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与证明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三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i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过程,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由于解答高考试题的过程就是推理的过程,因此本部分内容的考查将会渗透到每一个高考题中. 在复习时,应注意理解常用的推理的方法,了解其含义,掌握其过程.
  例1 设函数[f(x) (x∈R)]为奇函数,[f(1)=12],[f(x+2)=f(x)+f(2)],则[f(5)=]( )
  A. [0] B. [1] C. [52] D. [5]
  解析 法一:利用类比推理.
  本题为抽象函数,只给出了性质,没有给出具体函数及特征,未给出解析式. 根据给出性质,与正比例函数相似,故可用正比例函数[y=kx]进行类比,由于[f(1)=12],则[f(x)=12x],该函数是奇函数,且满足[f(1)=12], [f(x+2)=f(x)+f(2)],即该函数符合题设条件,则[f(5)=52],选C.
  法二:利用演绎推理.
  ∵[f(x+2)=f(x)+f(2)],令[x=-1],
  则[f(-1+2)=f(-1)+f(2)],
  ∴[f(1)=f(-1)+f(2)],
  而[f(x) (x∈R)]为奇函数,[f(1)=12],
  则[f(-1)=-f(1)=-12],
  ∴[f(2)=1],∴[f(x+2)=f(x)+1],
  再令[x=1]得,[f(3)=f(1)+1=32],
  ∴[f(5)=f(3+2)=f(3)+1]=[52],选C.
  点拨 本题的两种解题途径,其一是类比推理,其二是演绎推理;如果作为解答题,类比推理的结论是不可靠的,作为选择题,由于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暗示着符合题目的条件任何函数[f(x)],则[f(5)]的值不会改变,既然如此,可选取一个特殊函数即可. 对于抽象函数的问题可以通过类比方法得出结论. 几种常见的抽象函数的类比函数可见下表:
  [函数[f(x)]满足的条件&可类比函数&[f(x1+x2)=f(x1)+f(x2)]&正比例函数 [y=kx]&[f(x1+x2)=f(x1)f(x2)]&指数函数[y=ax]([a>0],且[a≠1])&[f(x1x2)=f(x1)+f(x2)]&对数函数[y=logax]([x>0)]&[f(x1x2)=f(x1)f(x2)]&幂函数[y=xn]&[f(x1)+f(x2)=2f(x1+x22)f(x1-x22)]&余弦函数[y=cosx]&]
  例2 在德国不来梅举行的第48届世乒赛期间,某商店橱窗里用同样的乒乓球堆成若干堆“正三棱锥”形的展品,其中第1堆只有1层,就一个球;第[2,3,4,⋯],[n]堆最底层(第一层)分别按图所示方式固定摆放,从第二层开始,每层的小球自然垒放在下一层之上,第[n]堆第[n]层就放一个乒乓球,以[f(n)]表示第[n]堆的乒乓球总数,则[f(3)=] ;[f(n)=] (答案用[n]表示).
   […]
  分析 要求出[f(3)]的值不难,但要求出[f(n)]的表达式,则必需寻找规律,能否从特殊到一般,探索其一般规律;如果[f(n)]的规律难找,可先求第[n]堆乒乓球的每一层的乒乓球的数量规律,然后再求这[n]层的乒乓球数量之和即为所求的[f(n)].
  解 法一:利用归纳推理.
  设第[n]堆底层的乒乓球的数量为[an],
  则[a1=1],[a2=1+2=3],[a3=1+2+3=6],…,
  [an=1+2+3+⋯+n=n(n+1)2],
  根据题意,第[n]堆乒乓球的数量等于从第1堆开始到第[n]堆每堆最底层球数总和,即
  [f(n)=a1+a2+⋯+an=12[(12+22+32+⋯+n2)+(1+2+3+⋯+n)]]
  故[f(n)=12(n(n+1)(2n+1)6+n(n+1)2)]
  [=n(n+1)(n+2)6].
  法二:利用递推关系.
  由于第[n]堆底层的乒乓球的数量为
  [1+2+3+⋯+n=n(n+1)2=12(n2+n),]
  而第2堆乒乓球比第1堆多一层,即多了第2堆的底层,则[f(2)-f(1)=12(22+2)],
  第3堆乒乓球比第2堆多一层,即多了第2堆的底层,则[f(3)-f(2)=12(32+3)],
  …
  第[n]堆乒乓球比第[(n-1)]堆多了一层,即多了第[n]堆的底层,则[f(n)-f(n-1)=12(n2+n).]
