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 代有薪传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so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声七音三十韵,六律九歌而立馨。
  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建系30周年庆典来临的时候,最集中浮现在我脑海里的一句话,就是:继往开来、代有薪传。
  30年前,当我作为建系之后第一批入学学生进校的时候,钱仁康、谭冰若、夏野等前辈老师那和蔼的目光与亲切的话语依然留在我的记忆中难以忘怀。30年过去了,看着现在多世同堂、学科共建的局面,惟有以不断更新自策。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学科专业历史久、传统好、起点高,自本院创始人萧友梅博士引进现代形态的音乐学学科理念,尤其在建院初期设立理论课程、重视基础理论、融会中西思想的优良学风至今已80余年。之后,在沈知白、钱仁康先生等前辈引领下,经过数代学人的共同努力,音乐学学科专业已具一定规模,并在国内外获得极好的声誉,受到广泛关注。1996年以来,经过上海市教委第三、四期重点学科建设和上海市第二期重点学科建设,已经奇迹般地实现了三步跨越进入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行列。近年来,随着艺术学升格成门类,又向艺术学理论以及戏剧与影视学学科有所扩展。目前,依托音乐文化史、音乐人类学、当代音乐文化批判三大方向以及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仪式研究中心、上海高校创新团队、教育高地、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基金、“十二五”内涵建设项目交叉平台建设、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上海市教委系列个人成才计划(曙光、晨光等)、本院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成员青年骨干教师等等建设项目,进行统筹运作,不断向国家级、部级、市级、院级各类科研课题延伸扩充,其中,个别学科专业成绩尤为突出。本科专业主干课程音乐学写作,经过近四年的改革,成效显著,目前正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调整步骤、编写教材,并有望通过院际交流加以推广。研究生学位质量充足并不断有所提升。对此,似乎可以这样评价: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和音乐学学科专业已经成为目前国内音乐学学界最强的学科团队之一,并具相当合理的学科配置。
  2010年10月16日,音乐学系全体教职员工在浙江绍兴举行会议,就十二五规划相关音乐学学科建设问题进行研讨。如同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核心是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的关注点,无疑就是如何加快或者至少是如何实现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关乎音乐学学科专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为此,我提出了四个问题:
  1.什么是音乐学学科专业安身立命的职业标准?
  2.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学统的绝对尺度在哪里?
  3.在全力推进学科建设并力争进入国内外学术前沿的进程中,如何建立健全常态长效的专业认证与学术论证机制?
  4.如何通过体制创新解决眼下并长久存在的一系列再生派生滋生性问题产生的根源,也就是追问原生的结构性矛盾在哪里?
  现在看来,答案十分简单,概括而言,核心利益就是学科自身的持续发展。重大关切就是如何赢得国际声誉?如何处于国内前沿?如何成就完善自我并在音乐学学科论域中占据其合式的领地?具体而言,一是合式处理与中国传统和西方影响之间的关系,二是合理配置与别界相关学科形成跨际关系之后可能增长的整合结构资源,三是学科自身建设问题乃至形成充分有效的规模结构。
  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然需要保持足够的忧患意识,尤其在而立之年来临的时候,更要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机遇期里瞻前顾后,在总结以往、正视问题的基础上,谋划未来的发展。那么,究竟该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打造一流学科基地的目标,显然是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应该对音乐学学科专业在高等专业音乐院校整体发展格局中的角色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我以为,在上海音乐学院教学研究型的基本定位前提下,音乐学系和音乐学学科专业应该是属于小规模重点发展或者优先发展的研究型系科和方向,理由很显然,因为它是支撑学院学科高地与拉动学院学科建设的绝对主力。
  以下,结合这个问题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以学科名义重建
