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农村小学体育课

来源 :美术文献·学校体音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_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教学评价的目的逐渐由重视选拔和甄别的功能转向重视发展、激励和反馈等功能的转变。农村小学体育设施、基础条件较为薄弱,体育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手段,通过多种评价手段,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
  所谓教学实效就是学生能从体育课堂教学中学到最多,获得最多。那么,新课标下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如何使课堂具有实效性呢?体育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科学的健康方法,提高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坚持经常锻炼,培养健康意识,最终形成健康的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把“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即我们的体育教学更应面向全体学生,对所有学生要一视同仁,要具体到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运动负荷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考核办法的制订等方面,都要考虑到个体的具体情况,使学生能接收,能乐意学习。新课标中的健身体育、愉快体育、民族体育以及与体育密切相关的营养、保健、生理、心理健康的知识,都应向学生传授,这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陶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教学中注意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要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教学内容;合理组织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运动交流的快乐。通过安排克服障碍和经受与适度挫折的训练,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明确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
  体育教学实践课大多在操场上,学生容易受干扰,教师更应该精神饱满、充满活力、和蔼可亲。这样学生才能感到轻松、愉快、亲切,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思想集中,反应敏捷,容易学会动作,即使有一定难度动作,也会开动脑筋,攻克难点,掌握它,学会它。
  教师不能偏执于师道尊严。由于学习内容的开放性、生成性,学生有时会先知于教师,教师有时会失去“先知先觉”的角色。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课堂就成了师生之间平等交往,互动的场所。课堂教学的时间更多的还给学生后,学生的奇思妙想就会有新见解,新建议,甚至可能对教师的指导性建议提出疑问,这时教师就应该放下知识的权威,勇于承认知识的不足或技术的短缺,尽力保护学生主动参与教改的热情,并要大力鼓励学生提问题,生疑、质疑,从而使主体性体育教学顺利实施。
  在课间,教师要当好“导演”,让学生成为主要角色,促进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自觉性、主动性,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主动参与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喜悦。如三年级蹲撑前滚翻的考核,可以先讲解考核方法,演示一次,接着让学生自测一次,然后分组考核,这样的考核完全由学生自己操作,结果情况很好,既达到了考核目的,又让学生学到了裁判方面的知识,培养了实践操作能力。
  三、发挥教师“导”的作用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伙伴,因此教师的指导性不可能是绝对权威的,也不可能采用强制性手段。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适时、高效、全面的指导上。“适时”就是不能老放马后炮,要有洞察本领,如能洞察一切则更好,最起码应做到适时指导:学生对动作要领或是动作要求不理解时,或是练习没劲感到厌倦时,或是学生之间有纠纷时等,都要非常及时的给予指导。“高效”就是指导要得法、得当,只要教师适时地一点拨,就能驱散迷雾,让学生豁然开朗。“全面”就是全方位、多方面的指导。课的任何一个部分都要关注,都要指导。指导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还有行为习惯、情感心理。
  为使自己起到“适时、高效、全面”的指导作用,就应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自身的素质,要研究吃透教材,要了解和研究自己所教的学生,既要研究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接得上嘴,插得上手,点拨学生思想的火花,为学生提供学习的信息,提高指导的效果。
  四、注重教学中的激励作用
  有的体育教师把评价当板子,对那些上课不守纪律的,对绝对权威有不同意见的,就任意压分数,致使师生关系紧张,矛盾恶化;有的教师更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对学生总是没有好声好气,如学生一提问题,就责怪学生:“难道你没有听讲!”有的学生协调性差些,前滚翻动作做不好,就冲着学生说:“这么简单的动作也不会做,笨得像猪一样”等等。诸如此类不合理的评价,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学生锻炼身体、学做真人的积极性,成为制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马卡连柯曾说过:“教育技巧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驾驭课堂的能力”。的确,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是一门精妙的教学艺术,是一种敏锐的教育机制,更是一种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思想,教学实践中应从多方面考虑,掌握这门教育艺术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评价的实效性。高效的体育教学评价可以启迪人的智慧,提高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促进学生全面的身心发展。
  首先教师要巧妙启发和引导。体育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每时每刻,随时随地的注意他们的心理动向和学习动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巧妙引导、开拓思维,敢于学习。其次勇于赏识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把握好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大胆赏识“多面手”。如教师对那些“体育尖子生”或大胆勇敢尝试的学生赏识,这样无形中起了表率的作用,还带动了全班同学,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节成功的体育课,一节真正有实效的体育课,是与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密不可分。一节体育课有效与否就要看本节课有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否能找准重、难点,能否挖掘出教材中潜在的文化内涵,能否层层深入地抓住教材的明线和暗线,再根据教材安排、学生的年龄及特点,将其有机地结合,构建完美的课堂预设。
