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有效实施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h18277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高中生文言文素养的培养,需要配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法,在培养学生兴趣的情况下,对学生的阅读习惯、理解能力进行提升。把握好文言文的主旨、理解实词虚词的作用、加强对文言文读音、断句的准确性阅读,这些都需要语文老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变。
  关键词:文言文;高中语文教学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却是教师的一个难题。学生对文言文缺少学习兴趣,教师又缺少激情,使得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长期以来未能有很好的效果。
  一、培养兴趣是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基础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前文言文教学长期处于“费时低效”状态,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为文言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大部分时间都在翻译课文。这样枯燥的教学难免会使人失去兴趣,以至于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了畏难情绪。教师可以在教授文言文之前给学生先讲解一些相关的、有趣的故事,这样导入课堂,既营造了一定的教学氛围,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庄子》时,庄子的思想对中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教师不妨在课前先讲解一些关于庄子的故事,这样学生很快就有了想了解庄子其人的兴趣,教师在讲解庄子的思想时,就不那么抽象、枯燥了。在讲解有关战争的文章时,教师可以画一张简单的战争地图,这样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清晰明了。所以,教师只要突破学生的畏难情绪,继而想办法引发他们的兴趣,为教师的有效教学提供基础,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反复朗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大意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不仅现代文讲究朗读,文言文更应该注重朗读。朗读是一种较为生动的教学方式,况且在高中文言文中很多句式都比较整齐,读起来比较顺口。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对文言文的朗读不够重视,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很少主动去阅读文章。不读文章,就很难对文章的大体意思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而多数文言文的妙处多在“沉郁顿挫”的朗读中流露出来。“沉郁顿挫”的朗读方式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在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当学生“沉郁顿挫”的朗读文言文时,他们的精神會比平时绷得紧,并且会在朗读过程中思考文章作者的主要思想。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去朗读文章,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大意。例如,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这篇文章时,先让学生多读几遍文章。通过朗读,学生能够感受到文章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表达出来的思想,以及诗人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叹,为琵琶女和自己相似的遭遇叹息。在感受到了这篇文章的大体意思以及感情基调后,在学习时,学生会更专心地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很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思想。
  三、通过字词句学习夯实基础
  《高语文课程标准》有明确规定: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中举一反三。在高中阶段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是一项特别重要的内容。首先,在教学前教师应当明确教学重点。文言文文本中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通假字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都是文言文要学习的内容。所以每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一定要确定,切忌细大不捐。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明确需要掌握的内容,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有所积累,并能够较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其次,教师要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是否有效的判断依据是是否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们就分析目前课堂上的一些做法。串講法。一看到这三个字,部分老师可能都会认为这是最无趣的教学方法,课堂是老师的“一言堂”。但其实,这样的方法目标明确,重难点一目了然。我们以《兰亭集序》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多数老师都会设置让学生自读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然后让学生找出作者“为何而乐?”之后在为学生勾画和归纳重点的文言知识。这种看似“保守”的做法,在笔者课后检测学生字词掌握情况时,效果确实最好。合作探究法。这种做法是提前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分配不同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到课下学习,课堂展示。由一组讲,其余组质疑和讨论,分歧较大时,由教师诠释回答。这样的做法,课堂是热闹的,也能保证大部分学生参与课堂,打造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兴趣很浓厚,积极性也很高,但这也导致课堂节奏缓慢、知识点冗杂的现象。“导学案”形式。这种形式是当下比较流行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课下发给由教师编写的导学案,其中有基本知识点、重难点内容、拓展探究等板块,由学生课前使用,作为预习资料。这样就会让学生提前介入文本中,在课堂上也会格外关注自己所不了解的地方,在课堂学习上做到目的性更明确。同样,导学案可以在课堂中和课下使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自己归纳整理。这样的形式,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无疑也增加了学生的课下负担。
  四、利用多媒体完善教学
  多媒体教学具有声、形、色上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可以通过音乐、画面等直观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老师对课堂内容的整理和总结。例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课文中,可以给学生播放影视剧《水浒传》中的相关情节,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丰富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历史学习,也可提高学习兴趣。
  创建文言文教学之高效课堂策略还有很多,比如开放教学环境、拓展课外阅读等,但是不论哪种策略,都应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培养学生阅读文言的兴趣,锻炼学生运用文言写作的能力。其实,只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探索和反思,在教学中融人文、科学于一体,就能提高文言教学效率,让学生意识到文言文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失的构成模块。
  参考文献:
  [1]孙玲娟.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3.
  [2]颜晓东.高中语文课堂口语交际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其他文献
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一直是社会甚至是受教育者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指出:
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英语专业课翻译课程教学和翻译本科、硕士、博士一条龙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但英语专业学生仍然是翻译人才的主要来源,随着用人单位
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口语,因此,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改善学生的口语能力,从而解决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改善学生口语障碍的教学方法进行了
目连救母的故事,论其年代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而以目连救母故事为题材的戏剧曲目——目连戏,更是在民间各地经久不衰地上演,并影响久远.迄今为止,国内学者们对目连故事的缘起
期刊
在英汉互译中,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难于找到文化共核而进行形象转换,往往造成对原语文化意象的损害,因此,要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分析翻
摘 要: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本,将老师定位于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这种理念是传统的教育中所没有的。本文浅谈了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教材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按照通史的模式和时间先后顺序,从古到今,从中国写到世界,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内容放在同一朝代的章节里,而是以“专题”的形式,将古今中外
在国与国的交际中,语言是重要的交流工具,而口译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交流技巧,有赖于这种交际技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能顺畅的沟通。更好的了解口译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才能在
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能源的快速枯竭,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率和利用率已成为现阶段的重中之重。与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直接相关的就是钻井技术的高低。对于我
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关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培养的研究和实践方兴未艾。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关于创造性发展之心理基础的研究很少.而系统研究则更少。我们认为,元认知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对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当今社会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极大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与学习,并且在悄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