  毫无疑问,在当今高校语境中对学科的真正理解,就是如何处理好学科建设与专业教学、学术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之所以提出通过学科重建,我的理解,与单一的专业教学或者学术研究相比,学科建设显然具有整合性结构力。换言之,专业教学的目的与结果在学人培养,学术研究的目的与结果在学理增长,而两者合力则成就学科本身。由此溯流探源,如果以学科名义引领甚至统领专业教学与学术研究,就有望形成良性循环,进而,通过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实现重建的目标。
  为适应学科建设的发展态势,并与国内外学科强势进行互动较量,上音音乐学学科专业在现有的基础上,有必要在教学与科研方面作进一步的优化调整。在教学方面,除了保持传统学科专业优势之外,更应该注重对新兴学科专业的推进。在科研方面,则要不失时机地不断孵化催化新的学科增长点。以本系六大专业为例,根据我对学科基础与前景以及人才潜力的综合观察,中国音乐史重点在唐宋音乐研究、乐律学、古琴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理论重点在传统形态的当代演变,西方音乐史重点在断代史研究,作品分析重点在体裁形式研究,音乐人类学重点在城市音乐学、仪式音乐、东方音乐、世界音乐、流行音乐,音乐美学重点在与当代音乐的结合研究、当代音乐美学学科发展史、与音乐哲学的有机衔接。
  与此同时,要尽快实现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的转换,使上音的音乐学学生总是处在学术中心与学科前沿,一方面有效借助日益强势的学科建设动力,一方面充分享受持续出新的学科建设成果。进一步,在这样的学科格局中再考虑专业教学链的环扣问题,比如:本科教学以史论基础和音乐学写作为主,硕士研究生教学以史论扩充和专题综述为主,博士研究生教学以具有创新内涵的专题研究为主。这里,除了不同学历层级之间的学术逻辑关系之外,在专业教学链中有两个体制性环节值得探索,一是本硕之间的无台阶斜坡衔接,进而建立本硕博一条龙的培养体制,二是学科带头人工作室的结构性保障,形成以导师为核心、研究生为主体的音乐学写作工作坊,以促进知识更新与学科换代。
  二、进一步探索学科专业以及人才结构   整合的可能性
  目前,上音音乐学学科专业的本科课程和研究生方向,在国内同类院校系科中是属于比较多而复杂的,然而,从科学发展的集约型范式角度考虑,内涵建设的结构依托主要在学科专业的有机整合。
  对此,我曾经设想,以音乐史论整合以下专业课程:中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古琴、乐律学、西方音乐史、音乐分析,其教学对象主要在本科层面,以音乐人类学整合东方音乐、世界音乐、流行音乐,以音乐美学整合音乐批评、当代音乐研究、音乐概论、音乐学导论,其教学对象主要在研究生层面。
  此外,我还设想以发展态势作为依据进行学科专业的类别划分,比如:一正在强势发展并在国内甚至于国外处于优势地位的学科,二有相当特色并在国内具相当影响力的学科,三有深厚悠久传统并在基础教学方面有相当实力的学科。进一步,依此来确定音乐学学科专业自身进行分类发展的规模和力度,以及相应的人才结构和成就目标,形成更加良好的学术生态和可进行规模作业的学科条件。
  进一步,关联人才策略与学科梯队的发展前景。从长远角度看,现有教师因教学与科研或者理论与实践的不同任务而有所侧重的情况必须彻底改变,尤其从学科建设的高度看,未来发展绝对要求高校教师(特别是理论专业教师)应当具备教学与科研或者理论与实践的多重能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严峻和尖锐的问题。校内老教师常常在我耳边嘱咐和校外学友不时在我面前叨叨的断代忧虑,外界同仁不断进步和学生中的私下议论,想起来总让我感到不安。每逢假期去上海华东医院探望音乐学系首任系主任钱仁康老先生的时候,我心里总是怀有一种近乎自咎的亏欠感。2009年4月14日上午,杨燕迪教授在钱仁康先生95华诞庆贺座谈会上的发言中所提到的内心操守的绝对尺度,难道不足以激发新一代学人的职业冲动吗?看来,只有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进行必要的理念换代,尤其对吾辈以降的新一代学科中人来说,究竟该用什么回馈给学科至少应该成为我们内心操守的一把当下标尺。作为一个有高校教师资格的职业音乐学家,我们在守护职业尊严的同时,更应该不断增生惟我不可并独一无二的精神附加值,就像德里达所说的那样,这种价值所呈现的就是一种无须个人承诺的信仰表述。我想,这同样是关乎音乐学系和音乐学学科专业安身立命及其学统不间断持续的重大问题,也是关乎音乐学系和音乐学学科专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一定程度上说。这就是原生的结构性矛盾所在:因分工造成的教学与科研分立,以及因此障碍通过学科整合的可能性。为此,在我的建议下,音乐学系从2010-2011学年开始建立了全体专职兼职教师年度教学科研以及学科建设成果汇报制度,一方面旨在鼓励先进,一方面也对后进有零记录,甚至进行末位立案,进而,逐渐与学院教师教学科研考核制度和教师升职制度衔接,以形成稳定持久的进步。
  三、结构性矛盾与体制机制创新
  并及学科布局
  从宏观的艺术学学科角度看,作为原生问题,将面对文化与艺术的关系、艺术与音乐的关系、音乐与音乐学的关系。就音乐学学科而言,核心问题,则无疑是如何处理好音乐学理论与音乐本身之间的关系。
