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韩汉语语音教学的基本方法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ao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音学习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基础,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又不同于对把汉语作为母语的学生进行汉语语音教学,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成果和笔者自己几年来对韩汉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以下几种对韩汉语语音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模仿法
  
  语音学是一种“口耳之学”,是一门听音与发音的艺术,因此,与语法词汇教学相比,在语音教学中外国学生学习语音,离不开对教师和录音的模仿。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带着学生首先进行语音模仿。否则,学生即使学,也只能学个“哑巴汉语”。而模仿中教师的标准发音和严格要求是必备的。如果连教师都发音不准,学生也只可能跟着老师进行模仿。在刚接着带其他老师的学生时,我发现班里大多数学生都有几个音发不准,一组是zh/t/、ch/th/、sh//和z/ts/、c/th/、s/s/,还有一组是in/in/、en/n/和ing/i/、eng//。据学生说,他们以前的老师自己说话的时候就不进行区分,老师还说zh/t/、ch/th/、sh//和z/ts/、c/th/、s/s/以及in/in/、en/n/和ing/i/、eng//这两组词可以不进行区分,这就明显地降低了学习语音的标准。这说明教师的标准发音和严格要求直接会影响学生的发音。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对自己和学生都严格要求,教师发标准音,学生才有可能模仿出标准的音来。
  如,在教f/f/的发音时,教师可以在发音后告诉学生要上齿咬下唇,并同时吹气,这样学生就会在模仿中掌握发音要领。不过,在学生模仿的同时,教师一定要注意矫正,如口形的圆展等,尽量让学生模仿出标准音。
  
  二、演示法
  
  模仿有时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这时,教师就应该在模仿的基础上讲清音理,如果抽象的音理用语言不好表达的话,演示法就派上了用场。如:在讲声母的发音部位和方法、元音舌位的高低前后等问题的时候,就完全可以画出发音部位图和舌位图,结合自己的发音部位进行演示说明,如:在讲e//这个音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对照舌位图,告诉学生它的发音应该是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让学生可以“按图索骥”。
  声调的也可以借助于“五度标记法”,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视觉进行学习、实践和校正。
  语音教师一定要具备语音绘图制表的能力,当然,图表并非一定需要精确的,比如各发音器官之间的距离等等,但是一定要标记到位,表意明确。
  另外,手势等也可以辅助演示唇形的变化,舌位的高低、卷平等还可以表示音调的高低变化。如:在讲解z/ts/、c/th/、s/s/和zh/t/、ch/th/、sh//这么两组音的时候,我们可以手掌侧举,五指并拢,手指伸直为平舌音z/ts/、c/th/、s/s/,手指向内侧弯曲为卷舌音zh/t/、ch/th/、sh//。
  
  三、比较法
  
  总所周之,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常常按自己母语或自己熟悉的某种语言中的某个音来标记汉语普通话。如韩国人在记“知识”这个词的时候往往用韩语中与普通话“知识”的音比较相似的“瘤矫”或“令矫”或英语中的字母“jisi”或“zisi”来标记,这样发出的音难免不准。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汉语普通话和留学生的母语以及他们所熟悉的某种语言的语音进行对比,讲清不同语言发音上的细微差别。这样,学生就会对汉语普通话的发音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以后即便使用母语或自己熟悉的某种语言中的某个音来标记汉语普通话,也会注意到两者的区别。
  另外,汉语内部的比较也不容忽视如:将an/ɑn/、en/n/、in/in/和ang/ɑ/、eng//、ing/i/这两组音进行对比,将z/ts/、c/th/、s/s/和zh/t/、ch/th/、sh//这两组音进行对比等等。
  所以,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运用比较这种方法。
  
  四、连法
  
  顺连法就是先教给学生熟悉的的音,或者容易发、能发得准的音,而后再进一步通过改变口形或发音方法等引导学生发较难发准的音。
  如:韩语中没有z/ts/、c/ts/,在教这些声母的时候,我们可以按照s/s/、Z/ts/、c/th/这样的顺序来教。因为韩语中的さ/s/与汉语s/s/发音相同,按照顺连的方法,先教韩国人发s/s/,再告诉他们z/ts/、c/th/与s/s/发音时舌位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发音方法不同:z/ts/、c/th/是塞擦音,而s/s/是擦音,发z/ts/、c/th/的时候多了一个堵塞气流的发音过程。
  再如韩语中没有汉语普通话中ü/y/这个韵母,我们就可以利用韩语中已有的音び/i/运用顺连法来进行教学。先让学生发韩语中已有的音び/i/,然后告诉学生:汉语普通话中的ü/y/与韩语中び/i/发音的不同就在于汉语普通话中的ü/y/是圆唇元音,而韩语中び/i/是不圆唇元音。
  又如,在教汉语普通话声调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胡炳忠先生提出的“桥式”或“反桥式”,即,不按照“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的顺序,而是按照“上声-阳平-阴平-去声”的“桥式”棗 用五度标记法画出来就像一座桥;或按照“阴平-去声-上声-阳平”的“反桥式”棗用五度标记法画出来就像一座倒转的桥。按照“桥式”或“反桥式”的顺序进行教学和练习,非常顺畅,一气呵成。
  
