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f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给学校体育带来新的活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为学校体育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作为第一批参与新课改,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教师,无疑是幸运的。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下,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那么越早接触教育新理念、新要求、新教材,自然也就越早了解、越早掌握、越早适应,也必然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
  一、对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认识
  《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标准》与“大纲”在指导思想、课程理念、教学目标以及设计思路等方面部有较大突破;改革尤其表现在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上,保证教学工作必须落实到每一节课中的每一个环节,乃至每一个细节上。而一切工作的目标都紧紧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评价体育与健康课的最终也是唯一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实施新《课程标准》中的探索
  (一)设置学习内容(项目)中理念的变化
  传统“体育课”与新“体育与健康课”都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不可避免地要通过跑、跳、投、体操、球类等运动项目来实现教学目标,那么,如何体现课改新理念呢? 传统体育教学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体育项目的较大运动负荷达到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的目的,教学时有较强的技术特性,强调整体性、统一性,却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差异性及心理作用(态度)对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的是“健康第一”思想,要求体育教学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并树立终身体育观念,教学时以强化健身意识,淡化技术教学为特性,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发展能力,掌握基本运动技能为目标,注重实践与认识相结合,培养运动兴趣,强调趣味性、差异性,满足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不同需求。
  (二)新理念变革教学方式.
  1.注重启发学生思维
  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一节课中哪些知识是要讲透的,哪些是要有所保留的,而这些“保留”的知识恰是启发学生思维,挖掘学生能力的“诱饵”。在一些初始化的、基本的知识和技术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发现。例如:一些可以从网络、书刊上获得的知识,我们让学生自己去查找;一些简单技术,如站立式起跑技术,可以通过有意地正误动作对比,让学生从中体会发现;一部分较复杂的技术,如篮球投篮技术,可以让学生从电视中、图片中的动作模仿来研究总结。学生在查找、体会、发现、研究、总结中主动性得以体现,能力得以培养,加之在教师正确的总结和指导下,知识和技术目标就很容易达到。
  2.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参加练习的最佳动力,而参与则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根本条件。教师在内容(项目)设置和练习方式上,要遵循实用性和趣味性原则。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把每节课分成集体学习、练习的时间和分组个人练习时间。分组和个人练习就可以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练习项目和方式。比如:一节课的主练习是跳远,在集体教学后,学生可以选择跳远的技术练习,也可以选择提高跳跃能力的素质练习;而辅助教材则要求多样化,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择篮球,也可以选择排球或足球,女生可以去选择跳绳或跳皮筋等。每个内容,学生又可以分小组练或个人练,选择不同的练习方式。这样,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必然会比教师强令练习某一个项自或方式要高得多,其练习效果自然也更好。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标准》要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创新和实践都是要在众人面前展示出来的。在教学中,我们故意设置了这样一个内容,每一节课的准备活动都由学生轮流领操,要求领操者口令清楚准确,动作规范合理,提倡个人动作创新,如创编的好,全班给予掌声鼓励,否则下一节课还要“强人所难”让其重新带一次。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勇于表现自己。
  三、实施新《课程标准》存在的问题
  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
  《标准》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强化了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以前甄别、选择功能。很显然这是教育理念的突破和进步。但过程性评价的比值如果大于终结性评价,过分看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过程,是否会减弱“体育”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作用,降低增强体质的功能呢?毕竟在现实教育中,体育课仍然是学生锻炼身体的主要时间和渠道。现行的“体育达标”工作,是一个硬指标,评分标准不会因为“态度”而降低,“体育中考”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何根据课程发展建立更为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迫切问题。
  现实中,如果学生没有或缺少课外活动时间,那么体育教学就没有足够的“外延”,教学中培养的运动兴趣,学生就不能通过实践体验满足;学习的技术、形成的技能,学生不能通过实践得到巩固和提高,“健康目标”的落实,就会停留在口号上,不能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此,我们还会进一步努力探索,并希望与更多同行进行交流,共同提高。
  总之,新《课程标准》对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好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其他文献
综述旧房屋改造的可行性分析,充分挖掘原有结构的承载潜力,选择合适的增层结构形式,做好加层部分与原有建筑物之间的构造处理,增层改建与旧房屋抗震加固相结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
期刊
从欧洲大陆最古老的“资本家”与“冒险家”组合而形成的“康孟达契约”开始,有限合伙这一组织形式雏形初现。在这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欧美法系中的有限合伙制度不断完善、发展
【摘 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快乐体育、终身体育”为基本理念,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体育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关键词】兴趣培养 体育教学 快乐体育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内容,养成体育锻炼的习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建设也越来越快。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为了缓解交通拥挤和占地面积大的问题,隧道工程越来越普遍,于是城
期刊
【摘 要】师生关系是一种社会的人际关系。在美术创作与辅导中,创作过程是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展开人际交往来实现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在作品创作过程中至为重要的,在师生交流过程中,教育者具有一定主导的地位,老师通过师生互动过程对学生施加影响。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在和谐师生关系中辅导学生美术创作。  【关键词】师生关系 美术教学 美术创作    美术作品辅导中的师生关系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个是,教师
【摘 要】针对现代体育思想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这迫切需要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形成符合我国学校体育要求的高职院校体育发展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教育 发展思路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应定位为: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
为探究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HY9901菌株III型分泌系统(TypeⅢsecretion system,T3SS)胞质环(C-环)组分VscQ作为疫苗候选抗原的可能性,根据GeneBank上登陆的溶藻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