  由此延伸扩充的次生问题,则必须正视另外一个结构性矛盾:理论学科在高等艺术院校中究竟应该有什么样的地位与作用?或者说,音乐学学科究竟如何在专业音乐院校创作表演理论应用的总体格局中占据其应有的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是,音乐学学科能否成为专业音乐院校中的智库?进一步,又能否统领其属下各专业并进入艺术学门类前沿创一流?面对这样的结构性矛盾,必须设定长远的发展策略,以形成一种别人没有惟我独有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建立一种独一无二并不可替换的学统,确立一种安身立命的绝对尺度。
  就外部条件而言,就是要打破学院围墙、去除行政障碍、凝聚学术精英、汲取学科资源。就学科内涵建设而言,则就是凸显新兴学科、保障时间经费、精制学术成果、调整总体布局。就学界内外与国内外关系而言,需要考虑的是,各自充分表达与彼此有效交流,并根据条件与需求建立GN模式协同作业。
  进一步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学科建设去拉动教学与科研?比较实际的做法,应该是通过学术共同体以及相应课题项目的横向关联,去改变方法结构、发掘资源结构、扩大规模结构、整合作业结构。
  值得重视的是,在尊重多元发展格局的前提下,能否建立多重发展思路:一是谁也吃不掉谁的共同发展,二是谁也离不开谁的错位发展,三是合乎自身生存的定位发展。特别是在通过跨学科作业广泛汲取共用资源的基础上,如何不削减乃至丧失对学科原位的持守?在粗放的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的前提下,又如何在现有相对充裕的规模资源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集约方式进行方法资源的发掘,并优化其中丰富多样的结构资源,从而使学科不断凸显出愈益增量升值的意义。
  四、核心竞争力
  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当下,如果进一步把当代作为一种行动策略的话,则当代又是一个姿态。尤其在各个行业或者众多学科都在关注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究竟以什么样的姿态去积聚一种别人没有惟我独有的核心竞争力呢?并且,又如何以合式的策略去逐步赢得类产品、技术、标准的学术话语权呢?我想,目前对大部分学界同仁来说,可以做的,一是以学生基础知识积累和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的产品竞争,二是以教学和科研质量为主的技术竞争,三是以整体学科水准为主的标准竞争。
  美国历史学家斯特龙伯格在《西方现代思想史》中,就意识形态终结问题如是叙事:以逻辑来替代现实,致使人们借着各种主义的名义互相残杀。……退回个体主义、退回具体的现实,可以说是世界大势所迫。J.M.科恩在《这个时代的诗歌》(1959年)一书的结语部分指出,现实的事态已经使任何关于公共事务的评论都显得苍白无力,从而迫使诗人只能表达纯粹个人意见。相对眼下而言,我们的前辈学人,无疑都是有坚定信仰的学者,不管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人本主义者,或者实践主义者,他们之所以不会像吾辈那样采取守望与诗意的姿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所持守的信仰是一种面对特定问题进行公开诉求并诉诸公众的古典代言,甚至于是意识形态承诺。于是乎,在退回个体与退回具体的途中,尤其当80后、90后世代逐渐退出经典论坛的抒情叙事,00后世代依托网络掌握iPad通过虚拟界把玩现实界,以及现代性与全球化语境近似暴力地胁迫身份转型与信仰换代以至于心智退位的时候,当代后学究竟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当代姿态去进入当代呢?又该如何通过学术智慧在无涉意识形态安全的前提下去实现理论突围呢?我想,这理应成为一个需要大家共同正视和重视的学科关切。   五、建立代有薪传的学统
  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戈夫在《中世纪的知识分子》中把知识分子定义为:一个以写作或教学,更确切地说同时以写作和教学为职业的人,一个以教授与学者的身份进行专业活动的人。
  英国古典学者约翰·埃德温·桑兹在《西方古典学术史》中把学术定义为:一个学者心智之造诣的总括。
  我想,一个学科的进步,最重要的依托,就在于学统。就像一所优秀的大学,除了有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师资之外,最重要的条件,就看它是否具有学统。
  顾名思义,学统就是独特、连贯、持续有效的教育传统和学术传统,是制度化了的知识传承与传播,是具有持久活力的思想创造样式,它依托独特的学术教育群体和学者群体或者学术共同体创造。威廉·詹姆士认为:这种学者群体或者学术共同体,在某种文化谱系的构成性意义上说,也可以称之为学术部落或者学者俱乐部。它不仅有独特的学术风格,而且,有独特的理论学派和思想范式,还要有独特的教育体制和方式。换言之,就是通过完整连贯的知识谱系、持续活泼的思想创造、健全完备的教育体制,在三者缺一不可、互为表里的支撑前提下,为强健而连贯的学统提供生存的条件。就像清华哲学精神,强调学术与思想互补、知识与理论共生;就像哈佛知识谱系,强调知识教育与思想创造、学术传统与理论繁衍,在其时其地真正形成共生共长、相互补益的良性循环。
  诚然,学统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数代人的辛勤付出与智慧承诺,尤其取决于继往开来、代有薪传的学术谱系。那么,究竟如何沿着前辈传承的学统续写新的历史呢?