  五、循环法
  
  循环法也叫二次教学法。先用很短的时间把所有的语音教一遍,之后再针对学生的发音缺陷和错误进行第二次教学。
  如,一般来说,在教完韩国人声母后,我们会发现韩国人发声母时常常发错f/f/、z/ts/、c/ts/、s/s/、j/t/、q/th/、x//、zh/t/、ch/tsh/、sh//、r//这些音,那么,教学重点就可以从其他声母上转到这些音上来,。
  在教韵母时,我们会发现韩国学生大多将ü/y/发成/ui/,不知道o在做单韵母的时候读做/uo/,把i//、i//往往误读为i/i/,uo/uo/和ou/ou/分辨不清,读ui/uei/、iu/iou/、un/uen/、ün/yen/往往丢失应有的韵腹等。我们可以重点教学生读不准的这些音。
  声调教学中,因为韩语中没有调位,只有句子有升调和降调的区别,韩国人一般可以发好汉语普通话中的平调——阴平,有时候虽然音平和去声发得不是非常到位,如阴平读成24、25,去声读成52、53等等,一般说来还是基本没问题的。但是,上声的发音就成了问题,我们就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在上声的教学中。
  六、听辨法
  听和说是语音教学紧密相连的两个方面,我们外语学习中,一般来说口语好,听力也好,外国人学习汉语也一样。所以,让学生进行听音、辨音之后发音,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如,同学们先互相听音后互相记下语音并纠正发音错误;一位同学先发音,其他同学记下语音并纠正发音错误;还可以老师先发音(可以故意发错)让学生记下语音并纠正发音错误等等。这样不仅可以纠正发音错误,也是促进学生课后进行发音练习的好方法。
  特别相近的语音,可以让学生记下并进行辨别,如在教uo/uo/和ou/ou/的时候,我们可以教师读学生记音,教师读学生在两者中选择正确的音,教师读一个正确音一个错误音让学生选择正确的一个,等等。
  当然,教学中我们还会用到其他的教学方法,像“夸张法”棗可以先极力夸张,而后再发比较自然的音等。以上所列的各种方法都不是孤立的,更没有先后顺序,再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还可以将两者或几者相结合,如,在使用模仿法的同时可以使用图示、听辨等方法进行教学。如:对韩国留学生而言,汉语中的r/z /和l/l/这两个音很难发地道,因为韩语中有两个与它非常相似的闪音//。教师可以先发出这两个音,让学生运用辨音法听出几者之间的差别,并结合手势告诉学生r的发音,让学生进行模仿。发准了音可以进行反复实践练习和复习回顾,才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汉语普通话语音。
  
  参考文献:
  [1]程棠.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3).
  [2]胡炳忠.四声连读与“辨调代表字”棗教学笔记[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79,(1).
  [3]顾筝,吴中伟.留学生入门阶段语音教学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2).
  [4]林焘.林焘语言学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林汎钟.韩汉两语的元音对比分析[D].北京大学博士论文,1998.
  [6]刘富华.对比分析、对比教学法与对外汉语教学[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9,(6).
  [7]马洪海.摸清规律 有的放矢[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
  [8]宋春阳.谈对韩国学生的语音教学[J].南开学报,1998,(3).
  [9]宋咺宣.汉韩韵律成分的对比[D]北京大学博士论文,1999.
  [10]王秀珍.韩国人学汉语的语音难点和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1996,(4).
  [11]赵金铭.语音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12]朱川.外国学生语音学习对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屠爱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以提纯凹土作为益生菌载体,研究了不同吸附条件对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将10mL菌体(菌悬液浓度为10^9CFU/mL)与3mL凹土(34.08mg/mL)混合,在pH6.5
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酒中苯甲酸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根据GB/T5009.29-2003《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的检测原理和方法,结合CNAS-GL06《化学分析中不确定
前言  “那个”作为现代汉语中一个重要并颇具特色的词,很多前辈与学者对其用法都做过精彩的分析。如赵元任指出,“这位先生有点‘那个’”中的“那个”是为了避免说出不好听的字眼。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对“那个”的用法归纳为:一、指代比较远的人和事物;二、口语中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表示夸张;三、代替名词,称事物,情况,原因等。并特别指出,“那个”作谓语,代替某种不愿意说出的形容词。曾毅平专门从讳饰的角度来
期刊
基于理解的深度学习模式的开发与实践,是提高数学素养和思维习惯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吃透教材,体现智慧教学;学生应重在积累活动经验,形成知识迁移的学习习惯,完善知识网络体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重视启蒙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幼儿园必须和家庭以及社区紧密地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并为幼儿之后的学
通过采用双螺杆挤压蒸煮技术,比较研究了八种常见五谷杂粮挤压产物的物理性质(膨胀度、体积密度),功能性质(吸水指数、水溶指数),质构性质(硬度、脆性、保脆性),挑选出具有良好保脆
为研究南极磷虾体内活性物质多糖的提取工艺,采取热水碱提和酶解法相结合的方式,探索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三因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优化,得出最佳提取
利用猴头茵高效转化米糠生产食用菌粗多糖,研究茵丝体多糖的新复合酶提取工艺。应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分别研究纤维素酶和蜗牛酶的添加量、pH、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对多糖提
我们在对泰国学生汉语教学的实践中,发现学生在汉语趋向补语使用上偏误较高,偏误类型多种多样,并且与日韩、欧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生的偏误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对日韩、欧美学生学习趋向补语习得情况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而对东南亚国家学生的习得情况鲜有涉及。随着东南亚汉语热的日渐升温,中泰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阵容逐渐壮大,成为这一地区来华留学的最主要群体,他们的汉语习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