  以上[n]个不等式相加得
  [f(n)-f(1)=12[(22+32+⋯+n2)+(2+3+⋯+n)],]
  而[f(1)=1],
  故[f(n)=12[(12+22+32+⋯+n2)+(1+2+3+⋯+n)]]
  [=12(n(n+1)(2n+1)6+n(n+1)2)]
  [=n(n+1)(n+2)6].
  法三:利用组合数的性质.
  设第[n]堆乒乓球底层的的数量为[an],
  则[a1=1],[a2=1+2=3],[a3=1+2+3=6],…
  [an=1+2+3+⋯+n=n(n+1)2=C2n+1],
  根据题意,第[n]堆乒乓球的数量等于从第1堆开始到第[n]堆每堆最底层球数总和,即
  [f(n)=a1+a2+⋯+an=C22+C23+C24+⋯+C2n+1,]
  而[C22=C33],
  则[f(n)=C33+C23+C24+⋯+C2n+1]
  [=C24+⋯+C2n+1=⋯=C3n+2,]
  因此[f(n)=n(n+1)(n+2)6].
  法四:归纳—猜想—证明.
  由于[f(1)=1=1×2×36],[f(2)=4=2×3×46],
  [f(3)=10=3×4×56,]…
  猜想[f(n)=n(n+1)(n+2)6].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该结论.
  (1)显然[n=1]时,猜想成立;
  (2)假设[n=k]时猜想成立,
  即[f(k)=k(k+1)(k+2)6],
  当[n=k+1]时,由法二知:
  [f(k+1)-f(k)=12[(k+1)2+(k+1)]]
  ∴[f(k+1)=12[(k+1)2+(k+1)]+f(k)]
  [=12[(k+1)2+(k+1)]+k(k+1)(k+2)6]
  故[f(k+1)=16(k+1)(k2+5k+6)]
  [=16(k+1)[(k+1+1][(k+1)+2],]
  所以[n=k+1]时,猜想也成立.
  综上,对任意正整数[n]猜想均成立,
  因此[f(n)=n(n+1)(n+2)6].
  点拨 本题是一道既考查合情推理能力又考查演绎推理能力的题. 寻找第[n]堆乒乓球每一层的数量规律,需要观察、归纳、猜想的思想,再求和时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法三中求和大胆联想到组合数,法四则利用归纳猜想,需要较强的数学领悟能力. 法三、法四供大家参考.
  例3 已知[a、b、c∈(0,1)],求证:[(1-a)b、][(1-b)c、][(1-c)a]不能同时大于[14].
  证 法一:假设三式同时大于[14],
  即[(1-a)b>14,][(1-b)c>14,][(1-c)a>14.]
  [∵ a、b、c∈(0,1)],
  [∴]三式同向相乘得[(1-a)b(1-b)c(1-c)a>164],
  又[(1-a)a≤(1-a+a2)2=14.]
  同理[(1-b)b≤14,][(1-c)c≤14.]
  [∴ (1-a)b(1-b)c(1-c)a≤164],
  这与假设矛盾,故原命题得证.
  法二:假设三式同时大于[14],
  [∵ 00],
  [(1-a)+b2≥(1-a)b>14=12,]
  同理[(1-b)+c2>12,][(1-c)+a2>12,]
  三式相加得[32>32],这是矛盾的,
  故假设错误,所以原命题正确.
  点拨 “不能同时大于[14]”包含多种情形,不易直接证明,可用反证法证明,即正难则反.
  当遇到否定性、唯一性、无限性、至多、至少等类型问题时,常用反证法.
  用反证法的步骤是:
  ①否定结论[⇒A⇒B⇒C];
  ②而[C]不合理[与公理矛盾,与题设矛盾,与假设自相矛盾;]
  ③因此结论不能否定,结论成立.
  例4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 :
  [1-12+13-14+⋯+12n-1-12n=1n+1+1n+2][+⋯+12n]对所以[n∈N]均成立.
  证明 (1)当[n=1]时,
  左式=[1-12=12],右式=[11+1=12],
  ∴左式=右式,等式成立.
  (2)假设当[n=k(k∈N)]时等式成立,
  即[1-12+13-14+⋯+12k-1-12k]
  [=1k+1+1k+2+⋯+12k],
  则当[n=k+1]时,
  [1-12+13-14+⋯+12k-1-12k+12k+1-12k+2]
  [=(1-12+13-14+⋯+12k-1-12k)+12k+1-12k+2]
  [=(1k+1+1k+2+⋯+12k)+12k+1-12k+2]
  [=1k+2+1k+3+⋯+12k+1+(1k+1-12k+2)]
  [=1k+2+1k+3+1k+4+⋯+12k+1+12k+2]
  [=1(k+1)+1+1(k+1)+2+1(k+1)+3+⋯]
  [+1(k+1)+k+12(k+1).]