  2010年4月21-22日,我受学校委派去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进行本科专业评估。在专家反馈意见会上,我提出了绿色哺育的理念。其核心就是:给孩子喂他该吃的东西。具体落实在教学上就应该是按不同学历层级实施不同的教案。为此,我又拓展成这样一个结构范式:
  a.哺乳结构:给本科生众多营养通过母体乳汁摄入。
  b.配餐结构:给硕士研究生搭配健康熟食。
  c.原料结构:给博士研究生提供寻找生食来烹调的方案。
  d.转基因结构:给博士后合作者建议如何通过集成创新的可能性。
  e.剩余结构:原始创新永远属于无须通过教育的天才。
  我想,在日益讲究教学效能的今天,在有效借助学科建设动力与充分享受学科建设成果的前提下,在不断满足教学需求与持续驱动学科增长的双重引力作用下,高等教育乃至高端人才培养的真正意义,主要就是为先进生产力不断输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为此,我们有充分理由期待,在这个有着更新意义的历史拐点上再上一层楼,即把建立继往开来、代有薪传的有上音特色的音乐学学统作为未来发展的一个目标。在坚持钱仁康先生等老一辈开创者在建系时立下的传统“在基础教学中重视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学生对音乐的分析能力,坚持立足音乐本体基础之上的理论建树”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不断强化艺术审美感官,不断深化理论历史视点,不断拓展学术理念智慧,不断提升创新思想境界。进而,通过全面推进音乐学学科建设,去合理规划音乐学学科扎实的小学基础(知识奠基)、出色的中学能力(理论架构)、崇高的大学精神(思想升华)。
  声音乐(yue)乐(le),移情悲欢,天人古今,成家立言。
  近年来,依托重点学科建设,一些优势强势学科成绩尤为突出。
  30年来,在钱仁康先生等前辈引领下,经过数代学人的共同努力,强势学科、特色学科、传统学科鼎立协作、共同发展,逐渐形成体系完整、中西平衡、理论思辨与实证分析互补的学科布局。由此上溯到1927年上音创始人蔡元培先生与萧友梅博士重视基础理论、融会中西思想的优良学风的85年来,我们在持久抱持“学理之研求仍资科学”(蔡元培:《〈音乐杂志〉发刊词》)理念的同时,正自强自足自觉自信地迈步跨入当代。
  本文列入上海音乐学院国家重点学科—音乐学特色学科建设项目,项目代码:050402。
  本文列入“十二五”内涵建设项目交叉专业平台建设项目(音乐学),项目代码:212085111D。
  韩锺恩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会长
  (责任编辑 张萌)
其他文献
2016年3月4日凌晨零时32分,把一生献给中国声乐教育事业的歌唱家、教育家周小燕先生在上海瑞金医院平静地离开了。3月10日上午,周小燕先生告别仪式在龙华殡仪馆大厅举行,各界群众千余人满怀悲痛前来送别这位呕心沥血倾情于中国声乐事业的教育家。是日下午,周小燕先生的亲人、同事和各地赶来的学生们聚集在上海音乐学院排演中心,追思这位把一生献给祖国、献给事业、献给学生的伟大老师。  追思会由上海音乐学院副院
2014年6月28日,几乎座无虚席的柏林爱乐大厅迎来了来自中国的年轻音乐家——应邀参加2014欧洲青年古典音乐节的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以下简称“青交”)正在这里举行专场音乐会。  音乐会由音乐节赞助人、德国著名演员迪特里希·马陶什(DietrichMattausch)先生主持,他首先向德国观众介绍了中国艺术的巨大成就,特别说明了这支来自中国的乐团对柏林观众的特殊意义。音乐节总经理敏慈女士
曲家金湘的新著《探究无垠·金湘音乐论文集之二》于2014年1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发行,这是他继《困惑与求索·一个作曲家的思考》{1}之后的又一部论著。由汪毓和、王次炤和赵塔里木分别作序,包含“理论篇、创作篇、回响篇、其他篇”四章以及“金湘作品分类目录”,从约五十万字的文集中读到的是这位勤勉创作的作曲家、执着探求的理论家十余年来的技术追求、哲理思考和心路历程。  一、“理论篇”的中华情怀与国际视野  
