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科“三学小组”模式教学流程及基本要求

来源 :美术文献·学校体音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anLa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流程
  三学:预学互学评学
  五步:创境导学自学互教合作探究展示评价拓展创新


  二、基本要求
  1.“三学”具体要求。
  【预学】
  (1)教师通过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在一定情境中把学生带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中,既要达到激趣的目的,又要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
  (2)给足时间,让学生依照教师布置的前置性作业或是自学提纲凭着自己的意愿快乐先学,小组互学,以达到自学能懂、互学能助的目的。
  【互学】
  教师采用激励手段在学生小组展示交流的基础上抓住学生发言的闪光点,疑问点及教材的重难点等相机进行引导和点拨,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


  【评学】
  依据课堂教学实际和教学内容,设计适量训练或创新内容检测学生学习效果、考察学生创新能力。
  2.“五步”实施策略。
  (1)创境导学。
  ①创境是指教师运用谈话交流、课件吸引、音乐陶冶、美术欣赏、猜谜激趣、才艺展示等方式,在组织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师与生、生与生关系融洽和谐的目的,同时情境的设定既要有启发性又力求有思考性,为下面的教学创造条件。
  ②导学是指在导入新课后,教师要按照新课程所提倡的“三维”的课程目标,向学生出示或说明这堂课三维的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自学互教。
  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自学提纲或是文本要点自主学习,可以采取先个人学再小组合作学的方式进行,自学提纲内容一定要具有统领性、针对性和导向性。
  ②本环节的关键是引发小组成员间的讨论,互助与合作,形成一个由“以导促学”到“先学后教”,最后实现“自学互教”的准确状态。
  (3)合作探究。
  ①探究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自学互教的基础上先进行尝试练习,结合自己的自学所得,引发讨论、争辩,将以往的“先讲后练”改为“先练后讲”。
  ②让学生先尝试,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上,如果他们尝试中有困难,就引导他们互相讨论,形成学生自己探索的态势,这样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
  (4)展示评价。
  ①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自学成果,其他小组同学进行全方位的点评,使问题得到深化和纠正,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展示,展示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注意倾听并及时作好记录或进行修改,形成全班的共识。
  ②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中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总结规律,点拨方法与思路。
  ③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科知识要点简要概括,帮助学生构建学科知识网络。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简要点评,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具体评价,既要肯定、表扬学生,又要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更要体现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5)拓展创新。


  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个性素材,创设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拓展练习,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形成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3.精心设计导学提纲。
  在新理念和新课标的指导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因素,就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学生学习的疑点、学生特别感兴趣的、乐于探讨的问题等设计和安排低入、开放导学提纲,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共同解决,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4.加强学习小组建设。
  学习小组的组建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人数要合理,一般是4~6人为一组,最好是5人。人员过多,合作学习容易混乱,组内纪律不好管理;人员过少,合作学习不能落到实处。
  (2)确定一名负责的小组长。小组长首先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能带领小组成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其次有正义感和较强的竞争意识,敢于和其他小组竞争。第三还要人缘好,有威信,小组成员都能信服。
  (3)小组评价方法要及时多元化。首先,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其次,要将学科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然后,评价内容要多样:小组讨论、自主学习、课堂发言、学习习惯、展示次数、探究合作意识情况等方面内容都要有所涉及。


  三、预期目标
  1.构造符合全县实际的艺术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实现三个转变:一是教学理念由“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转变;二是课堂师生活动由“以教师讲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转变;三是学生学习方式由“以听为主”的被动学习向“以自主學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主动学习转变。
  2.全面提高艺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着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培养出一批专业水平高、有影响力的市、县名教师、骨干教师。通过教师素质的提升,带动学生的艺术素养不断提高,心智健康有明显增强。
其他文献
吴寅文:倪老师,您好!欢迎您来到镇江新区!感谢您为我们带来这么精彩的一课!“生活体育”这个概念很新颖,您能简单为我们谈谈吗?  倪晨瑾:“生活体育”是我们学校在“选项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内容,“选项体育教学”是我们从高中的体育教学引入小学教学改革中的,为了能在同一年级同时开设14个项目,让孩子们自由选择自己适合的项目参加锻炼,这些项目不仅仅是14个单一的技能,更多的是对学生各项身体素质的协调配合
期刊
一、雙手向前抛实心球  动作要领:1.持球,双手五指打开,虎口相对,食指相接触,拇指成“一”字,双手握球,持球于手指关节末端。2.双脚左右开立,上体向前倾,两腿弯曲,两手直臂持球于体前。然后两腿用力蹬地,顶髋、上体抬起向前、向上,两臂用力向前上方挥臂,将球向前抛出。  重点:蹬地收腹、快速挥臂、协调用力。  难点:用力协调,动作连贯。(如图)  易犯错误:  1.球没有握稳,两臂肌肉没放松。  2
期刊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是发生在美术鉴赏课《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的课堂环节中,我安排了四个学生进行讨论,其中“社会学式鉴赏”这一知识点通过介绍达·芬奇的生平、创作意图和《蒙娜丽莎》的内容、意义、时代背景等,用故事的方式讲述达·芬奇的童年和《蒙娜丽莎》为什么没画眉毛引出历史上女性对眉毛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展示三张中世纪的欧洲绘画引导学生讨论:“欧洲中世纪绘画和以《蒙娜丽莎》为代表的文艺复
期刊
从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改变是世界的潮流,而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美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素质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如何通过美术教育去营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这是美术教育的目标。  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在我国美术教育中较普遍存在着将技能的掌握,看成创造的观念。或者口口声声说创造,但落实到对象身上,还是一板一眼的技能
期刊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工作,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根据《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决定2017年度继续举办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专题研讨班。  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专题研讨班的内容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解读《国家教育事业
期刊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合唱又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合唱,使学生进入艺术的殿堂,领会艺术的真、善、美,提高欣赏水平,培养高尚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合唱才能发展得好的孩子十分聪明,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做事认真,目的明确,语言发展好,记忆力强。新课标从三年级开始在合唱方面已有所要求,这是很有必要的。  合唱是音准、节奏、声音均要协调统一的声乐艺术,而学生开始接触合唱,常会出现声部之间互相干
期刊
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已进入全面深化、巩固提高阶段。新课程标准的论证实施,无论从目标,内容还是结构评价上都有了重大突破。作为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思想,从而制定出正确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发展运动技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适应社会需求;贯彻终身体育意识,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特点,搞好体育课堂教学改革。  
期刊
兴趣就是一个人的大脑两半球内的有关部位由于附近已形成特殊的暂时神经联系,因而特别易于感受某类事物的刺激,并且特别易于在这类事物的刺激作用之下,形成最优越的兴奋中心的倾向。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很大程度上受兴趣品质的制约。为此探讨学生兴趣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改革其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举措。  所谓兴趣品质,就是人与人之间兴趣的差异性表现,一般可概述为四个方面。  一、兴
期刊
小学体育课看似简单,实则教好并不容易。那么,要上好一节体育课,我个人认为应该做到“熟”、“精”、“活”、“细”四步。  一、“熟”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  1.熟习教学大纲。  因为教学大纲是教学的依据,它对本学科的教学目的、要求、时数有详细的规定,同时体现了一定的教学规律。因此,熟习大纲,将大纲的精神融汇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2.熟习教材。  熟习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
期刊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中小学教育改革在教育观念、课程结构、教材、教学方法以及各学科具体教学等几个方面的全面展开,给中小学体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强调中小学体育课程应从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努力构建大中小学相衔接的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但我们也发现,由于缺乏改革的理论基础和改革的理念追求,目前中小学体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