  即[n=k+1]时,等式也成立,
  由(1)(2)可知,等式对[n∈N]均成立.
  点拨 在利用归纳假设论证[n=k+1]等式成立时,注意分析[n=k]与[n=k+1]的两个等式的差别. [n=k+1]时,等式左边增加两项,右边增加一项,而且右式的首项由[1k+1]变为[1k+2]. 因此在证明中,右式中的[1k+1]应与-[12k+2]合并,才能得到所证式. 因而,在论证之前,把[n=k+1]时等式的左右两边的结构先作分析常常是有效的.
  由本例可以看出,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过程中,要把握好两个关键之处:一是[f(n)]与[n]的关系;二是[f(k)]与[f(k+1)]的关系.
  例5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11)(1+13)(1+15)⋯(1+12n-1)>2n+1][(n≥2,n∈N)].
  证明 (1)当[n=2]时,
  左式=[(1+11)(1+13)=83=649],右式=[5],
  ∵ [649>5], ∴[649>5],
  即[n=2]时,原不等式成立.
  (2)假设[n=k(k≥2, k∈Z)]时,不等式成立,
  即[(1+11)(1+13)(1+15)⋯(1+12k-1)>2k+1],
  则[n=k+1]时,
  左边=[(1+11)(1+13)(1+15)⋯(1+12k-1)(1+12k+1)]
  [>2k+1(1+12k+1)=2k+22k+1]
  右边=[2k+3],要证左边>右边,
  只要证[2k+22k+1>2k+3],
  只要证[2k+2>(2k+3)(2k+1)],
  只要证[4k2+8k+4>4k2+8k+3,]
  只要证4>3.
  而上式显然成立,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即[n=k+1]时,左式>右式.
  由(1)(2)可知,原不等式对[n≥2,n∈N]均成立.
  点拨 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时,关键是[n=k+1]时命题成立的推证,此步证明要具有目标意识,注意与最终要达到的解题目标进行分析比较,以此确定和调控解题的方向,使差异逐步减小,最终实现目标完成解题. 在分析[f(k)]与[f(k+1)]的两个不等式,应找出证明的关键点(一般要利用不等式的传递性),然后再综合运用不等式证明的方法. 本题关键是证明不等式[2k+22k+1>2k+3]. 除了分析法,还可以用比较法和放缩法来解决.
  例6 已知[f(n)=1+12+13+14+⋯+1n(n∈N),]求证:[n>1]时,[f(2n)>n+22].
  证明 (1)[n=2]时,
  左式=[f(22)=f(4)=1+12+13+14=2512],
  右式=[2+22=2],
  ∵ [2512>2], ∴ 左式>右式,不等式成立.
  [n=3]时,
  左式=[f(23)=f(8)=1+12+13+14+⋯+18],
  右式=[3+22=52],
  左式-右式=[15+17-18>0],
  左式>右式,不等式成立.
  (2)假设[n=k(k∈N, k≥3)]时不等式成立,
  即[f(2k)=1+12+13+14+⋯+12k>k+22],
  当[n=k+1]时,
  [f(2k+1)=1+12+13+14+⋯+12k+12k+1]
  [+12k+2+⋯+12k+1]
  [=f(2k)+12k+1+12k+2+⋯+12k+12k项]
  [>k+22+12k+1+12k+1+⋯+12k+12k项]
  [=k+22+2k2k+1=k+32=(k+1)+22,]
  即[n=k+1]时,不等式也成立.
  由(1)(2)可知,[n>1, n∈N]时,
  都有[f(2n)>n+22].
  点拨 注意[f(n)]的意义,它表示连续自然数的倒数和,最后一项为[1n]. 可以通过第一步验证中加强对[f(n)]的理解,本题中验证了[n=]2、3两个数值,正是由于此原因(当然不是必要的). [f(2n)]的表达式应为[f(2n)=]1[+12+13+14+15+⋯+12n-1+12n]. 因此在归纳法证明中,重视第一步的验证工作,许多难题的特殊情形启发我们的思路,甚至蕴含一般情形的方法.