  在教学中应合理地运用一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生记忆,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这样可以有效的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要使课堂具有实效性,作为新形势下的教师必须以新课标为依据,不断更新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构建和谐课堂、实效课堂,只有這样才能切实地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中小学教育改革在教育观念、课程结构、教材、教学方法以及各学科具体教学等几个方面的全面展开,给中小学体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强调中小学体育课程应从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努力构建大中小学相衔接的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但我们也发现,由于缺乏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改革的理念追求,目前中小学体育
期刊
一、教学流程  三学:预学互学评学  五步:创境导学自学互教合作探究展示评价拓展创新  二、基本要求  1.“三学”具体要求。  【预学】  (1)教师通过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在一定情境中把学生带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中,既要达到激趣的目的,又要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2)给足时间,让学生依照教师布置的前置性作业或是自学提纲凭着自己的意愿快乐先学,小组互学,以达到自学能懂、互学能助的目
期刊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它的这一作用?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笔者认为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趣味”是教学的侧重点。什么是音乐审美趣味?审美趣味是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趣。”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趣味,才能有
期刊
学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体育新课标更新了体育教学的观念,小学体育模式创新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等论述了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与健康》中实践研究,并从多种角度阐述了实现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的途徑和方法。  很多人认为体育课就是放孩子出来玩玩,活动活动筋骨,上不上体育课都无所谓,更不用说对体育课有进一步的理解。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体育课也渐渐
期刊
在以往的小学艺术课程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节音乐课,乐兴有余而形象感染力不足;而一节美术课,则静谧有余而活泼气氛欠佳;艺术教育缺少艺术的特点,往往感觉到艺术教育不“艺术”。目前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一门新课程——艺术课,使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堂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不仅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不同艺术门类开始以生态的方式交叉和融合,美学、艺术批评、艺术史、艺术创造等不同领域间也
期刊
游戏是人类在一定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娱乐活动。由于它富于趣味性,因此深受人们尤其是儿童及青少年的喜爱。根据组织及参加游戏目的的不同,游戏可分为娱乐性游戏、教育性游戏、竞赛性游戏、智力性游戏和活动性游戏,其中活动性游戏亦称体育游戏。通过游戏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对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勇敢顽强机敏果敢的良好品质及作风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
期刊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很普遍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使用带来了音乐教学方式的变革,也带来了音乐学习方式的变革,它已逐渐渗透到音乐课教学中去,一些有条件的学校,钢琴集体课、视唱练耳、乐理、配器等课程已基本采用了数字化教学手段。下面就来谈谈自己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多媒体资源共享在音乐学科教学中的优势  现代的中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多,接受能力较强,现代信息技
期刊
多年来,音乐教学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被认为就是叫学生唱唱歌,因而得不到重视。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被广泛认识,音、体、美、劳等技能课越来越被重视起来,音乐课上的花样也越来越多,从单一的唱歌模式发展成为视、听、唱、动、奏多极并进的模式。大多数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学生除了学会唱歌以外,还能用各种方式表现音乐的美。一个班的学生,从只会唱几首歌发展到能歌善舞,还会演奏一两样乐器
期刊
他连任14届高三毕业班美术教师,13届毕业生专业高考上线率100%,12次荣获县教育局“单科优秀教师”。  他创作的油画《烬火》、水彩画《老街》、《清晨第一缕炊烟》等作品,先后在《农民日报》发表,入选中国·北京《当代水彩·水粉画艺术》专业画集。作品参加省展,参加市、县义卖书画作品拍卖,拍款均捐献公益和慈善事业。  他荣获“遂宁市优秀画家”、“四川省优秀美术教师”、“遂宁名师”等称号。他就是射洪县太
期刊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过程一定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来展开。要上好一节音乐课,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为什么要先制定好教学目标呢?因为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和框架。我们教师在全面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好教学目标,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保证。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准确制定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