16年5月7日上午8时,中央音乐学院院教学楼201音乐厅热闹而温馨,人们纷纷与袁静芳教授合影共同庆祝她的80华诞。来自国内外40家院校、科研机构,一百六十多位中外学者、学生及3家演出团体参加了为期两天的“继往开来——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暨袁静芳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活动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音乐学系承办。  开幕式由周海宏副院长主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主编、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次炤,韩国传
纪念波兰伟大钢琴家、作曲家肖邦诞生200周年,作曲家、钢琴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赵晓生先生在全国巡演活动中,多次举行“听夜曲 品肖邦 悟人生”专题  独奏音乐会。笔者于2010年6月8日在潍坊学院聆听了赵晓生的演奏。   赵晓生对肖邦在1827—1846年期间创作的夜曲做了全景式的社会背景、个人生活经历、音乐本体的综合分析,对肖邦的情感经历做了细致的梳理。音乐会的形式新颖独特,将13首夜曲
15年11月25日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中国音乐学院举办了“箫魂”——张维良笛箫奉献音乐会(以下简称音乐会)。这场音乐会由张维良和他所创建的中国竹笛乐团演奏。中国竹笛乐团是集笛箫教学、创作、表演为一体的新型民族器乐乐团,隶属于中国音乐学院笛箫艺术研究中心。乐团常任指挥是中国音乐学院青年教师胡彪,成员由学院优秀的笛箫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  秉承创新发展的音乐理念,音乐会所表演的六首曲目,有五首
值“2012中国文化年”在德国举办之际,第13届德国慕尼黑双年音乐节于2012  年5月18日在慕尼黑爱乐音乐厅举行了一场以“遥远的声音”为题的特别音乐会,中国指挥家余隆先生指挥慕尼黑爱乐乐团,演出了陈晓勇《Kaleidoskopder Zeiten/ 时间的万花筒》(首演)、贾国平《Kalaviuka/ 迦陵频伽》(首演)以及叶小钢《大地之歌》等三部中国作曲家的交响乐作品。其中两部首演作品为慕尼
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组主办的课题结题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1月24日—26日在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7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收到论文43篇。现就要点综述如下:  一、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周海宏发言指出我们对“非遗”价值的认识很缺失,周先生的证据之一是“一百多年前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在中国游历了两年之后临走时说
引 言  晚清思想家龚自珍(1792—1841)提倡“尊史”,认为一切学术皆为史。{1}读研一中音史专业时导师就要求我们多读文献,写读后感、综述作业,尤其应该从学术史角度关注一部新著作的特色。自拜读《嘤鸣集》{2}以来,从朴素淡雅的装帧设计,到犹如作者学术轨迹和人际交往的26帧珍贵图片,再到吸引眼球的“目录”(上编为作者四大板块的评论文章51篇;下编为“被评论”的27篇文章),使笔者置于案头、爱不
钢琴演奏、室内乐演奏、钢琴教学于一身的俄罗斯全能型女钢琴家艾莉索·维萨拉兹(Eliso Virsaladze)生于1942年,从小在充满音乐的环境中浸泡成长,幼时师从祖母安娜斯塔西亚·维萨拉兹(Anastasia Virsaladze钢琴教育家)学习钢琴,“20世纪俄国钢琴学派三大巨头,戈登维瑟、伊贡诺夫和纽豪斯都是其祖母府上的常客”①。艾莉索“幸运地在最初就立下追求音乐内涵和完整技巧,尤其是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