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双年展建筑的基本法则

来源 :名汇FAMOUS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jiang_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当代建筑的狂欢”来形容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并不为过。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威尼斯双年展所包含的国际视觉艺术双年展与建筑双年展分单、双年轮流举行,堪称国际展示当代艺术的最高殿堂。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在30 多年的历程中,已经成为世界建筑艺术和学术界最具影响力的盛事。
  编辑 _ 欧阳婷 撰文_ 阿开 美编 _ 吴炜
  今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从6月一直贯穿到11月底,总策展人由荷兰建筑大师雷姆·库哈斯担任,他最为中国观众所熟知的作品莫过于北京的央视新址。库哈斯此次为双年展和中央馆提出了“基本法则”的主题,将重心聚焦在对于建筑史传统的重新回顾和诠释。“‘基本法则’专注于历史—专注于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可被任何建筑师运用于任何建筑的基本元素,以及过去一百年里民族建筑的进化史。”库哈斯这样阐释他的想法。
  为此他亲自策划了展览《建筑元素》及《意大利的世界》。《建筑元素》将带领人们“透过显微镜来看待建筑”,深度剖析墙壁、天花板、楼梯、阳台等基本建筑元素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关系。《意大利世界》则通过舞蹈、戏剧、音乐、电影等反映意大利目前的社会局势,以启迪意大利建筑的未来。库哈斯带领来自哈佛大学的学生及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合作者团队,设置了一系列房间,代表建筑的各个基本元素——门、楼梯、墙壁、阳台等——以及它们的现代版本。这是一个3D的谷歌系统,向世人展示建筑的过去和现在。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核心位于双年展花园的中央场馆。刚走进入口,观众就来到了圆顶大厅,追溯到1909年的辉煌璀璨的蓝金色穹顶近来刚刚被修整过。在穹顶的下面,库哈斯安装了一块类似于现代医院的天花板,这是一层哑光的面板,在其上部充斥着管道和机械设备,其空间几乎和下部人类活动区域一样大。
  展览同样追溯了门的发展演变过程,从装饰性、仪式性的框架结构,到会发出空洞声响的现代安保门框。一面高墙上挂满了各种奇妙的窗户,它们来自布鲁金的收藏,在它们边上陈列着借自比利时著名的索宾柯门窗工厂的试验机器,机器上的窗户有节奏地开合,似乎永不停息。
  展览中不乏乐趣,例如,有一部电影片段组成的视频,里面全是各类建筑的蒙太奇——高悬的飞檐,洞开的大门内充满了惊喜和发现,大银幕对于打碎玻璃这个桥段的永无止境的迷恋。观众同样可以体验到科学博物馆所能提供的乐趣,例如身临其境般来到1902年(或是1906年)的伦敦霍洛维路地铁站,那里有一段螺旋自动扶梯正在运作。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另外一个重要元素是国家馆,分别由每个国家各自策展,分布在花园的各个位置。此次双年展最特殊的地方也在于此——打破了以往由国家馆自行决定主题的模式,库哈斯给出了“命题作文”的题目——“1914-2014:吸收现代性”。库哈斯说,“一百年以前,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建筑的区别还极为显著,而今天,随着战争、政治、环境与社会的变迁,建筑的民族特色正逐渐被现代化浪潮所淹没。所有国家馆都将围绕同一个主题,以各自的方式,共同叙述这个变迁的过程与其间的细节。”他希望各个国家馆的展览呈现他们各自在过去一个世纪中对于现代性的吸收,“就像一个拳击手接受一记重拳”。
