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漳县秧歌的演唱艺术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on16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漳县秧歌流传于漳县的各个村庄数百年,它作为地方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蕴涵着民族丰富的精神,具有漳县的地方特色。解放以来初期,漳县人民的生活水平一直是非常的艰苦,自然环境也非常的恶劣,困难的生活磨砺了漳县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人们辛苦的劳作之余,秧歌也是他们在每年春节释放压力和庆祝节庆的一种形式,秧歌具有漳县人民的生活特色,本文简单介绍漳县的风俗文化对漳县秧歌小调的影响。
  关键词:漳县秧歌 演唱艺术
  漳县秧歌是属于陕北秧歌中的一种,漳县秧歌也可称为“闹社火”。漳县秧歌既有陕北秧歌的豪放、粗犷,又有河北秧歌的细腻、缠绵。它容秧歌、社火和秧歌戏于一炉,既有秧歌的舞蹈和歌舞小戏,也有社火欢快滑稽的杂戏;既有秧歌、社火以鼓乐为主的武术表演,也有秧歌戏具有简单情节和固定板式(唱腔)的小戏演唱。根据有关资料记载,陕北秧歌起源于宋代、成熟于明代、繁荣于清代中期。后来因为战乱、自然灾害等一切原因使得秧歌慢慢的丢失。1942年,在毛泽东的带领下,通过大批文艺爱好者开始了新的秧歌运动,这一民间艺术开始慢慢的振兴起来,走入了人民的生活中去。漳县秧歌舞蹈起源于人们的农业劳动,所以表现农业生产劳动的舞蹈特别多,其中秧歌这种形式流传最广。秧歌起源历史悠久,人们在田间辛苦的耕耘、播种,耕田的劳动,以敲锣打鼓,给辛苦的劳动人民助兴。其实早在宋代就有农事中唱秧歌的记载,后来人们不断慢慢发展,将农民们劳动之余自娱自乐的形式,歌舞都统称为秧歌。漳县秧歌的演唱具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不管是咬字还是旋律、节奏上面都会有自己的风格。
  一、方言在秧歌中的运用
  漳县方言在一些的字词当中,发音比较的特殊,比如一般在叫人名的时候前面一个字比较弱后面的比较强,这样的称呼发音演唱,就会影响演唱的旋律节奏。比如人名“小花”,在普通话中的“小”是三声,而在方言里“小”则发四声而且字头会拉的很长。“花”在普通话中读一声,但是方言里则发轻声,但是声音压的比较重。在演唱秧歌时发音也会多少影响到旋律的节奏,秧歌演唱中的尾音一般都是用啊、咦、呀等。
  谱例1.
  歌词中“妈妈”所相对的旋律节奏,在第五小节 ,
  第一个字在第一拍的弱拍子上,时值是半拍,第二个字在强拍上,时值是一拍。在第11-12小节 ,第一个字也是在弱拍上,时值为一拍,第二个字在强拍上,时值是两拍。又像第13小节中 ,第一个字处在强拍的弱位置,时值是半拍,第二个字在弱拍的强位置,时值为一拍。
  漳县秧歌在演唱的时候,单音的延长一般都是在两拍左右,不会超过两拍,就算在记谱的时候,也会出现二分音符,但是在显示演唱的效果为一拍半,其他半拍一般都会成为空拍,演唱的方法就是把二分音符唱完第一拍之开始延长时,可能会将延长音进行加重的处理。秧歌中的这种演唱方式也会在歌词上体现出来,唱完第一拍的词之后会在延长音的节奏重音上加入一个衬托词,或者就是重复一次前面的那个唱词的韵母。
  谱例2.
