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应对

来源 :美术文献·学校体音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in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体育新课标更新了体育教学的观念,小学体育模式创新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等论述了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与健康》中实践研究,并从多种角度阐述了实现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的途徑和方法。
  很多人认为体育课就是放孩子出来玩玩,活动活动筋骨,上不上体育课都无所谓,更不用说对体育课有进一步的理解。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体育课也渐渐地发挥了它非比寻常的优势。一直以来,体育教师统领得过多、过死,整个课堂气氛非常严肃,死气沉沉的,整个教学模式太传统。所以笔者认为教师有必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究,让更多的孩子喜欢体育课,自主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一、现状
  传统教学模式
  1.背景。
  前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遵循认识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把教学过程分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等几个阶段。这一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把示范、讲解、练习、纠正错误动作、再次练习作为教学的程序,从而形成了传统的运动技能教学模式。
  2.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运动技术,让学生达到掌握运动技能的目的。
  3.教学流程。
  一般性准备活动———专项准备活动———教师的讲解示范———完整动作技术分解———模仿性慢动作练习———纠正错误动作———正常速度练习———各环节组合练习———再练习———进度练习———自动化练习巩固———结束教学单元。
  4.优缺点。
  这个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主导,按运动技术结构循序渐进进行教学,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直接的正确答案,学生缺少自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教学方法单调、缺乏趣味,很难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开发,造成同类或相似技术之间的干扰;同时各运动技术学习的时数不足,再过多考虑技术细节,更加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校120名小学生,其中男生60人,女生60人。
  2.研究方法。
  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
  三、结果与分析
  1.兴趣调查结果。
  在选取的120个学生中,各水平段40人,对体育课的兴趣进行了调查,其中水平一段的学生全部喜欢上体育课;水平二段的有34人喜欢上体育课,4人不喜欢体育课,2人无所谓;水平三段的有20人喜欢上体育课,12人不喜欢,8人无所谓。由此看出,随着水平段的增加,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越来越少。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有必要研究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加,喜欢上体育课的人却越来越少呢?这不禁值得我们深思。
  2.调查兴趣原因。
  在选取的120个学生中,对喜欢上体育课进行了访谈,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进行了问卷,其中主观原因有:怕吃苦、内容枯燥、没有体育基础、身体不好;二客观原因为:学习单调、缺乏场地器材、平淡的态度以及强度不一等。通过访谈,笔者明白学生为什么喜欢上体育课了,原因是体育课上可以自由活动,可以玩游戏……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思想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快乐体育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访谈得出72%的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都是客观原因,28%的学生是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占主导作用。原有的体育教材结构以竞技性为主,而学生则认为这类教材太陈旧、枯燥、单调,缺乏新鲜感。学生缺少自由活动时间,更没有机会去创新和探索,对于他们来说,体育课就是仅有的教授运动技术,忽略了学生身心的发展。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进行体育运动的场地越来越少,一节课有的班级要练习足球,有的要练习实心球,两个项目不可以靠近,都有危险。再加上体育器材的不足,学生练习的时间短,等待的时间长,不符合体育运动学习的规律。
  四、改进的措施
  1.创建民主、活跃和游戏竞争的课堂状态。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组织教学时,教师要精心设计,牢记以学生为中心,以调动学生主动性为目的,这样才是学生最佳的学习途径。因此,教师要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的课堂模式。在笔者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采用“想想、说说、比比、赛赛”或“新意见?”“新办法?”等等。学生们在课堂各抒己见,上畅所欲言。他们不仅能创编游戏,解决练习中的困难。还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这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2.巧妙利用想象。
  想象就是充分运用头脑的想象力来构想和创新新事物,它是创新的基础。想象不仅是创新的方法,也是创新的一种动力。比如:笔者在上课时带着一个装着沙子的矿泉水瓶,然后把问题抛给学生:这个瓶子可以用来干嘛呢?你会哪些玩法呢?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大胆提出设想:扔、抛、踢、打保龄球、做哑铃、障碍跑、运物练习……小学生的想象力真丰富啊,一个废旧的瓶子可以想出那么多玩法,其实想象力不正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吗?