  这不同寻常的做法也让本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国家馆的质量明显提高,这是很多人的共识。比如英国馆展示了威廉·布莱克在诗集《耶路撒冷》中的变革梦想如何显影在混凝土住宅、新城镇、音乐和电影中。展览提供了一系列的可口文化零食,也展现了英国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韩国的回应也相当有趣。韩国馆今年的主题是“朝鲜半岛乌瞰图”,总结一百年里朝鲜半岛的建筑历史。韩国馆总策划人曹敏硕说,他盼望有一天能同时挂出韩国和朝鲜的国旗举行一场普普通通的建筑展会。届时展会的主题定为“鸟瞰图”而不是“乌瞰图”(两国可进入对方领空拍摄真正的“鸟瞰”),通过展览使人们认识到过去以韩朝分裂为主题的作品获奖而为此感到高兴本身是多么愚蠢的行为,并令人们想起我们曾经如何看待在虚拟世界里韩朝之间的隔阂。评委会称,韩国馆“展现了韩国建筑和城市崭新而丰富的知识,是惊人的成果。”韩国馆也因此荣膺今年的最高荣誉奖——金狮奖。
  对于库哈斯提出的两个题目,中国国家馆策展人姜珺说,“这两个题目特别好,‘基本法则’是不变的东西,另外一个题目‘吸收现代性’,是变的东西。中国人讲以不变应万变,实际上是以‘基本法则’来应对现代性。”
  中国馆提出了“山外山”的展览主题。“山外山”来自中国文化中的意象,既取其天外有天之意,亦指中国传统中所遵循的自然法则。展览由多相工作室、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OPEN建筑事务所共三家建筑事务合作,基于台基、屋体、院宅等基本建筑概念采用3种材料和构造体系合作搭建一个整体。同时,这种团队合作的方式也符合库哈斯对于此次双年展的期望,他曾提出希望呈现一个“有关建筑而不是建筑师的展览”,将人们的关注点回归到建筑本身。
  另外,中国馆还特别设立了“时间廊、文献室”展区,包含近三百项中国近现代建筑案例、珍贵书籍资料,集中展现建筑风格变化的历史脉络。展区中五百余种“案例卡”上记载了各种建筑案例,以“堆山”的方式铺陈在室内,供参观者免费索取。策展人姜珺解释说,“将西方的元素融入中国的格局,或者说重现变证丛生的现代化历程背后不变的传统意象,也可以被视为是另一种山外山。也许是一个房子背后的另一个房子,也可以是中国馆背后的意大利馆,重峦叠嶂、隔山相望,最重要的还是相互理解,相互补给,这是我们通过这个馆想要表达的含义。”
  与以往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不同,本届双年展并未向当代建筑明星致意,没有当代建筑的灿烂星光,不过,这却使得它充满了别样的趣味。这不是一趟乏味的巡游,因为它多少启发了我们的思维,虽然它并没有提供答案,但却提出了不少的问题。
其他文献
目前,肿瘤的治疗手段和化疗药物种类日益增多,但化疗药物仍面临着毒性大和靶向性差的阻碍。近年来,由于天然产物毒性低,多靶点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大多数天然产物都有着溶解度低,生物利用度差等缺点。因此,对天然产物进行结构改构,改善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寻找一类毒性低靶向性好的天然产物衍生物则有望成为具有潜力的抗肿瘤药物。许多文献报道,丹参酮ⅡA(Tan-ⅡA)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菌和抗肿瘤的作用,但其也面临着溶解度低、生物利用度不高的问题。本文的研究重点是设计并合成一系列的Tan-ⅡA咪唑类衍生物,进一步研究其
与其说新加坡小,不如说舒适的城市规划让生活显得便利。他们构建梦想家园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被吸引着一次又一次深入其中。每个细节的日新月异都值得回味和探索,新加坡因此而变大。不要总是一副过来人的语气叫嚣着“三天玩遍”,其实仅仅在滨海湾(Marina Bay)周边,就能尽情耍上几天几夜。  多年前,新加坡以“Garden City”(花园城市)闻名于世,如今这个概念则扩大为“City in the Ga
