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区中非水相有机物溶解的实验研究

来源 :化学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环境中非水相有机污染物通常会成为地下水污染的持久性污染源,因而更好地了解非水相污染物溶解的过程对于地下水污染和治理会有很大的帮助。采用实验室二维砂箱模拟饱和区地下水流动条件下,非水相甲基叔丁基醚溶解过程,主要考察非水相液体初始饱和度、分布区域大小和地下水流速对于溶解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非水相溶解过程初期水相中质量浓度很高,接近于溶解度,之后逐渐降低进入拖尾期;非水相初始饱和度越高流出质量浓度出现最高点的时间越晚,完全溶解所需时间越长;地下水流速提高会使平衡溶解期变短,而且会减少完全溶解所需的时间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的化学工程科学家和教育家、我国核化工技术奠基人之一和化工专业教育的发起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汪家鼎先生,于2009年7月30日19时3
利用鱼肉蛋白制备氨基酸不但具有经济效益,而且为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采用HL-F(0.2L+1.5MG)/30MPa-ⅡA超临界水反应装置,在无催化剂、反应温度分别为220,240,260℃,反应时
以直径为1.6—2 mm柳树河油页岩为原料,采用扫描电镜法与氮吸附法得出油页岩吸附-脱附等温线,孔径分布曲线等;分析了油页岩内部孔隙结构,计算出孔道弯曲分形维数与孔隙面积分
在一个循环流化床与移动床结合的多联供冷态试验台上,循环床与移动床之间用改进的气动分配阀控制循环物料的分配,提升管直径为400mm、高度为6000mm,移动床直径为476mm、高度为12
经对微生物进行适应性驯化培养,获得了在较高全铁质量浓度下具有较高催化氧化活性的菌株,当全铁质量浓度为80 kg/m^3时,其平均催化氧化速率可达1.1 g/(L·h);基于反复分批
慢速热解方法可以有效地脱除生物质中的氧元素,提高生物质的能量密度,从而提高生物质气流床气化合成气的热值;并可以有效地改善生物质的物性,实现稳定连续的输送。使用直剪仪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以甲醇、甲醛为原料,采用反应精馏合成二甲氧基甲烷,二甲氧基甲烷的质量分数达到92%以上;采用液液萃取法对产物进一步提纯,研究液液萃取过程中,转速、
针对半干法烟气脱硫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喷嘴矩形导流管喷动床半干法烟气脱硫装置。在不同的钙硫摩尔比、静床层高度、表观气速、绝热饱和温差下,以消石灰为脱硫剂,研究
文中分别考察了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有机溶剂(正辛烷)、温度、钨酸钠溶液浓度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正辛烷/水油包水(W/O)型微乳区域形成的影响,并对该微乳体系的结构进
研究开发了板式塔降液管机械消泡板组件。在降液管中加设特制的新型消泡板组件,该组件由数列若干块相互平行的倒V字形波纹板垂直排列组成,倒V字形波纹板的开口端向下。消泡板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