  歌词中第四小节“田”字就是单音延长演唱,在这里唱了一拍半,最后一小节的“开”字也是单音延长演唱,也是一拍半。像这种单音延长的演唱方法一般都在一句话的结尾结束来演唱,这样更能显示出秧歌的演唱特色。
  二、秧歌的演唱速度
  不管是在民族音乐还是在流行音乐中都会有规定的演唱速度,速度是乐曲风格中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秧歌的演唱速度快慢是来自当地人民自己来定的,相对的来说,漳县秧歌演唱是的速度一般是缓慢而又平稳的,一分钟差不多是38拍左右,速度很快的曲子倒是有,但是传承下来的没有几首。对秧歌深入研究会发现,秧歌演唱者一般都是比较年长的有经验的,所以演唱的速度比较慢,从秧歌的载体来看,以歌为主的曲调以及部分小调都比较缓慢。
  三、秧歌的演唱风格
  漳县秧歌在演唱的时候分为两种演唱,一种是清唱,清唱可以自定音高,节奏都是跟着自己的步伐来决定,一般都是一个领头带领大家一起唱。整体来看,演唱的速度比较缓慢而且平稳,在特色的装饰音和特色的旋律上,演唱的感觉给人是起伏的。在情绪方面也会有一种向上冲的感觉,每一句都会有一个预备的过程,并且开始的每一拍都有强拍的节奏感觉,一种都在寻找那种很欢快的感觉,声音会显得略为粗、冲。另一种唱法就是在二胡、唢呐、锣鼓的伴奏下演唱,还有一种就是跟着CD片里的秧歌演唱,这两种演唱会差不多,都是有伴奏的,这种演唱就不像清唱那么自由,这种演唱的时候必须得跟着乐器的旋律音高节奏来演唱,不会像清唱那么自由,但是尽管如此,还是有那种漳县的一些风格特色在里面。在漳县秧歌小调里面那种旋律特点和演唱的方式,可以找到粗狂、豪放的演唱风格。
  四、结语
  漳县秧歌的表演主要是以歌唱为主的,有简单的舞蹈伴舞,有满口的漳县方言腔来演唱,融入了漳县人民的生活习惯,用演唱秧歌的形式来表达人们心中的喜悦和心情,不管是男女老少都会演唱秧歌,漳县秧歌已经流传到了漳县周围的一些小村庄小镇子里去,每个地方的演唱具有自己的特色风格,里都面融入了大西北的豪放与粗狂,富含着解放以来人民群众的丰收喜悦。近几年秧歌慢慢走进了城市,健身行、广场舞,秧歌不光成了人们健身的好项目更是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加以发展与传承。希望秧歌的良性发展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漳县秧歌的存在,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和喜欢漳县秧歌。
  参考文献:
  [1]海海.陕北秧歌实录[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2]董雪.试析我国北方四大秧歌的风格特征[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3]许凤英.论秧歌的文化性质及其功能[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8,(04).
  [4]苏敏.漳县秧歌小调的艺术特色[J].音乐时空,2014,(05).
其他文献
摘要:陆在易先生是当代著名的音乐大家,其作品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立体的画面感染者每一个人,享有盛誉。本文将试图对陆在易先生的声乐作品进行分析,探寻陆在易先生的创作特点,以资借鉴。  关键词:陆在易 声乐作品 和声  一、陆在易的创作历程及艺术成就  陆在易是我国当代音乐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人物,在合唱、交响乐、管弦乐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涉猎和卓越的建树,创作了一批诸如《桥》、《望乡词》、《中国,我可爱的母
摘要:音乐欣赏课在提高学生的作品感受力、提高文化品位上举足轻重。本文就音乐欣赏课中中西音乐中的乐曲与乐器比较展开分析。  关键词:乐曲比较 乐器比较  中职学校音乐欣赏课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其培养目标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上台表演的歌唱家、演奏家,而是通过艺术修养课程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加艺术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与全面发展。音乐是一种不流于形式的艺术,上好艺术欣赏课程,可以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职学生是未来我国工人阶级的主力军,应该重视对他们的培养。不仅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工作能力.还要让他们能更好、更全面地发展自身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我国对于学
<正> 《中国钱币》1986年第一期上有一篇《户部银行成立时间考辩》,引用的都是旁证材料,年份不错,但不够精确。大清银行总清理处于民国四年(1915)7月1日编了一本《大清银行始
西藏高职教育的发展对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促进西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以西藏特殊的区域位置为背景,阐
音乐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关于此类的文章也是数不胜数。本文通过对歌唱发声与小提琴演奏的理解将更深一层地认识二者之间存在的区别与联系,希望对二者的认识
摘要:素质教育缺不了音乐教育这个内容。目前大学音乐教育重点是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的,包括提升创造力、培养想象力、发展健全的人格等内容,首要目标是提升审美观,音乐教育在这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音乐学习状况和音乐品质进行深入剖析,对加强大学生音乐教育的方式方法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音乐素质 素质教育 音乐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中对于审美培养的重要学科就是音乐教育,是不能缺少
<正> 1985年春,陕西耀县文管所拣选出珍钱三枚,即靖康元宝一枚、真书阜昌元宝一枚,篆书阜昌通宝一枚。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金兵陷汴京,掳徽、钦二帝,囚锢五国城。靖康钱
摘要:信息技术打破传统音乐教学方法的限制,它给初中音乐欣赏课带来更多的教学方式,教师能以更多方法展开教学,学生的音乐水平就能得到提高。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初中音乐 欣赏  在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会用播放录音带的方式、为学生演奏示范的方式及用演唱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欣赏到音乐。然而学生普遍反映初中音乐欣赏课的内容很枯燥。比如由于教学资源有限,教师很难找到学生想听的音乐,这使学生对音乐欣赏课感
<正> 近在《中国钱币》1987年第2期上,阅读了廷宪、松麟同志撰写的《南宋纯熙元宝小平铁钱初析》一文(以下简称《初析》),对该文的观点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兹提出与两位同志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