期刊
和中国大多数成功的商人一样,俞熔懂得判断时机。六年之前,他凭借个人兴趣,选择大健康行业作为事业发展的下一步,依托并购和不间断的资本运作,美年大健康这个后起之秀,悄然进入国内医疗和体检集团的第一梯队,与爱康国宾和慈铭一起,将后来者挡在竞争的门槛之外。如今,美年大健康拥有100多家连锁直营体检中心,五千名员工,下一步的目标,是完成上市。  对于自己当年的选择,俞熔谦逊表示,“时代背景是今年刚刚验证出来
期刊
与春雨医生主要面向普通消费用户不同的是,丁香园面向专业用户,通过搭建详细的药品数据库,丁香园黏住了一大批专业的医生用户,而医生服务与医疗企业E-Markting,则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在丁香园CTO冯大辉眼中,在移动医疗领域创业,是一件苦哈哈的事,这家运作了十四年的公司,依然在求索之中。  冯大辉的身份,不仅仅是丁香园的CTO,他是有相当知名度的自媒体人,自媒体账号小道消息在微博上拥有百万粉
期刊
2月16日,指挥家克里斯蒂安·雅尔维将与中国爱乐乐团一起,  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一曲《云图》交响曲。伴随着电影《云图》  里熟悉的音乐,我们将看见汤姆·汉克斯、哈莉·贝瑞、本·卫肖重又  出现在银幕上,这是导演汤姆·提克威特别为这支交响曲重新剪辑的五十分钟“迷你版”电影《云图》。  1849年的南太平洋上,公证人吉姆·斯特吉斯在寄生虫病的折磨下记录自己的见闻;1931年的苏格兰,作曲家本·卫
期刊
美式橄榄球是一项野蛮的运动。这也许是许多看客的共识,不过就像“看起来越简单,规则却越难”的体育定理一样,快速的奔跑和激烈的冲撞都只是美式橄榄球的对抗方式之一,在双方50码中的争夺更多像是如下棋般的博弈。当然对于你来说,进入这个游戏并不是什么难事,而且国内已经有了许多人组成了球队,等着你穿戴好装备,到球场上做个真汉子。  兄弟们,该上战场了!  人们热爱体育竞技,就本质来说,恐怕是因为热爱战争。冲锋
期刊
摄影家罗伯特·杜瓦诺是与布列松并驾齐驱的大师,却有着与布列松完全不同的视野。云游四方的布列松,常常将镜头对准严肃的民间疾苦;而深爱巴黎的杜瓦诺,则用风趣幽默的镜头语言捕捉了这座时尚之都的百姓生活。  编辑 _ 欧阳婷 撰文_ 倪敏 美编 _ 吴炜  正在北京东景缘画廊举行的“杜瓦诺眼中的雷诺”摄影展,是杜瓦诺于1934年到1939年,以及1945年到1956年间拍摄下的“雷诺汽车往事”,展现了杜瓦
期刊
知道世界杯开赛以来,球迷最好的小伙伴是什么吗?是啤酒!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球迷在淘宝和天猫上淘走了1700万罐啤酒。数字太惊人了,在爱喝啤酒的德国和捷克,这些足够全国人民消耗了。真的是世界杯不息,凉啤酒不止。如何保证在夏季的夜晚随时随地的有凉爽啤酒下肚,也应该掌握几个绝招了。  编辑_王宇南 撰文_面瘫君 美编_高华 插画_许大才人  推荐装置  不插电的小冰箱  整夜开着空调和电视,今年夏天你家的
期刊
商业不停蚕食城市,蝇蝇狗苟与美妙堂皇同时呈现,因此有像布洛克这样的都市文学作家,反复书写城市人最贴肉到骨的日常悲欢。  论构思精妙,情节离奇,比布洛克更胜一筹的作者犹有之,但偏偏是布洛克将一干华语菁英撂倒在地,心甘情愿地做了他的粉丝,包括侯孝贤、王家卫和梁朝伟。  譬如他最知名的马修·斯卡德系列和雅贼系列,前者阴暗冷血仿若纽约之暗夜,后者幽默阳光仿若纽约之白昼,在暗夜与白昼的交替轮回中,也仿若见到
期刊
不管今天的读者有多少真正喜欢传统诗词,我猜若是作一份古今诗人大调查,李白定然在三甲之列。着长袍,佩利剑,嗜饮酒,好大言,然后夜深人静,枯坐无人,吟一曲《静夜思》,普通读者心里的李白形象大抵如是。用今天的流行语来说,李白,不啻是一位不接地气的“男神”。  当年李长之先生写《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时,一语点出李白有“一种超人的痛苦”,“一种永久的痛苦”—清奇磊落的外在形象背后,是难以排遣的孤独苦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