢迎词。”这句话包含的具体要求有:一是写作身份是福建学子;二是体裁要求是“欢迎词”;三是欢迎对象是“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四是内容要求是真切自然、简洁得体。
第二,把握语言交际对象之间的身份关系。上述例题中“福建学子”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包含的意义是答题者的身份及其与被欢迎者的“人际关系”。我们所写的欢迎词就要符合这样的身份和关系。否则,就可能会导致“语言不得体”的错误。
第三,使用符合语境的称谓、词汇和句式。“欢迎词”的体裁要求有符合双方身份的“称谓”,所用的词语和句式要能表达“欢迎”的热情,并做到通顺、连贯和得体。
第四,答题思路清晰,内容要点完整。不论多么简短的表达都要讲究条理。讲究条理不仅是表达层次的要求,也是使内容完整的形式保障。对于欢迎词的内容而言,一般地,首先要有得体的称谓;其次要表达“欢迎”之情;再次要根据具体语境决定是否要表达祝福和期盼的意义。
第五,语汇体现语言情境的情感氛围。欢迎词是在欢迎场合对受欢迎者所说的话,所用语言能营造热烈的气氛,表达真挚的情意,要具有现场感。如,使用恰当的人称代词(例句在中使用第二人称代词“您”)。根据需要,可适当使用具有典雅之风的词汇,如“尊敬的”、“阁下”“荣幸”“祝福”“期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