  3.提供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
  学生如果有了创新意识和激情,但没有机会表现出来,一切都等于零。创新总是和自主学习结合在一起的。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敢于放手,同时给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由发挥自由创造,在活动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自我锻炼的潜能。如在一年级的教学中,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来创编关于球的游戏。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和交流,同学们创编了投篮、双腿夹球跑、花样拍皮球、抛球比高、滚球入门等多种游戏方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五、结论
  现今的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着危机,迫使小学生们慢慢远离体育与健康带来的乐趣。笔者认为,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对待体育教学。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多研究,以新课标为基础,养成学生终身体育的兴趣。以科学的态度、求真的精神来研究每一个预设,每一个过程,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创造出一个平等、和谐、快乐的教学模式。
其他文献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是发生在美术鉴赏课《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的课堂环节中,我安排了四个学生进行讨论,其中“社会学式鉴赏”这一知识点通过介绍达·芬奇的生平、创作意图和《蒙娜丽莎》的内容、意义、时代背景等,用故事的方式讲述达·芬奇的童年和《蒙娜丽莎》为什么没画眉毛引出历史上女性对眉毛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展示三张中世纪的欧洲绘画引导学生讨论:“欧洲中世纪绘画和以《蒙娜丽莎》为代表的文艺复
期刊
从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改变是世界的潮流,而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美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素质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如何通过美术教育去营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这是美术教育的目标。  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在我国美术教育中较普遍存在着将技能的掌握,看成创造的观念。或者口口声声说创造,但落实到对象身上,还是一板一眼的技能
期刊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工作,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根据《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决定2017年度继续举办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专题研讨班。  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专题研讨班的内容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解读《国家教育事业
期刊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合唱又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合唱,使学生进入艺术的殿堂,领会艺术的真、善、美,提高欣赏水平,培养高尚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合唱才能发展得好的孩子十分聪明,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做事认真,目的明确,语言发展好,记忆力强。新课标从三年级开始在合唱方面已有所要求,这是很有必要的。  合唱是音准、节奏、声音均要协调统一的声乐艺术,而学生开始接触合唱,常会出现声部之间互相干
期刊
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已进入全面深化、巩固提高阶段。新课程标准的论证实施,无论从目标,内容还是结构评价上都有了重大突破。作为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思想,从而制定出正确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发展运动技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适应社会需求;贯彻终身体育意识,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特点,搞好体育课堂教学改革。  
期刊
兴趣就是一个人的大脑两半球内的有关部位由于附近已形成特殊的暂时神经联系,因而特别易于感受某类事物的刺激,并且特别易于在这类事物的刺激作用之下,形成最优越的兴奋中心的倾向。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很大程度上受兴趣品质的制约。为此探讨学生兴趣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改革其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举措。  所谓兴趣品质,就是人与人之间兴趣的差异性表现,一般可概述为四个方面。  一、兴
期刊
小学体育课看似简单,实则教好并不容易。那么,要上好一节体育课,我个人认为应该做到“熟”、“精”、“活”、“细”四步。  一、“熟”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  1.熟习教学大纲。  因为教学大纲是教学的依据,它对本学科的教学目的、要求、时数有详细的规定,同时体现了一定的教学规律。因此,熟习大纲,将大纲的精神融汇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2.熟习教材。  熟习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
期刊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中小学教育改革在教育观念、课程结构、教材、教学方法以及各学科具体教学等几个方面的全面展开,给中小学体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强调中小学体育课程应从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努力构建大中小学相衔接的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但我们也发现,由于缺乏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改革的理念追求,目前中小学体育
期刊
一、教学流程  三学:预学互学评学  五步:创境导学自学互教合作探究展示评价拓展创新  二、基本要求  1.“三学”具体要求。  【预学】  (1)教师通过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在一定情境中把学生带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中,既要达到激趣的目的,又要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2)给足时间,让学生依照教师布置的前置性作业或是自学提纲凭着自己的意愿快乐先学,小组互学,以达到自学能懂、互学能助的目
期刊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它的这一作用?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笔者认为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趣味”是教学的侧重点。什么是音乐审美趣味?审美趣味是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趣。”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趣味,才能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