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在驱动中国的创新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yu2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有创新能力吗?
  中国人会说,我们曾经发明了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但另一方面,世界记住中国更多是因为“中国制造”,而不是“中国创新”。
  我在上海外滩三号演讲时,曾就此作过现场调查——有40%的观众认为中国是善于创新的,5%的人认为中国没有创新精神,剩下的大约55%的人,则实在不确定中国会不会创新。
  但我想说的是,过去30年中国可能并不是一个很富创新性的国家,但是情况正在改观,而且速度非常快。
  中国创新的第一个驱动力,是“中国梦”——对中国的年轻人来说,这可以具体化为:他们对于微信比脸书更好用而感到自豪,他们希望最好的产品由中国制造,为中国人量身定做。
  
  我所在的市场调研公司5年前做问卷调查时,询问中国受访者:喜欢本地品牌还是国外品牌?当时有85%的人说,更喜欢国外品牌。去年我们问同样的问题时,已有60%的受访者说,更喜欢本土品牌。
  这体现了一种真正的变化——未来站立在中国市场潮头的,应该是中国企业。而跨国公司如果想要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则需要构建出一种符合中国消费者诉求的品牌形象。
  中国创新的第二个驱动因素,是年轻一代日益追求“个性”,希望“与众不同”的心态。10年前,中国人都想要一件LV或者Gucci;现在的中国人,则越来越青睐别人没有的小众品牌。
  所以,近年来我们看到,一些国际大品牌在中国销售额下降,不少小众精品品牌则增长强劲。
  中国创新的另一个驱动力,则是目前的环境污染。
  这一方面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方式。雾霾严重的时候,人们更愿意“宅”在家里网购而不是去实体店,这部分推动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大发展。在美国,网购只占人们消费总额的10%~15%,中国目前却已经占到25%~30%,未来3年内预计可能增长到50%。
  另一方面,这也改变了中国人的购物内容。比起花大价钱买一只名牌包,现在的中国人更愿意花钱买“健康”——比如新西兰猕猴桃近年在中国销售火爆。
  还有一个驱动力是城镇化。20年前我来到中国时,中国城镇化率只有20%~30%,现在已经达到56%,未来3年可能达到60%。一两亿中国人还将进入城市生活,他们都会期望有便利的设施、丰富的生活、干净的空气和水,这些都将是创新的契机。
  最可能催生中国创新的行业,我认为是工业科技(比如无人驾驶汽车)、移动终端服务和生物科技。
  过去30年,中国在“摘取低垂的桃子”——学习和模仿国际先进技术。在我看来,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为中国创新”阶段,未来则可能发展成为一个“为世界创新”的国家。
其他文献
“河长制实施前,‘河伯’‘山神’‘土地公’自古以来就是各管一段”。  福建省龙岩市小池镇汪洋村,春雨无声,小池溪翻着细小的白色浪花从青石桥下流过,奔向福建省第二大河九龙江。空气中弥漫着岸边稻田和野花混合在一起的清新味道。在汪洋村村主任陈明炯看来,这一幕在3年前还难以想象,因为“那时的水黑得就像墨汁一样,臭得能把人熏个跟头”。  2016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
杭州互联网法院不仅仅是归口管辖互联网类案件,如果只能做到这一点,则不过是知识产权法院的翻版而已。互联网法院最具有革命性的改革是以互联网方式和互联网思维来审理案件。  互联网和法院在精气神上的差距,并不影响两者在某些方面进行结合,催生出同时有利于互联网发展和法治建设的结晶。杭州互联网法院可积累一些改革经验,解决其他法院存在的痛点问题。  到普通法院办案时,收集案件当事人的身份、婚姻、社保、账号等信息
有这样一幅国外漫画:一猫一狗并排站在电梯口,狗比猫高一头,远处主人过来,两只宠物不约而同地伸爪去操作电梯,特写:猫按关门键,狗按开门键。  一般的解读恐怕是猫比狗心眼多,狗只会愚忠,而猫却要使坏。如今一般人即使不养宠物,头脑里也都有一点小小的阴谋思维。但漫画里的猫狗都只有个后背,这让人想到另一种解读:猫个矮力亏,只能够到关门键,这样看来,猫不是故意使坏,而是因为先天不足,智商也不够发达,好心帮了倒
增强一体化是实现中欧工业体系互补的关键  在一些发达与新兴经济体中,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  经济增长放缓、结构性失业和政治软弱都可能会导致反贸易、反全球化思潮的兴起。  如今正值西方国家探索新的增长道路之时,相关言论在部分地区很有市场。在2016年的美国大选和英国“脱欧”公投以及2017年即将开始的德国、荷兰与法国大选等种种场合,我们都可以听到类似的声音。  与此同时,全球贸易增长也的确正在持续
这些“新发现的功效”也只是“可能”而不是“事实”  云无心:美国生物与食品工程专业博士,科普作家,著有《吃的真相》等系列作品  虽然从小在山间地头长大,我从来没有注意过那种叫做“蒲公英”的植物。对我来说,它只是割猪草的时候一并割下的植物而已。  前段时间,一篇《科学发现蒲公英根可在48小时内杀死98%癌细胞》的文章在朋友圈里流传。这种典型的“朋友圈风格”的标题,往往代表着谣言。但由于文中提到了有名
投贷联动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同样是一把“双刃剑”,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  “中小企业的发展迎来了春天。”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银行原董事长闫冰竹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表示,投贷联动将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最大烦恼”。  但他同时也强调,中国银行业发展投贷联动业务需防控风险,不可一哄而上。  2016年4月21日,银监会、科技部、央行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
“基础设施方面,印度落后了至少10年,但很多印度人还没意识到这种差距”  前几日,在一个聚会上碰到几位印度“90后”,来自新德里,MBA在读,刚从上海研修一周回来。  我好奇地问:“你们这些印度的年轻精英,觉得上海怎么样?”  其中的一位名叫维杰,是第一次到中国。说起上海来,他很兴奋,反复用了几遍“引人入胜”(fascinating)这个词:“上海是一个奇特的混合体——一部分是非常西方化的,一部分
“6·1”國际儿童节是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重要时间节点。中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自1991年颁布以来已经走过了26个年头。时代环境的改变给未成年人保护带来许多新问题,今天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
连日来,围绕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的各种信息和解读纷至沓来,本刊记者采访飞船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权威专家,梳理了一些有关天舟一号的“非常规”问题,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即将承担起我国空间物资输送使命的中国航天新锐。  问题1: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是于1999年首次发射成功的,至今已经发射了十一艘,天舟一号直到2017年才首飞,这是因为货运飞船研制难度更大吗?  白明生(天舟一号货运飞船
理论上说,任何食物都能导致过敏  食物过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据悉,有关机构正在推动新一版的《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强制要求标注食物的过敏原。  食物过敏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现在变成了一个“大问题”呢?  食物过敏是如何产生的    食物过敏是人体免疫机制对外界“异物”的一种反应。当有“异物”进入人体时,人体的免疫机制就会作出相应的反应,“消灭”入侵者。而过敏,是因为身体对“异物”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