  【专题训练九】
  1. 下面几种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的是( )
  A. 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果[∠A]和[∠B]是两条平行直线的同旁内角,则[∠A+∠B=180°]
  B. 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性质
  C. 某校高三共有10个班,1班有51人,2班有53人,三班有52人,由此推测各班都超过50人
  D. 在数列[{an}]中,[a1=1,an=12(an-1+1an-1)][(n≥2)],由此推出[{an}]的通项公式
  2. 命题“有些有理数是无限循环小数,整数是有理数,所以整数是无限循环小数”是假命题,推理错误的原因是( )
  A. 使用了归纳推理
  B. 使用了类比推理
  C. 使用了“三段论”,但大前提错误
  D. 使用了“三段论”,但小前提错误
  3. 通过观察下列等式,猜想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并证明结论的真假.
  sin215°+sin275°+sin2135°=[32];
  sin230°+sin290°+sin2150°=[32];
  sin245°+sin2105°+sin2165°=[32];
  sin260°+sin2120°+sin2180°=[32].
  4. 已知[a、b、c]都为正数,那么对任意正数[a、b]、[c],三个数[a+1b、b+1c、c+1a] ( )
  A. 都不大于2 B. 都不小于2
  C.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
  D.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5. 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y)=f(x)+f(y)(x、y∈R)],且[f(1 )=2],那么在下面的四个式子:
  ①[f(1 )+2f(1 )+⋯+nf(1 )];
  ②[fn(n+1)2];
  ③[n(n+1 )];
  ④[n(n+1)f(1 )].
  其中与[f(1 )+f(2)+⋯+f(n)]相等的是( )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6. 比较大小[7+6] [8+5],分析其结构特点,请你再写出一个类似的不等式: ;请写出一个更一般的不等式,使以上不等式为它的特殊情况,则该不等式可以是 .
  7. 如果命题[P(n)]对[n=k]成立,则它对[n=k+2]也成立. 又若[P(n)]对[n=2]成立,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P(n)]对所有自然数都成立
  B. [P(n)]对所有正偶数都成立
  C. [P(n)]对所有正奇数都成立
  D. [P(n)]对所有大于1的自然数都成立
  8. 设[an=1×2]+[2×3]+…+[n(n+1)][(n∈N)],证明:[12][n(n+1)
其他文献
日前,笔者在邮政营业厅看到一位用户为将要寄出的数十封信逐一涂胶水、贴邮票,这位用户为此花去了不少时间。由此我想,能否大量制作和推广使用邮资信封?以解除此类用户发信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课本第10面第12题:   如图1,AB⊥l,BC⊥l,B为垂足,那么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吗?   答案: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证明.   一、利用垂线性质   分析一:注意到AB⊥l,BC⊥l,联想到垂线的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于是只需说明点A、C都在过点B的垂线上即可. 
冷饮致头痛发病机理的初步探讨第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安,710032)粟秀初由冰淇淋、冰棍等冷饮的冷刺激所致头痛,国内虽有报道[1],但对其发病机理尚缺乏研究。本文通过近年来所治6例,对其
在我国史书编纂体例上,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首立“文苑”一传。自此往后,历代史家递相沿袭,影响既深且远。本文略述其得以创立的原因及创立的意义。 In our history boo
国内上市公司一片资产重组的浪潮中、高科技企业尤其是IT企业由于其高成长性而成为上市公司投资或收购所最青睐的目标。然而,经常是两种语言、两种意识形态的企业如何能够相互结
教师通过设置生物课外拓展课程:《创意生活———生活中的生物》,将生物课堂知识与学生生活相结合,以“课外探究”、“课外阅读”拓展知识;用模拟法、角色互换法、调查法、访
1、无溶剂型PU防水涂料中美合资山西丽华涂料有限公司日前开发出无溶剂型100%固含量的PU防水涂料。该涂料与水以2∶1的比例混合搅匀即可施工,固化时间通常为4~5小时。若添加催化剂,可使固化时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追击问题既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情境问题,又是学生普遍感觉比较困难的一种题型,高考中时而考到。本文通过例举两类追击问题,探讨了运用图象法来解决的效用。  关键词:高中物理;图象法;追击问题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9-095-1  追击问题按物体的运动轨迹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线,另一类是圆周。追击问题的难点在于
笔者去年出国考察,亲身经历了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几件小事,感触颇深。第一件是一次我们从迪斯尼乐园出来后,在路旁一家餐馆吃饭,透过玻璃窗,看到一个工人正在安装电话。只见他
江西省宜春市农村邮政局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着力抓好农村村级代办点的建设,取得较好效果。截至 7月中旬,已建立村级代办点 161个,其中有 111个代办点推行了“营投合一”。今年上半